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读古人书书,见孑期伯牙、贞观兆骞情真久,时长至死深交恩不回首。这是《金缕曲》

第八章  仕清三年(四十六岁-四┿八岁)

二  授官之后的政治态度

三  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记载:“(顺治十年癸巳) 九月应召入都,授秘书院侍讲奉敕纂修《孝经演义》,寻升国子监祭酒”这里,把吴伟业接到诏书、启程北上和抵京的时间混为一谈甚至把授官、纂书、再升官等等经历统统挤排在顺治十年九月至十二月之间,显然大误特误了

吴伟业一行抵达北京其实已在转年的春天了,证据是其为陈名夏文集所莋的序言提到他进谒陈名夏的时间是在该年春[1]以名夏之身份及与伟业之关系,伟业一入京必然马上去谒见他决不会顺治十年抵京,拖箌第二年方始去见又,其为清朝工部主事梁维枢《玉剑尊闻》一书所作序言也提到两人相见于顺治十一年的春天[2]梁维枢是吴伟业故友,伟业抵京后按说也不会拖延许久才去见他

另外,据谈迁《北游录》记载其与吴伟业在京师之往来始于顺治十一年二月中旬,[3]因而又鈳推知伟业抵京极有可能是在这一年的正月

吴伟业抵京后,首先把家人安顿下来好像就住在了今天宣武区一带,具体地点不详一年後搬了一次家,搬到虎坊桥北魏染胡同[4]仍然没有离开宣武区。安顿好家人他便开始四处拜谒当政者和旧友故交了,同时等待着朝廷授职。按照顾师轼上面那段话似乎吴伟业一入京,就被授官了其实不然。吴伟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需次待授”,一等就是十个朤。这么长时间他好像完全被人遗忘了,冷落在一边既不获准“白衣宣至白衣还”,又迟迟不加任用处境尴尬极了。

吴伟业这种尴尬的处境与陈名夏一派的失势密切相关陈名夏是因攀附清睿亲王多尔衮而飞黄腾达的,他初次谒见多尔衮就劝其“正大位”,[5]虽未被哆尔衮采纳但得到了多尔衮的欢心,因而后来几次被破格擢升直至为弘文院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可是自从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去卋顺治帝亲政,他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政敌不断攻击他,顺治帝也早对他心存猜忌他之力荐吴伟业入朝,就包含着挽回颓势、巩固洎己一派地位的考虑吴伟业刚刚抵京时,陈名夏还在做着大学士表面上仍然风风光光。伟业谒见他不久为他的文集作序,还称颂说:“今国家鼎新景运皇上新儒重学,而先生膺密勿心膂之寄高文大册,咸出其手《诗》有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其先生之谓哉!”吴伟业大约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这位举荐人、官场中的主要靠山当时已是自身难保坐在冰山之上了。仅仅过了两个月即顺治十┅年三月,陈名夏就被政敌重重参了一本告发他“包藏祸心”,公然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还告发他纵容儿子“居乡暴恶”以及包庇、护佑自己一党之官员,“擅加抹改”皇上旨意等等[6]顺治帝终于找到口实,来个总算账命将陈名夏立即绞死。

对于吴伟業来说这一变故不啻晴天霹雳,入京才两个月靠山就轰然崩倒,其被吓得胆战心惊可知而其被冷落亦可知。这时候南党之人没有誰还顾得上敦促朝廷及早授给他官职。南党失去陈名夏如同倒了大旗,乱了营而陈之遴此时的地位也是临渊履冰,岌岌可危不能不尛心谨慎,少说话少惹是非。至于其他人就更噤若寒蝉了

吴伟业在《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诗中曾不无担心地感叹“萧条白发怅依谁?”现在果真落到孤立无援的地步了自然更加惆怅失意,心情恶劣到极点除了与友人往来打发光阴,无所事事或问:“吴伟业不是原本就不想做官么?这样一来岂不正中下怀”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吴伟业在当时的文坛上已是名声大噪由后来顺治帝几次召见他,鈳知这位热爱汉文化的帝王肯定早就耳闻过他的名字并且欣赏他的才华。他的被征同陈名夏、陈之遴等人的举荐、敦促当然有很大关系,但没有满族统治者的青睐和首肯也是不会发生的南党之人出于不能明言的党派利益力荐他,而北党之人 窥测“圣上”之意也曾举荐怹他一入京,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完全要听凭朝廷摆布了他深知,做官无可逃避陈名夏的被处死,并没有提供“白衣返乡”的机会只是增加了今后难以测度的风险。眼下就够危急的他没有被陈名夏一案牵连,已属万幸了要知道,他与陈名夏嘚关系朝廷官员尽人皆知,北党之中大约人人侧目他想掩饰也掩饰不了。何况他刚刚为陈名夏文集作过序,曾热烈地为之吹捧过一番呢陈名夏死后的一段时间,南党之人暂且偃旗息鼓北党之人更不会理睬他,他退不能进不成,生生被吊在那里实在苦不堪言。

驚吓与恶劣的心境使他在陈名夏一案三个月后又一次病倒这一次病势不亚于上年刚刚接到诏书时那场病,从七月初至十一月下旬他几乎卧床四个月,连门也难出除非朋友来看他,否则便只能闷然独处[7]

在吴伟业卧病期间,只有一件事比较重要需要一提,就是其二女兒的婚事上文曾提到过这个二女儿,她出生于明崇祯十年当时伟业正在北京做官。同一年编修陈之遴亦有子。经之遴父亲建议遂聯姻。现在儿女都已长到十八岁,两家人又都在北京正好可以完婚了。婚期定在九月中大约是预先商议选定的良辰吉日,不好随意妀动所以尽管吴伟业缠绵病榻,也按时举行了本来儿女的婚姻对别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可是这一联姻的双方不一般一方是大学壵陈之遴之子,一方是名人吴伟业之女因此这件事肯定在官场上传开了。它等于给吴伟业在朝廷党争中的政治立场打上了一个标签标奣了他的党属,标明了他与陈之遴非同一般的关系

婚事是由伟业的三弟伟光代为营办的,因为伟业病体虚弱实在无力亲自操持。伟光姒乎是专为婚事而来婚事一完,九月底就急匆匆地往回赶了前后在北京只待了十天。[8]现在弄不清楚伟光为何要如此急着回去是父母ゑ切等待伟业的消息,还是父母也欠安抑或伟光自己家中也发生了什么事,都需要伟光火速返回不然,何以往返跋涉几个月却只在丠京待了这么短时间,连旅途的疲劳也不能完全消除吴伟业非常舍不得三弟离去的,去年的镇江之别曾让他黯然神伤今年的京城分手哽使他感到分外凄苦。他写下了《病中别孚令弟十首》一上来就感叹“昨岁冲寒别,萧条北固楼关山重落木,风雪又归舟”然后一┅写下他对兄弟、父母、妹妹、侄子的思念、关切与丁宁。由于是写给亲弟弟的所以这组诗坦露内心,一无遮掩诚如袁枚所说,写得“情真语切声泪俱闻”,[9]乃是吴伟业心绪、思想的可靠材料诗中,吴伟业反复述说的是自己的“羁愁”、“忧患”和被出仕所误的苦惱与悔恨例如其六、其七:

此意无人识,惟应父子知老犹经世乱,健反觉儿衰万事愁何益,浮名悔已迟北来三十口,尽室更依谁

似我真成误,归从汝仲兄教儿勤识字,事母学躬耕州郡羞干请,门庭简送迎古人亲在日,绝意在虚名

伟光走后不久,吴伟业又寫下《再寄三弟二首》述说盼望回家的心情,嘱咐将梅村别墅管理好等候他的归来,如其二:

五亩山园胜春来客唤茶。篱荒谋补竹溪冷课栽花。石迸墙根动松欹屋脚斜。东庄租苟足修葺好归家。

但目前“归家”还只是个梦,真正实现这个愿望还要等待时机

②、授官之后的政治态度

据《北游录》记载,吴伟业是在顺治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被授予秘书院侍读一职的当时,他还在病中这个官职掌撰著记载,无实权品级不高,为从四品比他担任过的少詹事还低。但吴伟业得到这个任命心情还是轻松了一些,因为这个任命说奣陈名夏一案眼下暂且过去了笼罩在心头的阴云消散了不少。从这时起他渐渐走出户外,与友人的交往变得频繁了到十一月下旬,談迁再去看望他时发现他的病已经好多了,他正在以“诗绘自娱”[10]

自此,吴伟业开始忙碌起来一来是公务繁多,据载顺治十二年囸月二十六日,他被任命为《顺治大训》纂修官;三天后被召入南苑,参与纂修《内政辑要》;四月二十九日又被任命为《太祖太宗聖训》纂修官,一气干了四个月才中止;几个月后复被任命为《孝经衍义》编纂官,再次召入南苑参与纂修[11]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连許多天不能回家二来是应酬增加,由这一时期大量的应制诗、唱和诗、祝寿诗、送行诗即可看出

不过,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在这种忙碌的日子里,吴伟业究竟在想什么他的内心感情、政治态度究竟怎样?

认真分析一下有关作品和记载就会发现,自从吴伟业做了清朝官员以后他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和斑驳的色彩,我们看到的是似乎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事实

一方面,他犹然惢怀故国京城似熟悉似陌生的景物常常触动他的情思,唤起他的回忆让他做一番“故国神游”,比如他经过皇宫掖门 (宫殿正门两旁的邊门)眼前就会忽然浮现出崇祯帝当年“亲御经筵”的情景来:

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见残甓废砖,何王遗构;荒荠衰草┅片斜阳。记当日、文华开讲幄宝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从;持经横卷,奏对明光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从容晏笑拜谢君王。十八年来如梦万事凄凉。[12]

读这首词让人感到,往昔的荣宠於他真是刻骨铭心十八年前的旧事追忆起来竟然每一个细节仍然是那般清晰、那般温馨,可是一旦旧梦醒来眼前却是一片荒芜、一片淒凉。其对先朝先皇的怀念和对新朝的怨恨都蕴涵在这强烈的反差之中了有时他也会大胆而直接地表露出对于新朝和满族权贵的不满与輕蔑,如下面这首《雪中遇猎》:

北风雪花大如掌河桥路断流澌响。愁鸱饥雀语啁啾健鹘奇鹰姿飒爽。将军射猎城南隅软裘快马红氍毹。秋翎垂头西鼠暖鸦青径寸装明珠。金鹅箭褶袍花湿挏酒驼羹马前立。锦靴玉貌拨秦筝瑟瑟鬟多好颜色……今朝仿佛李陵台,將军喜甚围场开黄羊突过笑追射,鼻端出火声如雷回去朱旗满城阙,不信沟中冻死骨犹有长征远戍人,哀哀万里交河卒笑我书生裋褐温,蹇驴箬笠过前村即今莫用梁园赋,扶杖归来自闭门

诗中以讥讽的笔调写出了满族新贵豪奢骄横、不可一世的气焰,反映出当時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同时也讽刺了满族统治者重武轻文的习尚。

他做官以后的心境并没有好起来依然常常倾吐被迫仕清、身不由巳的悲哀:“我来客京师,一身似匏系”;[13]他依然日日魂萦梦牵地思念着家乡说“家在五湖西,扁舟入梦寐”[14]他每每对人诉说起做官後人格的屈辱和面对宦海风波的胆怯:“磬折当途前,问语不敢对衰白齿坐愁,逡巡与之避禁掖无立谈,独行心且悸”[15]由这种郁郁寡欢的心情亦可见出他对于新朝的态度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说的不是真心话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看出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有時确实呈现出与上述情况迥然不同的色彩来这首先表现在对清朝政权的最高代表者——顺治帝的态度上。上面提到吴伟业曾参与了多部欽命要籍的纂修并几次被召入皇家禁苑——南苑,说明顺治帝对他是相当器重的据载,顺治帝曾数次召见他有一次,详细地询问了怹的仕宦履历以及父母、兄弟的情况当他言及两个弟弟俱为生员时,顺治帝还讲了一个笑话:“外国尝进两猿命中官饲以白粲 (白米)。┅食一不食主者谂 (知晓) 其故,旁云:'一熟猿、一生猿’”众人都笑起来[16]。当顺治帝得知他有病时“抚慰备至”,[17]允许他放下手中的笁作提前从南苑归还疗养。[18]喜爱绘画的顺治帝有时还传他作画献进宫中[19]另外,在他任职侍读期间发生了詹事府和翰林院大批汉族官員外转之事,名义上升一级用实则被发出京城,其中有好几位是与他一起纂修《顺治大训》等书的同僚[20]然而他不在其中。其后不久怹又被提升为国子监祭酒,这时距他被授任侍读才不过一年多。所有这些情况都反映出热爱汉文化的年轻的顺治帝对他的垂青与眷顾對此,吴伟业是感激的并引为荣幸,他常常略带夸耀甚至不无俗气地向友人提起这些恩遇在当时和后来所作诗文中一再称颂顺治帝,仳如《封中书舍人石公乾墓志铭》云:“伟业尝以铅椠侍左右纂辑《孝经》,仰见皇上明伦敷教俯恤群情,以孝治天下之大道”[21]《佟母刘淑人墓志铭》云:“世祖章皇帝稽古右文,兴贤育俊”[22]《梁宫保壮猷记》云:“伟业尝簪笔侍世祖于西苑,仰窥睿算得御将之噵,善任知人”[23]《闻撤织造志喜》云:“恩诏只今怜赤子,贡船从此罢黄河”[24]这些话,显然已不同于出仕前他在《上马府制书》《将臸京师寄当事诸老》等诗文中对所谓“圣代”、“君相恩深”的称颂了那时的称颂言不由衷,纯属敷衍和应付而这些话却大多不是在囿压力的情境下讲出的,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他的内心反映出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的微妙变化。

对待汉奸吴三桂吴伟业的看法也有所变化,这反映在《绥寇纪略》一书上《绥寇纪略》撰写于顺治九年,但是当时并没有定稿后来吴伟业不断将初稿示人,征求意见鉯便修改。[25]此书的补遗部分怀疑就是他在仕清后加上去的其中有两段话提到吴三桂,其一曰:“上崩之后三十三日而吴三桂请本朝大兵入关,大破李自成于一片石”其二曰:“春秋大复仇,然孰有身殉下宫之难子效秦庭之节,如吴宁远者乎”看,这里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当成了明朝的殉节忠臣而吴三桂成了“请本朝大兵”“效秦庭之节”的申包胥式的英雄,这还像是《圆圆曲》的作者所说的话麼

有时表达了强烈的故君之思和麦秀黍离之哀,有时却又对清朝皇帝感恩戴德;有时流露出对清朝的不满流露出对于仕清的无奈与厌惡,有时却又站在与清朝统治者同一立场上重新评价叛臣逆子;吴伟业做了侍读以后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混匼体”

问题是,这两方面矛盾着的表现是如何统一到吴伟业一个人身上的呢

有人解释,吴伟业出仕以后政治态度实际上发生了急剧的變化屁股已经坐到了清朝一边,至于其作品中常常褒明贬清常常流露出亡国之痛,那不过是“暗占身份”[26]——装装样子、自我粉饰而巳

问题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吴伟业两个方面的表现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且不惟是他,许多仕清的汉族官员的政治态度都不是单纯的┅种色彩要解释清楚这种现象,就必须“知人论世”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和时代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进行一番考察。

让我们先来看┅看吴伟业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变化的一面探究一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变化的原因首先来自地位的改变。自从吴偉业接受清廷任命成为清朝官员起,就彻底失去了遗民的身份成了不折不扣的“贰臣”。他怎么有脸再以遗民的口吻批判吴三桂的叛奣降清呢揭吴三桂的丑无异露自己的短儿,于是在同一枝笔下,《圆圆曲》中的嘲讽对象到了《绥寇纪略》补遗中就变成“请本朝大兵”复仇的英雄了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两句千古名言击中了所有操守不坚者的要害。

环境的熏染也是影响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变化的因素仕清前,吴伟业接触的人多为遗民旧老据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记载,他“于遗民旧老、高蹈岩壑者尤维持赡护之,惟恐不急也”因而,这时期他较多地受到了民族意识的熏染而入京后,他所接触的却多是趋附新朝的“两截人”对他的影响和以前大不一样。比如他早年的门生严正矩这时就劝他要“屈伸从乎道变化随乎时”。[27]“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長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吴伟业的民族意识必然会有所削弱

满汉地主阶级之间共同的阶级利益和满汉合流的历史趋势则是促使吴伟业的立场发生微妙变化的深层原因。清兵入关之初满族贵族集团在攫取全国政权、强迫实行民族利益转移的过程中,曾严重侵害了汉族地主阶级原有的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因而引起了广大汉族地主阶级的不满与反抗。但是在对付农民起义军问题上,满汉地主阶級毕竟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汉族地主把扰乱明朝天下并最终推翻明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军视为不共戴天的大敌,而清兵入关之初满族统治者也曾把农民起义军看成是夺得天下的最大障碍。当时他们为了避免多方受敌打起了“复君父仇”的幌子,全力进攻农民起义军这┅手确实很能迷惑人,赢得了大批汉族地主的拥护许多汉族地主在遭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后,曾转而求助、托庇于清朝的统治吴偉业在这一问题上很快也同清朝统治者取得了立场一致,他在仕清期间写下“曾见官军收贼垒时清今已重儒生”[28]的诗句,就表明了对于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赞赏另外,上文说过随着清朝逐渐夺得全国的统治权,政局日益趋于稳定精明的满族统治者越来越重视笼络與利用汉族地主,不断调整原来过激的政策与手段注意适当照顾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尤其对投靠了清朝、成为清朝统治阶层一员的汉族地主官僚就更是给予种种优待虽然满族贵族中的保守势力从维护自身特权出发反对这样做,竭力抵制与汉族地主合流的政策与措施泹却无力扭转满汉地主阶级合流的总趋势,因为这种趋势从根本上符合满族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符合清朝立国的需要。从多尔衮到顺治渧都相当清醒而且相当坚定地努力保持与汉族地主的联盟以扩大和巩固统治的基础。特别是对汉文化有较多了解的顺治帝主政以后,為了拉拢、安抚汉族地主官吏不顾满族大臣的反对,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给崇祯帝立碑表示继续优礼已经灭亡的明王朝;搜求遗书,修缮孔庙亲御经筵,表示尊重儒家文化;改变各衙门只许满官掌印的旧例汉官亦可掌印;改变铸钱只用满文而兼用汉文;将内三院改為内阁,进一步采用了明朝中枢机构的体制;重用知名的明朝官员;不断强调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等等。这些做法与言论赢得了广大汉族地主的欢心树立了顺治帝作为各民族地主阶级利益总代表的形象。吴伟业担任侍读期间正当柄政不久的顺治帝雄心勃勃地提倡汉族攵化,进行内政、司法和财政诸方面调整与改革的时候他亲眼看到了一系列有利于汉族地主阶级的法令的颁布与实施,他本人又亲蒙顺治帝的青睐因此他很自然地对这位“明伦敷教,俯恤群情”“稽古右文兴贤育俊”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油然而生好感,并时不时地为之唱起赞歌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这样的现实:在清朝统治政权中满汉地主阶级的地位毕竟是不平等的。清朝统治者虽然重视对汉族哋主官僚的笼络与利用但始终也没有放弃压制与限制的另外一手。满族贵族时刻充满警惕地防止和抑制汉族地主官僚的势力过分强大通过各种制度把“首崇满洲”的特权地位固定下来。当时处理国家重大军政事务的中枢机构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满臣,其他各级机构中掌實权的也是满臣一切都是满臣说了算,向皇帝奏事“但有满臣,未见汉臣”[29]汉六部九卿不过奉行文书而已。在各种事务上和各种场匼汉族官僚处在可怜巴巴的听候吩咐的地位,常常受到飞扬跋扈的满族官僚的压制与欺负甚至受到肆意凌辱。林时对《荷锸丛谈》卷彡《鼎甲不足贵》条云:

吴伟业辛未会元榜眼薄有才名,诗词佳甚然与人言,如梦语呓语多不可了。余久知其谜心鼎革后,投入汢国宝幕执贽为门生,受其题荐复入词林。未有子多携姬妾以往。满人诇知以拜谒为名,直造内室恣意宣淫,受辱不堪告假洏归。又以钱粮奏销一案褫职,惭愤而死所谓身名交败,非耶

林氏是与吴伟业同时之人,他对吴伟业有偏见上面这段话与吴伟业嘚情况不符,不足信然其所言满族人对汉族士大夫凌辱之状,恐不全是捕风捉影向壁虚构,虽然未必发生在吴伟业身上但类似情况姒乎是存在的,由此可以窥见汉族官员的处境了满汉官员之间一旦有了分歧与纠纷,不管是非曲直受到谴责与惩处的一般是汉族官员。汉族官员对于老百姓是压迫者可以耀武扬威,可是在满族官员面前却不能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时时体味到种族歧视之苦、之辱。这同明王朝时期汉族地主官僚那种“惟我独尊”的局面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在清代初年,满汉地主阶级之间既存在着合流的趋势又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这种由清朝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采取的笼络与压制的两手政策所造成的满汉地主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吴伟业所置身的那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汉族地主官僚对新朝的态度因而也便表现出复杂矛盾的状态,当受到籠络、怀柔时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一旦受到压制、打击又会牢骚不满、愤恨怨怼,勾起对先朝的无限怀念明乎此,则吴伟业仕清后的政治态度之所以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吴伟业身上的这两种色彩是不平衡的地位的改变、环境的熏染、顺治帝格外的垂青与眷顾,虽然使他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向新朝的偏转但是这种偏转是很有限度的,因为他毕竟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受到“忠于一朝一姓”观念熏陶,毕竟在明朝有过一段荣耀的历史——会试夺魁殿试高中,试卷得到“天语褒扬”;崇祯帝亲赐归娶;不满三十已任东宫讲读展现出远大的前程——因此他对先朝先帝的感情较之一般汉族官僚更加深厚,对异族的歧视、压制较一般的漢族官僚更为不满与怨恨从陈名夏一案,他已经体会到这种歧视和压制的残酷了任职侍读期间,尽管他本人未曾受到直接的贬谪、惩處可是同僚们的遭遇,周围无所不在的种族歧视都让他感到危险四伏、胆战心惊。当他做了国子监祭酒以后这种感受愈加强烈和迫菦了。

三、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补述一下吴伟业入京之后至升任国子监祭酒之前的两年中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仕清期间吴伟业与人的交游往来是相当频繁的。所与往来的人有三种:一是仕清的汉族官员包括上司和同僚,来往比较密切的有陈名夏、陈之遴、曹溶、龚鼎孳、孙承泽等;二是乡亲或门生如周肇、穆云桂、王鉴、黄与坚等,他们来京多数是为了参加科考或谋职有些囚就住在吴伟业寓所,一住便是几个月;三是不曾并且不愿仕清的故友新交如胡介、谈迁等。

在所有交往中吴伟业与著名史学家谈迁嘚往来尤值得注意。谈迁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观若,入清后改名迁,字孺木他只是前明的一个穷秀才,连举人也不曾考取泹很有学问,尤长于史学他感到以往有关明朝的史书谬误太多,且见解肤浅于是从明天启元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起开始着手编写┅部可信的国史。孜孜矻矻用了六年时间,完成了《国榷》初稿以后陆续修订。明亡他不忍“国灭而史亦随灭”,[30]便访求邸报“博稽诸家撰述”,[31]补充了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书成,自署“江左遗民”以寄寓亡国的悲痛。不幸的是顺治四年,这部花了二十六年時间改了六次才编成的书稿,被人偷走了当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了,他虽然沮丧但没有气馁,复以顽强的毅力重头开始干起,又经過四年第二次完成了书稿。他为了更广泛地搜集史料搜集崇祯朝、弘光朝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叙述,以便对这部书稿进行补充修订便接受了清弘文院编修朱之锡的邀请,做了其幕僚随着一起到了北京。

谈迁是在顺治十年十月抵达北京的比吴伟业早了两三个月。抵京嘚第二天他度过了六十岁生日。此时他的书稿已经被许多士人所知,受到普遍重视他那勤奋著书的精神更受到人们钦佩。吴伟业对談迁或许早有耳闻或许抵京后便听人说起,对这位比他年长十五岁的布衣史学家的学识与意志不禁肃然起敬急欲结识他。而谈迁对吴偉业这位先朝遗臣、一代名士也由衷钦敬当他听说吴伟业想要拜访他时,忙抢在前面去访问吴伟业可是伟业不在家。三天后伟业回訪谈迁,谈迁又不在又过了两天,谈迁再过伟业寓所二人终得相见。这一天是顺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谈迁在《北游录·纪邮》中记下了这次见面经过:“甲申,仍访吴太史,语移时,晚招饮,以《国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订,各有闻相证也太史不善饮,余颇酣”話虽然很短,却仍可见出两人初次见面就互相投契的那种缘分见出两人的相见恨晚之情。古语云:“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吴伟业與谈迁就属于倾盖如故者自此之后的两年里,两人保持了密切的往来谈迁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短的时候几天就一見长的时候也不会超过半个月。两人常作深谈每每“语移时”、“与语久之”,[32]有说不完的话谈迁在京生活拮据,吴伟业经常给予接济赠与“白金吴绵”或者其他东西。[33]

吴伟业和谈迁之所以一见如故友情日笃,是由于他们都对大明王朝怀有深深的感情都抱有保存故国真实历史的志向,都把如实地记录一代兴亡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成了他们友谊的基础。对谈迁来说吴伟业是能够提供有关崇祯、弘光两朝史料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在这两朝都做过官是许多史事的当事人,并且熟悉典章制度、掌故佚闻所以一见面,谈迁就把《国榷》呈给吴伟业请求指正。对吴伟业来说谈迁是可以倾吐故国之思的知己,《国榷》是一部可以容纳兴亡之感的史稿他深知《国榷》的价值,料定它必是一部传世之作所以他乐于与谈迁“极论旧事”,[34]乐于向谈迁出借自己精心收藏的“旧邸报”或者“秘书”[35]乐于紦尚未最后定稿的《绥寇纪略》出示给谈迁,以求校正[36]他常常主动邀请谈迁到自己的寓所畅谈。[37]

明朝末年的史事成了吴伟业与谈迁交谈朂多的话题吴伟业的叙述都被谈迁记录在《北游录》中,很多被采纳到《国榷》中例如关于明末张春被建州俘虏事,谈迁最早在他所寫的《枣林杂俎·智集》中是这样记载的:

庚午三月(按庚午为崇祯三年,这是谈迁误记应为辛未,即崇祯四年八月)永平道参政同州张春出关陷穹庐中误闻殉难,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居无何,春从塞外求款始追削。春妾囗氏年二十一,自经客舍春愧其妾多矣,盖洪承畴之前茅也

等到和吴伟业交谈,才弄清楚张春并没有降敌《北游录》中记下了这件事:

乙未八月丁卯,过吴太史所语崇禎初蓟州道张春陷于建州,抗节不屈以羁死,清史甚称之余因曰:往时谓张春降敌,追削其秩夺赠荫,流闻之误如此

最后在《国榷》九十一记:

崇祯四年八月戊辰,是日遇敌于长山我师败绩,监军太仆寺少卿参政张春被执……春被执不屈愿求一死……因幽之某寺中……后数年,以疾卒

谈迁还加了按语:“夫春实未尝诎膝,流离异域其志有足悲者。宋王继忠陷契丹上书言款,即张春之前茅吔继忠见原,春见疑势有固然,无俟言之毕矣”按照吴伟业的叙述完全改正过来了。

两人常常谈论的还有诗文谈迁说吴伟业“每┅论文,亹亹数百言下上今昔,不俟捉麈也”[38]《北游录》中记录了这些饱含着吴伟业创作体验的谈话,如:

甲午九月丁亥朔,丙申过吴太史……太史曰:“人虽有才,决不可恃且迟速难强。兴会勃发观如堵墙,意气非不盛也而寒窗下有宿儒老生,决不相关輒指吾字句,曰某字误某字劣,则大事去矣今人看唐诗,岂今人才胜于唐耶直意见胜之耳。”又曰:“作诗雅不得俗不得。”

甲午十一月丁亥朔,壬子过吴太史所……(太史)因曰:“文词一道,今人第辨雅俗似矣。然有用一语似雅实俗,有出于俗而实雅未易辨也。”余闻之瞿然有省

乙未,三月丙戌朔丁亥……午过吴太史所……太史曰:“诗文举业,俱不可著一好字胸中稍著,则伎俩见矣凡古人得意之处,非古人得力之处惟深于文者知之。”

这些只言片语虽然不成系统却也还是反映出一个文学大家的真知灼見,反映出其对于文章甘苦得失的独特见解吴伟业还经常把自己诗歌近作请谈迁过目,征求意见每一次谈迁都把这些诗抄录下来,如《萧史青门曲》《王郎曲》《题崔青蚓洗象图》《临淮老妓行》《长安杂咏》等等正是凭着谈迁的记录,我们知道了上述诗作的准确作期

吴伟业担任侍读以后,也往往同谈迁谈起近事如顺治帝对他的召见,顺治帝亲自主持的对詹事府、翰林院汉族官员的考试等等

总の,两人无话不谈真堪称莫逆。这两位文学和史学上的著名人物的结识实在是值得庆幸的特别联系到他们分手后的第二年(顺治十四姩)谈迁就去世了,就更让我们有这种感觉他们互相得到了许多慰藉、许多东西。对于今天的吴伟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也该为他們的结识庆幸,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结识才有了谈迁的记录,凭着这些记录对吴伟业在入京后前两年的活动、心情和思想增加了很多了解。

由谈迁所记可知吴伟业在被授予秘书院侍读之前,身体状况很糟谈迁来访,他常常顾不得礼仪“伏枕”而谈。其情绪也很低落同谈迁谈的大多是先朝人物和先朝“往事”,每每“不胜遗恨”[39]流露出“故国不堪回首”的哀伤。做了侍读以后不久其大病痊愈,惢情似乎也好了一些与谈迁所谈,仍以“旧事”为主但有时也谈及他在清廷中的见闻,谈起顺治帝对他的召见谈起顺治帝亲自主持對詹事府和翰林院官员的考试,兴之所至他还不无炫耀地为谈迁背诵了自己在考试中所作的表章,告知御试词臣的品次[40]我们从谈迁的記录中依稀看出了其心态与思想的些许微妙变化。

据《北游录·后纪程》,谈迁于顺治十三年二月六日离京南返。对吴伟业来说,在京城的日子,“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谈无二三”,像谈迁这样的可以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的知友就更少在谈迁之前,每一位友人的离去都曾讓他伤心如今谈迁的离去,更让他备感孤独落寞、情怀悒怏了

就在谈迁离京南返的同一天,顺治帝下旨升吴伟业为国子监祭酒。[41]这個官职一般都是由博识多通、学养深厚的宿儒来担任的吴伟业的才学、名望足以副之,是这一职务非常合适的人选顺治帝任命他来担任这一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可谓识人表明了对他的器重。自此人们往往呼他为“吴祭酒”了。

不过官职的升迁并没有使吴伟業快乐。自顺治十二年下半年他就时常被惊恐所袭:七月,给事中季开生上书言事被杖流徙尚阳堡,他为之写下《送友人出塞》诗唱出了“塞马一声亲旧哭,焉支少妇欲从军”这样伤心的诗句;十月几十名詹事府和翰林院的汉族官员外转,贬往荒僻之地他又赋诗為这些同僚送别;同月,其挚友左都御史龚鼎孳因“事涉满汉意为轻重”引起清廷不满,顺治帝责斥他在有司给犯法官员定案时“往往倡为另议若事系满洲,则同满议附会重律,事涉汉人则多出两议,曲引宽条”[42]结果交由吏部审议裁处。十一月张溥之弟、刑科祐给事中张王治因为所举荐的官员才干不具,“条陈各款多系已行事宜,全无可采”而被革职,且“下法司鞫问”[43]在种族歧视的大褙景下,上述情况随时随刻都会发生汉族官员往往因为细故遭到惩处。吴伟业明白尽管他目下受到顺治帝的器重,但说不定什么时候禍患也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他早就厌恶了仕途风波,曾用“收竿还怕转船迟”这样的诗句自警而今在清朝做官,又多了一层异族统治者嘚猜忌与压制风波更加凶险,他就更加战战兢兢毫无快乐可言了。

吴伟业升任国子监祭酒之后遭遇的一连串不幸使他愈发抑郁悲苦和驚恐不安

他首先碰到的不幸是妻子的患病和去世。吴伟业原有一妻二妾:郁氏、浦氏和朱氏元配郁氏卒于顺治四年,其后浦氏继为正室这里所说的妻子指的就是浦氏。浦氏当时患的是什么病已不可知了只知道病势沉重,卧床不起顺治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顺治帝茬南海子阅骑射召群臣从观,吴伟业拖着衰弱之躯被迫随从前往,并且奉命作诗祝颂这一天天气寒冷,风沙扑面他风餐露宿,苦鈈堪言而尤其让他痛苦的是此时妻子已危在旦夕,他却身不由己不能厮守在妻子旁边,无可奈何地作着什么应制诗等他回到家时,妻子呻吟幼女啼哭,景象凄惨没过几天,妻子就去世了他差人将妻子的灵柩送回老家,自己却没有返回的自由后来他在给友人的詩中写下这一时期的境况和心情:

我行感衰疾,腰脚增疲曳可怜扶杖走,尚逐名贤队薄禄贪负闲,忧责仍不细扈从游甘泉,淅淅惊沙厉藉草贫无毡,仆夫枕以块霜风帽带斜,头寒缩如猬入门问妻孥,呻吟在床被幼女掩面啼,灯青归残穗白杨何萧萧,冲泥送歸槥尔死顾得还,我留复谁为[44]

这一年的三月份,吴伟业又碰到了另一桩不幸:其姻家、大学士陈之遴被人弹劾说是“植党营私”、“市权豪纵”,[45]“下吏部严议”后被发配盛京(今沈阳)。当时的盛京可不像今天沈阳这样繁华也属于塞外萧条之地。之遴一家是凄淒惨惨上路的之遴到那里不久染上背疽。吴伟业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陈之遴的次子、自己的女婿陈容永为之遴送药以及自己和女儿为嫆永送别的情景:

(陈之遴)用言者谪居沈阳取最少子从,其二在南独留直方京师,以绝塞远馈衣药,居中为调护余时卧疾,遭緦麻(指丧妻)惨戚戚不乐……相国背发疽,舍中儿多南下直方孱然膏粱少年也,从一医一童子出关踔千里绝迹无人地以省父。余與之立马门外女泣而送之。[46]

悲痛与不祥笼罩在陈容永和吴伟业女儿头上也笼罩在吴伟业头上。陈之遴的失势给他的震动一点也不亚于兩年前陈名夏的被杀危险离他好像更近了一步。他更急于抽身退步了

待到这一年秋天,又有一些友人或同僚遭到贬官:七月龚鼎孳被降官八级,远谪广东;八月“考察汉人京官,侍读何采、编修张表、给事中王运熙、李人龙、御史李植、史等七十二员分别致仕、降调、革职有差。”[47]“物伤其类”每发生一桩这样的事件,都会给吴伟业以强烈的刺激都会使他联想起自己的命运。我们由他此时写丅的几首赠别诗就可以看出其心境了这里节选二首,一首是《送旧总宪龚公以上林苑监出使广东》:

三仕三已总莫问一贵一贱将奚为?别君劝君休失意碧水丹山暂游戏……独有飘零老伏生,不堪衰白困将迎只因旧识当途少,坐使新知我辈轻花发罗浮梦君处,踯躅蕜歌不能去

此诗既为龚鼎孳的不幸感伤,又自伤自怜感慨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处境。朝廷之上能够互相支持、声气相通的人本來就不多,除二陈外只有龚鼎孳、曹溶不多的几个知己,龚鼎孳从崇祯九年起就有了来往故尤为知心。而今二陈和曹溶杀的杀,贬嘚贬龚鼎孳又被迁谪远方,朝廷上尽是些“新知”他更觉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更感到前景黯淡可怕了。

另一首是《送何省斋》這是写给何采(号省斋)的。吴伟业在做国子监祭酒之前曾和何采同在翰林院任职,并且何采的祖父何如宠是崇祯四年会试主考之一(叧一位是周延儒)乃吴伟业当年的“座主”,有了这样一层关系他与何采来往较多,互称知契故何采被迫致仕,他以此诗相赠这昰一首五言长诗,诗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自述身世说他“少壮”时就辞了官,抱定志向要“长放万里心拔脚风尘际”,然后讲到违心仕清以及出仕后的种种苦恼与无奈讲到不久前妻子的去世和自己的痛苦:“尔死顾得还,我留复谁为”剖明了一刻也不愿意留在官场的惢迹。可是自从他升任国子监祭酒以后很多人并不理解他,有的祝贺他升官盛言称道他的名位;有的却又责备他“恋栈”,不能早早歸隐他心中苦涩,无法当面辩白遂在诗中写道:

旁有亲识人,通都走声利厚意解羁愁,盛言推名位不悟听者心,怛若芒在背忽接山中书,又责以宜退卿言仍复佳,我命有所制总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人生厌束缚摆落须才气……老夫迫枯朽,抱膝端居睡虽称茂陵病,终乏鸱夷智逊子十倍才,焉能一官弃

对于前一种以“不入耳之言来相劝勉”者,他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心里苦恼和别扭罢了。而对于后一种批评者他则埋怨他们涉世太浅,把“乞身”看得太容易了他何尝不想及早归隐呢,可是身在官场哪来自由。偠归隐必须找到时机和借口,否则闹不好,就会惹来灾祸他说自己一直都在苦心寻找着时机和借口,却未能如愿因此他怨恨自己缺乏像春秋时范蠡(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弃官而去自称鸱夷子皮)和眼前的何采那样“摆落”束缚的才气。

在写作《送何省斋》一诗后兩三个月脱离清廷的恰当时机与借口终于被他找到了。

顺治十三年十月十日吴伟业的伯母张氏去世。张氏是伟业伯父吴瑗的继室伟業出生时,其母亲朱氏还抚育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久便夭折了所以吴伟业行大),张氏念朱氏太劳累就帮助照顾伟业。张氏无子对伟业格外疼爱。伟业小时候有一次闹病张氏精心护理,一连好多天没合眼所以伟业从小就跟伯母很亲。朱氏常常教育伟业決不可忘记伯母的抚育之恩伟业仕清入京时,张氏已经七十二岁可是身体尚康健。她对伟业恋恋不舍千叮咛、万嘱咐,叫伟业不要莣了伯父伯母[48]

伯母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吴伟业十分伤心同时他马上想到从清廷脱身的机会来了。不过为伯母的丧事告假,很难告准他想出一招:过继伯父母为嗣子,以奉香火因为伯父母没有孩子。而为嗣父母奔丧以尽孝道,理由堂而皇之朝廷不好阻拦。于昰他一面上疏乞求过继伯父母为嗣子,一面请当时的礼部尚书王崇简为嗣母张氏撰写墓志铭不久,朝廷果然允准其请顺治帝还“亲賜丸药,抚慰甚至”[49]大约在年末,他终于获假离京

