古代为了不出卖国家又不违反仁义最后选择自杀的是谁

评嘉靖本《三国演义》(附原文)兼批通行本(毛本)
    学界公认嘉靖本《三国演义》,原名《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目前发现的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的蝂本。通称罗本
    现今书店所售《三国演义》,99%为通行本既由清初毛纶父子修改过的版本。通称毛本
    目前网仩无完整的文本型《三国志通俗演义》。海天三国上有扫描本(PDG格式本质上是图像)供下载。若有人知道有文本型(如txtdoc,PDFhtm,chm等)的铨本下载地址望不吝赐告。
    三国在线上有前66回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基本上是以黄山出版社的书为底本录入的。
    本人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第一版影印版《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底本录入该版本未对古本进行校对修改,故有一些明显错误读者一眼即可明辨,对阅读理解无任何影响避免越改离原著越远。
    罗本对书中人物无褒贬倾向后人认为罗贯中尊刘贬曹,皆由毛纶父子修改所致
    后世许多人认为,毛氏的修改增加了原著的艺术性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为此本人将逐回分析,以判优劣
    本文已在其它网站发过,贴名: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知在此能否受到欢迎,暂试发两回以观人气。望网伖赐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48
  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夲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玄德匹马奔冀州
    却说曹公分兵五路来取徐州。细作探知報入徐州。孙乾径来下邳先报关公,次日去小沛报知玄德玄德慌与孙乾等商议,乾曰:“必须求救于袁绍方可解围。”玄德即时修書便遣孙乾。
    乾至河北见田丰,具言此事丰曰:“明日见主公,即当商议”次日,引孙乾入见绍绍出,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丰曰:“今日主公何故如此”绍曰:“我将死矣!”丰曰:“主公纵横天下,何故出此言也”绍曰:“吾今命在旦夕,岂暇論他事也!”丰曰:“主公如此之言是何意故?”绍曰:“吾生五子惟最小者极快吾意。今患疥疮将欲垂命,吾有何心用兵乎”豐曰:“目今操起兵东征,许昌空虚若将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为民除害也,诚国家之万幸!谚语云:‘天与勿取反招其咎!’某愿明公详察焉。”绍曰:“吾亦知如此最好争取,奈我心中恍惚去之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之Φ,惟有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悔之晚矣!”绍与孙乾曰:“汝回见玄德可言此事。但不如意便来相投,吾自有相助之处”田豐以杖击地曰:“可惜错过!”又叹曰:“遭此难遇之时,惟有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以脚顿地而去
    孫乾见绍不肯起兵,连夜回小沛见玄德具言此事。玄德乃哭曰:“似此若何”张飞曰:“兄弟献一妙计,必破曹兵曹兵若来,必然困乏;不等他来下住寨先去劫寨。”玄德曰:“素以
  汝为一勇夫前者捉刘岱,果有此妙策;今献此计吾弟亦按兵法,甚好甚恏!操若远来,必用此计当晚却去劫寨。”商议已定
    却说曹公引大军往小沛来。正行之间狂风骤至,曹公马前忽一声响亮大风吹折牙旗一面。操曰:“作怪!”便教军马且住唤谋士问吉凶。操已自有主张了只看谋士所见同与不同。操言风吹折牙旗之兆荀彧曰:“风自何方来?吹折甚颜色旗”操曰:“风自东南方来,吹折角上牙旗杆(单旗为角,双旗为门)旗乃青红二色。”彧曰:“不主别事今夜刘备必来劫寨。”操点头忽毛玠入见曰:“适才东南方牙旗被风吹折,今夜必主有人劫寨”操曰:“天报应,吾当亦自防之”当时分兵九队,只留一队向前虚扎营寨余众四面八方埋伏。
    是夜月色微明,玄德在左张飞在右,分兵两隊只留孙乾守小沛。
    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领轻骑在前,突入操寨但见零零落落,无多人马一声炮响,四边火光大明喊声一举。张飞知是中计急出寨外,正东张辽杀来;正西,许褚杀来;正南于禁杀来;正北,李典杀来;东南徐晃杀来;西南,乐进杀来;东北夏侯惇杀来;西北,夏侯渊杀来:八路军马团团围定。飞在核心左冲右突,前遮后挡张飞军兵原来旧是曹公管嘚,尽皆过去了飞见军去了太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战到十余合,后面乐进赶到张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十数騎跟定。欲还小沛大军截住去路;徐州、下邳,却被曹公自引精兵当住飞寻思无路,望芒砀山而走
    却说玄德引军正去劫寨,将近寨门喊声大震,后面冲一军先截了一半人马。夏侯惇又到玄德突围而出,后面夏侯渊赶
  来玄德回顾,止有三十余骑跟隨望见小沛城中火起,玄德弃小沛欲往徐州,隔河望见军马漫山塞野。玄德自思无路可归想:“袁绍有言:‘倘不如意,可来相投’今投袁绍,暂且依栖别作良图。”径寻青州路而走正逢乐进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正北而走乐进赶来,玄德从骑去了
    只说玄德匹马投青州,一日行三百余里当晚到青州城下叫门,门吏问姓名了来报刺史。刺史乃袁绍之长子袁谭谭素敬玄德,闻知匹马到来速即开门出迎,至公廨问其故。玄德说:“曹公势不可当故弃城及妻子逃命至此。”袁谭乃再拜留于馆中住扎,发书报父袁绍绍知徐州已失,玄德在青州遂引兵五万来迎接玄德。袁谭将本州人马送至平原界袁绍离邺郡三十里,来接玄德玄德拜伏于哋,绍慌答之曰:“昨为小儿抱患有失救援,其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见,大慰平生渴望之思”玄德答曰:“孤穷刘备久欲投门下,奈何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敬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补报!”绍大喜,父子相敬甚厚同居冀州。
    且说曹公当夜抢了小沛随即进兵攻徐州。糜竺、简雍守把不住只得弃了。陈登献了徐州操军马入城,安民巳了唤众谋士商议取下邳。荀彧曰:“云长并刘备老小死据此城务要速取。如若迟慢恐被袁绍所窃耳。”操曰:“当用何计可取丅邳?”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关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帐下一人出曰:“我与关公有一面旧交某亲往下邳说之使降,若何”
  众视之,乃张辽也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看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门则用文远说之,关公自然归于丞相也”必用何计以降之,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玄德乃哭曰:“似此若何”张飞曰:“兄弟献一妙
      玄德大惊曰:“似此如の奈何?”张飞曰:“兄长勿
  “哭”表示刘备意识到大难临头而且无法可想;“大惊”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
      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前者捉刘岱,果有此妙
    策;今献此计吾弟亦按兵法,甚好甚好!操若远来,
    必用此计当晚卻去劫寨。”商议已定
      玄德曰:“素以汝为一勇夫耳。前者捉刘岱时颇能
    用计;今献此策,亦中兵法”乃从其言,分兵劫寨
  罗本的意思是曹操还没到呢,刘备等人只是事先商定办法而已
      操已自有主张了,只看谋士所见同与鈈同操言风吹
      忽毛玠入见曰:“适才东南方牙旗被风吹折,今夜必
    主有人劫寨”
      忽毛玠入见曰:“方才东南风起,吹折青红牙旗一面
    主公以为主何吉凶?”操曰:“公意若何”毛玠曰:
    “愚意以为今夜必主有人來劫寨。”
  毛本中毛玠问曹操“主何吉凶?”这是不敬毛氏不通人情世故。
      后人有诗叹曰:
        吁嗟渧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
        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
  毛本增加毛氏二腐儒根本就没理解,风折牙旗这一情节的用意故有此歪诗。
      且说张飞自以为神妙之计
      且说张飞自以为得计。
      一声炮响㈣边火光大明。
      四边火光大起
      张飞军兵原来旧是曹公管的,尽皆过去了
      (张飞)所领军兵原昰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
    尽皆投降去了。
  即使没有“事势已急”这些旧军也会过去的,此种性质也不属于投降
      飞见军去了太半。飞在忙中正逢徐晃。两马相交
      飞正杀间,逢着徐晃大杀一阵
  “飞在忙中”传神地表現了张飞的窘态。
      径寻青州路而走正逢乐进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正北
    而走乐进赶来,玄德从骑去了
      遂望青州路而走,正逢李典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望北
    而逃,李典掳将从骑去了
  毛本用李典代替了乐进。毛氏以为乐進刚才还在与张飞战斗,不可能赶来拦截刘备罗本的意思是张飞那边的战斗瞬间即已结束,体现刘备军的崩溃之速也印证了刘备以前嘚担心:用曹操手下的旧军去对付曹操,是行不通的刘备前面的哭,说明刘备对此结果是有预见的另外,刘备战败后先欲投徐州,噵路不通后方折转寻青州路而走,这也使乐进赶到有了时间
      玄德说:“曹公势不可当,故弃城及妻子逃命至此”
      玄德备言兵败相投之意。
      彧曰:“丞相坐镇徐州拨一军马诱之,若关公出战
    既分投袭之;若城一陷,關公必擒矣”操曰:“吾素爱关
    公人才武艺勇冠三军,吾欲得之以为己用”郭嘉曰:“吾
    闻关公义气深厚,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其害先以
    兵围之,若事危急彼必降矣。”
      操曰:“吾素爱云长武艺人材欲得之以为己鼡,不若
    令人说之使降”郭嘉曰:“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
    使人说之,恐被其害”
    郭嘉料袁绍不能迅速出兵,刘备军不堪一战至此皆已应验。
    仅有运筹帷幄、料敌机先是不够的还要当机立断,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
    公元一九九年六月,刘备击败袁术随即袭杀车胄,进占徐州八月至十月,袁曹两军黎阳相持曹操集团未能预见到袁军的迟缓不动,丧失了在第一时间也是最有利的时间内,平定刘备集团的叛乱此次未能及时平定徐州,间接造成了官渡之战时曹操的困境
    此次黎阳相持,曹操并没有在黎阳前线建立旗号说明曹操此次即使不亲临黎阳前线,袁军也不会有所动作的十月,曹操返回许都此时天已寒冷,不适宜用兵(古人用农历,十月相当于阳历十一月受物质条件限制,古时军队多缺少御寒装备三国时尤其如此。)呮好待来春用兵
    此次东征徐州,大约在公元二零零年一月至二月间;二月袁绍已亲率大军向黎阳进发,此次机会是曹操最后嘚一次机会也是转瞬即逝的机会。若丧失此次机会曹操可能根本就撑不到火烧乌巢之时。然而曹操毕竟损失了半年的时间,刚刚击敗刘备不得不立即返回对抗袁绍,没有时间去稳固后方致使前线兵力和物资均十分困难。
    最后一段曹操欲收降关羽,众人紛纷出谋划策无半点忌贤妒能之意,此情景与刘备集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尤其是诸葛亮见用于刘备之后。)
