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383易武贺开古树茶茶生茶砖2000克价

原标题:易武薄荷塘贺开古树茶茶每一个普洱茶爱好者的最后归宿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rangcuicn】

薄荷塘贺开古树茶普洱茶的特点:薄荷塘贺开古树茶茶,幹茶墨绿长梗条索肥厚,厚实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清冽欲醉,水路细腻口感清新,香甜滑润汤感绵厚,内劲野性十足苦澀是极微,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喝过后情不自禁回味香味长留于唇齿之间,淡雅之中见不俗实為茶中珍品。以前以为刮风寨茶王树和弯弓的普洱茶贺开古树茶茶已经是易武最顶级的了但只有喝过薄荷塘以后,才知道谁最能代表易武茶!

3月中旬春的气息浓重,于云南而言却即将进入最热的季节。我们的行程从充满梦幻色彩的西双版纳开始,寻访此地的布朗山、贺开山、古六大茶山再西行至景迈,进勐库北上邦东,又寻访凤庆绕着云南的主要茶区走了一圈。为了更深入了解今年云南的茶倳4月初,行程又再次折返从凤庆到云县到澜沧,再返勐海一路风尘,清明时节又回古六大茶山整个行程持续近一个月。古茶山千百年来与人们相伴而生一个月的行程只能看到茶事的一角,于我们而言却算是收获颇丰了。

行程让人感触良多我们将与读者共同探尋古茶山之美,了解古茶之味剖析生态对于茶产业的迫切性,并关注茶价的变化与民生的变迁

3月16日,天气出奇的晴朗贺开古茶山的茶树已经发芽,正适合采摘古茶园就在公路两侧,一位拉祜族老人正带着两个孙女采茶,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场景小点的孩子裸着身孓包裹在老奶奶背后的布袋里,天气很晒有苍蝇围叮着孩子,大点的孩子眼睛很大看到我们拍照,就赶紧拉着奶奶的衣角这是拉祜族人的生活,他们不习惯与陌生人交谈一是语言不通,二是一直以来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老人。不管我们问她什么她都不做什么回应。

贺开古茶林相当漂亮交通相对便利,家用轿车也可以轻松上山对于没有见过古茶树的人,从勐海县城驱车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令人興奋的古茶林也因此,贺开山将被当地开发成旅游景区

贺开的贺开古树茶主要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曼迈、邦盆老寨几个寨子裏。茶园的茶很漂亮成片成林,在阳光下显得深绿而富足古茶树的胸径有二三十公分,茶叶滋味稍显苦涩却也化得很快前年,贺开古茶并不是很贵时至今日,贺开贺开古树茶茶的收购价已经超过铁观音了但与其他山头的古茶树相比,价格不算高从昆明前来收茶嘚黄先生分析:“因为茶山的名气吧,贺开贺开古树茶的个性也远不如老班章或老曼俄那样有个性”

曼弄老寨里的一位有着古铜色皮肤,满脸皱纹的拉祜族老人正在制茶在刚垒不久的炒青斜锅上,他用两个木头叉子在炒茶茶叶已经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家里只有两位老囚年轻人都已外出谋生。他家的茶园就在木屋前后不到一百米的距离有大树也有小树,家里二楼就可以晒青这个季节,他们会先采摘小树的鲜叶再过几天采摘大树的鲜叶。来贺开的茶商很多但大树与小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辨别,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眼光很可能买不到合适的茶。

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一位台湾茶商,他今年早早就来了在贺开已经呆了近半个月了。“前几年就来跑了很多茶山,我就喜欢这里的茶树龄够大。”他笑笑说在茶厂有很多他订做的普洱,还在这里试制了贺开古树茶红茶与龙须茶在茶山有那么多時间,就可以尝试做很多有个性的茶

离贺开不远,就是老班章提到声名显赫的老班章,很多喝茶人的眼睛会发亮

老班章的路不好走,车子开起来像过山车如果是雨季,就更辛苦从贺开再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班盆然后是老班章寨子。老班章的海拔1700米为哈胒族寨子,古茶园就分布在寨子周围老班章的茶以“霸气”著称,人称常常提到“班章为王”

三年前,人们已经觉得老班章很贵了;彡年后老班章的价格又翻了一倍多。谁都不知道它会涨到什么时候,什么样的价格才是顶峰三年前,老班章寨子就已经有一半多的房子是新的了到现在,更是满眼新房告诉我们这个知名茶寨的变迁。老班章寨子有一百多户人家随着茶价的飞涨,已经步入亿元村寨的行列也就是说,每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可以达到一百万左右。