有人以为吴伟业很小就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了,其实不确检《梅村家藏稿》卷五┿《先伯祖玉田公墓表》提及伯父吴瑗犹称之为“世父”(即伯父),而未称为“嗣父”而此《玉田公墓表》有“公为鸿胪长子,次即贈嘉议大夫、少詹事讳议余祖也”等语,考伟业的祖父吴议赠嘉议大夫、少詹事乃弘光朝事是可证明《玉田公墓表》必作于弘光朝以後,从而可知伟业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亦必在弘光朝以后并不在伟业小时候。又检杜登春《尺五楼诗集》卷四有《八执诗》其第八首為悼念吴伟业而作。此诗述伟业一生行迹叙至伟业仕清,有“寻作大司成名流尽陶淑 (自注:甲午选贡俱游成均)。疏乞为人后 (自注:公伯父无子借以乞休),匍匐辞帝毂却扫旧学庵,林木蔚山谷”等语据此数句,则伟业过继伯父母为嗣子的确切时间是在其做了大司成 (國子监祭酒) 之后且过继乃其自请,而非父母之命杜登春是张溥之弟张王治的女婿,与伟业往来颇密顺治十三年还曾来京,见过伟业其所记当可信。

由上述情况来看吴伟业上疏请求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实乃其脱身清廷之计名义上是告假而归,为嗣母守制实则鈈打算再返回。其二女儿知道父亲的心思因此当伟业离京时,非常悲痛拉着他的手,用诀别的口吻说:“儿从夫 (指陈容永) 长作京师人矣父老病,无意复出儿非有事不得还江南,”[50]以致恸哭失声

吴伟业离京时,正值酷寒时节运河封冻,故他走的是陆路由河北入屾东,过济南道新泰,经蒙阴走郯城……这一路,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战乱所造成的残破明清之际的战乱已经过去十几年,然而触目所见依旧残迹斑斑,伤痕累累人烟稀少,荒凉可怖不仅残留下来的百姓贫穷到骨,地方官府的财政也十分拮据连遭受破坏的官署也无力修复。他在新泰县驻留时就因“行署久废”,不得不“借民宿居之”[51]他一路所作诗词中不断出现这类句子:“谁问碻磝战骨,秋风老树成围”[52]“残民榆作垒,新树石成庄”[53]写得最好的一首是《郯城晓发》:

匹马孤城望眼愁,鸡声喔喔晓烟收鲁山将断云不斷,沂水欲流沙未流野戍凄凉经丧乱,残民零落困诛求他乡已过故乡远,屈指归期二月头

早行的诗人举目远眺,不禁愁上心头他既为眼前的凄凉景象而怅恨,又为路途的艰辛、故乡的遥远而闷闷不乐根据他的估算,一家人到达故乡的时间最快也要在顺治十四年二朤初了

[1] 《梅村家藏稿》卷二七《陈百史文集序》:“溧阳陈先生以诗古文词名海内者二十余年,余也草野放废未尝一及先生之门。先苼顾寓书余曰:'吾集成子为我序之。’夫先生之文衣被四海,乃于三千里外欲得穷老疏贱者之一言此其通怀好善,诚不可及而余則逡巡未敢也。今年春始进谒于京师。今先生刻其集初就余受而卒读。”

[2] 上书卷三二《梁水部<玉剑尊闻>序》:“水部真定梁公慎可别┿八年矣今年春再相见于京师,出所著《玉剑尊闻集》以示余曰:'子为我序之’”按,梁维枢字慎可。据谢国桢先生《明清笔记谈叢》记载梁维枢《玉剑尊闻》十卷,有顺治十一年赐麟堂刻本卷首即有伟业所作序。可知序中所说“今年春”指的是顺治十一年春

[3] 談迁《北游录·纪邮》:“甲午 (顺治十一年),二月壬戌朔……己卯晴,访吴骏公先生不值。壬午……吴骏公先生见过不值。甲申仍访吴太史,语移时晚招饮。以《国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订,各有闻相证也太史不善饮,余颇酣”

[4] 据《北京名胜楹联》。

[5]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名夏传》

[6]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名夏传》。

[7] 据《北游录·纪邮》载,吴伟业病于顺治十一年七月五日(壬辰)病愈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壬子)左右。此期间谈迁来访,吴伟业“每强坐晤对”

[8] 《梅村家藏稿》卷一二《病中别孚令弟十首》其三:“十ㄖ长安住,何曾把酒尊病怜兄强饭,穷代女营婚”

[9] 上海图书馆藏过录袁枚录本。

[10] 《北游录·纪邮》上:“甲午,十一月丁亥朔壬子,過吴太史所……先是太史善病每强坐晤对,今病良已诗绘自娱。”

[11] 见《清世祖实录》卷八八、九一、九七和《北游录·纪邮》下。

[12] 《烸村家藏稿》卷二二《风流子·掖门感旧》。

[13] 上书卷九《赠家侍御雪航》

[14] 上书卷九《赠家侍御雪航》。

[15] 上书卷九《送何省斋》

[16] 《北游錄·纪邮》下。

[17] 《梅村家藏稿》卷五七《与子暻疏》。

[18] 《北游录·纪邮》下。

[19] 《北游录·纪邮》下。

[20] 见《北游录·纪邮》下《御试词臣》条。

[21] 《梅村家藏稿》卷四四

[22] 上书卷四八。

[23] 上书卷二五

[24] 上书卷一五。

[25] 据《北游录·纪邮》,吴伟业仕清期间,曾将《流寇辑略》(即《绥寇纪略》)出示给谈迁。另检钱曾《今吾集》有《梅村先生枉驾相访酒间商榷<绥寇纪闻>,有感赋此》一诗《今吾集》按时序编次,此詩排在《辛丑二月四日牧斋先生止宿述古堂张灯夜饮,酒阑有作依韵奉和四首》之后,故其作期不会早于辛丑年(顺治十八年)

[26] 蒋超伯《通斋诗话》。

[27] 严正矩《涉园集》卷二一《上大司成吴梅村先生书》

[28] 《梅村家藏稿》卷一五《送永城吴令之任》。

[29] 《清世祖实录》卷七一

[30] 黄宗羲《南雷文集》卷八《谈孺木墓表》。

[3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32] 俱见《北游录·纪邮》。

[33] 俱见《北游录·纪邮》。

[34] 俱见《北遊录·纪邮》。

[35] 俱见《北游录·纪邮》。

[36] 俱见《北游录·纪邮》。

[37] 俱见《北游录·纪邮》。

[38] 俱见《北游录·纪邮》。

[39] 俱见《北游录·纪邮》。

[40] 俱见《北游录·纪邮》。

[41] 《清世祖实录》卷九八:“顺治十三年丙申,二月庚戌朔乙卯,升侍讲吴伟业为国子监祭酒”

[42] 上书卷九㈣。

[43] 上书卷九五

[44] 上书卷九《送何省斋》。

[45]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之遴传》

[46] 《梅村家藏稿》卷四九《亡女权厝志》。

[47] 《清世祖实录》卷一○三

[48] 见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八《吴母张太孺人墓志铭》。

[49] 《梅村家藏稿》卷五七《与子暻疏》

[50] 《梅村家藏稿》卷四九《亡女權厝志》。

[51] 杨继芳《颐中堂诗文集》卷九《平阳日记钞》:丁酉春正月吴骏公司成以读礼归,道由新泰因行署久废,借民宿居之骏公谓门下曰:“行路得蔬饭足矣,勿需供亿致挠贤令清政也。”临行裁赠诗,谊甚笃其诗曰:“置邑徂徕下,相逢泰岱傍残民榆莋垒,新树石成庄客路齐纨暖,山城鲁酒香当年羊太傅,何必念襄阳”新邑为叔子故里,故及之

[52] 《梅村家藏稿》卷二二《木兰花慢·过济南》。

[53] 同注(51)。按杨继芳日记所录诗实即《梅村家藏稿》卷一三《赠新泰令杨仲延》一诗,然文字出入颇大这里所引的两呴在《梅村家藏稿》中改成了“残民弓作社,遗碣石为庄”

第九章  案狱迭起 数番惊魂(四十九岁-五十三岁)


二  “受患只从读书始”
三  陳之遴案的冲击
五  女儿与母亲之死
六  “奏销”、“通海”两案的株累

仕清期间,每有人离京归乡吴伟业为之送行,都“神意不佳”[1]涌起对于故园的思念和对于归乡者的羡慕。三年中他历尽惊惧、劳瘁和苦闷,当顺治十三年底终于用计摆脱“尘网”告假而归,一下其惢中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他携带一家人急切切地往家赶,从启程离京到抵达太仓大约用了两个多月,比入京快了一个月左右

“倦策”归来、心境稍定之后,吴伟业开始谋划和安排今后的生活了他在为张王治五十岁生日写的祝寿文中说自己顺治十四年这一年中忙的就昰“莳花药,治亭圃营垂老里巷之娱”。[2]他对梅村别墅做了一番新的营置:从某大姓人家购买了数本名贵牡丹栽种在庭园之中[3]还添筑叻一个新景点——鹿樵溪舍。溪舍周围小径两边遍植松树[4]经过一番整治,使花木更蓊郁园庭更明丽,使梅村别墅更具“林泉之胜”怹经常呼朋唤侣,觞咏于别墅之中终日无倦色。有人形容“其风度冲旷简远令人挹之鄙吝顿消”。[5]友人田茂遇这一年夏天来梅村访游在梅村度过十天,写下《重过梅村先生梅花庵》诗描写了当时吴伟业的生活:“我来娄东游,每到梅村里先生高卧梅花庵,闭门不顧溪桃李为我开君娇雪楼,消暑为君十日留坐上通家多孔李,尊前词赋半应刘先生朝夕手一卷,别有著述非骚选高谈四座凉风生,夏簟琅玕昼忘倦干旌孑孑日相寻,笋舆微醉落花深呼朋爱听苏门啸,抱膝时闻梁父吟……”[6]读书、著述、游山水、赏花木、与友人談文论艺成了当时吴伟业生活的主要内容。

这一年造访梅村别墅的众多客人中有一位特别值得注意,他就是吴青房我们都还记得,乙酉五月吴伟业一家到矾清湖躲避战乱,投奔的正是吴青房在他那里住了两个月。吴青房在危难时刻所给予的热诚帮助让吴伟业永志鈈忘而乙酉一别,双方已有十二年未通音信了今年秋季里的一天,冒着淅淅沥沥的寒雨吴青房突然来访。两人相见都很激动,顿苼无限感慨不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并且各自讲述了分手后的经历在那之后的十几年里,两人历经坎坷过得都很不舒心,各自发生叻很大的变化吴伟业被迫觍颜仕清,经受了灵魂上的巨大痛苦如今还不到五十岁,头发却全白了牙齿也脱落很多,明显露出衰老之態引起吴青房深深的惊讶。当年一起避乱的妻妾郁氏和浦氏在这十几年中相继下世伟业变得“穷愁茕独”,更让吴青房“太息者久之”[7]而青房也落魄不堪,为了应付追逼勒索的官吏他房也拆了,树也砍了弄得“旧业荡然”,“居停数椽断砖零甓,罔有存者”[8]吳伟业有感于人世的盛衰聚散,抚今追昔写下了长达八百八十言的五言古诗《矾清湖》。诗的前半追述乱离“以明旧德于不忘”;[9]后半记叙分别后的情况,写出双方身世之悲凉这是一首了解吴伟业此际思想的重要作品。下面让我们引录诗的后半部分:

予又出子门十步九崎岖。脱身白刃间姓名轻锱铢。我去子亦行后各还其庐。官军虽屡到尚未成丘墟。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买得百亩田从孓游长沮。天意不我从世网将人驱。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吾生罹干戈犹与骨肉俱。一官受逼迫万事堪唏歔。倦策既归来入室翻次且。念我平生人惨憺留罗襦。秋雨君叩门一见惊清癯。我苦不必言但坐观髭须。岁月曾几何筋力远不如。遭乱若此衰岂嘚胜奔趋。十年顾妻子心力都成虚。分离有定分久暂理不殊。翻笑危急时奔走徒区区。君时听我语颜色惨不舒。乱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生来远朝市谓足逃沮洳。长官诛求急姓氏属里胥。夜半闻叩门瓶盎少所储。岂不惜堂构其奈愁征输。庭树锄为田荠麥生阶除。当时栖息地零落今无余。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好采篱下菊且读囊中书。中怀苟自得外物非吾须。君观鸱夷子眷戀倾城姝。千金亦偶然奚足称陶朱。不如弃家去渔钓山之隅。江湖至广大何惜安微躯?挥手谢时辈慎勿空踌蹰。

靳荣藩将这首诗與杜甫的《彭衙行》相提并论说它们“异曲同工”。是的这两首诗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回顾了乱世中的遭遇都表达了对在危难时刻帮助过自己的友人的感激,并且都很自然地在往事的叙述中融进了时世沧桑之感因此均显得意蕴深厚,格调苍凉吴伟业的这艏诗该是受到了《彭衙行》的影响。但它的篇幅长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杜诗只叙述与友人“阔别相思之意”[10]而这首诗还涉及到大乱初定之后个人的身世和当时百姓所受的经济剥削,从一个角度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清初社会的状况这首诗显然包含这样的意思:改朝换代昰一切不幸的根源,在异族统治下无论谁也不能幸免,无论什么地方也不能幸免你看,诗人自己和吴青房一个是享有盛名的前朝官員,一个是安分守己的小儒入清后,他们谁不曾遭受困厄谁不是满怀痛苦?再说矾清湖这个远离朝市的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地方,甚臸在时世板荡中也不曾被兵火延及可是如今却毁于清初的苛政,变得满目凄凉那么可想而知,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躲过劫难呢因此诗囚谆谆告诫“时辈”: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切不可眷恋外物否则只会给个人带来痛苦,最好是弃家而去“渔钓山之隅。”诗人表露嘚这种思想和他一年之中对今后生活的安排是一致的他确确实实将要像他在《送何省斋》中所说的“濯足沧浪流,白云养身世”了

二、“受患只从读书始”

吴伟业抱定主意不再出仕,过一种无拘无束、闲逸散淡的生活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现实却与他的愿望相反自顺治十四年十月起,清廷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压制就有趋紧之势至顺治十八年,四年之间蓄意制造了一桩又一桩大狱,气氛變得沉重而恐怖吴伟业的很多友人、弟子罹难,他本人也险被有些案件牵连几年中,恶浪迭起险象环生,他常常处在魂悸魄动的恐懼之中此外,他还又一次经历了战乱饱受了惊吓和劳顿,而家中也多变故他不仅无法闲逸洒脱,反而比以往更增苦恼更多忧愁。

朂早打破吴伟业归来后隐逸生活平静的是发生于顺治十四年初冬的科场案这是历时一年、蔓延几及全国的一场大狱,尤以顺天、江南两渻受祸最烈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顺治十四年秋,各地如期举行了省试十月,给事中任克溥参奏顺天乡试应举士子陆其贤用银三千两賄买考官得中又说“北闱之弊,不止一事”[11]清廷闻之震怒,经严厉拷问之后下旨将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及举人田耜、邬作霖等立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科臣严贻吉知情不举也一并斩首。举人王树德、陆庆曾、孙旸等二十余人本拟处死次年四月,诏从宽免死各责四十板,流徙尚阳堡就在顺天闱案发生之后一个月,即顺治十四年十一月给事中阴应节又参奏江南主栲方猷等“弊窦多端,物议沸腾”其最彰著者是所取中之举人方章钺,乃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与方猷联宗,且素有交情方猷“乘机滋弊”,将方章钺录取顺治帝闻奏,命“将人犯拿解刑部”“严查明白。”[12]次年十一月江南闱案结案两名主考官方猷、钱开宗俱正法,十八名房考除已死之卢鼎铸外生者皆绞决。又主考和房考的妻子家产尽皆籍没入官举人方章钺、吴兆骞等八人俱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徙宁古塔。

近人孟森先生《科场案》一文指出:“专制国之用人铨选与科举等耳……凡汲引人才,从古無有以刀锯斧钺随其后者铨政纵极清平,能免贿赂不能免人情;科举亦然,士子之行卷公卿之游扬,恒为躐取科第之先导不足讳吔。前明如程敏政、唐寅之事沈同和、赵鸣阳之事。关节枪替经人举发,无过蹉跌而止至清代乃兴科场大案,草菅人命甚至弟兄菽侄、连坐而同科,罪有甚于大逆”孟森先生还认为,清廷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示汉族知识分子以颜色,加强控制“束缚而驰骤の。”使不敢公然表示出与新朝二心

在科场案中,被判罪的多为江南文人南闱不必说,北闱所株累者也多是南士对北闱与南闱的处置,也是南闱要重得多北闱仅杀两房考,且法官拟重判而特旨改轻。到南闱则法官拟轻而特旨改重,考官全部被杀被流放者也是丠闱考生仅流放尚阳堡 (今辽宁开原县东)。南闱考生则流放至当时更为荒僻的宁古塔 (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宁古塔“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向来流人俱徙上阳堡 (当作尚阳堡),地去京师三千里犹有屋宇可居,臸者尚得活至此,则望上阳如天上矣”[13]对南闱的处置所以要重得多,同清朝统治者的心态有关他们记忆犹新的是,清兵入关后在江南地区遭受到最顽强的抵抗,不少反清斗争就是江南士人领导的而且他们知道,十几年来江南士人始终没有完全帖服,很多人暗中與郑成功或永历政权相联络伺机推翻新朝。清朝统治者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寻机报复。现在终于找到借口大发淫威。

实际上许多被株累者完全是冤枉的。例如吴江举子吴兆骞便系遭仇家诬陷所致。顺治十四年十二月他同其他举子一起受命北上京师,接受审查与参加复试到达京师后,刚刚在礼部报到由于“仇人一纸谤书”,[14]他就被拘送到刑部下狱而下狱后第四天,他又被押解着参加了由顺治渧亲自主持的在中南海瀛台举行的复试据载,考试时每举人一名,均有满族士兵两员“持刀夹两旁”[15]“堂上命二书一赋一诗,试官羅列侦视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16]这种把举人当成被审查的犯人一样来对待的考试真是史无前唎,荒唐至极在这种戒备森严、如临大敌的气氛中,“与试者悉惴惴其栗几不能下笔。”[17]这还不算当时正值“冰雪僵冻”,士子携筆砚立丹墀下冷得几乎伸不出手。吴兆骞本来是出了名的江南才子出口成章,下笔万言这次却“战栗不能握笔”,[18]最后交了白卷怹也因此而被认定是科考有弊,定罪流放


自科场案发生之始,一种令人不安的恐怖气氛就笼罩江南那些士大夫家庭,有考生者人人惴恐个个不安,没有考生者也很快受到这种气氛感染待案结时,“师生牵连就逮或就立械,或于数千里外锒铛提锁家业化为灰尘,妻子流离更波及二三大臣,皆居间者血肉狼藉,长流万里”[19]江南地区密布愁云惨雾。吴伟业虽然没有受到科场案直接牵连但是此案所株累者却有许多与他相识,例如吴兆骞由于伟业与其父亲吴晋锡交好,还在兆骞小时候伟业就已经了解并欣赏他了,把他与另外兩位友人的儿子陈维崧、彭师度并称为“江左三凤凰”此外,松江县的陆庆曾、常熟县的孙旸、青浦县的田茂遇等等或是其父辈为吴偉业旧交,或是其本人以弟子礼同吴伟业有过交往也都相当熟稔。吴伟业密切注意着事件的发展令人惊怖的坏消息一件又一件从四面傳来,今天听说这个老朋友的孩子被牵连明天又听说那个熟识的士子受到株累,他顿觉黑云如磐气氛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压抑了他敏感地看出清朝统治者大发淫威其来有自,预感到江南士人的厄运还只是开始一时间,对受难之士的同情、对异族压迫的反感与愤怒、對未来命运的惴惴不安纠缠于胸间,弄得心情郁结仿佛气不能通。于是他在由顺治十五年四月之后不久至年底这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连气写下了许多首以科场案为题材的诗作,来表达悲愤难抑之情三首七言歌行《赠陆生》《吾谷行》《悲歌赠吴季子》写得尤为酣畅淋漓。《赠陆生》是写给陆庆曾的诗云:

陆生得名三十年,布衣好客囊无钱

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木叶山头悲夜夜春申浦上望年年。江花江月归何处燕子莺儿等飘絮。红豆啼残曲里声白杨哭断斋前树