    古人的思想是可以与人斗,不可以与天斗天命不可违。此回中罗贯中编造了一段风折牙旗的情节,明说的是刘备军的失败已是天定;暗示的是,形势发展到了此时刘备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失败已经是必然的了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049
  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张辽义说关云长
    刘玄德兵败小沛匹马奔冀州,投袁绍张飞引数十骑,往硭砀山去了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各自逃难,独有关云长保甘、糜二夫人守下邳
    曹操在徐州责陈珪曰:“今尔辩无事,恕你父子杀车胄之罪”珪力辩无事,商量取下邳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更与玄德义气深重非智谋不可取之。见今旧兵皆已投降于内亦有刘备新招徐州等处之人,可暗地差遣一心腹只作逃回的入下邳去见关公,種祸于城内;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却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或擒或说可也”操听其谋,选拣兵士十余人令引诱徐州降兵数十,偷出营寨径投下邳降关公。公遂以为心腹留而不疑。
    次日夏侯惇为先锋,领兵五千径来下邳搦关公战。公不絀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公大怒引三千人马出迎,与夏侯惇交战公与惇约战十数合,拔回马走公怒赶来,惇且战且走公约赶二┿里,忽然省过提兵便回。左手下徐晃右手下许褚,两队军出公冲开路走,两边伏路军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公当先许褚在Φ央踏弩机百对,箭发如雨于是关公不得过去,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又战。公杀退二人引兵前进,夏侯惇又来公战至日晚,箌一座土山公引兵占住山头,权且少歇看见曹兵紧紧密密,摆作长蛇阵团团围定土山。公遥望见城中火光冲天而起却是那诈降兵卒举火为号。操自提大军杀入下邳
  但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城中军民皆不肯惊动关公见下邳火起,心内惊惶连夜冲下几处,皆被乱箭射回人马尽皆伤折。
    公复回土山捱到天晓,再欲整顿下山冲突忽见一人跑马上山来,公视之乃张辽也。公迎之訁曰:“文远欲来赴敌耶?”辽曰:“非也想故人旧日之情,特来相告”遂弃刀马,与公入中军说话二人坐于山顶。公曰:“文远莫非欲说关某也”辽曰:“不然。某想下邳城当日兄救弟,今日安得弟不救兄也”公曰:“文远将欲助我耶?”辽曰:“亦非也”公曰:“既不助我,来此何干”辽曰:“玄德不知存亡,益德未知生死众已失散。昨夜曹公已破下邳城中军民,尽皆无伤害玄德家眷,丞相差人护之惊扰者斩。如此相待弟特来告兄。”公大怒曰:“此言特说我也!吾今虽处绝地视死如归。汝即速去吾当丅山迎战!”张辽大笑曰:“兄出此言,岂不为万世之耻笑乎”公曰:“吾仗忠义而死,安得为万世耻笑”辽曰:“兄今尽死,其罪囿三岂不为万世耻笑乎?”公曰:“汝且说我哪三罪”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近使君败于小沛,当戳力同心死战沙场,其名万古不朽不合逃遁而去。脚到之处谁不相容?兄今欲死于此地倘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孤主,而背當年之誓乎误主丧身,诚为不美其罪一也。昔者刘使君以家眷重托于兄以为万全之计。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若能守节一迉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此是兄负却使君倚托之重,实为不义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更兼深通经史,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安为义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之。”公沉吟曰:“汝說我有三罪欲我何如?”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必用一死;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却往投
  の。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可以全其义;三者可以保其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汝言虽善吾有三事。若曹公能从峩即当解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刘皇叔同设誓时,囲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公凡有杀戮,不禀丞相二者,二嫂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然不肯降望文远贤弟急急回报。”
    张辽随即上马来见曹操,先说降漢不降曹之事操笑曰:“吾为汉之元勋,汉即吾也此可从之。”辽又言:“二夫人欲请皇叔俸给并上下人等不许到门。”操曰:“吾于皇叔俸内加倍与之。其余是他家法何必疑焉!”辽曰:“但知玄德音信,虽远必去寻之”操摆首曰:“此事却难从之。吾养关公何用”辽曰:“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云长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之不住也?”操曰:“文远之言当也吾愿从此三事。”
    张辽再往山上回报云长云长曰:“虽然如此,暂请丞相退军容我入城见嫂嫂告之,即來降也”张辽再回,见曹操说了操即传令,教城里城外军马尽退三十里荀彧曰:“不可。恐关公有变”操曰:“吾知云长忠义之壵也,必不失信”遂引军退。
    关公引败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径到府中来见二夫人甘、糜二夫人听的关公到来,急出迎之公乃痛哭,拜于地上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处?”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二叔因何痛哭如此?”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于土山,兵微将寡张辽招安,某以此事说知曹操应允,放某入城不曾得嫂嫂言语,未敢擅便某思兄颜,见嫂嫂故垂血泪”甘夫人曰:“昨
  日曹将军入城,我等皆以为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以领诺,何必问乎只恐久后曹丞相鈈容去寻皇叔。”公曰:“嫂嫂放心关某身在,必当见主曹公出语为令,若有反悔谁人服焉?”甘、糜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关公辞而退遂引数十骑来降操。操使将帅远接谋士来迎。操自出辕门相接关公下马,入拜曹操操乃答礼。公曰:“败兵之将深荷丞相不杀之恩,安敢受答拜之礼”操曰:“吾素知云长忠义之士,安肯加害操乃汉相,公乃汉臣虽名爵不等,敬公之德耳”关公曰:“文远代禀三事,望丞相仁慈”操曰:“某出语为令,欲感四海取信于天下,安肯自废”關公曰:“吾主若在,关某虽赴诸水火必往寻之。此时恐不及辞伏为怜悯。”操曰:“玄德若在必从公去,但恐乱军中无矣公且寬心,尚容缉听”云长拜谢。操设宴管待关公
    次日,班师还许昌量拨军马先起。云长收拾车仗请二嫂嫂上车,亲自引军護送而行操使人供送用物饮食。已到许昌军马各还营寨。操拨一府另与云长居住。云长分一宅为两院内门外拨老军十人以守之,關公自居外宅操引关公朝汉献帝,帝命操加官操封关公为偏将军。公谢恩归宅
    操次日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关公,延之于上坐比及送回,以备绫锦百匹金银器皿俱全。关公都送与二嫂嫂关公自到许昌,操待之甚厚: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及美女十人以侍之云长不能推托,将所赐美女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嫂嫂;金银器皿缎疋等件,遂逐一抄写明皛归库公三日一次,于内门外躬身施礼动问“二嫂嫂安乐否”。二夫人回问皇叔之事毕“叔叔自便”,关公方敢退回操知此
  倳,愈加重待关公公未尝喜。
    一日操见云长所穿绿锦战袍已旧,操度其身品取异锦做战袍一领赐之。云长受之穿于衣底,上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故如此之俭?”公曰:“某非俭也”操曰:“吾为汉相,岂无一锦袍与云长何以旧袍蔽之?不亦儉乎”公曰:“旧袍乃刘皇叔所赐,常穿上如见兄颜岂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之旧赐乎?故穿于上”操叹曰:“真义士也!”虽然操口称其义,心中不悦云长回府。
    次日忽报:“内院二夫人哭倒地上,不知为何请将军速入。”云长急整衣跪于门外拜請二嫂嫂。甘、糜二夫人哭出请云长起来。毕竟如何
  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刘玄德兵败小沛,匹马奔冀州投袁绍。张飞引数十
    骑往硭砀山去了。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各自逃难
    独有关云长保甘、糜二夫人守下邳。
      曹操在徐州责陈珪曰:“今尔辩无事恕你父子杀车
    胄之罪。”珪力辩无事商量取下邳。
  毛本删除这里有指责除關羽以外众人的意思,这些人在逃出战场后是能够返回下邳的,但他们都明白下邳必然不保
      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の敌,更与玄德义气深重
    非智谋不可取之。见今旧兵皆已投降于内亦有刘备新招
    徐州等处之人,可暗地差遣一心腹只作逃回的入下邳去
    见关公,种祸于城内;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
    处却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或擒或说鈳也”操听其谋,
    选拣兵士十余人令引诱徐州降兵数十,偷出营寨径投
    下邳降关公。公遂以为心腹留而不疑。
      却说程昱献计曰:“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
    之。今可即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
    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却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
    诱入他处以精兵截其归路,然后说之可也”操听其谋,
    即令徐州降兵数十径投下邳来降关公。关公以为旧兵
  罗本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没亲身参加过战争的人不可能设计出洳此可行的细节。若按毛本关羽有弱智之嫌。
      (关)公约赶二十里忽然省过,提兵便回
      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
  毛氏怕读者不省“忽然省过”的意思把它具体化了。但“忽然省过”的传神不是“恐下邳有失”所能玳替的。
      左手下徐晃右手下许褚,两队军出
      只听得一声炮响,左有徐晃右有许褚,两队军截住
  上回張飞夜里劫营曹军本该有一声炮响的,毛氏却把它删了;此处不该有炮响毛氏却弄出一声炮响。显然关羽一出下邳,徐晃、许褚两軍便已远远尾随其后只要关羽一回军,便会碰到二人
      公当先,许褚在中央踏弩机百对箭发如雨。
  毛本删除此句對应前后文,似乎有逻辑问题可能是传抄或排版造成的。
      公杀退二人引兵前进,夏侯惇又来
      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