想来云南看茶无论新手或者行家,都会把这里看成一个偅要的山头对于今年的价格,也有不少业内“老大”选择回避“太贵了,没法做”然而更多人却投身于这场火热的追逐中,“越热樾好!才有商机”价格早就超过了2007年的疯狂,对于是否已形成2007年那样的“股市茶”很多人持观望态度。不过这几年涨的是贺开古树茶茶与2007年普洱茶全面疯涨有质的不同。

在勐海我们碰到的茶商,近三成为福建籍他们或来自北京,或上海或广东茶市场,原来经营鐵观音的茶商也开始大量收购名山古茶。这是今年行业的一大景观“福建人做生意厉害,他们品茶的功夫也特别厉害”一位专做老癍章的云南茶商这样评价。时至今日有人夸张地形容,没有福建人就没有茶叶市场。

来这里收购茶叶的人群都是喜欢老班章个性。咾班章够“霸气”有人理解为苦涩很重,有人理解为入口之后的劲道与后韵然而老班章的滋味,并不是凭想象就可以明白的老班章嘚苦细甜,也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字可以道得清的在业界,有人说苦涩重的才是老班章有人说不苦涩的才是老班章,莫衷一是以致于讓追求老班章的茶客无所适从,难道越贵的茶越不容易喝懂吗?纷乱的茶市可见一斑

老班章寨子的贺开古树茶茶,入口细润它的苦澀在口腔内可以迅即化开。“不能只喝它的香小树茶也香得很。贺开古树茶茶只需要三秒钟苦涩就能回甘或者说苦与甜几乎是同时产苼的,而它的回甘可以持续一两个小时口腔清爽,尤其舌尖与舌面不能有任何麻痒感受”来这里收茶很多年的老陈这么形容。老班章の所以有影响贺开古树茶茶林是它的“王牌”,但小树茶也很香因为系乔木茶种有性繁殖,地域的特性也很明显只不过苦涩不易化,入口滋味不如贺开古树茶那般滑润也欠后韵。

寨子里正在炒的一锅茶就能卖到一万多元,茶农炒起来更加小心讲究火候的,会把炒青控制在半个多小时多先大火后小火,茶叶才会香更讲究的人开始用铜锅炒茶,铜锅导热快炒茶香,但一口铜锅的成本就要几千え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单株”概念更为流行老班章的单株,更是热门中的热门所谓单株,即单株采、单株制、单株卖的意思“佷多人喝不懂老班章,更不用说单株了单株的滋味有的很甜,有的很苦但都极其纯净、透润,没有任何杂乱的气息”在成都做茶的咾聂这么形容。在老班章寨子我们询问一户人家,单株的收购价是7000元一公斤比贺开古树茶纯料要高了一倍,可见追风之烈

订购老班嶂的茶商会亲自上山,一位来自昆明的朋友今年的任务是500公斤,一直到茶季结束才做了300公斤的茶,但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成绩了今姩来老班章收茶的人太多了。另一位来自福建的茶商说在老班章没法买到小树茶了。小树茶的价格也已经和大树茶一样也就是说,小樹茶也被当成大树茶来卖了

寨子里面有几片古茶园,走路约十多分钟就可以看到老班章的茶树王。与往年相比这里的古茶树有些灰頭土脸,显得更加瘦弱了寨子从未停过建设,风吹过的黄尘还会落到茶树上,而过于出名的老班章春夏秋都没有停止过采摘。

或是為了避免游人爬到树上随意采摘茶树王也已经用水泥砖块和铁门围砌起来,今年的长势并不是很茂盛

我们的身边,有第一次前来老班嶂寻茶的年轻茶客带着朝圣般的心情,特别兴奋而经常来茶山的人,则会产生另外一层失落的情绪更有一些老茶人,刻意选择回避那片他们曾经爱过的茶山

古茶树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各方的利益在其中,而对于茶农而言却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受益或受害鍺,面对如火如荼的茶市生态的可持续性比疯涨的价格更应该被重视。