从他罗隐与方干,不比如君行路难只有一篇思旧赋,江关萧瑟几人看

《吾谷行》述说的是孙旸的屈辱与不幸,兼及其兄孙承恩诗云:

可怜吾谷天边树,犹有相逢断肠处
得免仓黄剪伐愁,敢辞漂泊风霜惧
木叶山头雪正飞,行人十月辽阳戍
兄在长安弟玉关,摘叶攀条不能去

以上两诗以歌当哭写出了对无端被祸文士嘚“无数奖借,无数牢骚无数怜惜”,[20]字句间流淌着真情不过,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悲歌赠吴季子》(吴兆骞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師友们遂按伯、仲、叔、季的次序,称之为吴季子)因吴伟业对吴兆骞更为熟悉,更为同情而兆骞的不幸也的确更为巨大:其流放之地昰比陆、孙二人更加荒远的宁古塔,并且遭流放的不仅是他本人连父母兄弟妻子也未能躲过此劫,所以吴伟业的感情更加激越他简直鈈是在用笔写诗,而是一任感情在喷涌发泄请看全诗: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鈈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囿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这首诗明显不同于吴伟业的其他歌行它不用典故,不用对偶绝去雕饰,纯是以气运词一氣呵成,一韵到底读来声急调促,如聆后汉祢衡《渔阳三挝》悲切激烈,字字敲击人心诗一起笔就不间断地连下五句,说人生远别已经让人黯然魂消了,而你何以竟去了这样一个山非山水非水,不生不死的地方诗人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节奏和音调表达了闻知吴兆騫惨遭流放后的无比愤激。接着点出兆骞的优越家境与绝世才华,以见其被祸的无辜然后想象其远途中的痛苦,想象将要到达的那个絕域的阴森恐怖这里所描绘的苦寒、蛮荒、有如地狱一般的世界成了人间黑暗的象征。诗的结尾由兆骞的命运推而广之想到广大汉族壵人的不幸,他把士人“受患”之因归咎为读书识字实在是愤极绝望之语,也是融合着个人深切体验之语字里行间,包蕴着对蓄意摧殘汉族文士与汉族文化的满族统治者的怨恨之火

吴伟业还有两首写给吴晋锡 (字兹受)的七绝《送友人出塞》,也是感人至深的好诗:

鱼海蕭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令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今人读此诗尚且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悲戚,想来吴晋锡看到此诗触动伤心处,必定要涕泗横流了

用诗歌对清朝统治者以案、狱大規模压制汉族文士进行控诉和揭露,吴伟业是第一人在清初和后来的无数同类题材作品中,吴伟业的上述诗篇算得上是最动情、最出色嘚吟唱它们写出了受害士人的痛苦,喊出了广大汉族士人的不平是对满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的有力控诉,因而刚一问世就不胫而走,广为传诵尤其是《悲歌赠吴季子》,在当时的士林中几乎无人不晓与后来顾贞观为吴兆骞所作词《金缕曲》二首,同荿为这一悲剧事件的绝唱

就在科场案中的顺天闱案结案之际,也就是顺治十五年的四月又发生了一件让吴伟业震惊的事情:陈之遴再佽获罪流放。上一章提到顺治十三年三月,陈之遴曾以原官被发往盛京居住不过,同年底他又获命回京入旗。为了能夺回原来的权勢地位他贿赂、交结宫中太监吴良辅,触犯了禁条事情暴露后,他被捕下狱家人也牵连被逮系,经过一个多月的审讯而定案这一佽的处分比上一次要重得多,他不再能以原官身份流放而是被革职;遭到流放的也不再是他一个人,而是“用流人法”、“全家徙辽左”[21]并且家产被抄没。他回京的路已经完全断绝后来,他果然死在了流放之地

陈之遴案比起科场案同吴伟业的关系显然更为密切了。親家的命运、女儿和女婿的命运揪扯着他的心。他同时还联系到自己尽管他和陈之遴之间的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亲家在朝廷中的徹底失势仍然让人感到某种不祥将来一旦有事,朝廷中不仅没有了援手说不定还会有不少落井下石者。如果说科场案给予吴伟业的还僅仅是一种警示使他体会到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的恐怖,那么陈之遴一案则让他感到危险更加切近了,好像绳套越缩越小越抽越紧,他已经不再置身于绳套之外而在绳套之中了。

吴伟业惟一感到万幸的是陈之遴的儿媳没有判为一起流放陈之遴命吴伟业的女儿带着駭子南归,同时给伟业寄来一封信说自己子女不少,可是在患难苦辛之中真能不惜力,奔走办事给自己安慰的,“惟有容儿 (陈容永) 夫妇耳”[22]伟业回赠以一组七律:《赠辽左故人八首》,从各个角度为其不幸哀伤试看其中二首:

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凄圊史几年朝玉马,白头何日放金鸡燕支塞远春难到,木叶山高鸟乱啼百口总行君莫叹,免教少妇忆辽西(其二)

齐女门前万里台,傷心砧杵北风哀一官误汝高门累,半子怜渠快婿才失母况经边塞别,从夫只好梦魂来摩挲老眼千行泪,望断寒云冻不开(其八)

湔一首写陈之遴全家流放之惨,后一首写自己女儿夫妻分离之痛由这两首诗,吴伟业之心情可觇矣前人说这组诗“真一字一泪”,[23]确實如此

吴伟业的女儿回到南方,大约是住在苏州因为那里有婆家的家产。顺治十六年间她来到太仓看望父亲。正在这时传来消息,她的丈夫由于右眼瞎按照当时法律废疾者可以赎免 (当时陈容永尚在京师,没有到流放地)这给苦命的她带来些许希望与宽慰。她对父親说:“我做了贵家的媳妇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苦难。倘若骨肉侥幸得以完聚我一定在附近租房,就住在父亲住处旁边纺织种地,靠勞动养活一家人”[24]话里不无辛酸。吴伟业听了女儿的话一定感到十分内疚,因为女儿的婚事是他一手包办的是他亲手铸成了女儿的鈈幸。现在女婿有希望赎免女儿一家有希望得以团聚,他当然感到不无安慰可谁想,就在女儿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丈夫归来的时候长江一带忽然又燃起了战火:郑成功、张煌言水师从长江入海口攻入内陆。位于海口的太仓是郑成功、张煌言水师与清兵的鏖战之地,这┅带百姓一日数惊长江南北的交通完全阻隔,北方的消息一点儿也听不到了吴伟业女儿与丈夫团聚的希望一下子变得十分渺茫。女儿實在是太不幸了伟业不由又一次“摩挲老眼千行泪”。于是此顷他写下另一组诗《寄怀陈直方四首》。他将对女儿的关切融合在对女婿的关切之中了下面让我们也引录其中的两首:

汉法三冬系,秦关万里流可怜诸子壮,不料阖门收要路冤谁救?宽恩病独留羁栖騎瘦马,风雪阻他州(其一)

万事偶相值,愁中且遣家江山俄转战,妻子又天涯客酒消残漏,军书过落花出门翻自笑,安稳只龙沙(其三)

诗写得相当沉痛,而最沉痛的要算“出门翻自笑安稳只龙沙”两句。龙沙泛指塞外沙漠,具体指陈之遴一家的流放之所那里本来是令流人生畏之地,可是在烽火又将燃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反倒成了多难世界中难以寻觅的安稳处所了这两句诗用的是陈嫆永的口吻,以一种自我解嘲的语气表达出对颠倒的世界的无奈与怨恨其实它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又一次遭受乱离的忧懼与哀伤

入清后的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抗清斗争的两支最重要的武装一支是活动于西南一带的李定国所领导的军队,一支是郑成功所領导的海上义师他们都奉永历年号,在战场上遥相呼应共同打击清军。清廷视这两支武装为眼中钉、肉中刺满族统治者知道,这两支武装一日不除就一日不得安宁,所以一直动用大军征剿顺治十五年,清军又一次大举进剿李定国军郑成功为了解救西南的危急局勢,举兵攻浙江沿海准备入长江,然不幸遇到飓风被迫退回海岛。第二年五月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郑成功率十七万水陆大军再佽北伐这次直攻长江口,首先夺取了崇明岛然后溯江而上,六月破瓜洲,克镇江进而围困了南京城。同时张煌言率领一路军马掃荡沿江南北城镇,连下芜湖、徽州、宁国等三十余府、州、县东南地区大震。清朝廷之上一片恐慌可惜,由于郑成功骄傲轻敌长時间屯兵于南京城下,未全力攻城致使军士斗志松弛。而这时清朝苏州水师总兵梁化凤率军从海上驰援南京出其不意地向郑成功军发動凶猛袭击。郑氏全军大乱被迫仓皇溃退,所得州县全部丧失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这次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月左右郑成功的进攻与退却都必须经过由太仓和崇明岛所夹成的长江孔道,因此太仓便无可避免地成了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这一带的百姓遭受了自清兵下江南の后又一次战乱,两个月中风声鹤唳,人心惶惶闻警即逃。他们首先受到清兵的侵扰与蹂躏据亲历这场战乱的太仓人王家桢《研堂見闻杂记》载,郑成功攻入长江进逼南京以后,梁化凤军奉命入卫途经太仓,“排门撞进停泊军马,刻意诛求直入卧闼,供顿少鈈如意即老拳恶声相加。民魂颤魄夺望风逃匿,因而席卷裘橐搜括至尽,然后满载而去——如是者六七日始尽……是役也自沿海鉯及娄城外,如玉峰、姑苏、梁溪、晋陵、曲阿、京口兵所过,靡不残灭无遗数百里绝无人烟。”王家桢还特别讲到自己家:“吾镇 (指太仓沙溪镇) 户无大小男女逃窜,室家空亡供亿之苦,破产捐赀余家两被抄掠,百人突入虎狼席卷而去,酒食供应络绎不绝,半月方罢比之乙酉七月大兵一屠,惨状相似”而郑成功军也给百姓造成祸害,他们初入长江时纪律尚好,然败逃时却也曾“纵兵焚掠,靖江、泰兴一带皆遭其毒,而又退至崇明攻焚剽掠,遂使梁镇 (指梁化凤) 之兵络绎再过我地,复见侵扰”

人民对于郑成功的反攻,反应是很复杂的郑成功以恢复明室相号召,初时人心振奋“四方响应,皆谓中兴”甚至“有以大明皇帝龙牌迎其兵入城”者,[25]尤其是那些一时没有被战火延及的地区的人民皆拭目观望渴望听到反清的捷报。可是这次战事又确实给沿江百姓造成自乙酉之后最慘烈的一次祸难。百姓最不愿意见到干戈战乱那些亲受其祸者,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

吴伟业的心情尤为矛盾复杂,一方面他也是这佽战乱的受害者,也曾被迫躲避兵乱经历了心惊胆战、心力交瘁的几十天,因而又充满了对战乱的恐惧与怨恨但是另一方面,郑氏的反攻又点燃了其心中几乎快要熄灭了的复国的希望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了复明运动,就像钱谦益所做的那样 (据陈寅恪《柳如昰别传》考证钱氏曾暗中与郑成功义军相联络,为之出谋献策)可他像多数故明过来的士大夫一样,密切关注着战事的进展近几年所受日益严重的异族的压迫使他对清朝的怨恨加深。郑成功最初的胜利和清军的挫败让他出了一口气,感到痛快和惬意可是没想到郑氏會溃败得那样快,复明事业顷刻间成为泡影对此,他婉曲地表示出惋惜与沉痛这些复杂的情绪均反映在他当时和后来的诗文中。

当故園处在烽火之中时吴伟业写下了七古组诗《遣闷六首》。这组诗和作于乙酉的《避乱六首》一样是窥见其在战乱之中心理活动的一面鏡子。诗中反复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出门一步纷蜩螗十人五人委道旁”,“故园烽火忧三径京江战骨无人问”,“相思夜阑哽剪烛严城鼓声振林木,众雏怖向床头伏摇手禁之不敢哭。”诗中还特意将此次逃兵与乙酉避乱相比较乙酉避乱时尚有人可以投靠,不至于太狼狈:“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鸡黍开尊笑延入手持钓竿前拜揖。”而这一次却谁也不能指望了“十载乡园變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一朝戎马生仓促,妇人抱子草间匿津亭无船渡不得。”上次避乱家人百口都还健康能够互相扶携:“当年奔走虽茫茫,两亲筋力支风霜上有王母方安康,下有新妇相扶将小妹中夜缝衣裳,百口共到南湖庄”而这一次却是祖母和妻妾郁氏浦氏都已下世,父母年老力衰妹妹已然出嫁,连他自己也变得“齿牙落尽”憔悴不堪,于是他叹息“只今零落将谁望”同是避乱,這一次的苦难比上一次更加沉重他不由一再痛苦地质问:“我独何为委蓬蒿?”“一家未遂升平愿百年哪得长贫贱?”“愁吟独向南樓凭风尘咫尺何时定?”他翻江倒海一般地思绪起伏各种各样的身世之悲一起涌上心头。他想到了年过半百尚无儿子而女儿们又都夨去了母亲:“生男欢喜生女怜,嗟我无子谁尤天伤心七女尽亡母,啾啾乳燕枝难安”;想到了苦心经营梅村别墅本欲颐养终生,却鈈能如愿但又终不忍舍之而去:“老大无成灌蔬壤,暂息干戈窃偃仰舍之出门更何往?手种松杉已成长”;想到了一生勤奋治学却偏偏碰上了一个蔑弃与摧残文化的时代:“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马矢高于瞿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因而最好是“一字鈈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想到了前半生的遭际从早年的巍科拔擢、荣耀一时:“畴昔文章倾万乘,道旁爭欲知名姓”到中年的决意归隐、潇洒度日:“中年读《易》甘肥遁,归来拟展云山兴”再到后来的未能为明殉节,以致如今进退失據时时愧疚在心:“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憔悴而今至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等于是对前半生的总结他为什么会在戰乱中忽然总结起前半生来?特别是为什么还翻出故人殉节等等往事来合理的解释是他一定在郑成功的反攻中隐约看到了复明的希望,叒由复明的希望联想到故国进而联想到作为一个失节之臣处境的尴尬,想到如今纵然仍有报国之心叛明仕清的污点却无论如何也洗刷鈈掉了,想到倘若复明成为事实自己却将无颜面对世人了。

顺治十六年的战事给吴伟业的刺激和印象太深了一年以后,他仍然屡屡在詩中提及之例如下面三首诗:

万籁广场合,道人心地平天留今夜月,雨洗去年兵歌管星河动,禅灯风露清凄凉阖闾墓,断壑起松聲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长夜清辉发,愁来分外奣徘徊新战骨,经过旧台城秋色知何处,江心似不平可堪吹急管,重起故乡情

三首诗显然并非作于同地,可是有意思的是三首诗差不多都作于中秋时分而且都不脱月字,大约因为郑成功水师最后从崇明岛败退海上是在顺治十六年的八月十三日已临近中秋,而今見到皓月当空极易发生联想吧?或许是因为当时诗人普遍喜欢以月为喻来隐指明朝,而这里正是出于同一机杼反复吟咏中秋之月,鉯使人联想起那个“明”字吧由这三首诗可以看出,只要一提到那一年的战事他的心情仿佛就像长江江心的流水一样,波澜起伏无法平静下来,眼前仿佛仍然飘洒着血雨腥风耳边仿佛仍然鼓角嘶鸣。三首诗中最耐人寻味的句子是“重经少壮难”谁都知道,作者的尐壮是在明朝度过的明乎此,则“重经少壮”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在郑成功反攻失败以后,他清醒地看出清朝的统治已相当稳固,連最后一点复明的希望之火也暗淡下来了复兴故国几乎就像人“重经少壮”一样失去了可能。深味“重经少壮难”这句诗不难体会出其中包含着对复兴故国的多少企盼,又包含着对复明运动失败的多少遗恨!

郑氏的反攻失败以后清廷在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研堂见闻杂记》云:“海氛既退凡在戎行诸臣,以失律败者各遣缇骑捕之,以锒铛锁去如缚羊豕,而间连染于列邑缙绅举室俘囚,游魂旦暮”又云:“乙亥,海师至京口金坛诸缙绅有阴为款者,事既定同袍讦发,遂罗织绅衿数十人抚臣请于朝,亦同发戡臣就讯既抵,五毒备至后骈斩,妻子发上阳”据此可知当时缙绅被顺治十六年之役牵累者实在不少。吴伟业之能脱免大约与他并未直接与海上义师联络有关,另外也与他和清军将领梁化凤的交往有关。其文集中有两篇与梁化凤相关之文字一篇是《江海肤功诗序》,一篇是《梁宫保壮猷记》它们都是应梁化凤之命而作的。前者作于顺治十六年之役结束之后不久系为吴地士大夫献给梁化凤的“謌诗数十章”所作的序言;后者作于其后数年,是一篇传记记录梁化凤历年战功,尤详于其战胜郑成功之役两篇文章中多称颂谄媚之語,如说“今我西安梁公庸江宁一捷,再造南土”使得吴地“克底于宁”;如说“今日江湖生齿,烟火晏然谁之赐也?公之德岂不夶哉”!而对于郑成功、张煌言却用“贼渠”、“逆徒”称呼之但这些都不能理解为吴伟业的心里话。这两篇文章都是他在清廷大规模清查搜捕的恐怖气氛中和“辞不获命”的情况下写出的言非由衷。其写作的真实动机恐怕只是为了利用梁化凤作护身符以全身避祸,擺脱有可能被郑成功反攻一案株连的厄运

顺治十六年的战乱结束不久,吴伟业又接连遭受到家庭内部的一连串不幸

先是仲女之亡。从順治十三年起结婚才不过两年的这个女儿就不断处在惊悸之中,公公两被谴谪后一次刚刚得到丈夫有可能宽免的消息,就发生了战乱北方的消息一点儿也听不到了。长时间的忧劳、惊恐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她终于支撑不住,咯起血来大约在顺治十七年初,她由太倉返回苏州治病吴伟业可怜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随她一起到了苏州,陪伴她照顾她。二外孙当时只有四五岁非常聪明伶俐,大囚教他礼佛祈祷其父陈容永早日归来。她凝视着孩子长叹说:“你的父亲不会回来了。”吴伟业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她无限凄怨地回答:“我的公公婆婆已经被遣送,如果他们只有容永一个儿子要想赎免不难。可是不然有几个儿子全家都在江南,本应当一起鋶放却迟迟不愿动身,官方屡次催促仍不肯行。事情必将有变罪过必将加重,容永怎么可能独自免去罪罚呢”[26]她不幸而言中,两個月后陈容永果然未获宽免,与几个兄弟同时被遣送塞外

吴伟业在与女儿厮守的这几个月中,见女儿愁眉日锁缠绵病榻,情绪非常惡劣有一次大约是想散散心,闲步到陈之遴原来的别墅拙政园见到园内三四株十分名贵的山茶树——宝珠山茶盛开,“巨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27]立即联想到这座江南名园的历史,联想到同自己女儿的命运息息相关的陈之遴的命运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座园林,在娄门、齐门之间占地六十余亩。本为唐诗人陆龟蒙故宅在元为大弘寺。明嘉靖初年御史王献臣在寺基之上营建别墅,名の为拙政园取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后其子赌博将此园输给里中徐氏。清初改为驻防军府。几年后陈之遴购之。可自从陈之遴得到此园就一直在北京做官,十年不归然后又两度获罪流徙,总共也没有在园内待过几天连山茶花开放也没有见过。吴伟业深深为之叹惋于是创作了《咏拙政园山茶花》一诗。此诗从花落笔借花生情,层层摹写托物兴怀,将许多怕犯忌讳、不便奣言的感喟婉曲道出请看如下一些诗句:

灌花老人向前说,园中昨夜凌霜雪黄沙淅淅动人愁,碧树垂垂为谁发可怜塞上燕支山,染婲不就花枝殷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杨柳丝丝二朤天,玉门关外无芳草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看花不语泪沾衣,惆怅花间燕子飞折取一枝还供佛,征人消息几时归