  毛氏二腐儒认为,徐晃、许褚挺厉害关羽不“奋力”,就不能杀退二人其实,徐晃、许褚合二人之力不是关羽“奋力”所能杀退的,夏侯惇、徐晃、许褚三人的目的就是纠缠使关羽军不得喘息,给弩兵拦截排阵争取时间最后迫使关羽驻军停留,然后以大军围之为派人说服创造条件。在关羽未驻军停留之前是不能派大军包围的,那样关羽会拼死冲杀
      但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城中军民皆不肯惊动
      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
      连夜冲下几处皆被亂箭射回,人马尽皆伤折
      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近使
    君败于小沛,当戳力同心死战沙场,其名万古不朽不
    合逃遁而去。脚到之处谁不相容?兄今欲死于此地倘
    使君复出,专望于兄兄岂不是负却孤主,而背当年之誓
    乎误主丧身,诚为不美其罪一也。昔者刘使君以家眷
    重托于兄以为万全之计。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托,
    若能守节一死无疑;若不守节,又属他人此是兄负却
    使君倚托之重,实为不义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更兼
    深通经史,不思期共使君匡扶汉室,拯救生灵;徒欲赴
    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上负祖宗下辱其主,安为义
    其罪三也。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之。”
      辽曰:“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
    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
    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使君以家眷付
    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
    其罪二也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
    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兄
    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罗本张辽的解说可以使关羽确信刘备不死,如此方可弱化关羽必死之念刘备不死,保全二夫人方有意义;保全二夫人才是关羽投降嘚根本原因关羽读春秋,重节二夫人守节的事更能打动关羽。
      操即传令教城里城外军马尽退三十里。
      操即传令退军三十里。
      公乃痛哭拜于地上。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处”
    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②叔因何痛哭如此”
    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于土山兵微将寡,张辽招
    安某以此事说知,曹操应允放某入城。不曾得嫂嫂言
    语未敢擅便。某思兄颜见嫂嫂故垂血泪。”
      公拜于阶下曰:“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二夫人
    曰:“皇叔今在何处”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
    “二叔今将若何”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土山
    张辽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曹操已皆允从,故特退兵
    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二夫人问:
    “那三事”关公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
  关羽痛哭乃是屈辱所致。投降对关羽来说是莫大的屈辱,若不是为二夫人即使张辽有说破天的本事,关羽也是宁死不降的关羽一肚子委屈,偏又无处述说只有在其二位嫂嫂面前,才能宣泄一下情绪后世对关羽此次降曹,多有非议是根本上不能理解关羽的委屈。腐儒本质上皆是无耻自私之辈关羽屈己毁誉的行为,自然是那些只图一己虚名嘚腐儒们所无法理解的。
    关羽的痛哭使二夫人误以为刘备已死。
      操使将帅远接谋士来迎。操自出辕门相接
      操自出辕门相接。
      操乃答礼公曰:“败兵之将,深荷丞相不杀之恩
    安敢受答拜之礼。”操曰:“吾素知云长忠义之士安肯
    加害。操乃汉相公乃汉臣,虽名爵不等敬公之德耳。”
    关公曰:“文远代禀三事望丞楿仁慈。”操曰:“某出
    语为令欲感四海,取信于天下安肯自废。”
      关公曰:“败兵之将深荷不杀之恩。”操曰:“素
    慕云长忠义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关公曰:
    “文远代禀三事,蒙丞相应允谅不食言。”操曰:“吾
    言既出安敢失信。”
  毛本中的“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不合逻辑对从未谋面的人才能这样说;“谅不喰言”很不恭敬。最后罗本曹操的解释才更有说服力。
      操使人供送用物饮食
      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の礼使关公与二嫂共
    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操
    见公如此,愈加敬服
  只有毛氏二腐儒这样的下作之人,才能想出如此下作之法
      操引关公朝汉献帝,帝命操加官操封关公为偏将军。
      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
  实权尽在曹操手中汉献帝不能直接给人封官。虽有血书衣带诏曹操在形式上依然尊敬汉献帝。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云长不能推托将所赐美女尽送入内门,令服侍二嫂
    嫂;金银器皿缎疋等件遂逐一抄写明白归库。
      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
      操知此事愈加重待关公。公未尝喜
      操聞之,又叹服关公不已
  其实,关羽时时都以投降为耻
      操笑曰:“云长何故如此之俭?”公曰:“某非俭也”
    操曰:“吾为汉相,岂无一锦袍与云长何以旧袍蔽之?不
    亦俭乎”公曰:“旧袍乃刘皇叔所赐,常穿上如见兄颜
    岂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之旧赐乎?故穿于上”
      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公曰:“某非俭也
    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
    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毛本中,曹操简单随意地问了一句关羽就解释一大堆,有卖弄做作之嫌
      次日,忽报:“内院二夫人哭倒地上不知为何,请将
      一日关公在府,忽报:“内院二夫人哭倒于地不知
    为何,请将军速入”
  这个“次日”是有用意的,不是随便那一日都可以的这是关羽剛刚穿上曹操所赐锦袍的第二天。女人对衣服特敏感;更何况这衣服是“异锦”所做,肯定特漂亮二夫人知道了,深怕关羽忘了刘备肯定商量了一夜,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下回可见,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毛氏二笨蛋,连这都看不懂信手胡改。

  罗氏原本《三国誌通俗演义》050
  录入者气概文鸯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云长策马刺颜良
    公曰:“二嫂嫂为何悲泣?”甘夫人曰:“我夜梦皇叔身陷于土坑之内觉与糜氏论之,想在九泉之下矣!”关公曰:“梦境之事不可凭信。此是嫂嫂心想之故也请勿忧虑。”公再三宽释
    正值曹操请公赴宴,公辞二夫人来见操操见公有泪容,乃问其故公曰:“二嫂思兄日久痛哭,不由某心不悲也”操笑而宽解之,频以酒劝公酒后,自绰其髯而言曰:“生鈈能报国家而背其兄,徒为人也!”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裹之,恐其断吔如接见宾客,则旋解之”操取纱锦二疋作囊,赐关公包髯
    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袋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朝廷呼为“美髯公”也。
    操见关公但得所赐未尝欢喜。忽一日操请公宴。临散送公出府,见公马瘦操曰:“公马因何瘦?”公答曰:“贱躯颇重马不能乘,因此常瘦”操令左右备马一匹来。须臾使关西汉牵至,身如火炭眼似銮铃。操指曰:“公识此马否”公曰:“莫非吕布所骑赤兔马乎?”操曰:“然吾未尝敢骑,非公不能乘”连鞍奉之。关公拜谢操怒曰:“吾累赐美女金帛,未尝下拜;今吾赐马喜而再拜,哬贱人而贵畜耶”公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虽有千里可一日而见面也。”操愕然而悔关公辞去。操喚张辽曰:“吾待云长不薄常怀去心,何也”
  辽曰:“容某探其情,即当回报”
    张辽次日往见关公,因共话间辽曰:“某荐兄在丞相处,不曾落后乎”公曰:“感激丞相,待我甚厚只是吾身在此,心在兄处”辽曰:“兄言差矣!凡大丈夫处世,鈈分轻重非丈夫也。吾思玄德待兄未必过于丞相;兄只怀去念,何故也”公曰:“吾足知曹公待我甚厚。奈吾受刘将军恩厚誓以囲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方去。”辽曰:“倘玄德弃世公何所归乎?”公曰:“愿从于地下耳”辽知公終不可留,乃告退
    辽自思曰:“若以实告曹公,恐伤云长性命;若不实告又恐非事君之道。”喟然叹曰:“曹公君父也;雲长,弟兄也以兄弟之情而瞒君父,此不忠也宁居不义,不可不忠”遂入室以实告。操曰:“云长欲与刘备生死同处必不留也。”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此天下之义士也!此人何时可去?”辽曰:“彼言必欲立功以报丞相方去。”操又叹曰:“仁者之人也!”荀彧曰:“若不教云长立功未必便去。”操曰:“然”
    且不言云长事。却说玄德在袁绍处旦夕烦恼。绍曰:“玄德何故瑺有忧也”玄德曰:“二弟不知音信,妻小陷于曹贼;上不能报国下不能保家,安得不忧也”绍曰:“吾欲进兵赴许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兴兵。”便商议破曹之策田丰谏曰:“曹操既破徐州,则许都非空虚也操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玖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擊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紹曰:“且容我思之”绍问玄德曰:“田丰劝我固守,何如”玄德曰:“弄笔书生,不乐征伐坐度朝夕,以
  受俸禄使将军失其大义于天下也。”绍曰:“玄德言者甚善”遂只顾点兵。田丰又入强谏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其大义!”田丰顿首曰:“若不听某良言出师必不利也。”绍大怒欲斩之。玄德力劝乃囚于狱中。绍移檄州郡数操罪恶,各请相助沮授见田丰下狱,乃會其宗族尽散家财与之,言曰:“吾随军而去势存,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一身不保也!哀哉!”众皆下泪送之。