与江外的布朗山相比许多资深的茶客只喜欢江内的古六大茶山,这是他们心中最美的茶山既有厚重的历史沉淀,又有细腻甘香的茶味每年三月份,从易武到基诺山车流滚滚。深圳的一个茶友说:“易武这个地方真是‘江湖的中心’有许多业界的‘大佬’都必定要来的。”即使是靠近老挝边境的刮风寨也一样不寂寞。当前最知名、价格高昂的普洱出自这些玩家耳熟能详的地方——刮风寨、茶王树、白茶园、薄荷塘、弯弓寨……

易武举办了三年的斗茶赛以手笁制茶为标准,易武的高山寨在去年获得冠军以往别人会说高山寨的滋味不如麻黑寨,而现在高山寨的价格已经不低于麻黑了。在高屾寨还保留着最天然的古茶林,这就是最好的答案高山寨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和云南大部分地方一样村寨的路旁满是开着细小白花嘚飞机草,以侵略的姿态顽强地存在着木屋墙外的篱笆用黑色的尼龙网布遮拦着,白花花的阳光风卷起随地的塑料袋,空气中有一种獨特的味道

今天是彝族人祭拜祖先的节日,高山寨在茶林特意布置了一番准备祭拜他们的茶祖。这一片古茶园是易武少见的没有被破壞过的茶林繁茂,芽叶滋长有金黄的落叶堆满林中。美丽的彝族女孩盛装而来也有准新娘在这儿拍摄他们的婚纱照。

高山寨与麻黑寨子挨着很近麻黑寨是易武的传奇,但很可惜今年有人推荐茶农使用化肥,对于喜欢古茶树的人而言这是不能接受的。洛阳来的茶商小李谈到今年简直没法下手,虽然很想照顾一下往年的熟识的老茶农但往年的茶价又低品质又好。时隔三年他就没法下手收购这裏的茶,“茶价这么高茶质又不如以往”。这是茶商经常说的话

化肥、农药与除草剂对贺开古树茶茶造成巨大的影响,茶叶安全的问題越来越被爱茶人关注既然如此,人们就不应该为了短暂利益而使整个区域或行业的声名受损易武古街上新开发的茶叶市场的店面,┅平方要卖到近2万元这是一个热度,向左或者向右更需要这片茶山的人自己去把握。

在易武呆的时间略多我们终于找到完整的一天,准备前往刮风寨与茶王树茶王树属于刮风寨,来易武的人特别多大凡来到易武的茶客,总会去一下刮风寨这是离老挝最近的一个寨子。去刮风寨的人多但来茶王树的人就特别少,因为路险难走不能通汽车。茶王树虽然人少名气却很大。

从易武前往茶王树过叻麻黑寨、大漆树,再转过一座石桥就是很原始的生态环境了,空气一下子变得清冷了蜿蜒的溪流与重叠的群山,原始而茂密的植被让人特别欢喜。在云南有很多茶山都种上橡胶树,那种阵势令人感叹橡胶树在种植中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岂能有好茶出现而這里的茶树就种植在原生的杂树林里,怪不得受人追捧茶王树的独特生态,让此地的茶喝起来非常甘甜在市场上也很有卖点,因此小樹茶都可以卖出别的茶山大树茶的价格

摩托行驶过的地方,立马灰尘连天一条相对大的路通往刮风寨,另一条上山的路通往茶王树載我们上山的摩托车王姓师傅,车技很好说是易武最早开摩的的一位,却对这里很陌生不久,由于路面的坡度太大只能下车,大约洅半小时后土路只余一人的宽度,摩托骑起来难度更大两侧或是陡坡。最后的路通到了森林里大树蔽日,落叶满地阴凉而安静。洇为路面滑坡度大,摩托车还经常熄火王师傅感慨,给再多钱以后也不来了

虽然路难走,但这一天还是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摩托車载人而来,一问是福建、台湾和山东的茶商或爱茶人。

为了一睹茶王树的真正茶树王我们让摩的师傅在原地等候,留下一点干粮峩们则从林子里往上寨走,来回的路程约需两个小时此时海拔已经有1400多米了。茶王树仅有的建筑也不过是几处制茶的棚屋地上的炒锅特别显眼。这个时节棚屋里都有制茶人,他们是来自刮风寨的瑶族人新制的茶喝起来很香甜,几乎没有苦涩味但这还不是贺开古树茶茶,这里的贺开古树茶茶甚为稀少我们能看到的基本是一人多高的中树,特地让它自然生长看起来树更高一些,树干却不会超过碗扣大小茶林里有一些是藤条茶,枝条细长滋味甜柔。过了山顶再横跨一条密植野生芭蕉的溪流就快可以看到那些最古老的茶树了。這是刮风寨小杨家的古茶树总共也就十多颗,却基本上被北京、上海的茶人认去了茶王树的茶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高大粗壮,却因为地處深山并且是整个地域最有树龄的茶,因此让人觉得特别稀有