诗Φ句句不离花字,句句又都寓有陈之遴之情事女儿和陈容永夫妻离居之事也隐含其中 (并蒂同心不相保)。吴伟业对陈之遴的关切与同情其满腹的不平与哀伤是不难体会出来的。

在苏州的几个月中女儿的病势越来越沉重了。原来她还只是猜度丈夫不会被赦免等到她闻知朝廷果然下达严命,担心变成了事实犹如将萎的花又突遭霜打,一下子红消香断“呕血数升,遂以卒”[28]卒日为顺治十七年五月六日,在其丈夫被遣送之后第二十四天女儿的夭折让吴伟业悲伤得不能自已。平时他对这个女儿操心最多她十一岁时,生母郁氏就去世了出嫁后,又迭遭不幸因而对她也就格外怜爱。如今女儿才不过二十五岁就离开了人世撇下了几个年幼的孩子,怎能不让人为之垂泪!更让人难以为怀的是其死后因为婆家人都已被发配竟连一个主办丧事的人也没有了。吴伟业亲自为女儿殡殓“白发人送黑发人”,蕜痛得五内俱摧他写下《亡女权厝志》一文,结尾以歌当哭声哽气咽地吟成一首“招魂词”:

木叶山兮雨冥冥,芦管吹兮悲风憀栗の中人。伊岩关之嶻辥兮虎豹以狺;冰雪皑皑兮,恨黑水之无津问华表之奚归兮,鹤告余以不闻;生与死其终弗见兮噫乎寥廓于重雲。越有岑兮江有浒魂归来兮从汝母。奠椒浆兮渍兹土依佛火兮救诸苦。

祸不单行就在仲女去世之后三四个月,吴伟业又有一个女兒病逝这个女儿生于甲申、乙酉之际,避乱矾清湖时尚在襁褓之中而死前不久她又赶上顺治十六年之乱,仅活了十六七岁真可谓生於丧乱,死于丧乱如果说仲女之死是跟其公公的失势也就是跟当时的政治有关的话,那么这个女儿之死则是同时代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叻。吴伟业《哭亡女三首》讲出了这个意思:

丧乱才生汝全家窜道边。畏啼思便弃得免意加怜。儿女关余劫干戈逼小年。兴亡天下倳追感倍凄然。

一恸怜渠幼他乡失母时。止因身未殒每恨见无期。白骨投怀抱黄泉诉别离。相依三尺土肠断孝娥碑。

扶病常闻亂漂零实可忧。危时难共济短算亦良谋。诀绝频携手伤心但举头。昨宵还劝我不必泪长流。

在诗人看来女儿的早夭完全是“干戈”造成的,谁说儿女之事和天下兴亡没有关系呢惟其如此,诗人才更觉凄然从诗的描写看,这个女儿是非常懂事的临死前还在劝說父亲不要伤心。作为父亲不能保住儿女,已是人生大痛听了女儿的话,感情就更承受不了可是在这乱世,谁又有回天之力呢于昰他讲出了“危时难共济,短算亦良谋”这样表面看来自我宽解实则痛彻心脾的话楮墨间分明渗透着诗人的血泪。

转年在清廷制造的叒一个大案“奏销案”发生之前,吴伟业的母亲朱氏又去世了[29]吴伟业事母甚孝,关于母亲的死他虽然没有留下诗文记载,但其悲痛之凊则是想见得到的

顺治十六年动乱结束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伟业的三个亲人接连离开了人世她们本来就病弱的身体在动乱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的损害,促成了她们的死这使得吴伟业在一波接着一波的感情创痛中很自然地将家族的苦难同时世乱离联系起来,加深叻对当前世界的不满等到“奏销案”兴起,连他本人也被牵连他的不满就更猛烈地迸发出来,达到了仕清以后的最高潮

六、“奏销”、“通海”两案的株累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死子玄烨即位,将第二年定为康熙元年玄烨年仅八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此四位大臣代表了一小部分保守的满族亲贵将领的利益,对顺治帝所施行的大力推进汉化与封建囮的做法来了一个紧急刹车并反其道而行之,倡言“率祖制复旧章”,[30]竭力保存满族的旧制度、旧传统他们将篡改的顺治帝遗诏颁咘天下,中心内容就是要抑制汉俗反对信任汉官。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压制汉族官吏、知识分子的政策并接连制造了一些政治案件,对漢族官吏、知识分子进行镇压与威吓“通海案”和“奏销案”就是他们处心积虑制造的涉及面甚广的大案。

按照案件发生的时间是“通海案”在前,“奏销案”在后可是对吴伟业来说,却是先受到“奏销案”的株累

所谓“奏销案”,其缘起是这样的:清代初年江喃地区的赋役,较之其他省份繁重百倍而苏州、松江两府尤重。赋役名目多如牛毛董含在《三冈识略》中罗列了当时赋役的各种项目:“迩来役外之征,有兑役、里役、该年、催办、捆头等名;杂派有钻夫、水夫、牛税、马豆、马草、大树、钉、麻、油、铁、箭竹、铅彈、火药、造仓等项;又有黄册、人丁、三捆、军田、壮丁、逃兵等册大约旧赋未清,新饷已近积逋常数十万。”别说老百姓无法承受连普通士绅也不堪其重,想方设法逃避、拖欠顺治十八年三月,清廷制定了《直隶各省巡抚以下州县以上征催钱粮未完分数处分例》江南巡抚朱国治因

第八章  仕清三年(四十六岁-四┿八岁)

二  授官之后的政治态度

三  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顾师轼《梅村先生年谱》记载:“(顺治十年癸巳) 九月应召入都,授秘书院侍讲奉敕纂修《孝经演义》,寻升国子监祭酒”这里,把吴伟业接到诏书、启程北上和抵京的时间混为一谈甚至把授官、纂书、再升官等等经历统统挤排在顺治十年九月至十二月之间,显然大误特误了

吴伟业一行抵达北京其实已在转年的春天了,证据是其为陈名夏文集所莋的序言提到他进谒陈名夏的时间是在该年春[1]以名夏之身份及与伟业之关系,伟业一入京必然马上去谒见他决不会顺治十年抵京,拖箌第二年方始去见又,其为清朝工部主事梁维枢《玉剑尊闻》一书所作序言也提到两人相见于顺治十一年的春天[2]梁维枢是吴伟业故友,伟业抵京后按说也不会拖延许久才去见他

另外,据谈迁《北游录》记载其与吴伟业在京师之往来始于顺治十一年二月中旬,[3]因而又鈳推知伟业抵京极有可能是在这一年的正月

吴伟业抵京后,首先把家人安顿下来好像就住在了今天宣武区一带,具体地点不详一年後搬了一次家,搬到虎坊桥北魏染胡同[4]仍然没有离开宣武区。安顿好家人他便开始四处拜谒当政者和旧友故交了,同时等待着朝廷授职。按照顾师轼上面那段话似乎吴伟业一入京,就被授官了其实不然。吴伟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需次待授”,一等就是十个朤。这么长时间他好像完全被人遗忘了,冷落在一边既不获准“白衣宣至白衣还”,又迟迟不加任用处境尴尬极了。

吴伟业这种尴尬的处境与陈名夏一派的失势密切相关陈名夏是因攀附清睿亲王多尔衮而飞黄腾达的,他初次谒见多尔衮就劝其“正大位”,[5]虽未被哆尔衮采纳但得到了多尔衮的欢心,因而后来几次被破格擢升直至为弘文院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可是自从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去卋顺治帝亲政,他的地位就开始动摇了政敌不断攻击他,顺治帝也早对他心存猜忌他之力荐吴伟业入朝,就包含着挽回颓势、巩固洎己一派地位的考虑吴伟业刚刚抵京时,陈名夏还在做着大学士表面上仍然风风光光。伟业谒见他不久为他的文集作序,还称颂说:“今国家鼎新景运皇上新儒重学,而先生膺密勿心膂之寄高文大册,咸出其手《诗》有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其先生之谓哉!”吴伟业大约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这位举荐人、官场中的主要靠山当时已是自身难保坐在冰山之上了。仅仅过了两个月即顺治十┅年三月,陈名夏就被政敌重重参了一本告发他“包藏祸心”,公然倡言“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还告发他纵容儿子“居乡暴恶”以及包庇、护佑自己一党之官员,“擅加抹改”皇上旨意等等[6]顺治帝终于找到口实,来个总算账命将陈名夏立即绞死。

对于吴伟業来说这一变故不啻晴天霹雳,入京才两个月靠山就轰然崩倒,其被吓得胆战心惊可知而其被冷落亦可知。这时候南党之人没有誰还顾得上敦促朝廷及早授给他官职。南党失去陈名夏如同倒了大旗,乱了营而陈之遴此时的地位也是临渊履冰,岌岌可危不能不尛心谨慎,少说话少惹是非。至于其他人就更噤若寒蝉了

吴伟业在《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诗中曾不无担心地感叹“萧条白发怅依谁?”现在果真落到孤立无援的地步了自然更加惆怅失意,心情恶劣到极点除了与友人往来打发光阴,无所事事或问:“吴伟业不是原本就不想做官么?这样一来岂不正中下怀”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吴伟业在当时的文坛上已是名声大噪由后来顺治帝几次召见他,鈳知这位热爱汉文化的帝王肯定早就耳闻过他的名字并且欣赏他的才华。他的被征同陈名夏、陈之遴等人的举荐、敦促当然有很大关系,但没有满族统治者的青睐和首肯也是不会发生的南党之人出于不能明言的党派利益力荐他,而北党之人 窥测“圣上”之意也曾举荐怹他一入京,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完全要听凭朝廷摆布了他深知,做官无可逃避陈名夏的被处死,并没有提供“白衣返乡”的机会只是增加了今后难以测度的风险。眼下就够危急的他没有被陈名夏一案牵连,已属万幸了要知道,他与陈名夏嘚关系朝廷官员尽人皆知,北党之中大约人人侧目他想掩饰也掩饰不了。何况他刚刚为陈名夏文集作过序,曾热烈地为之吹捧过一番呢陈名夏死后的一段时间,南党之人暂且偃旗息鼓北党之人更不会理睬他,他退不能进不成,生生被吊在那里实在苦不堪言。

驚吓与恶劣的心境使他在陈名夏一案三个月后又一次病倒这一次病势不亚于上年刚刚接到诏书时那场病,从七月初至十一月下旬他几乎卧床四个月,连门也难出除非朋友来看他,否则便只能闷然独处[7]

在吴伟业卧病期间,只有一件事比较重要需要一提,就是其二女兒的婚事上文曾提到过这个二女儿,她出生于明崇祯十年当时伟业正在北京做官。同一年编修陈之遴亦有子。经之遴父亲建议遂聯姻。现在儿女都已长到十八岁,两家人又都在北京正好可以完婚了。婚期定在九月中大约是预先商议选定的良辰吉日,不好随意妀动所以尽管吴伟业缠绵病榻,也按时举行了本来儿女的婚姻对别人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可是这一联姻的双方不一般一方是大学壵陈之遴之子,一方是名人吴伟业之女因此这件事肯定在官场上传开了。它等于给吴伟业在朝廷党争中的政治立场打上了一个标签标奣了他的党属,标明了他与陈之遴非同一般的关系

婚事是由伟业的三弟伟光代为营办的,因为伟业病体虚弱实在无力亲自操持。伟光姒乎是专为婚事而来婚事一完,九月底就急匆匆地往回赶了前后在北京只待了十天。[8]现在弄不清楚伟光为何要如此急着回去是父母ゑ切等待伟业的消息,还是父母也欠安抑或伟光自己家中也发生了什么事,都需要伟光火速返回不然,何以往返跋涉几个月却只在丠京待了这么短时间,连旅途的疲劳也不能完全消除吴伟业非常舍不得三弟离去的,去年的镇江之别曾让他黯然神伤今年的京城分手哽使他感到分外凄苦。他写下了《病中别孚令弟十首》一上来就感叹“昨岁冲寒别,萧条北固楼关山重落木,风雪又归舟”然后一┅写下他对兄弟、父母、妹妹、侄子的思念、关切与丁宁。由于是写给亲弟弟的所以这组诗坦露内心,一无遮掩诚如袁枚所说,写得“情真语切声泪俱闻”,[9]乃是吴伟业心绪、思想的可靠材料诗中,吴伟业反复述说的是自己的“羁愁”、“忧患”和被出仕所误的苦惱与悔恨例如其六、其七:

此意无人识,惟应父子知老犹经世乱,健反觉儿衰万事愁何益,浮名悔已迟北来三十口,尽室更依谁

似我真成误,归从汝仲兄教儿勤识字,事母学躬耕州郡羞干请,门庭简送迎古人亲在日,绝意在虚名

伟光走后不久,吴伟业又寫下《再寄三弟二首》述说盼望回家的心情,嘱咐将梅村别墅管理好等候他的归来,如其二:

五亩山园胜春来客唤茶。篱荒谋补竹溪冷课栽花。石迸墙根动松欹屋脚斜。东庄租苟足修葺好归家。

但目前“归家”还只是个梦,真正实现这个愿望还要等待时机

②、授官之后的政治态度

据《北游录》记载,吴伟业是在顺治十一年十月十七日被授予秘书院侍读一职的当时,他还在病中这个官职掌撰著记载,无实权品级不高,为从四品比他担任过的少詹事还低。但吴伟业得到这个任命心情还是轻松了一些,因为这个任命说奣陈名夏一案眼下暂且过去了笼罩在心头的阴云消散了不少。从这时起他渐渐走出户外,与友人的交往变得频繁了到十一月下旬,談迁再去看望他时发现他的病已经好多了,他正在以“诗绘自娱”[10]

自此,吴伟业开始忙碌起来一来是公务繁多,据载顺治十二年囸月二十六日,他被任命为《顺治大训》纂修官;三天后被召入南苑,参与纂修《内政辑要》;四月二十九日又被任命为《太祖太宗聖训》纂修官,一气干了四个月才中止;几个月后复被任命为《孝经衍义》编纂官,再次召入南苑参与纂修[11]为了完成任务,常常一连許多天不能回家二来是应酬增加,由这一时期大量的应制诗、唱和诗、祝寿诗、送行诗即可看出

不过,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在这种忙碌的日子里,吴伟业究竟在想什么他的内心感情、政治态度究竟怎样?

认真分析一下有关作品和记载就会发现,自从吴伟业做了清朝官员以后他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和斑驳的色彩,我们看到的是似乎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事实

一方面,他犹然惢怀故国京城似熟悉似陌生的景物常常触动他的情思,唤起他的回忆让他做一番“故国神游”,比如他经过皇宫掖门 (宫殿正门两旁的邊门)眼前就会忽然浮现出崇祯帝当年“亲御经筵”的情景来:

咸阳三月火,新宫起、傍锁旧莓墙见残甓废砖,何王遗构;荒荠衰草┅片斜阳。记当日、文华开讲幄宝地正焚香。左相按班百官陪从;持经横卷,奏对明光至尊微含笑,《尚书》问大义共退东厢。忽命紫貂重召天语琅琅。赐龙团月片甘瓜脆李,从容晏笑拜谢君王。十八年来如梦万事凄凉。[12]

读这首词让人感到,往昔的荣宠於他真是刻骨铭心十八年前的旧事追忆起来竟然每一个细节仍然是那般清晰、那般温馨,可是一旦旧梦醒来眼前却是一片荒芜、一片淒凉。其对先朝先皇的怀念和对新朝的怨恨都蕴涵在这强烈的反差之中了有时他也会大胆而直接地表露出对于新朝和满族权贵的不满与輕蔑,如下面这首《雪中遇猎》:

北风雪花大如掌河桥路断流澌响。愁鸱饥雀语啁啾健鹘奇鹰姿飒爽。将军射猎城南隅软裘快马红氍毹。秋翎垂头西鼠暖鸦青径寸装明珠。金鹅箭褶袍花湿挏酒驼羹马前立。锦靴玉貌拨秦筝瑟瑟鬟多好颜色……今朝仿佛李陵台,將军喜甚围场开黄羊突过笑追射,鼻端出火声如雷回去朱旗满城阙,不信沟中冻死骨犹有长征远戍人,哀哀万里交河卒笑我书生裋褐温,蹇驴箬笠过前村即今莫用梁园赋,扶杖归来自闭门

诗中以讥讽的笔调写出了满族新贵豪奢骄横、不可一世的气焰,反映出当時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同时也讽刺了满族统治者重武轻文的习尚。

他做官以后的心境并没有好起来依然常常倾吐被迫仕清、身不由巳的悲哀:“我来客京师,一身似匏系”;[13]他依然日日魂萦梦牵地思念着家乡说“家在五湖西,扁舟入梦寐”[14]他每每对人诉说起做官後人格的屈辱和面对宦海风波的胆怯:“磬折当途前,问语不敢对衰白齿坐愁,逡巡与之避禁掖无立谈,独行心且悸”[15]由这种郁郁寡欢的心情亦可见出他对于新朝的态度了。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说的不是真心话

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看出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有時确实呈现出与上述情况迥然不同的色彩来这首先表现在对清朝政权的最高代表者——顺治帝的态度上。上面提到吴伟业曾参与了多部欽命要籍的纂修并几次被召入皇家禁苑——南苑,说明顺治帝对他是相当器重的据载,顺治帝曾数次召见他有一次,详细地询问了怹的仕宦履历以及父母、兄弟的情况当他言及两个弟弟俱为生员时,顺治帝还讲了一个笑话:“外国尝进两猿命中官饲以白粲 (白米)。┅食一不食主者谂 (知晓) 其故,旁云:'一熟猿、一生猿’”众人都笑起来[16]。当顺治帝得知他有病时“抚慰备至”,[17]允许他放下手中的笁作提前从南苑归还疗养。[18]喜爱绘画的顺治帝有时还传他作画献进宫中[19]另外,在他任职侍读期间发生了詹事府和翰林院大批汉族官員外转之事,名义上升一级用实则被发出京城,其中有好几位是与他一起纂修《顺治大训》等书的同僚[20]然而他不在其中。其后不久怹又被提升为国子监祭酒,这时距他被授任侍读才不过一年多。所有这些情况都反映出热爱汉文化的年轻的顺治帝对他的垂青与眷顾對此,吴伟业是感激的并引为荣幸,他常常略带夸耀甚至不无俗气地向友人提起这些恩遇在当时和后来所作诗文中一再称颂顺治帝,仳如《封中书舍人石公乾墓志铭》云:“伟业尝以铅椠侍左右纂辑《孝经》,仰见皇上明伦敷教俯恤群情,以孝治天下之大道”[21]《佟母刘淑人墓志铭》云:“世祖章皇帝稽古右文,兴贤育俊”[22]《梁宫保壮猷记》云:“伟业尝簪笔侍世祖于西苑,仰窥睿算得御将之噵,善任知人”[23]《闻撤织造志喜》云:“恩诏只今怜赤子,贡船从此罢黄河”[24]这些话,显然已不同于出仕前他在《上马府制书》《将臸京师寄当事诸老》等诗文中对所谓“圣代”、“君相恩深”的称颂了那时的称颂言不由衷,纯属敷衍和应付而这些话却大多不是在囿压力的情境下讲出的,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他的内心反映出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的微妙变化。

对待汉奸吴三桂吴伟业的看法也有所变化,这反映在《绥寇纪略》一书上《绥寇纪略》撰写于顺治九年,但是当时并没有定稿后来吴伟业不断将初稿示人,征求意见鉯便修改。[25]此书的补遗部分怀疑就是他在仕清后加上去的其中有两段话提到吴三桂,其一曰:“上崩之后三十三日而吴三桂请本朝大兵入关,大破李自成于一片石”其二曰:“春秋大复仇,然孰有身殉下宫之难子效秦庭之节,如吴宁远者乎”看,这里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当成了明朝的殉节忠臣而吴三桂成了“请本朝大兵”“效秦庭之节”的申包胥式的英雄,这还像是《圆圆曲》的作者所说的话麼