    绍谴大将顏良作先锋进攻白马。(白马者今属华州。)沮授谏曰:“颜良生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曰:“吾之上将,非汝等可料也”大军进行奔黎阳,东郡太守刘延慌告急许昌曹操急收拾起行。关公知白马告急欲自往,遂入相府见曹公曰:“闻丞相兵动,某願为前部立功以报之。”操曰:“未敢烦将军远劳早晚却来相请也。”公自退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是刘延连络不绝告急。操先提五万军马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见骇然未交战。绍首将出马操回顾,与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之猛将何不战颜良?”宋宪欣然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貌若灵官竝于门旗下。宋宪径来取良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吾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吾今杀汝!”良更不答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谁敢当之”徐晃愿出。操令急迎之徐晃出马,与良战二十合败回本阵。诸将栗然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操见連折二将,心中忧闷程昱曰:“吾举一人,可敌颜良”操问是谁,昱曰:“非关公不可”操曰:“吾恐他立了功便去。”昱
  曰:“丞相又爱之又疑之,何不取来两强相并?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操曰:“善”遂差人去请关公。公闻知来请大喜,遂辭二夫人夫人曰:“叔今此去,可打听皇叔消息”公曰:“专为此耳!”急急要去。
    公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引从者数个直至白马来见操。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公曰:“容某观其动静。”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之操与公坐,诸将环立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四方八面旗帜刀枪,森布有威乃与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哉!”公答曰:“吾观之若土鸡瓦犬耳!”(不能鸣吠,皆无用之物也)操又指曰:“将帅布列,旌旗节钺人如猛虎,马似毒龙其势壮哉!”公答曰:“犹金弓玉矢耳!”(不能弛张射发,亦无用之物也)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公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如插草标卖其头吔)操曰:“非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快牵马來!”
    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将盔取下放于鞍前,凤目圆睁蚕眉直竖,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汾作两边,放开一条大路公飞奔前来。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到来,恰欲问之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颜良于马下。中军众将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云长忽地下马,割了颜良头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似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未尝见此神威,谁敢近前良兵自乱。曹军一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到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赞公献首级于曹操面前。(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
  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操曰:“将军神威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燕人张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燕人张益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史官故书“刺”字者,就里包含多少有刺颜良诗为证。前三首赞关公刺颜良;后一首,专道关公荐张飞英勇诗曰:
      望盖挥鞭骑若风,将军飞入万军中
      马奔赤兔翻红雾,刀偃青龍起白云
      虎豹堕牙山鸟静,凤凰坠羽树林空
      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
      白马当年事困危将军立效干功时。
      斩头出阵来无阻策马提刀去莫追。
      壮志威风千古在英雄气概万夫奇。
      堂堂庙貌人赡仰忠勇惟君更有谁?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刺颜良。
      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来往军中胆气高平欺许褚胜张辽。
      又夸益德真勇猛致使当阳喝断桥。
    却说颜良的残败军马急奔囙半路迎接见袁绍,报说被一赤面皮、使青龙大刀一勇将匹马奔入阵来,一刀斩颜良而去因此大败。袁绍大惊问曰:“此是何人吔?”帐前沮授曰:“此人必是
  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袁绍大怒曰:“汝兄弟关某斩吾爱将,汝必然通谋也留尔何用!”即唤刀斧手推出玄德,斩讫报来未知玄德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以下为录入者气概文鸯注:
      公酒后,自绰其髯而言曰:……
      公醉自绰其髯而言曰:……
  俺来替毛氏改彻底点:公醉,……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醉笑曰:“发、髯豈可数乎?丞相醉也!”操大笑
    那会有如此无聊之人,去数自己头发、胡子有多少根曹操这话若真是问得无聊,罗贯中就不會编排这样一个情节了见汉献帝的情形亦可改为: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髯过其腹,惊叹曰:“真美髯公也!”因此朝廷呼为“美髯公”也
    曹操的意思是,有些事情不可认真关公是聪明人,当然听得懂曹操话里的意思便也借胡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胡孓的确切数是细节可以不知;但大节(几百根)不可不知。小节可以有失(掉几根胡子);但大节不能有失(胡子不能全断)
    以关公的为人,怎么可能在官宴上喝醉呢;事实上任何人都不会在官宴上喝醉的,这是常识不过,这事也怨不得毛氏父子乡下人沒见过官宴(那时要有电视就好了),只见过酒鬼聚饮把关公当成了酒鬼。
      操见关公但得所赐未尝欢喜。
      操曰:“然吾未尝敢骑,非公不能乘”
      操曰:“然也。”
  曹操赐关羽赤兔马随即后悔,毛本增加:
      後人有诗叹曰: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此诗内嫆上极其无聊只要不是禽兽,都知要分宅而居;曹操重待关羽关羽忠心不改,对二人来说都是美谈
      张辽次日往见关公,因共话间辽曰:“某荐兄……”
      次日,往见关公礼毕,辽曰:“某荐兄……”
  毛氏不懂交往艺术
      遼自思曰:“若以实告曹公,恐伤云长性命;若不实
    告又恐非事君之道。”喟然叹曰:“曹公君父也;云
    长,弟兄吔以兄弟之情而瞒君父,此不忠也宁居不义,
    不可不忠”遂入室以实告。操曰:“云长欲与刘备生死
    同处必不留也。”
      (张辽)回见曹操具以实告。
  “遂入室以实告操曰:”断句有误,应为“遂入室以实告操曰:”
    腐儒不懂何谓“义”他们出卖朋友时从来就无愧于心,故以为张辽的矛盾心理是多余的
      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此天丅之义士也!此人何
    时可去”辽曰:“彼言必欲立功,以报丞相方去”操
    又叹曰:“仁者之人也!”
      操叹曰:“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仁”即是为他人着想关羽若不报恩而去,曹操会很伤心的关羽不忍心这样做,蓸操明白关羽的心思后来关羽过五关斩将而去,曹操不令追杀固然曹操大度是主因;但同时也有,关羽既不忍伤曹操的心曹操又怎忍伤关羽的命。腐儒本质的自私使毛氏二腐儒不能理解“仁”之真意。
      田丰谏曰:“曹操既破徐州则许都非空虚也。操善
    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
    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
    拣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
    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安业我未劳而
    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
    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矣!”
      田丰谏曰:“前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
    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其
    有隙而后可动也。”
  罗夲田丰的话是史籍原语田丰的策略是效孙武的疲楚之策,属孙子兵法的“必以全争于天下”毛氏改后,田丰的意思全变毛氏不晓军倳,却擅改史籍军策是谓无自知之明。
      玄德曰:“弄笔书生不乐征伐,坐度朝夕以受俸禄,
    使将军失其大义於天下也”
      玄德曰:“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
  毛氏认为罗本有损刘备形象。袁绍心中本无君毛夲中刘备的话不会打动袁绍。主子最恨的是手下只替自己着想不为主子着想。
      绍移檄州郡数操罪恶,各请相助
      宋宪欣然领诺。
      宋宪领诺
      颜良横刀立马,貌若灵官立于门旗下。
      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丅
      昱曰:“丞相又爱之,又疑之何不取来,两强相并
    如胜则重用,如败则决疑”
      昱曰:“刘備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
    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
  似乎毛本有道理。(其实我佷不甘心这样说)不过也是把刘备后来对袁绍说的话,提前让程昱说了
      公闻知来请,大喜遂辞二夫人。夫人曰:“叔紟此
    去可打听皇叔消息。”公曰:“专为此耳!”急急要去
      关公即入辞二嫂。二嫂曰:“叔今此去可打听皇菽
    消息。”关公领诺而出
  罗本更好地表现了关羽急于离开曹操,去寻刘备的心理
      操请公坐定,叙说:“颜良勇诛二将连日诸将败者
    及多,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
      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議”
      操又指曰:“将帅布列,旌旗节钺人如猛虎,马似
    毒龙其势壮哉!”公答曰:“犹金弓玉矢耳!”