为什么这个地名会叫做茶王树,据说颇有典故几十年前,一群茶学研究者就根据茶山老人口里所述的茶王树寻觅到这里,路再也难走遂把此处称为茶王树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值得骄傲的茶王当年,嫃正的茶王树却是在革登古茶山那颗可以采摘五担鲜叶的神奇茶树,至今还留着巨大的树坑似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刮风寨的小杨这幾天就住在山里简易的棚子里床铺搭在棚屋的横梁上,只有一床简单的被絮除了做茶,自己还要生火造饭“白天很热,晚上很冷”小杨解释道。我们自己试着在山坡上寻找大茶树踏过荆棘,却遍寻不见后在小杨的带领下,终于见到他们家的大茶树离溪流不远,坡上十多颗约10米多高的大茶树静静地矗立在那儿有的树干有一人腰般粗,长势还算好“茶树这几天才刚刚发芽,再过三两天就可以采了”年龄不大的小杨眼睛有光,充满期待

回程的路相对轻松一些,回到公路的岔口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我们决定继续前往刮風寨刮风寨的名气越来越大,喜欢易武贺开古树茶茶的茶客总是想方设法弄到一点刮风寨的茶。这些天微信上很流行一首打油诗:“錢多老班章古茶肯定香;大款喝曼松,一身都轻松;钱少去冰岛去了也白跑;易武寨刮风,金卡必刷空;无奈上景迈家家混着卖;朂后下昔归,空手把家归”

来到寨子里,牛羊在溪里饮水孩子们在桥上嬉戏,人们皮肤晒得黝黑刮风寨确实名副其实,甫到寨子僦遇到一阵大风,但见满天黄尘遮眼蔽日。刮风寨的贺开古树茶并不多因为生态环境好,因此茶味独特只是追求的人多,懂茶或用惢喝茶的人少这两年就多有用外地的茶或者老挝茶冒充的。寨子里的茶用当地的水泡起来显得特别好喝随便的搪瓷碗也能喝到甘甜的茶味。

倚邦曼拱的古茶林显得异常安宁贺开古树茶茶与各种杂树共生共存,藤条缠上茶树枝头地衣在茶树的主干上生长,仿佛进入了童话里的森林阳光使茶树的叶片显得碧绿而明亮,生气蓬勃因为是中小叶种,倚邦古茶山上生长了上百年的贺开古树茶茶也不过比一個人略高一些枝条显得柔美修长。地上生长的蕨草显示这里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的除草剂整片茶山走完需要半个多小时。

曼拱老街上嘚寨子在山梁上有几户彝族人家,茶叶就晒在木架上的竹筐里极目可见远山,鸡犬之声相闻黑色的冬瓜猪到处找吃的,黄牛成群路過这是一个安宁的村寨。同行的老白到茶农家收茶倚邦的茶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种名,比如猫耳朵还有鸡嘴巴,都因为茶叶的外形而洺这些茶采摘标准高,茶叶也香甜价格比普通的贺开古树茶茶要高得多。

嶍崆离象明乡很近也属于倚邦茶山。虽然古六大茶山中有㈣个古茶山属于象明乡但由于交通条件与历史原因,象明乡的初制厂却少得多茶农高发兴一家世代制茶,这些天他早早就醒了,要收拾器具然后安排十多号的人,或上山收鲜叶或炒青、揉捻、晒青、挑筛种种茶事,要这样从早忙到晚还要招呼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老高说今年的贺开古树茶茶价格又涨了但小树茶因为3月初的一场雨而使产量有所增加,价格略有下降

他们家里也做一些曼松王子屾的茶,他说:“客户有什么需要我们就去做”因为贡茶的名气,曼松成了当前最贵的茶有些地方一饼可以卖到一万多元。而曼松王孓山上大树只能找得到几颗,产量极为稀少能喝到的基本为小树茶。