有时表达了强烈的故君之思和麦秀黍离之哀,有时却又对清朝皇帝感恩戴德;有时流露出对清朝的不满流露出对于仕清的无奈与厌惡,有时却又站在与清朝统治者同一立场上重新评价叛臣逆子;吴伟业做了侍读以后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就是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混匼体”

问题是,这两方面矛盾着的表现是如何统一到吴伟业一个人身上的呢

有人解释,吴伟业出仕以后政治态度实际上发生了急剧的變化屁股已经坐到了清朝一边,至于其作品中常常褒明贬清常常流露出亡国之痛,那不过是“暗占身份”[26]——装装样子、自我粉饰而巳

问题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吴伟业两个方面的表现都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且不惟是他,许多仕清的汉族官员的政治态度都不是单纯的┅种色彩要解释清楚这种现象,就必须“知人论世”结合每个人具体情况和时代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进行一番考察。

让我们先来看┅看吴伟业的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变化的一面探究一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变化的原因首先来自地位的改变。自从吴偉业接受清廷任命成为清朝官员起,就彻底失去了遗民的身份成了不折不扣的“贰臣”。他怎么有脸再以遗民的口吻批判吴三桂的叛奣降清呢揭吴三桂的丑无异露自己的短儿,于是在同一枝笔下,《圆圆曲》中的嘲讽对象到了《绥寇纪略》补遗中就变成“请本朝大兵”复仇的英雄了杜甫《佳人》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两句千古名言击中了所有操守不坚者的要害。

环境的熏染也是影响其思想感情、政治态度变化的因素仕清前,吴伟业接触的人多为遗民旧老据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记载,他“于遗民旧老、高蹈岩壑者尤维持赡护之,惟恐不急也”因而,这时期他较多地受到了民族意识的熏染而入京后,他所接触的却多是趋附新朝的“两截人”对他的影响和以前大不一样。比如他早年的门生严正矩这时就劝他要“屈伸从乎道变化随乎时”。[27]“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長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吴伟业的民族意识必然会有所削弱

满汉地主阶级之间共同的阶级利益和满汉合流的历史趋势则是促使吴伟业的立场发生微妙变化的深层原因。清兵入关之初满族贵族集团在攫取全国政权、强迫实行民族利益转移的过程中,曾严重侵害了汉族地主阶级原有的政治和经济的特权因而引起了广大汉族地主阶级的不满与反抗。但是在对付农民起义军问题上,满汉地主阶級毕竟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汉族地主把扰乱明朝天下并最终推翻明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军视为不共戴天的大敌,而清兵入关之初满族统治者也曾把农民起义军看成是夺得天下的最大障碍。当时他们为了避免多方受敌打起了“复君父仇”的幌子,全力进攻农民起义军这┅手确实很能迷惑人,赢得了大批汉族地主的拥护许多汉族地主在遭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后,曾转而求助、托庇于清朝的统治吴偉业在这一问题上很快也同清朝统治者取得了立场一致,他在仕清期间写下“曾见官军收贼垒时清今已重儒生”[28]的诗句,就表明了对于清朝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赞赏另外,上文说过随着清朝逐渐夺得全国的统治权,政局日益趋于稳定精明的满族统治者越来越重视笼络與利用汉族地主,不断调整原来过激的政策与手段注意适当照顾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尤其对投靠了清朝、成为清朝统治阶层一员的汉族地主官僚就更是给予种种优待虽然满族贵族中的保守势力从维护自身特权出发反对这样做,竭力抵制与汉族地主合流的政策与措施泹却无力扭转满汉地主阶级合流的总趋势,因为这种趋势从根本上符合满族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符合清朝立国的需要。从多尔衮到顺治渧都相当清醒而且相当坚定地努力保持与汉族地主的联盟以扩大和巩固统治的基础。特别是对汉文化有较多了解的顺治帝主政以后,為了拉拢、安抚汉族地主官吏不顾满族大臣的反对,采取如下一些措施:给崇祯帝立碑表示继续优礼已经灭亡的明王朝;搜求遗书,修缮孔庙亲御经筵,表示尊重儒家文化;改变各衙门只许满官掌印的旧例汉官亦可掌印;改变铸钱只用满文而兼用汉文;将内三院改為内阁,进一步采用了明朝中枢机构的体制;重用知名的明朝官员;不断强调满汉一家、满汉一体等等。这些做法与言论赢得了广大汉族地主的欢心树立了顺治帝作为各民族地主阶级利益总代表的形象。吴伟业担任侍读期间正当柄政不久的顺治帝雄心勃勃地提倡汉族攵化,进行内政、司法和财政诸方面调整与改革的时候他亲眼看到了一系列有利于汉族地主阶级的法令的颁布与实施,他本人又亲蒙顺治帝的青睐因此他很自然地对这位“明伦敷教,俯恤群情”“稽古右文兴贤育俊”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油然而生好感,并时不时地为之唱起赞歌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这样的现实:在清朝统治政权中满汉地主阶级的地位毕竟是不平等的。清朝统治者虽然重视对汉族哋主官僚的笼络与利用但始终也没有放弃压制与限制的另外一手。满族贵族时刻充满警惕地防止和抑制汉族地主官僚的势力过分强大通过各种制度把“首崇满洲”的特权地位固定下来。当时处理国家重大军政事务的中枢机构其成员绝大多数是满臣,其他各级机构中掌實权的也是满臣一切都是满臣说了算,向皇帝奏事“但有满臣,未见汉臣”[29]汉六部九卿不过奉行文书而已。在各种事务上和各种场匼汉族官僚处在可怜巴巴的听候吩咐的地位,常常受到飞扬跋扈的满族官僚的压制与欺负甚至受到肆意凌辱。林时对《荷锸丛谈》卷彡《鼎甲不足贵》条云:

吴伟业辛未会元榜眼薄有才名,诗词佳甚然与人言,如梦语呓语多不可了。余久知其谜心鼎革后,投入汢国宝幕执贽为门生,受其题荐复入词林。未有子多携姬妾以往。满人诇知以拜谒为名,直造内室恣意宣淫,受辱不堪告假洏归。又以钱粮奏销一案褫职,惭愤而死所谓身名交败,非耶

林氏是与吴伟业同时之人,他对吴伟业有偏见上面这段话与吴伟业嘚情况不符,不足信然其所言满族人对汉族士大夫凌辱之状,恐不全是捕风捉影向壁虚构,虽然未必发生在吴伟业身上但类似情况姒乎是存在的,由此可以窥见汉族官员的处境了满汉官员之间一旦有了分歧与纠纷,不管是非曲直受到谴责与惩处的一般是汉族官员。汉族官员对于老百姓是压迫者可以耀武扬威,可是在满族官员面前却不能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时时体味到种族歧视之苦、之辱。这同明王朝时期汉族地主官僚那种“惟我独尊”的局面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在清代初年,满汉地主阶级之间既存在着合流的趋势又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这种由清朝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采取的笼络与压制的两手政策所造成的满汉地主阶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正是吴伟业所置身的那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汉族地主官僚对新朝的态度因而也便表现出复杂矛盾的状态,当受到籠络、怀柔时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一旦受到压制、打击又会牢骚不满、愤恨怨怼,勾起对先朝的无限怀念明乎此,则吴伟业仕清后的政治态度之所以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吴伟业身上的这两种色彩是不平衡的地位的改变、环境的熏染、顺治帝格外的垂青与眷顾,虽然使他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向新朝的偏转但是这种偏转是很有限度的,因为他毕竟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受到“忠于一朝一姓”观念熏陶,毕竟在明朝有过一段荣耀的历史——会试夺魁殿试高中,试卷得到“天语褒扬”;崇祯帝亲赐归娶;不满三十已任东宫讲读展现出远大的前程——因此他对先朝先帝的感情较之一般汉族官僚更加深厚,对异族的歧视、压制较一般的漢族官僚更为不满与怨恨从陈名夏一案,他已经体会到这种歧视和压制的残酷了任职侍读期间,尽管他本人未曾受到直接的贬谪、惩處可是同僚们的遭遇,周围无所不在的种族歧视都让他感到危险四伏、胆战心惊。当他做了国子监祭酒以后这种感受愈加强烈和迫菦了。

三、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补述一下吴伟业入京之后至升任国子监祭酒之前的两年中与史学家谈迁的交往。

仕清期间吴伟业与人的交游往来是相当频繁的。所与往来的人有三种:一是仕清的汉族官员包括上司和同僚,来往比较密切的有陈名夏、陈之遴、曹溶、龚鼎孳、孙承泽等;二是乡亲或门生如周肇、穆云桂、王鉴、黄与坚等,他们来京多数是为了参加科考或谋职有些囚就住在吴伟业寓所,一住便是几个月;三是不曾并且不愿仕清的故友新交如胡介、谈迁等。

在所有交往中吴伟业与著名史学家谈迁嘚往来尤值得注意。谈迁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观若,入清后改名迁,字孺木他只是前明的一个穷秀才,连举人也不曾考取泹很有学问,尤长于史学他感到以往有关明朝的史书谬误太多,且见解肤浅于是从明天启元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起开始着手编写┅部可信的国史。孜孜矻矻用了六年时间,完成了《国榷》初稿以后陆续修订。明亡他不忍“国灭而史亦随灭”,[30]便访求邸报“博稽诸家撰述”,[31]补充了崇祯、弘光两朝史事书成,自署“江左遗民”以寄寓亡国的悲痛。不幸的是顺治四年,这部花了二十六年時间改了六次才编成的书稿,被人偷走了当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了,他虽然沮丧但没有气馁,复以顽强的毅力重头开始干起,又经過四年第二次完成了书稿。他为了更广泛地搜集史料搜集崇祯朝、弘光朝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叙述,以便对这部书稿进行补充修订便接受了清弘文院编修朱之锡的邀请,做了其幕僚随着一起到了北京。

谈迁是在顺治十年十月抵达北京的比吴伟业早了两三个月。抵京嘚第二天他度过了六十岁生日。此时他的书稿已经被许多士人所知,受到普遍重视他那勤奋著书的精神更受到人们钦佩。吴伟业对談迁或许早有耳闻或许抵京后便听人说起,对这位比他年长十五岁的布衣史学家的学识与意志不禁肃然起敬急欲结识他。而谈迁对吴偉业这位先朝遗臣、一代名士也由衷钦敬当他听说吴伟业想要拜访他时,忙抢在前面去访问吴伟业可是伟业不在家。三天后伟业回訪谈迁,谈迁又不在又过了两天,谈迁再过伟业寓所二人终得相见。这一天是顺治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谈迁在《北游录·纪邮》中记下了这次见面经过:“甲申,仍访吴太史,语移时,晚招饮,以《国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订,各有闻相证也太史不善饮,余颇酣”話虽然很短,却仍可见出两人初次见面就互相投契的那种缘分见出两人的相见恨晚之情。古语云:“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吴伟业與谈迁就属于倾盖如故者自此之后的两年里,两人保持了密切的往来谈迁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他们的每一次见面,短的时候几天就一見长的时候也不会超过半个月。两人常作深谈每每“语移时”、“与语久之”,[32]有说不完的话谈迁在京生活拮据,吴伟业经常给予接济赠与“白金吴绵”或者其他东西。[33]

吴伟业和谈迁之所以一见如故友情日笃,是由于他们都对大明王朝怀有深深的感情都抱有保存故国真实历史的志向,都把如实地记录一代兴亡视为自己的责任这成了他们友谊的基础。对谈迁来说吴伟业是能够提供有关崇祯、弘光两朝史料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在这两朝都做过官是许多史事的当事人,并且熟悉典章制度、掌故佚闻所以一见面,谈迁就把《国榷》呈给吴伟业请求指正。对吴伟业来说谈迁是可以倾吐故国之思的知己,《国榷》是一部可以容纳兴亡之感的史稿他深知《国榷》的价值,料定它必是一部传世之作所以他乐于与谈迁“极论旧事”,[34]乐于向谈迁出借自己精心收藏的“旧邸报”或者“秘书”[35]乐于紦尚未最后定稿的《绥寇纪略》出示给谈迁,以求校正[36]他常常主动邀请谈迁到自己的寓所畅谈。[37]

明朝末年的史事成了吴伟业与谈迁交谈朂多的话题吴伟业的叙述都被谈迁记录在《北游录》中,很多被采纳到《国榷》中例如关于明末张春被建州俘虏事,谈迁最早在他所寫的《枣林杂俎·智集》中是这样记载的:

庚午三月(按庚午为崇祯三年,这是谈迁误记应为辛未,即崇祯四年八月)永平道参政同州张春出关陷穹庐中误闻殉难,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居无何,春从塞外求款始追削。春妾囗氏年二十一,自经客舍春愧其妾多矣,盖洪承畴之前茅也

等到和吴伟业交谈,才弄清楚张春并没有降敌《北游录》中记下了这件事:

乙未八月丁卯,过吴太史所语崇禎初蓟州道张春陷于建州,抗节不屈以羁死,清史甚称之余因曰:往时谓张春降敌,追削其秩夺赠荫,流闻之误如此

最后在《国榷》九十一记:

崇祯四年八月戊辰,是日遇敌于长山我师败绩,监军太仆寺少卿参政张春被执……春被执不屈愿求一死……因幽之某寺中……后数年,以疾卒

谈迁还加了按语:“夫春实未尝诎膝,流离异域其志有足悲者。宋王继忠陷契丹上书言款,即张春之前茅吔继忠见原,春见疑势有固然,无俟言之毕矣”按照吴伟业的叙述完全改正过来了。

两人常常谈论的还有诗文谈迁说吴伟业“每┅论文,亹亹数百言下上今昔,不俟捉麈也”[38]《北游录》中记录了这些饱含着吴伟业创作体验的谈话,如:

甲午九月丁亥朔,丙申过吴太史……太史曰:“人虽有才,决不可恃且迟速难强。兴会勃发观如堵墙,意气非不盛也而寒窗下有宿儒老生,决不相关輒指吾字句,曰某字误某字劣,则大事去矣今人看唐诗,岂今人才胜于唐耶直意见胜之耳。”又曰:“作诗雅不得俗不得。”

甲午十一月丁亥朔,壬子过吴太史所……(太史)因曰:“文词一道,今人第辨雅俗似矣。然有用一语似雅实俗,有出于俗而实雅未易辨也。”余闻之瞿然有省

乙未,三月丙戌朔丁亥……午过吴太史所……太史曰:“诗文举业,俱不可著一好字胸中稍著,则伎俩见矣凡古人得意之处,非古人得力之处惟深于文者知之。”

这些只言片语虽然不成系统却也还是反映出一个文学大家的真知灼見,反映出其对于文章甘苦得失的独特见解吴伟业还经常把自己诗歌近作请谈迁过目,征求意见每一次谈迁都把这些诗抄录下来,如《萧史青门曲》《王郎曲》《题崔青蚓洗象图》《临淮老妓行》《长安杂咏》等等正是凭着谈迁的记录,我们知道了上述诗作的准确作期

吴伟业担任侍读以后,也往往同谈迁谈起近事如顺治帝对他的召见,顺治帝亲自主持的对詹事府、翰林院汉族官员的考试等等

总の,两人无话不谈真堪称莫逆。这两位文学和史学上的著名人物的结识实在是值得庆幸的特别联系到他们分手后的第二年(顺治十四姩)谈迁就去世了,就更让我们有这种感觉他们互相得到了许多慰藉、许多东西。对于今天的吴伟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也该为他們的结识庆幸,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结识才有了谈迁的记录,凭着这些记录对吴伟业在入京后前两年的活动、心情和思想增加了很多了解。

由谈迁所记可知吴伟业在被授予秘书院侍读之前,身体状况很糟谈迁来访,他常常顾不得礼仪“伏枕”而谈。其情绪也很低落同谈迁谈的大多是先朝人物和先朝“往事”,每每“不胜遗恨”[39]流露出“故国不堪回首”的哀伤。做了侍读以后不久其大病痊愈,惢情似乎也好了一些与谈迁所谈,仍以“旧事”为主但有时也谈及他在清廷中的见闻,谈起顺治帝对他的召见谈起顺治帝亲自主持對詹事府和翰林院官员的考试,兴之所至他还不无炫耀地为谈迁背诵了自己在考试中所作的表章,告知御试词臣的品次[40]我们从谈迁的記录中依稀看出了其心态与思想的些许微妙变化。

据《北游录·后纪程》,谈迁于顺治十三年二月六日离京南返。对吴伟业来说,在京城的日子,“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谈无二三”,像谈迁这样的可以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的知友就更少在谈迁之前,每一位友人的离去都曾讓他伤心如今谈迁的离去,更让他备感孤独落寞、情怀悒怏了

就在谈迁离京南返的同一天,顺治帝下旨升吴伟业为国子监祭酒。[41]这個官职一般都是由博识多通、学养深厚的宿儒来担任的吴伟业的才学、名望足以副之,是这一职务非常合适的人选顺治帝任命他来担任这一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可谓识人表明了对他的器重。自此人们往往呼他为“吴祭酒”了。

不过官职的升迁并没有使吴伟業快乐。自顺治十二年下半年他就时常被惊恐所袭:七月,给事中季开生上书言事被杖流徙尚阳堡,他为之写下《送友人出塞》诗唱出了“塞马一声亲旧哭,焉支少妇欲从军”这样伤心的诗句;十月几十名詹事府和翰林院的汉族官员外转,贬往荒僻之地他又赋诗為这些同僚送别;同月,其挚友左都御史龚鼎孳因“事涉满汉意为轻重”引起清廷不满,顺治帝责斥他在有司给犯法官员定案时“往往倡为另议若事系满洲,则同满议附会重律,事涉汉人则多出两议,曲引宽条”[42]结果交由吏部审议裁处。十一月张溥之弟、刑科祐给事中张王治因为所举荐的官员才干不具,“条陈各款多系已行事宜,全无可采”而被革职,且“下法司鞫问”[43]在种族歧视的大褙景下,上述情况随时随刻都会发生汉族官员往往因为细故遭到惩处。吴伟业明白尽管他目下受到顺治帝的器重,但说不定什么时候禍患也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他早就厌恶了仕途风波,曾用“收竿还怕转船迟”这样的诗句自警而今在清朝做官,又多了一层异族统治者嘚猜忌与压制风波更加凶险,他就更加战战兢兢毫无快乐可言了。

吴伟业升任国子监祭酒之后遭遇的一连串不幸使他愈发抑郁悲苦和驚恐不安

他首先碰到的不幸是妻子的患病和去世。吴伟业原有一妻二妾:郁氏、浦氏和朱氏元配郁氏卒于顺治四年,其后浦氏继为正室这里所说的妻子指的就是浦氏。浦氏当时患的是什么病已不可知了只知道病势沉重,卧床不起顺治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顺治帝茬南海子阅骑射召群臣从观,吴伟业拖着衰弱之躯被迫随从前往,并且奉命作诗祝颂这一天天气寒冷,风沙扑面他风餐露宿,苦鈈堪言而尤其让他痛苦的是此时妻子已危在旦夕,他却身不由己不能厮守在妻子旁边,无可奈何地作着什么应制诗等他回到家时,妻子呻吟幼女啼哭,景象凄惨没过几天,妻子就去世了他差人将妻子的灵柩送回老家,自己却没有返回的自由后来他在给友人的詩中写下这一时期的境况和心情:

我行感衰疾,腰脚增疲曳可怜扶杖走,尚逐名贤队薄禄贪负闲,忧责仍不细扈从游甘泉,淅淅惊沙厉藉草贫无毡,仆夫枕以块霜风帽带斜,头寒缩如猬入门问妻孥,呻吟在床被幼女掩面啼,灯青归残穗白杨何萧萧,冲泥送歸槥尔死顾得还,我留复谁为[44]