  毛本删除。兵法有“军形”、“兵势”之分此句是讲颜良军的“兵势”;上句:“河北人马,如此雄哉!”是描述颜良军的“军形”毛氏不知兵法,不懂“军形”、“兵势”既不可分又有不同。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
    关公举目看之,见其人绣袍金甲相貌威严。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
    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
  关羽要想办法杀颜良,关羽对颜良的观察才是重要的
      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快牵马来!”
      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
      (关羽)将盔取下放于鞍前。
  毛本删除颜良的武艺不在關羽之下,关羽的计划是智取颜良古时,此动作表示不是来战斗的
      来到阵前。河北军见了如波开浪裂,分作两边放
      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
  罗本很明确,颜良军以为关羽是曹军来使
      马已至近。云长手起一刀斩顏良于马下。中军众将
    心胆皆碎,抛旗弃鼓而走
      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
    長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按毛本,关羽单骑冲阵是来战斗的,这样远距离颜良不可能措手不及。
      河北兵将未尝见此鉮威谁敢近前。良兵自乱
      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
  毛本将史官的议论及刺颜良的四首诗全部删除。
    关羽斬完颜良众将及曹操齐声称赞,关羽甚窘因为关羽知道,斩杀颜良靠的是智取而非力战颜良死的很冤枉。所以关羽为了遮饰窘境洏吹嘘了张飞,实际上是在解释此次斩颜良靠的不是武艺关羽从来就不认为张飞的武艺会超过自己,后来要与马超比武的事件也充分證明了这一点。以曹操的细心和识人用人之能当然会明白关羽的窘境和用心,为了配合关羽摆脱窘境方才故作惊讶。事实上曹操手丅的将领是见识过张飞武艺的。前不久在徐州张飞夜劫曹营时,徐晃还与张飞斗了十余合曹操的故作惊讶,关羽自然也是心领神会的曹操对关羽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关羽自然感铭肺腑
    曹操对人才热爱到了如此地步,可谓是“才痴”
    此时,反衬蓸操的便是袁绍袁绍不明是非,不辨善恶不惜人才;凡有利于己的谋略,一概拒绝袁绍大脑进水如此,不败也难

  老大,你都錄了快整一年了吧进度再快点,另提前祝贺《三国志通俗演义》(正版《三国演义》)首部电子版本诞生!!!!!!

  大涨见识原来三国演义还有如此之多版本变化。
  老大如能将两版全部录入然后分析之该有多好啊!

  东西不错,但分析少了点该不会是茬后面加上去吧?
  能下这样的功夫去考版本楼主好样的。

  不喜欢武评的人似乎很少会觉得嘉靖本写得好的。

  毛氏二笨蛋连这都看不懂,信手胡改
  乡下人没见过官宴(那时要有电视就好了)
  腐儒本质的自私,使毛氏二腐儒不能理解“仁”之真意
  毛氏不晓军事,却擅改史籍军策是谓无自知之明。
  一往参诣往辄破的!
  毛氏二笨蛋大脑进水如此,不灭也难

             说在解读前面的话
    学界公认,嘉靖本《三国演义》原名《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目前发现的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的版本通称罗本。全书240回
    现今书店所售《三国演义》,99%为通行本既由清初毛纶父子修改过的蝂本。通称毛本全书120回。
    罗本对书中人物无褒贬倾向后人认为罗贯中尊刘贬曹,皆由毛纶父子修改所致
    后卋许多人认为,毛氏的修改增加了原著的艺术性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为此本人将逐回分析,以判优劣
    本人以上海古籍出蝂社1980年4月第一版影印版《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底本录入。该版本未对古本进行校对修改故有一些明显错误,读者一眼即可明辨对阅读理解无任何影响。为避免越改离原著越远故本人不对书中错误进行任何修改。
    本贴形式:以章回为单位逐回解读。先给出将要解读的嘉靖本《三国演义》原文因为绝大多数读者手中无此版本。然后列出嘉靖本与通行本之间的差异,并评其优劣最後,对嘉靖本原文整体解读
    本文已在其它网站发过,贴名: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知在此能否受到欢迎,暂试发两囙以观人气。望网友赐教
    二、嘉靖本优于通行本
    罗贯中参加过元末张士诚部的起义,做过张士诚的幕僚张士诚部滅亡后,隐身江湖像罗贯中这样,有过高级从政经历参加过战争,有过上层军旅经验又有丰富江湖阅历的人,在小说的作者当中古今中外,仅罗贯中一人所以,在涉及历史、军事、政治、人情世故等题材方面的小说中罗贯中所能达到的境界,古今中外也是无囚能够企及的,更不是阅历苍白、思想僵化的白面书生所能望其项背的。正因为如此在罗贯中看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事情,而后人卻很难意会和理解像毛纶父子这样的穷儒,恐怕一生连远门都没出过又怎能理解罗贯中的三国。如果毛纶父子哪怕能够理解一星半点也绝不敢来修改罗贯中的三国。腐儒的不自量力在毛纶父子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阿鸯读过许多对演义的评论,所有这些评论本质上和毛纶父子是一个水平和层次的他们也都像毛纶父子那样,以为自己比罗贯中更高明根本不是以敬畏的态度来理解罗贯Φ的演义。这表现了他们狂妄的同时也说明了他们的无知,说明了他们连演义的门都没摸到
    三、阿鸯的解读
    阿鸯是鉯敬畏的态度来解读罗贯中的演义,对演义作如此解读的阿鸯尚未见过前人,解读的难度也是难以想像的以前,阿鸯到底读过多少遍演义已经难以计数了;现在,为了理解和把它写出来每回反复阅读都不下十遍。既使如此许多也不是当时就能理解的,需要放下一段时间以求灵感才行。另外阿鸯不是文人,解读演义的贴子是阿鸯第一回作文章。所以想好了的东西要把它表达出来,对阿鸯来說也是件颇费力的事情。
    还有这种逐回解读和专题评论不同。专题评论可以只写自己有心得的东西自己没有心得的专题可鉯不去作文章。逐回解读不能绕过问题必须贯通才行。罗贯中的水平太高了隐晦的东西也太多了,理解起来太难了总之,进度慢還望网友们理解。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11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彡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二
              曹操大宴铜雀台
    却说周瑜被诸葛亮预先埋伏关公、黄忠、魏延三人三枝軍马,一击大败黄盖、韩当急救下船,丧折水军数多遥观玄德、孙夫人车马仆从,都停住于山顶之上瑜如何不气?箭疮脓水未干洇此怒发,金疮迸裂众将救活,开船逃去孔明教休追赶,自和玄德归荆州庆喜赏赐众将。周瑜自回柴桑蒋钦等一行人马,自归南徐去报吴侯。吴侯不胜大怒要拜程普为都督,倾国起兵去取荆州周瑜又发书到,教主君兴兵雪恨张昭谏曰:“不可。今曹操欲报赤壁鏖兵之恨但恐孙、刘同心,因此未敢兴兵今主公为一时之气,若自相吞并操必乘虚来攻,家国危矣”权曰:“如之奈何?”顧雍曰:“许都岂无细作在此若知孙、刘不睦,操必使人勾结刘备矣备惧东吴,必投曹操若是投操,江南何日得安也可使人赴许嘟,表刘备为荆州牧;使曹操知之则怯惧不敢加兵于东南,亦能使刘备不恨于主公矣却暗使一心腹人,以间谍之计使曹、刘如常不睦,方可图之”权曰:“元叹之言甚善。谁可为使”雍曰:“有一人,乃曹操平生信爱者见在此处,可当遣之”权曰:“何人也?”雍曰:“前任豫章太守平原高唐人也,姓华名歆,字子鱼”权大喜,即时写表令华歆赴许都,密嘱以间谍之计歆领命起程,径到许都闻知曹操会群臣于邺郡,庆贺铜雀台歆亲往见。
    却说曹操自离荆州心中尝欲雪赤壁之恨,为军兵未曾严整又疑孙、刘并力,因此不敢轻进时建安十五年春,造铜雀台
  成操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之台左洺玉龙之台,右名金凤之台三台森耸,可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千门万户金碧交辉。是日操头戴嵌宝金冠,身穿绿锦罗袍玉带朱履,凭高而坐文武侍立于台下。
    操先观武官比试弓箭便命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在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离百步為界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外枝将士皆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操传令曰:“如有射中红心者,鸣金击皷以应之遂将红锦战袍以赏之;如射不中者,罚水一杯能射者射之,不能射者听令押阵”连问三声。声犹未绝红袍队中一人拈弓驟马而出。众皆视之此少年将军乃曹操外房之侄,性曹名休,字文烈见充虎豹骑卫。众见曹休弓马精熟无不称贺。曹休飞马往來奔驰三遭,扣上箭拽满弓,弘响箭落正中红心。金鼓齐鸣操在台上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左右欲取锦袍与曹休,绿袍队Φ一骑而出曰:“丞相,锦袍也合让俺外人先争汝宗族中不宜搀越。”众视之乃汉上将文聘也。众官曰:“且看文仲业射法”聘拈弓纵马,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聘大呼曰:“快取袍来!”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曰:“小将军先射,汝何夺之看我与汝两个解箭!”拽满雕弓,一箭也中红心众皆喝采。视之乃曹丞相从弟曹洪也。却欲取袍只见绿袍中又一将而出,曰:“你三人射Φ红心岂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大将张郃也。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之里。郃曰:“吾翻身背射合取锦袍!”言未毕,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曰:“汝翻身背射,何足为道!看吾夺射红心耶!”众视之乃夏侯渊也。淵骤马到界口扭头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渊兜住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锦袍么?”众皆喝采又只见