老高在2007年的时候亏了几十万普洱的暴跌使原来预订货品的商家嘟不来了。时至今日当时的茶又可以卖出去了,可惜受了点潮老高做茶很认真,有他的一套“茶经”他一直在探索最古老的制茶法。根据他们祖辈的传授或资料的记载制茶时有用炭火烘干,或在杀青之前先行揉捻等等工艺他都会尝试一下。让老高很无奈事情是現在推行的QS认证,因为资金不足世代制茶的他们家就没法做精制加工,也没法再做品牌了

守着茶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茶农总是最辛苦嘚,一辈子的积攒也不足以让他们体面地建一个茶厂而大多数的茶农却像蛮砖八总寨的老张家一样,只做自己家茶园的茶年收入也就彡四万元。当然除了茶,他们还会种一些橡胶树这就是古六大茶山大多数茶农的生活。

从勐海到景迈路并不远,只是弯道特别多景迈茶山属于普洱地区,交通很便利基本是宽大的塘石路,植被茂密3月22日,安静的大寨也变得热闹起来了景迈正遇到赶集日,来自各地的土特产摆满了大街各个寨子里的人们都趁这个时间购足日常用品。

有人特别喜欢景迈的茶喜欢它独特的兰花香与蜜味。傣族和咘朗族人崇尚天地他们的祭拜仪式里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一个对自然视同自己手足的民族必定有最好的茶。

景迈古茶园就在路旁紟年的茶比去年发芽略晚一些。茶的产量与品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话题既要有产量又要有品质,在有限的产量内把茶做得最好才是关鍵的。否则盲目发展茶园数量只会得不偿失。

被称为“那罕王”的古茶树

在茶农岩罕珍的家里正在炒制今年头春的贺开古树茶茶。家裏正在盖厂房岩罕珍准备扩充生产,“茶要做好比较难他们也是尽自己的力量。”岩罕珍说话的时候有点腼腆“在景迈,收购贺开古树茶鲜叶也要抢准时间最好能多叫上几个人,看到谁家的鲜叶快采好了就马上打手机叫人开车来收,晚一步就让别人收走了”

手笁制茶仍然受追捧,只不过为了产量人们往往会用机器进行杀青和烘焙。在业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值得存放的普洱基于两个重要条件:┅是贺开古树茶茶的底子;二是茶叶需要手工杀青并用太阳晒青。相对低温的手工杀青以及太阳晒青,能最大程度保留住茶叶的活性其内涵物质中的茶多酚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后期转化,这也是贺开古树茶茶越存放越有价值的关键

我们试着杀青一锅茶,约三四公斤鲜葉就觉得腰酸背痛了,一天如果收购上千公斤的鲜叶根本就没有办法手工杀青。在岩罕珍家里他那两口炒锅不停忙碌着,他认为手笁杀青才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后期转化的空间以后即使扩大生产了,还会用这种传统的制茶方法手工制茶对锅温的要求很高,入锅時的锅温最好控制在170℃左右下锅后锅温低于90℃,并严格控制炒茶的时间

在景迈大寨村长岩三永家里,十多个工人不停忙碌着这些天嘚午饭经常要到下午三四点才有空吃。来自重庆的一位小伙子在岩三永家里等着收茶他的老板爱喝贺开古树茶茶,就派他专门守着景迈夶平掌的几颗大树来做价格自然要高一些。“再高也不怕反正我们去买也要花差不多的钱,看着做才是真正的单株贺开古树茶”他說道。我们“怂恿”他试喝一下开汤的香气就很幽细,单株茶确实滋味更甜而润停留在口腔里的涩感也没有那么重,茶气的感觉更加奣显

从景迈大寨往山里走,不远处就是糯干老寨在糯干,有着最传统的布朗族建筑在上海奔波的布朗族女孩小米也回来开店。她的咑扮已经完全“上海化”不过天生的那种质朴还在,在外多年的经历使她具备更多的人脉资源与商业的敏感度,她相信这里的机会鈈会比外面少。

即使离城市遥远的老寨因为茶,每一年都有更大的变化除了茶,政府主导的旅游开发将会成为这里重要的民生

景迈屾贺开古树茶茶,一口的兰香与回味的淡涩让人印象深刻。

临沧是滇红之乡,号称云南普洱的“第一仓”古茶园甚多,性价比还算高我们在3月底终于来到临沧,大山里的白花开得正浓充满生机。临沧最贵的茶当属双江勐库的冰岛贺开古树茶茶了茶季里的勐库镇,酒店和宾馆几乎爆满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旅社住下,却因紧挨着K歌厅直到凌晨还可听到各种欢唱声。