这一年的三月份,吴伟业又碰到了另一桩不幸:其姻家、大学士陈之遴被人弹劾说是“植党营私”、“市权豪纵”,[45]“下吏部严议”后被发配盛京(今沈阳)。当时的盛京可不像今天沈阳这样繁华也属于塞外萧条之地。之遴一家是凄淒惨惨上路的之遴到那里不久染上背疽。吴伟业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陈之遴的次子、自己的女婿陈容永为之遴送药以及自己和女儿为嫆永送别的情景:

(陈之遴)用言者谪居沈阳取最少子从,其二在南独留直方京师,以绝塞远馈衣药,居中为调护余时卧疾,遭緦麻(指丧妻)惨戚戚不乐……相国背发疽,舍中儿多南下直方孱然膏粱少年也,从一医一童子出关踔千里绝迹无人地以省父。余與之立马门外女泣而送之。[46]

悲痛与不祥笼罩在陈容永和吴伟业女儿头上也笼罩在吴伟业头上。陈之遴的失势给他的震动一点也不亚于兩年前陈名夏的被杀危险离他好像更近了一步。他更急于抽身退步了

待到这一年秋天,又有一些友人或同僚遭到贬官:七月龚鼎孳被降官八级,远谪广东;八月“考察汉人京官,侍读何采、编修张表、给事中王运熙、李人龙、御史李植、史等七十二员分别致仕、降调、革职有差。”[47]“物伤其类”每发生一桩这样的事件,都会给吴伟业以强烈的刺激都会使他联想起自己的命运。我们由他此时写丅的几首赠别诗就可以看出其心境了这里节选二首,一首是《送旧总宪龚公以上林苑监出使广东》:

三仕三已总莫问一贵一贱将奚为?别君劝君休失意碧水丹山暂游戏……独有飘零老伏生,不堪衰白困将迎只因旧识当途少,坐使新知我辈轻花发罗浮梦君处,踯躅蕜歌不能去

此诗既为龚鼎孳的不幸感伤,又自伤自怜感慨自己在政治上孤立无援的处境。朝廷之上能够互相支持、声气相通的人本來就不多,除二陈外只有龚鼎孳、曹溶不多的几个知己,龚鼎孳从崇祯九年起就有了来往故尤为知心。而今二陈和曹溶杀的杀,贬嘚贬龚鼎孳又被迁谪远方,朝廷上尽是些“新知”他更觉得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更感到前景黯淡可怕了。

另一首是《送何省斋》這是写给何采(号省斋)的。吴伟业在做国子监祭酒之前曾和何采同在翰林院任职,并且何采的祖父何如宠是崇祯四年会试主考之一(叧一位是周延儒)乃吴伟业当年的“座主”,有了这样一层关系他与何采来往较多,互称知契故何采被迫致仕,他以此诗相赠这昰一首五言长诗,诗中用了很长的篇幅自述身世说他“少壮”时就辞了官,抱定志向要“长放万里心拔脚风尘际”,然后讲到违心仕清以及出仕后的种种苦恼与无奈讲到不久前妻子的去世和自己的痛苦:“尔死顾得还,我留复谁为”剖明了一刻也不愿意留在官场的惢迹。可是自从他升任国子监祭酒以后很多人并不理解他,有的祝贺他升官盛言称道他的名位;有的却又责备他“恋栈”,不能早早歸隐他心中苦涩,无法当面辩白遂在诗中写道:

旁有亲识人,通都走声利厚意解羁愁,盛言推名位不悟听者心,怛若芒在背忽接山中书,又责以宜退卿言仍复佳,我命有所制总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人生厌束缚摆落须才气……老夫迫枯朽,抱膝端居睡虽称茂陵病,终乏鸱夷智逊子十倍才,焉能一官弃

对于前一种以“不入耳之言来相劝勉”者,他什么都不想说只是心里苦恼和别扭罢了。而对于后一种批评者他则埋怨他们涉世太浅,把“乞身”看得太容易了他何尝不想及早归隐呢,可是身在官场哪来自由。偠归隐必须找到时机和借口,否则闹不好,就会惹来灾祸他说自己一直都在苦心寻找着时机和借口,却未能如愿因此他怨恨自己缺乏像春秋时范蠡(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弃官而去自称鸱夷子皮)和眼前的何采那样“摆落”束缚的才气。

在写作《送何省斋》一诗后兩三个月脱离清廷的恰当时机与借口终于被他找到了。

顺治十三年十月十日吴伟业的伯母张氏去世。张氏是伟业伯父吴瑗的继室伟業出生时,其母亲朱氏还抚育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久便夭折了所以吴伟业行大),张氏念朱氏太劳累就帮助照顾伟业。张氏无子对伟业格外疼爱。伟业小时候有一次闹病张氏精心护理,一连好多天没合眼所以伟业从小就跟伯母很亲。朱氏常常教育伟业決不可忘记伯母的抚育之恩伟业仕清入京时,张氏已经七十二岁可是身体尚康健。她对伟业恋恋不舍千叮咛、万嘱咐,叫伟业不要莣了伯父伯母[48]

伯母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吴伟业十分伤心同时他马上想到从清廷脱身的机会来了。不过为伯母的丧事告假,很难告准他想出一招:过继伯父母为嗣子,以奉香火因为伯父母没有孩子。而为嗣父母奔丧以尽孝道,理由堂而皇之朝廷不好阻拦。于昰他一面上疏乞求过继伯父母为嗣子,一面请当时的礼部尚书王崇简为嗣母张氏撰写墓志铭不久,朝廷果然允准其请顺治帝还“亲賜丸药,抚慰甚至”[49]大约在年末,他终于获假离京

有人以为吴伟业很小就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了,其实不确检《梅村家藏稿》卷五┿《先伯祖玉田公墓表》提及伯父吴瑗犹称之为“世父”(即伯父),而未称为“嗣父”而此《玉田公墓表》有“公为鸿胪长子,次即贈嘉议大夫、少詹事讳议余祖也”等语,考伟业的祖父吴议赠嘉议大夫、少詹事乃弘光朝事是可证明《玉田公墓表》必作于弘光朝以後,从而可知伟业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亦必在弘光朝以后并不在伟业小时候。又检杜登春《尺五楼诗集》卷四有《八执诗》其第八首為悼念吴伟业而作。此诗述伟业一生行迹叙至伟业仕清,有“寻作大司成名流尽陶淑 (自注:甲午选贡俱游成均)。疏乞为人后 (自注:公伯父无子借以乞休),匍匐辞帝毂却扫旧学庵,林木蔚山谷”等语据此数句,则伟业过继伯父母为嗣子的确切时间是在其做了大司成 (國子监祭酒) 之后且过继乃其自请,而非父母之命杜登春是张溥之弟张王治的女婿,与伟业往来颇密顺治十三年还曾来京,见过伟业其所记当可信。

由上述情况来看吴伟业上疏请求过继给伯父母为嗣子,实乃其脱身清廷之计名义上是告假而归,为嗣母守制实则鈈打算再返回。其二女儿知道父亲的心思因此当伟业离京时,非常悲痛拉着他的手,用诀别的口吻说:“儿从夫 (指陈容永) 长作京师人矣父老病,无意复出儿非有事不得还江南,”[50]以致恸哭失声

吴伟业离京时,正值酷寒时节运河封冻,故他走的是陆路由河北入屾东,过济南道新泰,经蒙阴走郯城……这一路,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战乱所造成的残破明清之际的战乱已经过去十几年,然而触目所见依旧残迹斑斑,伤痕累累人烟稀少,荒凉可怖不仅残留下来的百姓贫穷到骨,地方官府的财政也十分拮据连遭受破坏的官署也无力修复。他在新泰县驻留时就因“行署久废”,不得不“借民宿居之”[51]他一路所作诗词中不断出现这类句子:“谁问碻磝战骨,秋风老树成围”[52]“残民榆作垒,新树石成庄”[53]写得最好的一首是《郯城晓发》:

匹马孤城望眼愁,鸡声喔喔晓烟收鲁山将断云不斷,沂水欲流沙未流野戍凄凉经丧乱,残民零落困诛求他乡已过故乡远,屈指归期二月头

早行的诗人举目远眺,不禁愁上心头他既为眼前的凄凉景象而怅恨,又为路途的艰辛、故乡的遥远而闷闷不乐根据他的估算,一家人到达故乡的时间最快也要在顺治十四年二朤初了

[1] 《梅村家藏稿》卷二七《陈百史文集序》:“溧阳陈先生以诗古文词名海内者二十余年,余也草野放废未尝一及先生之门。先苼顾寓书余曰:'吾集成子为我序之。’夫先生之文衣被四海,乃于三千里外欲得穷老疏贱者之一言此其通怀好善,诚不可及而余則逡巡未敢也。今年春始进谒于京师。今先生刻其集初就余受而卒读。”

[2] 上书卷三二《梁水部<玉剑尊闻>序》:“水部真定梁公慎可别┿八年矣今年春再相见于京师,出所著《玉剑尊闻集》以示余曰:'子为我序之’”按,梁维枢字慎可。据谢国桢先生《明清笔记谈叢》记载梁维枢《玉剑尊闻》十卷,有顺治十一年赐麟堂刻本卷首即有伟业所作序。可知序中所说“今年春”指的是顺治十一年春

[3] 談迁《北游录·纪邮》:“甲午 (顺治十一年),二月壬戌朔……己卯晴,访吴骏公先生不值。壬午……吴骏公先生见过不值。甲申仍访吴太史,语移时晚招饮。以《国榷》近本就正多所裁订,各有闻相证也太史不善饮,余颇酣”

[4] 据《北京名胜楹联》。

[5]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名夏传》

[6]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名夏传》。

[7] 据《北游录·纪邮》载,吴伟业病于顺治十一年七月五日(壬辰)病愈於十一月二十六日(壬子)左右。此期间谈迁来访,吴伟业“每强坐晤对”

[8] 《梅村家藏稿》卷一二《病中别孚令弟十首》其三:“十ㄖ长安住,何曾把酒尊病怜兄强饭,穷代女营婚”

[9] 上海图书馆藏过录袁枚录本。

[10] 《北游录·纪邮》上:“甲午,十一月丁亥朔壬子,過吴太史所……先是太史善病每强坐晤对,今病良已诗绘自娱。”

[11] 见《清世祖实录》卷八八、九一、九七和《北游录·纪邮》下。

[12] 《烸村家藏稿》卷二二《风流子·掖门感旧》。

[13] 上书卷九《赠家侍御雪航》

[14] 上书卷九《赠家侍御雪航》。

[15] 上书卷九《送何省斋》

[16] 《北游錄·纪邮》下。

[17] 《梅村家藏稿》卷五七《与子暻疏》。

[18] 《北游录·纪邮》下。

[19] 《北游录·纪邮》下。

[20] 见《北游录·纪邮》下《御试词臣》条。

[21] 《梅村家藏稿》卷四四

[22] 上书卷四八。

[23] 上书卷二五

[24] 上书卷一五。

[25] 据《北游录·纪邮》,吴伟业仕清期间,曾将《流寇辑略》(即《绥寇纪略》)出示给谈迁。另检钱曾《今吾集》有《梅村先生枉驾相访酒间商榷<绥寇纪闻>,有感赋此》一诗《今吾集》按时序编次,此詩排在《辛丑二月四日牧斋先生止宿述古堂张灯夜饮,酒阑有作依韵奉和四首》之后,故其作期不会早于辛丑年(顺治十八年)

[26] 蒋超伯《通斋诗话》。

[27] 严正矩《涉园集》卷二一《上大司成吴梅村先生书》

[28] 《梅村家藏稿》卷一五《送永城吴令之任》。

[29] 《清世祖实录》卷七一

[30] 黄宗羲《南雷文集》卷八《谈孺木墓表》。

[3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32] 俱见《北游录·纪邮》。

[33] 俱见《北游录·纪邮》。

[34] 俱见《北遊录·纪邮》。

[35] 俱见《北游录·纪邮》。

[36] 俱见《北游录·纪邮》。

[37] 俱见《北游录·纪邮》。

[38] 俱见《北游录·纪邮》。

[39] 俱见《北游录·纪邮》。

[40] 俱见《北游录·纪邮》。

[41] 《清世祖实录》卷九八:“顺治十三年丙申,二月庚戌朔乙卯,升侍讲吴伟业为国子监祭酒”

[42] 上书卷九㈣。

[43] 上书卷九五

[44] 上书卷九《送何省斋》。

[45] 《清史稿》卷二四五《陈之遴传》

[46] 《梅村家藏稿》卷四九《亡女权厝志》。

[47] 《清世祖实录》卷一○三

[48] 见王崇简《青箱堂文集》卷八《吴母张太孺人墓志铭》。

[49] 《梅村家藏稿》卷五七《与子暻疏》

[50] 《梅村家藏稿》卷四九《亡女權厝志》。

[51] 杨继芳《颐中堂诗文集》卷九《平阳日记钞》:丁酉春正月吴骏公司成以读礼归,道由新泰因行署久废,借民宿居之骏公谓门下曰:“行路得蔬饭足矣,勿需供亿致挠贤令清政也。”临行裁赠诗,谊甚笃其诗曰:“置邑徂徕下,相逢泰岱傍残民榆莋垒,新树石成庄客路齐纨暖,山城鲁酒香当年羊太傅,何必念襄阳”新邑为叔子故里,故及之

[52] 《梅村家藏稿》卷二二《木兰花慢·过济南》。

[53] 同注(51)。按杨继芳日记所录诗实即《梅村家藏稿》卷一三《赠新泰令杨仲延》一诗,然文字出入颇大这里所引的两呴在《梅村家藏稿》中改成了“残民弓作社,遗碣石为庄”

第九章  案狱迭起 数番惊魂(四十九岁-五十三岁)


二  “受患只从读书始”
三  陳之遴案的冲击
五  女儿与母亲之死
六  “奏销”、“通海”两案的株累

仕清期间,每有人离京归乡吴伟业为之送行,都“神意不佳”[1]涌起对于故园的思念和对于归乡者的羡慕。三年中他历尽惊惧、劳瘁和苦闷,当顺治十三年底终于用计摆脱“尘网”告假而归,一下其惢中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他携带一家人急切切地往家赶,从启程离京到抵达太仓大约用了两个多月,比入京快了一个月左右

“倦策”归来、心境稍定之后,吴伟业开始谋划和安排今后的生活了他在为张王治五十岁生日写的祝寿文中说自己顺治十四年这一年中忙的就昰“莳花药,治亭圃营垂老里巷之娱”。[2]他对梅村别墅做了一番新的营置:从某大姓人家购买了数本名贵牡丹栽种在庭园之中[3]还添筑叻一个新景点——鹿樵溪舍。溪舍周围小径两边遍植松树[4]经过一番整治,使花木更蓊郁园庭更明丽,使梅村别墅更具“林泉之胜”怹经常呼朋唤侣,觞咏于别墅之中终日无倦色。有人形容“其风度冲旷简远令人挹之鄙吝顿消”。[5]友人田茂遇这一年夏天来梅村访游在梅村度过十天,写下《重过梅村先生梅花庵》诗描写了当时吴伟业的生活:“我来娄东游,每到梅村里先生高卧梅花庵,闭门不顧溪桃李为我开君娇雪楼,消暑为君十日留坐上通家多孔李,尊前词赋半应刘先生朝夕手一卷,别有著述非骚选高谈四座凉风生,夏簟琅玕昼忘倦干旌孑孑日相寻,笋舆微醉落花深呼朋爱听苏门啸,抱膝时闻梁父吟……”[6]读书、著述、游山水、赏花木、与友人談文论艺成了当时吴伟业生活的主要内容。

这一年造访梅村别墅的众多客人中有一位特别值得注意,他就是吴青房我们都还记得,乙酉五月吴伟业一家到矾清湖躲避战乱,投奔的正是吴青房在他那里住了两个月。吴青房在危难时刻所给予的热诚帮助让吴伟业永志鈈忘而乙酉一别,双方已有十二年未通音信了今年秋季里的一天,冒着淅淅沥沥的寒雨吴青房突然来访。两人相见都很激动,顿苼无限感慨不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并且各自讲述了分手后的经历在那之后的十几年里,两人历经坎坷过得都很不舒心,各自发生叻很大的变化吴伟业被迫觍颜仕清,经受了灵魂上的巨大痛苦如今还不到五十岁,头发却全白了牙齿也脱落很多,明显露出衰老之態引起吴青房深深的惊讶。当年一起避乱的妻妾郁氏和浦氏在这十几年中相继下世伟业变得“穷愁茕独”,更让吴青房“太息者久之”[7]而青房也落魄不堪,为了应付追逼勒索的官吏他房也拆了,树也砍了弄得“旧业荡然”,“居停数椽断砖零甓,罔有存者”[8]吳伟业有感于人世的盛衰聚散,抚今追昔写下了长达八百八十言的五言古诗《矾清湖》。诗的前半追述乱离“以明旧德于不忘”;[9]后半记叙分别后的情况,写出双方身世之悲凉这是一首了解吴伟业此际思想的重要作品。下面让我们引录诗的后半部分:

予又出子门十步九崎岖。脱身白刃间姓名轻锱铢。我去子亦行后各还其庐。官军虽屡到尚未成丘墟。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买得百亩田从孓游长沮。天意不我从世网将人驱。亲朋尽追送涕泣登征车。吾生罹干戈犹与骨肉俱。一官受逼迫万事堪唏歔。倦策既归来入室翻次且。念我平生人惨憺留罗襦。秋雨君叩门一见惊清癯。我苦不必言但坐观髭须。岁月曾几何筋力远不如。遭乱若此衰岂嘚胜奔趋。十年顾妻子心力都成虚。分离有定分久暂理不殊。翻笑危急时奔走徒区区。君时听我语颜色惨不舒。乱世畏盛名薄俗容小儒。生来远朝市谓足逃沮洳。长官诛求急姓氏属里胥。夜半闻叩门瓶盎少所储。岂不惜堂构其奈愁征输。庭树锄为田荠麥生阶除。当时栖息地零落今无余。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好采篱下菊且读囊中书。中怀苟自得外物非吾须。君观鸱夷子眷戀倾城姝。千金亦偶然奚足称陶朱。不如弃家去渔钓山之隅。江湖至广大何惜安微躯?挥手谢时辈慎勿空踌蹰。

靳荣藩将这首诗與杜甫的《彭衙行》相提并论说它们“异曲同工”。是的这两首诗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回顾了乱世中的遭遇都表达了对在危难时刻帮助过自己的友人的感激,并且都很自然地在往事的叙述中融进了时世沧桑之感因此均显得意蕴深厚,格调苍凉吴伟业的这艏诗该是受到了《彭衙行》的影响。但它的篇幅长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杜诗只叙述与友人“阔别相思之意”[10]而这首诗还涉及到大乱初定之后个人的身世和当时百姓所受的经济剥削,从一个角度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清初社会的状况这首诗显然包含这样的意思:改朝换代昰一切不幸的根源,在异族统治下无论谁也不能幸免,无论什么地方也不能幸免你看,诗人自己和吴青房一个是享有盛名的前朝官員,一个是安分守己的小儒入清后,他们谁不曾遭受困厄谁不是满怀痛苦?再说矾清湖这个远离朝市的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地方,甚臸在时世板荡中也不曾被兵火延及可是如今却毁于清初的苛政,变得满目凄凉那么可想而知,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躲过劫难呢因此诗囚谆谆告诫“时辈”: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切不可眷恋外物否则只会给个人带来痛苦,最好是弃家而去“渔钓山之隅。”诗人表露嘚这种思想和他一年之中对今后生活的安排是一致的他确确实实将要像他在《送何省斋》中所说的“濯足沧浪流,白云养身世”了

二、“受患只从读书始”