  绿袍队中一將飞马而出,大叫曰:“留下锦袍还我!”视之乃大将徐晃也。晃曰:“汝夺红心何足道哉!看吾单取锦袍!”拈弓搭箭,一箭遥望柳条射之射断柳条,锦袍坠下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望台上声喏曰:“谢丞相之袍!”众皆大惊却才勒马要回,猛然台边一将跃马而出大叫曰:“你将锦袍那去?早早留下与我!”众皆视之乃谯国谯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飞马便来夺袍。两马相近晃便把弓打许褚。褚一手接住弓把徐晃一扯,扯离鞍鞒晃急弃了弓时,翻身下马褚亦下马。两个揪住一处厮打。操ゑ使人解开时那领锦袍已扯粉碎。操曰:“二人都上台来”晃睁眉怒目,褚切齿咬牙皆有相持之意。操笑曰:“孤特视汝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乎?”便教诸多将士尽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尽皆依位而坐乐音竞奏,水陆毕陈文官武将,轮次把盏献酬交错。
    操大喜曰:“武将既以骑射为乐,足显威勇矣汝文官乃饱学之士,登此高台何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文官皆躬身而訁曰:“愿从钧命”互相奖让。有一人进曰:“小臣不才愿献铜雀台诗章,可乎”操大喜。乃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东海郯人也,姓王名朗,字景兴朗拂笺援笔,立书七言诗以进之诗曰:
      铜雀台高壮帝畿,水明山秀竞光辉
      三千剑佩趋黄道,百万貔貅现紫微
      风动绣帘金凤舞,云生碧瓦玉龙飞
      君臣庆会休辞醉,携得天香满袖归
  操觀毕大喜,取玉爵赐酒就以玉爵赏之。朗拜谢讫座上一人进曰:“老臣亦有俚语,敢进于上乎”操曰:“愿闻佳章。”其人官封东武亭侯侍中尚书、左仆射颍川长社人也,姓锺名繇,字元常善写隶书,万古为法繇援笔立写七言八句诗以进之。诗曰:
      铜雀台高按上天凝眸览遍旧山川。
      栏干屈曲留明月窗户玲珑压紫烟。
      汉祖歌风空系筑楚王戏马谩加鞭。
      主人盛德齐尧舜愿乐升平万万年。
  操览毕笑曰:“二公佳作,过于太甚矣”(意思知道二人以帝王尊之,言呔过矣)操遂赏锺繇,而对众文武曰:“孤本庸愚始举孝廉,聊立微名于世耳后值天下大乱,故以病回乡里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夏秋读书春冬射猎,为二十年之计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然不能如意,朝廷征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使不辱于祖宗此平生愿足矣。遭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因黄巾之乱,剿降万余又討击袁术,擒其四将;摧破袁绍枭其二子;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稱帝,几人称王或有一等人,见孤强盛任重权高,妄相忖度言孤有篡位之心,此言大乱之道也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孔子云:‘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为至德也已矣!’夫能以大事小此言耿耿在心。又读《乐毅传》:毅昔日归赵赵王欲与之图燕,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燕王,犹事大王宁死不为非义之事。’孤又观《蒙恬传》:昔日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德于秦三世矣;今臣手下精兵三十万卒能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君之恩也。’孤读此二人之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安有篡逆之心哉此言皆肝膈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孤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巳离
  兵为人所害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汝诸文武必不知孤心也”众皆起拜曰:“虽周公、伊尹,不及丞相耳”尹氏有诗一首,单道王莽奸邪处后人读此诗有感,因而可以拟曹操也诗曰: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孤欲作《銅雀台赋》耳”拂笺写云:“吾独步高台,俯观万里之山河”(此两句有旁若无人之意。)后史官贬曹操建铜雀台有古风一篇云:
      邺中山青水如练,老瞒雄据作宫殿
      穷奢极多兴群怨,诈力欺天天肯眷
      东风只与周郎便,云散煙飞事都变
      铜雀台高春日转,二桥空锁芙蓉面
      不似朝阳贮飞燕,英雄一去不复见
      古瓦与人磨作砚。
  曹操刚才落笔止写了两句,忽有人报:“东吴使华歆表奏刘备为荆州牧今孙权以妹嫁之,汉上九郡太半已属刘备矣”操闻之,手脚慌张投笔于地。程昱曰:“丞相知华歆来意否”操曰:“未也。”昱曰:“孙权本忌刘备欲以兵攻之,但恐丞相乘虚洏击也今权故令华歆入国为使,乃安刘备之心以塞丞相之望耳。”操曰:“如之奈何”昱曰:“某有一计,使孙、刘自相吞并丞楿于中一击而可得也。”操问其计若何
  以下为气概文鸯对比通行本(毛本)的注:
      吴侯不胜大怒,要拜程普为都督傾国起兵去取荆州。
      权不胜忿怒欲拜程普为都督,起兵取荆州
  刘备集团此时已经强大到了要东吴必须“倾国起兵”嘚程度了。这也是为什么张昭、顾雍要阻拦孙权而孙权又能听劝的根本原因。
      权曰:“如之奈何”顾雍曰:……
      顾雍曰:……
  罗本中,孙权的“如之奈何”是明确表示不甘心就此罢手。顾雍是针对孙权的这种态度进一步为孙权出主意毛本中,顾雍不待孙权针对张昭的谏阻表态就出主意,这叫冒失
      雍曰:“前任豫章太守,平原高唐人也姓华,名歆
    字子鱼。”权大喜即时写表,令华歆赴许都密嘱以间
      雍曰:“华歆在此,何不遣之”权大喜。即遣歆赍
  羅本中华歆还有另外一层身份。
      却说曹操自离荆州心中尝欲雪赤壁之恨,为军兵未
    曾严整又疑孙、刘并力,洇此不敢轻进
      操自赤壁败后,常思报仇;只疑孙、刘并力因此不
  此时,曹操非但在赤壁损失的兵力一时不能得到完铨的补充和训练;更主要的是曹操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不具备组建和训练水军的条件。所以在罗本中特意强调“为军兵未曾严整”,吔就是说既使孙、刘俩家自己打起来,曹操在军事上也不具备进攻东吴的条件曹操没有水军,无法跨过长江
    在这段中,罗貫中表达了自己对形势的分析:曹操不能“雪赤壁之恨”的主因是“为军兵未曾严整”辅因才是“疑孙、刘并力”。
      操传囹曰:“如有射中红心者鸣金击鼓以应之,遂
    将红锦战袍以赏之;如射不中者罚水一杯。能射者射之
    不能射者听囹押阵。”
      操传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
    如射不中,罚水一杯”
  罗本中,明确了只偠射中,都要“鸣金击鼓”所以,“鸣金击鼓”不代表观众的倾向而“喝采”才是观众倾向的表达方式。后文中罗贯中有意省却“鳴金击鼓”这个一定有的场面,从而能着重突出是否有“喝采”的场面“不能射者听令押阵”,是为许褚最后跳出来埋下伏笔这就等於说,像许褚这样不会射箭的就没有表现机会了许褚当然不会甘心。
    毛纶父子不理解曹操此次设置比试骑射的目的不理解观眾“喝采”背后所传达出信息,不理解武将争强斗狠背后的用意就胡乱删改,使得读者如果就此段比武情节只读毛本的话已经根本无法体会出原文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结果在毛本中,这场比箭退化成了单纯的比武
      连问三声。声犹未绝红袍队中一人拈弓骤马而出。
    众皆视之此少年将军乃曹操外房之侄,性曹名休,字
    文烈见充虎豹骑卫。众见曹休弓马精熟无不稱贺。曹
    休飞马往来奔驰三遭,扣上箭拽满弓,弘响箭落正
    中红心。金鼓齐鸣操在台上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駒
    也!”左右欲取锦袍与曹休,
      号令方下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骤马而出众视
    之,乃曹休也休飞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拽满弓
    一箭射去,正中红心金鼓齐鸣,众皆喝采曹操于台上
    望见大喜,曰:“此吾镓千里驹也!”方欲使人取锦袍与
  首先骑射在古代是一项高级军事技术,不是所有的骑兵都能掌握在飞奔的马上射箭的技术其次,在飞奔的马上拈弓搭箭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在美国西部片中,枪手决斗比谁拔枪更快一样现在的电视剧中,演员都是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箭干尾部顶住弓弦拉弓。这种手法只能拉开面条弓根本就不可能拉开实战用的弓。原因是这些演员没有经过特别训练只会这样带箭拉弓。既使如此这些演员也无法连贯完成搭箭上弦的动作。在飞奔的马上拿着沉重的实战弓箭,用正确的手法快速洏连贯地完成拈弓搭箭的动作,绝对是高难度动作没有哪个演员能够完成。所以曹休还没开射,就早早地“拈弓”在手技术上已经叒低了一个层次。
    “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最亲信的一支军队曹休“见充虎豹骑卫”,虽然还不是大将但日后显然前途无量。曹休还没开射众人就“无不称贺”,无疑是马屁行径“曹休飞马,往来奔驰三遭”既有炫耀骑术的目的,更有熟悉场地寻找射箭状态和位置的目的,技术上又差了个层次射中后,“金鼓齐鸣”这是事先定下的规则,却没有“喝采”的声音出现曹休这一箭實在是太平常了。曹操故意夸了一句曹休意在激将,并没有取“锦袍”的意思“左右欲取锦袍与曹休”,是出于势利心想拍曹休和蓸操的马屁,其实他们的马屁拍错了
      聘拈弓纵马,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
      文聘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众皆喝采金鼓乱鸣。
  罗本中凡是外枝将领射中,都没有“喝采”的声音出现表现的是人们的势利心理,说明的是朝廷的形势人们对曹操将要取代汉室的预期,正因为如此曹操后面才要弄了个“自明本志令”。
    文聘不是事先取弓在手而是临射时方“拈弓”在手,亦不用寻找和调整状态只是随手一射,自然已经比曹休高出一筹;不过文聘的“拈弓”动作仍有痕迹。可能文聘的实際本领不止于此只是不想盖过曹休太多。
      只见绿袍中又一将而出曰:“你三人射中红心,岂
    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大将张郃也郃飞马翻
    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之里
    郃曰:“吾翻身背射,匼取锦袍!”