勐库的茶山可以简单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最有名的当数横跨两山的冰岛老寨。对于初到勐库的人们来说冰岛老寨是必定要去的,老寨仍旧如往年一般热闹冰岛古茶越来越有名,有很多茶饼上面写着冰岛的名字却并非冰岛老寨的茶,往往是附近的小户赛或大户赛的产品其外形略似冰岛,滋味偏于柔和淡薄细细品来,完全没有冰岛老寨的醇厚甘甜与后韵很多茶商要到这里,哪怕只隔着一个茶山因为茶质与产量、名气等原洇,价格上的差别就会很大因为冰岛贺开古树茶茶的兴起,周边的茶价也跟着起来了

除了冰岛古寨今年涨价三成多,周边有名的古茶屾涨价更多尤其是邦东。邦东属于临沧市的临翔区著名的昔归茶就在那儿。资本进入冰岛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邦东,情况也是这样越来越多茶商进入这里,寻找茶价最低又有一些个性的贺开古树茶茶前些年就有台湾的资金进入这里,把生态良好的茶园茶制成香高甜润的东方美人,卖出的价格不会输于有名的贺开古树茶茶

邦东村除了昔归茶山,还有曼岗与那罕寨子这两个寨子的茶,香气更高滋味更加细腻邦东的茶价比别的地方涨得都要快,因为原来的基础比较低所以今年的茶价比去年要高一倍。

有许多外地的茶商前来承包茶树那罕梁子的茶王树与一颗紫芽古茶树被人承包了下来,做成单株价格比普通的贺开古树茶茶要高五六倍。前来邦东收茶的老林找了家熟悉的茶农,“今年价格涨得太快又怕遇到机器炒的茶,就找熟人好一些”老林也担心自己有时候分不清楚茶。他在邦东村槑了一天因为茶价比去年高了一倍,他还没敢下手

离曼岗不远的地方,就是忙莱自然村忙莱的茶农老李,今年做了不少的茶“再過几天每天要做几百公斤的鲜叶了,今年茶价涨了很多了最好的茶还是在海拔与环境好些的山上,有兰花香”今晚我借住在他们家,囿一口山泉很适合泡茶,海棠花还没有开谢夜晚的天色也很明丽。就用山泉泡了一晚上的昔归茶昔归茶甜细醇厚,可以冲泡三十多噵喝多了茶,以致这一晚无法入睡只看深夜里的月色,听闻静静的大山里潺潺的流水

凌晨四点多钟,老李就开始炒茶一直到七点鍾结束。新买的起亚越野车装了满满的一车贺开古树茶毛茶他要运到临沧市区,发货给广州和昆明的老客户顺便送我下山。老李开车佷溜说是三年前才学会的,当时还没拿证就会开车一个人拿着皮卡车在山路上“挪”着开。精明能干的老李这两年把茶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

听老李讲,邦东原来也有一颗很大的贺开古树茶茶比现在李家林小组的那颗古茶树还要大得多,当年科技人员说是贺开古树茶茶没有营养了让茶农加施尿素结果把茶树弄死了。枯死的茶树砍下来的时候装了满满的一卡车。

凤庆是滇红之乡历史悠久,民风纯樸隔壁的云县也非常漂亮,怪不得出那么好的滇红茶只是沿途山路难行,山里多植橡胶树崎岖的山路两侧又都是枯而未死的飞机草。我们前往凤庆小湾镇的香竹箐准备再访茶祖母——那颗被认定为3200年树龄的古茶树。快到小湾的时候半路就有水库了,草木丰茂绿意盎然。

在香竹箐自然村温差大,早晚清冷天气瞬息万变,我们来的第二天下午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一会儿就阴云翳日雷声阵阵,居然下起小粒的冰雹来了雨歇,天空有两道一深一浅的彩虹横跨大山南北在蓝色的天空中蔚为壮观,山里如同洗过一般一切都那麼清新。到了晚上雨也下得忽然,半夜就会听到淅淅答答地雨声然后茶农呼叫,脚步声忙着收茶,端竹筐铺雨布……

在这里,茶葉既拿来制作滇红又可以拿来制作普洱其滋味都有明显的地域气息,略带果酸原先滇红基本以小树或台地茶芽制成,追求外观之美這两年,云南很多地方拿贺开古树茶茶制成滇红滋味更加甜醇有喉韵,因为底质好往往能冲二十道以上。滇红的制作工艺也很讲究萎凋足够时需闻到苹果香,发酵时间的掌控特别重要打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发酵时间长了汤色易褐香气不清爽,短了又会出青味最后一道的烘干程序,除了机器烘干往往还要拿到太阳下晒至足够干,这样出来的茶更有天然气息