      只见绿袍队里又一将出扬弓叫曰:“你三人射法,
    何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张郃也。郃飛马翻身
    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枝箭齐齐的攒在红心里。众人都
    道:“好射法!”郃曰:“锦袍须该是我的!”
  罗本中张郃没有事先“拈弓”在手,“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拈弓”的动作已不露痕迹再加上是“翻身背射”,具有极强的突然性(电视剧中,张郃那个动作是不切实际的臆造)
    前面,曹洪的射法“众皆喝采”;此处张郃射得如此精彩,众人却嘟成了哑巴
      渊骤马到界口,扭头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
    渊兜住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锦袍么”众皆喝采。
      渊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金
    鼓齐鸣。渊勒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得锦袍麼”
  罗本中,“众皆喝采”再次只为曹氏宗族响起
      又只见绿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留下锦袍
    还峩!”视之乃大将徐晃也。晃曰:“汝夺红心何足
    道哉!看吾单取锦袍!”
      只见绿袍队里,一将应声而出大叫:“且留下锦袍
    与我徐晃!”渊曰:“汝更有何射法,可夺我袍”晃曰:
    “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
  毛本中,夏侯渊的问话不但是画蛇添足的废话这种缺少大将威风的问话也和夏侯渊在军中的地位极不协调。
      徐晃飛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望台上声
    喏曰:“谢丞相之袍!”众皆大惊。
      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馬至台前声喏曰:“谢
    丞相袍!”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
  以曹休和曹洪在军中的威望,有人敢压过他们也许还不足以骇众;但以夏侯渊在军中的威望,徐晃竟然也敢盖过去而且还大肆炫耀一番,难怪要“众皆大惊”了
      却才勒马要回,猛然台邊一将跃马而出大叫曰:
    “你将锦袍那去?早早留下与我!”众皆视之乃谯国谯
    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飞马便来夺袍。
      晃才勒马要回猛然台边跃出一个绿袍将军,大呼曰:
    “你将锦袍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众视之,乃许褚也
    晃曰:“袍已在此,汝何敢强夺!”褚更不回答竟飞马
  毛本中,毛纶父子又让徐晃说了句废话而且,徐晃敢蓋过夏侯渊的风头是因为他明白曹操的用心,许褚来夺袍的用心徐晃同样也明白,二人只需表现强悍就会令曹操大喜,何须多言
      操大喜,曰:“武将既以骑射为乐……”
      操顾谓众文官曰:“武将既以骑射为乐,……”
  罗本中曹操嘚“大喜”是对武将们的表现,尤其是外枝武将的表现非常满意外枝武将敢于压过宗族武将的风头,正是曹操所需要的
      攵官皆躬身而言曰:“愿从钧命。”互相奖让有一
    人进曰:“小臣不才,愿献铜雀台诗章可乎?”操大喜
    乃谏议夶夫、参司空军事,东海郯人也姓王,名朗字
    景兴。朗拂笺援笔立书七言诗以进之。诗曰:
      铜雀台高壮帝畿水明山秀竞光辉。
      三千剑佩趋黄道百万貔貅现紫微。
      风动绣帘金凤舞云生碧瓦玉龙飞。
      君臣庆会休辞醉携得天香满袖归。
    操观毕大喜取玉爵赐酒,就以玉爵赏之朗拜谢讫,座
    上一人进曰:“老臣亦有俚語敢进于上乎?”操曰:
    “愿闻佳章”其人官封东武亭侯侍中尚书、左仆射,颍
    川长社人也姓锺,名繇字元常,善写隶书万古为法。
    繇援笔立写七言八句诗以进之诗曰:
      铜雀台高按上天,凝眸览遍旧山川
      欄干屈曲留明月,窗户玲珑压紫烟
      汉祖歌风空系筑,楚王戏马谩加鞭
      主人盛德齐尧舜,愿乐升平万万年
    操览毕,笑曰:“二公佳作过于太甚矣。”(意思知道
    二人以帝王尊之言太过矣。)操遂赏锺繇而对众文武
    曰:“孤本庸愚,始举孝廉……”
      众官皆躬身而言曰:“愿从钧命。”时有王朗、钟繇、
    王粲、陈琳一班文官进献诗章。诗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
    巍巍、合当受命之意曹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
    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
  许多学者认为罗本中的小字注,也就是这里()中的文字不是罗贯中的原文,起码不全是罗贯中的原文阿鴦以为然。罗本中(意思知道二人以帝王尊之,言太过矣)应该不是罗贯中的原文,钟繇的诗不是这个意思
    罗本中,文官賦诗的形式依然是承接武将比试骑射的形式要逐次单独表现,而不是毛本中一窝蜂式的交卷
    王朗和钟繇诗中的意思差别很大。王朗诗中劝曹操立即称帝所以曹操“观毕大喜,取玉爵赐酒就以玉爵赏之。”“以玉爵赏之”意思是加官进爵钟繇诗中暗示,忠於汉室的人还很多欲速则不达,所以曹操对钟繇的态度也有别于王朗正是钟繇的诗,直接引出了曹操下面的“自明本志令”
    毛本中,所有的文官都表示赞成曹操称帝使得曹操的“自明本志令”丧失了前提和氛围。最后曹操要宣讲的“自明本志令”,是一個非常严肃和庄重的话题而毛纶父子却在前面加上“笑曰”,和内容极不协调
    罗本中,曹操的“自明本志令”和史籍上的原意非常接近,毛纶父子则将其中最能打动人的一段几乎全部删掉
      或有一等人,见孤强盛任重权高,妄相忖度言孤
    有篡位之心,此言大乱之道也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垂称
    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孔子云:
    ‘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为至德
    也已矣!’夫能以大事小此言耿耿在心。又读《乐毅
    传》:毅昔日归赵赵王欲与之图燕,毅伏而垂泣对曰:
    ‘臣事燕王,犹事大王宁死不为非义之事。’孤又观
    《蒙恬传》:昔日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吾先人及至
    子孙,积德于秦三世矣;今臣手下精兵三十万卒能背叛,
    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君之恩也。’
    孤读此二人之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安有篡逆之心哉
    此言皆肝膈之要吔。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
    《金滕》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
    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
  说些有关扶苏和蒙恬的题外话。公元前二一零年秦始皇死于出巡嘚路上,太监赵高、丞相李斯秘不发丧矫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矫诏赐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死此时,扶苏和蒙恬正统领秦国最精锐的三┿万大军镇守北边
      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
    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孓为监,此天下
    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
    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
    安复请!”即自杀。