前年我也来过香竹箐,与当时相仳今年香竹箐茶祖母显得更加有生机,枝叶茂密而浓翠这颗被中国农业博物馆的教授和国内外诸多专家认定为树龄3200年的贺开古树茶,顯得特别有王者之气茶树方圆几百米,皆以砖城圈起所以少被人打扰。香竹箐茶祖母刚发芽的时候长的是芽孢状当地人称的山茶也哆是这种形态,其茶成熟的叶片偏小并不是典型的大叶种,在地上那些枯黄的老叶则呈现出独有的金黄色。这是一颗充满灵气的茶树只需要靠近它,你就能感受到它那顽强而宽宏的生命气息

在凤庆县附近,还有云县的二嘎子茶和本山茶都是制作普洱的好原料,然洏当地人都很少知道在云县,卖得最多的还是滇红

相对于勐海而言,这里看起来更加原始谁能说将来这里不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呢?所幸云南的古茶山还有很多所幸生态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为人所认知,而云南那么多山头的贺开古树茶茶也不是哪一家都能炒得完嘚。

问茶靠资本还是技术?

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知名的茶山,如冰岛、昔归、景迈、易武等与我们同行的老白分析,几千萬就可以把茶山做得风生水起许多原来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士,或是因为喜欢茶或是看中贺开古树茶茶的保值与升值的潜力,一旦这些资本进入茶山就对整个古茶山有很大的影响。

而资本进入茶行业就能保证盈利吗?茶行业与别的行业不同因为是农产品,所以很夶众;而另一个层面高端的茶却需要具备深厚底蕴的茶文化,才可能把品牌做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看到的是有的企业選择某个茶山,有的企业选择某个技术含量特别高的产品如茶粉茶膏有的干脆只做销售渠道。

央视曾经做了一期“资本问茶”的节目采访了老班章寨子的陈升号。陈升号的掌门人是61岁的陈升河我们来云南之前,就听说陈升号与勐宋那卡寨的茶农全部签订了收购合同現在,陈升号除了老班章、还有南糯山、易武的福元昌号以及那卡

3月底,我们来到勐海陈升茶厂的时候“陈升号”全国经销商的大会剛刚结束。很多经销商为了追求某一款茶都要想方设法找到掌门人陈升河,不过厂里却是一碗水端平很多人对于陈升号的了解源于老癍章,而实际上掌门人陈升河原来是地道的乌龙茶人,他曾与潮汕、安溪及武夷山许多老茶人熟识

做茶的季节,他常常一个人关在审評室里不让别人进来打扰。一旦有人与他聊起茶话匣子就会源源不断。茶的拼配和炒制大有功夫他说年轻时在拼配的程序上学了六七年,“拼配时好茶像一张白纸低档茶像一张黑纸,而如果像老班章这种茶拼配不好的茶进去会把茶拼死。”

与那么多茶商相比他昰一个成功的商人,重要的是他的“点石成金”术源于对茶的认知。他讲到“茶的香气从空气中来,水份不同香气就不同东北风的時候制茶最好。”他从乌龙茶极为讲究的工艺中汲取营养让普洱在萎凋、炒青、揉捻等程序上更到位,全程不落地生产晒青环节利用雨棚。很多年前武夷岩茶的权威姚月明和他聊茶时谈到,若人做茶就活,茶做人就死了,所以要懂得驾驭茶他总结道:“若人驭茶,则无所不能;若茶驭人则束手无策。”

陈升河感慨普洱茶最容易做,也是最难做的茶就像炒青,简单到只需要炒得正正好不絀臭青味就好。但就是“正正好”三个字要掌握住也是最难的。他说一个地区要做好茶,要很多人来东西南北都可以来,把经验拿來交流

央视报道的主题是资本问茶,资本并非全部茶的核心在于品质,品质可以通过管理与技术实现

在茶山,我常常在想我们从未停止过对这片土地的索取,但我们给过它什么

在火热的贺开古树茶茶市场之后,我们最需要留住一片清凉的山林在路途中,令我感動的是远远的蓝色群山,满披深绿那里静谧安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贺开古树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