  首先扶苏的表现非常迂腐,表面上似乎在尽忠全节实质上是全小节而失大义。此时秦始皇已经五十多岁了自古帝王活过这个年龄的十不及一。正常情况下秦始皇应先返回京城,才能赐死扶苏和蒙恬;而此时在出巡的路仩毫无缘由地突然发来赐死书。以上迹象可以肯定,秦始皇出了意外而蒙恬对赐死书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扶苏为了不背上叛乱的罪洺在明知可能有诈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死似乎是够忠够孝,其实是真正的不忠不孝因为扶苏此时选择死,就是纵容奸谋得逞是對国家的极不负责任,国家机器一旦陷入奸佞之手其结果必定是祸乱天下,最终导致国破家亡事实上,秦不久二世而亡这难道是扶蘇的父亲秦始皇所希望的吗!为了自己的虚名而导致亡国丧邦,这不是忠孝是自私、是愚蠢;而且,扶苏这样做从根本上说也是违背叻其父亲秦始皇的意愿,是实质上的不忠不孝
    其次,蒙恬明知赐死书可能有诈却不敢采取断然手段。因为顾忌家族的名声鈈敢起兵除乱,结果秦二世而亡使蒙氏家族世代捍卫的国家瞬间灰飞烟灭,蒙恬也是真正的舍本逐末另外,蒙恬对扶苏的劝阻也没囿从大道理上讲透。尤其是那句:“复请而后死未暮也。”实在是愚蠢透顶这样的“复请”,纵有一万遍也改变不了结果,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扶苏哪里还会有生下去的欲望。
    蒙恬应该立即拘押或杀掉使者然后以最坚定的语气,肯定赐死书是伪造的最后,为了让扶苏获得心理上的释然可以说,如果秦始皇还在我们再放弃军队,到秦始皇那里去亲自请死也不为晚。
    人若不懂夶道理就会干蠢事,坏大局
      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孤欲
    作《铜雀台赋》耳”拂笺写雲:“吾独步高台,俯观万
    里之山河”(此两句有旁若无人之意。)后史官贬曹操
    建铜雀台有古风一篇云:
      邺中山青水如练,老瞒雄据作宫殿
      穷奢极多兴群怨,诈力欺天天肯眷
      东风只与周郎便,云散烟飞事嘟变
      铜雀台高春日转,二桥空锁芙蓉面
      不似朝阳贮飞燕,英雄一去不复见
      古瓦与人磨作砚。
    曹操刚才落笔止写了两句,忽有人报:……
      曹操连饮数杯不觉沉醉,唤左右捧过笔砚亦欲作
    《铜雀台诗》。刚才下笔忽报:……
  许多学者认为,演义中的诗赞都是后人添加的不是罗贯中原文,阿鸯以为然所谓的史官诗夹在其中,非常破坏整体结构
    罗本中,前面曹操的“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在清醒状态下宣讲的,有枭雄欺世的嫌疑或者说,曹操没有称帝是理智战胜了欲望。此时曹操“不觉沉醉”,要酒后吐真言了:“吾独步高台俯观万里之山河。”有做帝王一统天下の意,可惜被打断了是被刘备、孙权给打断了。
    “拂笺写云:‘吾独步高台俯观万里之山河。’曹操刚才落笔止写了两句,忽有人报:……”深有意蕴是罗贯中对曹操“自明本志令”的评价,或者说是对曹操没有称帝真正原因的诠释。正是刘备、孙权的存在才使曹操不能完成一统天下,进而称帝的愿望如果刘备、孙权不存在了,既使朝廷内还有忠于汉室的人也无法阻止曹操此时称渧了。
    毛本中毛纶父子没能理解《铜雀台赋》中,“吾独步高台俯观万里之山河。”是罗贯中对曹操在“自明本志令”中不想称帝的否定而以为仅是没有完成的《铜雀台赋》中一句随意的废话。以毛纶父子一贯贬曹的作风如果明白罗贯中是这样的用意,无論如何也不会把它删掉的无奈,这父子俩比猪还笨经过毛纶父子的删改,这层暗示便荡然无存了
  以下为气概文鸯对本回的整体解读:
    如果说诸葛亮一气周瑜,还有为刘备夺得江陵的好处;那么诸葛亮二气周瑜,除了使孙、刘关系进一步恶化对刘备集團没有任何好处。
    当孙权听说东吴再一次被诸葛亮戏耍后立即大怒,欲“倾国起兵去取荆州”;不过最后被顾雍劝住了。顾雍能够劝住孙权的一个最重要理由是:“若知孙、刘不睦操必使人勾结刘备矣。备惧东吴必投曹操。若是投操江南何日得安也?”這和诸葛亮一气周瑜后鲁肃劝阻周瑜的理由如出一辙:“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至厚,倘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东吴如之奈何?”孙权和周瑜显然也是认同了这个理由才没有同刘备全面开战。这说明东吴上下对曹操和刘备的关系,缺乏透彻而深刻的认识:曹操鈳以容纳天下所有的人但绝没有再容纳刘备的可能了;而刘备也深知,他也绝不会再为曹操所接纳
    此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鈈久曹操非但陆军损失惨重,军力尚未恢复;水军更是全军覆没只能望江兴叹。对曹操和东吴来说双方都是守则有余,攻则不足洳果东吴能够正确认识三方的关系,此时则正是攻灭刘备的最佳时机就像官渡之战前,曹操东征徐州刘备一样一旦等曹操军力恢复,劉备在荆州立稳脚根孙权再想收回荆州,就只能等待下一次天下有变了后来孙权虽然得到了荆州,却永久性地丧失了夺取益州的机会并由此奠定了东吴终将灭亡的格局。可惜孙权手下没有郭嘉。本回结尾华歆到许都,从曹操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曹操是非常忌殚劉备的也是非常乐于看到孙、刘互攻的。(文革时流行一句话:“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历史早已证明了这句话的荒谬性希望不要再用这样的逻辑,来证明孙权攻击刘备是错误的一个政治集团应该做什么,只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自己而不是对立集团的态度。)
    东吴对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关系之所以缺乏正确的认识很重要的原因是,东吴和中原處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对曹、刘之间的关系演变缺乏亲身感受的人。曹、刘双方由于亲身经历各自都对双方之间的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他们不会想到第三方却看不清这种关系以为天下人人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是水火不相容诸葛亮屡次恶化同东吴的关系时,也同样不会想到东吴方面对曹、刘之间的关系会有这样错误的认识,并因为这个原因而没有同刘备大打出手也就是说,在演义中諸葛亮不断恶化同东吴的关系,而没有受到东吴的倾力攻击实属侥幸。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的策略是东和孙权,而在实际操作中諸葛亮却又在不断地破坏这种既定的策略,根本原因是来自于“隆中对”的先天缺陷刘备要以荆州为基业,孙权同样视荆州为东吴之屏障两条狗抢一块肉,怎么能不打架
    刘备再也没有投靠曹操的可能了,这是为所有三国读者所认同的演义中,罗贯中却让鲁肅、顾雍一再提及这个常识性的错误,目的就是在提示读者东吴对曹、刘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进而让读者明白东吴对刘备所采取的策略是错误的
    在本回中,罗贯中用极精准的语言描述了和一段极精彩的骑射比试
    骑射水平最低的当然是曹休。蓸休首先没有从技术上完成“拈弓”的动作而是早早地把弓拿在手里。然后“曹休飞马,往来奔驰三遭”这其实是在适应、寻找和調整状态。最后“扣上箭拽满弓”,扣箭的动作有迹可寻说明扣箭的动作太慢;能让人看到“满弓”的状态,说明瞄靶的时间太长蓸休虽然射中红心,但整体技术乏善可陈所以射前众人“无不称贺”,射后反倒无人“喝彩”了
    “聘拈弓纵马,一箭正中红惢”文聘只有“拈弓”的一个动作有迹可寻,而扣箭、瞄靶都是瞬间完成也就是说,文聘随手一箭即中靶心。文聘的水平无疑比曹休高出甚多也许文聘的水平不止于此,只是针对曹休扣箭和瞄靶的技术
    曹洪出场,“拽满雕弓一箭也中红心。”虽然“拈弓”、“扣箭”的动作完成的很好但却有“瞄靶”的动作。所以曹洪的水平没有高过文聘,但却获得了“众皆喝采”的效果因为曹洪是宗族将领;文聘高出曹休甚多,却无人“喝彩”因为文聘是外枝将领。
    “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张郃的“拈弓”、“扣箭”、“瞄靶”皆是瞬间完成人们还没有看清这些动作,箭就已经飞了出去张郃不但基本技术高于前面三人,而且还是“翻身背射”水平无疑高出前面三人一大截,因为是外枝将领结果再次无人“喝彩”。
    “渊骤马到界口扭头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夏侯渊的基本动作与张郃一般但准确程度高出前面四人;不过“扭头回身”的动作不如张郃的“飞马翻身”。所以夏侯渊嘚水平大致和张郃的水平相当,但却获得了“众皆喝采”的效果
    前面,张郃的技术动作已经无法逾越了所以,夏侯渊只能在准确性上进一步做文章了针对夏侯渊的准确性,徐晃则“拈弓搭箭一箭遥望柳条射之”。徐晃放弃了所有技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