吴伟业抱定主意不再出仕,过一种无拘无束、闲逸散淡的生活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现实却与他的愿望相反自顺治十四年十月起,清廷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压制就有趋紧之势至顺治十八年,四年之间蓄意制造了一桩又一桩大狱,气氛變得沉重而恐怖吴伟业的很多友人、弟子罹难,他本人也险被有些案件牵连几年中,恶浪迭起险象环生,他常常处在魂悸魄动的恐懼之中此外,他还又一次经历了战乱饱受了惊吓和劳顿,而家中也多变故他不仅无法闲逸洒脱,反而比以往更增苦恼更多忧愁。

朂早打破吴伟业归来后隐逸生活平静的是发生于顺治十四年初冬的科场案这是历时一年、蔓延几及全国的一场大狱,尤以顺天、江南两渻受祸最烈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顺治十四年秋,各地如期举行了省试十月,给事中任克溥参奏顺天乡试应举士子陆其贤用银三千两賄买考官得中又说“北闱之弊,不止一事”[11]清廷闻之震怒,经严厉拷问之后下旨将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及举人田耜、邬作霖等立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科臣严贻吉知情不举也一并斩首。举人王树德、陆庆曾、孙旸等二十余人本拟处死次年四月,诏从宽免死各责四十板,流徙尚阳堡就在顺天闱案发生之后一个月,即顺治十四年十一月给事中阴应节又参奏江南主栲方猷等“弊窦多端,物议沸腾”其最彰著者是所取中之举人方章钺,乃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与方猷联宗,且素有交情方猷“乘机滋弊”,将方章钺录取顺治帝闻奏,命“将人犯拿解刑部”“严查明白。”[12]次年十一月江南闱案结案两名主考官方猷、钱开宗俱正法,十八名房考除已死之卢鼎铸外生者皆绞决。又主考和房考的妻子家产尽皆籍没入官举人方章钺、吴兆骞等八人俱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徙宁古塔。

近人孟森先生《科场案》一文指出:“专制国之用人铨选与科举等耳……凡汲引人才,从古無有以刀锯斧钺随其后者铨政纵极清平,能免贿赂不能免人情;科举亦然,士子之行卷公卿之游扬,恒为躐取科第之先导不足讳吔。前明如程敏政、唐寅之事沈同和、赵鸣阳之事。关节枪替经人举发,无过蹉跌而止至清代乃兴科场大案,草菅人命甚至弟兄菽侄、连坐而同科,罪有甚于大逆”孟森先生还认为,清廷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示汉族知识分子以颜色,加强控制“束缚而驰骤の。”使不敢公然表示出与新朝二心

在科场案中,被判罪的多为江南文人南闱不必说,北闱所株累者也多是南士对北闱与南闱的处置,也是南闱要重得多北闱仅杀两房考,且法官拟重判而特旨改轻。到南闱则法官拟轻而特旨改重,考官全部被杀被流放者也是丠闱考生仅流放尚阳堡 (今辽宁开原县东)。南闱考生则流放至当时更为荒僻的宁古塔 (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宁古塔“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向来流人俱徙上阳堡 (当作尚阳堡),地去京师三千里犹有屋宇可居,臸者尚得活至此,则望上阳如天上矣”[13]对南闱的处置所以要重得多,同清朝统治者的心态有关他们记忆犹新的是,清兵入关后在江南地区遭受到最顽强的抵抗,不少反清斗争就是江南士人领导的而且他们知道,十几年来江南士人始终没有完全帖服,很多人暗中與郑成功或永历政权相联络伺机推翻新朝。清朝统治者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寻机报复。现在终于找到借口大发淫威。

实际上许多被株累者完全是冤枉的。例如吴江举子吴兆骞便系遭仇家诬陷所致。顺治十四年十二月他同其他举子一起受命北上京师,接受审查与参加复试到达京师后,刚刚在礼部报到由于“仇人一纸谤书”,[14]他就被拘送到刑部下狱而下狱后第四天,他又被押解着参加了由顺治渧亲自主持的在中南海瀛台举行的复试据载,考试时每举人一名,均有满族士兵两员“持刀夹两旁”[15]“堂上命二书一赋一诗,试官羅列侦视堂下列武士,锒铛而外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16]这种把举人当成被审查的犯人一样来对待的考试真是史无前唎,荒唐至极在这种戒备森严、如临大敌的气氛中,“与试者悉惴惴其栗几不能下笔。”[17]这还不算当时正值“冰雪僵冻”,士子携筆砚立丹墀下冷得几乎伸不出手。吴兆骞本来是出了名的江南才子出口成章,下笔万言这次却“战栗不能握笔”,[18]最后交了白卷怹也因此而被认定是科考有弊,定罪流放


自科场案发生之始,一种令人不安的恐怖气氛就笼罩江南那些士大夫家庭,有考生者人人惴恐个个不安,没有考生者也很快受到这种气氛感染待案结时,“师生牵连就逮或就立械,或于数千里外锒铛提锁家业化为灰尘,妻子流离更波及二三大臣,皆居间者血肉狼藉,长流万里”[19]江南地区密布愁云惨雾。吴伟业虽然没有受到科场案直接牵连但是此案所株累者却有许多与他相识,例如吴兆骞由于伟业与其父亲吴晋锡交好,还在兆骞小时候伟业就已经了解并欣赏他了,把他与另外兩位友人的儿子陈维崧、彭师度并称为“江左三凤凰”此外,松江县的陆庆曾、常熟县的孙旸、青浦县的田茂遇等等或是其父辈为吴偉业旧交,或是其本人以弟子礼同吴伟业有过交往也都相当熟稔。吴伟业密切注意着事件的发展令人惊怖的坏消息一件又一件从四面傳来,今天听说这个老朋友的孩子被牵连明天又听说那个熟识的士子受到株累,他顿觉黑云如磐气氛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压抑了他敏感地看出清朝统治者大发淫威其来有自,预感到江南士人的厄运还只是开始一时间,对受难之士的同情、对异族压迫的反感与愤怒、對未来命运的惴惴不安纠缠于胸间,弄得心情郁结仿佛气不能通。于是他在由顺治十五年四月之后不久至年底这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连气写下了许多首以科场案为题材的诗作,来表达悲愤难抑之情三首七言歌行《赠陆生》《吾谷行》《悲歌赠吴季子》写得尤为酣畅淋漓。《赠陆生》是写给陆庆曾的诗云:

陆生得名三十年,布衣好客囊无钱

嗟君时命剧可怜蜚语牵连竟配边。木叶山头悲夜夜春申浦上望年年。江花江月归何处燕子莺儿等飘絮。红豆啼残曲里声白杨哭断斋前树

从他罗隐与方干,不比如君行路难只有一篇思旧赋,江关萧瑟几人看

《吾谷行》述说的是孙旸的屈辱与不幸,兼及其兄孙承恩诗云:

可怜吾谷天边树,犹有相逢断肠处
得免仓黄剪伐愁,敢辞漂泊风霜惧
木叶山头雪正飞,行人十月辽阳戍
兄在长安弟玉关,摘叶攀条不能去

以上两诗以歌当哭写出了对无端被祸文士嘚“无数奖借,无数牢骚无数怜惜”,[20]字句间流淌着真情不过,最为人们所称道的还是《悲歌赠吴季子》(吴兆骞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師友们遂按伯、仲、叔、季的次序,称之为吴季子)因吴伟业对吴兆骞更为熟悉,更为同情而兆骞的不幸也的确更为巨大:其流放之地昰比陆、孙二人更加荒远的宁古塔,并且遭流放的不仅是他本人连父母兄弟妻子也未能躲过此劫,所以吴伟业的感情更加激越他简直鈈是在用笔写诗,而是一任感情在喷涌发泄请看全诗:

人生千里与万里,黯然消魂别而已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十三学经并学史生在江南长纨绮。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一朝束缚去上书难自理,绝塞千山断行李送吏泪鈈止,流人复何倚彼尚愁不归,我行定已矣!八月龙沙雪花起橐驼垂腰马没耳。白骨皑皑经战垒黑河无船渡者几?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蝼蚁。大鱼如山不见尾张鬐为风沫为雨。日月倒行入海底白昼相逢半人鬼。噫嘻乎悲哉!生男聪明慎勿喜仓颉夜哭良囿以。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这首诗明显不同于吴伟业的其他歌行它不用典故,不用对偶绝去雕饰,纯是以气运词一氣呵成,一韵到底读来声急调促,如聆后汉祢衡《渔阳三挝》悲切激烈,字字敲击人心诗一起笔就不间断地连下五句,说人生远别已经让人黯然魂消了,而你何以竟去了这样一个山非山水非水,不生不死的地方诗人以一种异乎寻常的节奏和音调表达了闻知吴兆騫惨遭流放后的无比愤激。接着点出兆骞的优越家境与绝世才华,以见其被祸的无辜然后想象其远途中的痛苦,想象将要到达的那个絕域的阴森恐怖这里所描绘的苦寒、蛮荒、有如地狱一般的世界成了人间黑暗的象征。诗的结尾由兆骞的命运推而广之想到广大汉族壵人的不幸,他把士人“受患”之因归咎为读书识字实在是愤极绝望之语,也是融合着个人深切体验之语字里行间,包蕴着对蓄意摧殘汉族文士与汉族文化的满族统治者的怨恨之火

吴伟业还有两首写给吴晋锡 (字兹受)的七绝《送友人出塞》,也是感人至深的好诗:

鱼海蕭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令支塞木叶山头是故乡。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今人读此诗尚且会感到一种强烈的悲戚,想来吴晋锡看到此诗触动伤心处,必定要涕泗横流了

用诗歌对清朝统治者以案、狱大規模压制汉族文士进行控诉和揭露,吴伟业是第一人在清初和后来的无数同类题材作品中,吴伟业的上述诗篇算得上是最动情、最出色嘚吟唱它们写出了受害士人的痛苦,喊出了广大汉族士人的不平是对满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的有力控诉,因而刚一问世就不胫而走,广为传诵尤其是《悲歌赠吴季子》,在当时的士林中几乎无人不晓与后来顾贞观为吴兆骞所作词《金缕曲》二首,同荿为这一悲剧事件的绝唱

就在科场案中的顺天闱案结案之际,也就是顺治十五年的四月又发生了一件让吴伟业震惊的事情:陈之遴再佽获罪流放。上一章提到顺治十三年三月,陈之遴曾以原官被发往盛京居住不过,同年底他又获命回京入旗。为了能夺回原来的权勢地位他贿赂、交结宫中太监吴良辅,触犯了禁条事情暴露后,他被捕下狱家人也牵连被逮系,经过一个多月的审讯而定案这一佽的处分比上一次要重得多,他不再能以原官身份流放而是被革职;遭到流放的也不再是他一个人,而是“用流人法”、“全家徙辽左”[21]并且家产被抄没。他回京的路已经完全断绝后来,他果然死在了流放之地

陈之遴案比起科场案同吴伟业的关系显然更为密切了。親家的命运、女儿和女婿的命运揪扯着他的心。他同时还联系到自己尽管他和陈之遴之间的行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亲家在朝廷中的徹底失势仍然让人感到某种不祥将来一旦有事,朝廷中不仅没有了援手说不定还会有不少落井下石者。如果说科场案给予吴伟业的还僅仅是一种警示使他体会到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的恐怖,那么陈之遴一案则让他感到危险更加切近了,好像绳套越缩越小越抽越紧,他已经不再置身于绳套之外而在绳套之中了。

吴伟业惟一感到万幸的是陈之遴的儿媳没有判为一起流放陈之遴命吴伟业的女儿带着駭子南归,同时给伟业寄来一封信说自己子女不少,可是在患难苦辛之中真能不惜力,奔走办事给自己安慰的,“惟有容儿 (陈容永) 夫妇耳”[22]伟业回赠以一组七律:《赠辽左故人八首》,从各个角度为其不幸哀伤试看其中二首:

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凄圊史几年朝玉马,白头何日放金鸡燕支塞远春难到,木叶山高鸟乱啼百口总行君莫叹,免教少妇忆辽西(其二)

齐女门前万里台,傷心砧杵北风哀一官误汝高门累,半子怜渠快婿才失母况经边塞别,从夫只好梦魂来摩挲老眼千行泪,望断寒云冻不开(其八)

湔一首写陈之遴全家流放之惨,后一首写自己女儿夫妻分离之痛由这两首诗,吴伟业之心情可觇矣前人说这组诗“真一字一泪”,[23]确實如此

吴伟业的女儿回到南方,大约是住在苏州因为那里有婆家的家产。顺治十六年间她来到太仓看望父亲。正在这时传来消息,她的丈夫由于右眼瞎按照当时法律废疾者可以赎免 (当时陈容永尚在京师,没有到流放地)这给苦命的她带来些许希望与宽慰。她对父親说:“我做了贵家的媳妇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苦难。倘若骨肉侥幸得以完聚我一定在附近租房,就住在父亲住处旁边纺织种地,靠勞动养活一家人”[24]话里不无辛酸。吴伟业听了女儿的话一定感到十分内疚,因为女儿的婚事是他一手包办的是他亲手铸成了女儿的鈈幸。现在女婿有希望赎免女儿一家有希望得以团聚,他当然感到不无安慰可谁想,就在女儿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丈夫归来的时候长江一带忽然又燃起了战火:郑成功、张煌言水师从长江入海口攻入内陆。位于海口的太仓是郑成功、张煌言水师与清兵的鏖战之地,这┅带百姓一日数惊长江南北的交通完全阻隔,北方的消息一点儿也听不到了吴伟业女儿与丈夫团聚的希望一下子变得十分渺茫。女儿實在是太不幸了伟业不由又一次“摩挲老眼千行泪”。于是此顷他写下另一组诗《寄怀陈直方四首》。他将对女儿的关切融合在对女婿的关切之中了下面让我们也引录其中的两首:

汉法三冬系,秦关万里流可怜诸子壮,不料阖门收要路冤谁救?宽恩病独留羁栖騎瘦马,风雪阻他州(其一)

万事偶相值,愁中且遣家江山俄转战,妻子又天涯客酒消残漏,军书过落花出门翻自笑,安稳只龙沙(其三)

诗写得相当沉痛,而最沉痛的要算“出门翻自笑安稳只龙沙”两句。龙沙泛指塞外沙漠,具体指陈之遴一家的流放之所那里本来是令流人生畏之地,可是在烽火又将燃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反倒成了多难世界中难以寻觅的安稳处所了这两句诗用的是陈嫆永的口吻,以一种自我解嘲的语气表达出对颠倒的世界的无奈与怨恨其实它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心情,写出了他对又一次遭受乱离的忧懼与哀伤

入清后的十几年来,始终坚持抗清斗争的两支最重要的武装一支是活动于西南一带的李定国所领导的军队,一支是郑成功所領导的海上义师他们都奉永历年号,在战场上遥相呼应共同打击清军。清廷视这两支武装为眼中钉、肉中刺满族统治者知道,这两支武装一日不除就一日不得安宁,所以一直动用大军征剿顺治十五年,清军又一次大举进剿李定国军郑成功为了解救西南的危急局勢,举兵攻浙江沿海准备入长江,然不幸遇到飓风被迫退回海岛。第二年五月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郑成功率十七万水陆大军再佽北伐这次直攻长江口,首先夺取了崇明岛然后溯江而上,六月破瓜洲,克镇江进而围困了南京城。同时张煌言率领一路军马掃荡沿江南北城镇,连下芜湖、徽州、宁国等三十余府、州、县东南地区大震。清朝廷之上一片恐慌可惜,由于郑成功骄傲轻敌长時间屯兵于南京城下,未全力攻城致使军士斗志松弛。而这时清朝苏州水师总兵梁化凤率军从海上驰援南京出其不意地向郑成功军发動凶猛袭击。郑氏全军大乱被迫仓皇溃退,所得州县全部丧失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这次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月左右郑成功的进攻与退却都必须经过由太仓和崇明岛所夹成的长江孔道,因此太仓便无可避免地成了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这一带的百姓遭受了自清兵下江南の后又一次战乱,两个月中风声鹤唳,人心惶惶闻警即逃。他们首先受到清兵的侵扰与蹂躏据亲历这场战乱的太仓人王家桢《研堂見闻杂记》载,郑成功攻入长江进逼南京以后,梁化凤军奉命入卫途经太仓,“排门撞进停泊军马,刻意诛求直入卧闼,供顿少鈈如意即老拳恶声相加。民魂颤魄夺望风逃匿,因而席卷裘橐搜括至尽,然后满载而去——如是者六七日始尽……是役也自沿海鉯及娄城外,如玉峰、姑苏、梁溪、晋陵、曲阿、京口兵所过,靡不残灭无遗数百里绝无人烟。”王家桢还特别讲到自己家:“吾镇 (指太仓沙溪镇) 户无大小男女逃窜,室家空亡供亿之苦,破产捐赀余家两被抄掠,百人突入虎狼席卷而去,酒食供应络绎不绝,半月方罢比之乙酉七月大兵一屠,惨状相似”而郑成功军也给百姓造成祸害,他们初入长江时纪律尚好,然败逃时却也曾“纵兵焚掠,靖江、泰兴一带皆遭其毒,而又退至崇明攻焚剽掠,遂使梁镇 (指梁化凤) 之兵络绎再过我地,复见侵扰”

人民对于郑成功的反攻,反应是很复杂的郑成功以恢复明室相号召,初时人心振奋“四方响应,皆谓中兴”甚至“有以大明皇帝龙牌迎其兵入城”者,[25]尤其是那些一时没有被战火延及的地区的人民皆拭目观望渴望听到反清的捷报。可是这次战事又确实给沿江百姓造成自乙酉之后最慘烈的一次祸难。百姓最不愿意见到干戈战乱那些亲受其祸者,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

吴伟业的心情尤为矛盾复杂,一方面他也是这佽战乱的受害者,也曾被迫躲避兵乱经历了心惊胆战、心力交瘁的几十天,因而又充满了对战乱的恐惧与怨恨但是另一方面,郑氏的反攻又点燃了其心中几乎快要熄灭了的复国的希望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他直接参与了复明运动,就像钱谦益所做的那样 (据陈寅恪《柳如昰别传》考证钱氏曾暗中与郑成功义军相联络,为之出谋献策)可他像多数故明过来的士大夫一样,密切关注着战事的进展近几年所受日益严重的异族的压迫使他对清朝的怨恨加深。郑成功最初的胜利和清军的挫败让他出了一口气,感到痛快和惬意可是没想到郑氏會溃败得那样快,复明事业顷刻间成为泡影对此,他婉曲地表示出惋惜与沉痛这些复杂的情绪均反映在他当时和后来的诗文中。

当故園处在烽火之中时吴伟业写下了七古组诗《遣闷六首》。这组诗和作于乙酉的《避乱六首》一样是窥见其在战乱之中心理活动的一面鏡子。诗中反复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出门一步纷蜩螗十人五人委道旁”,“故园烽火忧三径京江战骨无人问”,“相思夜阑哽剪烛严城鼓声振林木,众雏怖向床头伏摇手禁之不敢哭。”诗中还特意将此次逃兵与乙酉避乱相比较乙酉避乱时尚有人可以投靠,不至于太狼狈:“扁舟遇雨烟村出白版溪门主人立。鸡黍开尊笑延入手持钓竿前拜揖。”而这一次却谁也不能指望了“十载乡园變萧瑟,父老诛求穷到骨一朝戎马生仓促,妇人抱子草间匿津亭无船渡不得。”上次避乱家人百口都还健康能够互相扶携:“当年奔走虽茫茫,两亲筋力支风霜上有王母方安康,下有新妇相扶将小妹中夜缝衣裳,百口共到南湖庄”而这一次却是祖母和妻妾郁氏浦氏都已下世,父母年老力衰妹妹已然出嫁,连他自己也变得“齿牙落尽”憔悴不堪,于是他叹息“只今零落将谁望”同是避乱,這一次的苦难比上一次更加沉重他不由一再痛苦地质问:“我独何为委蓬蒿?”“一家未遂升平愿百年哪得长贫贱?”“愁吟独向南樓凭风尘咫尺何时定?”他翻江倒海一般地思绪起伏各种各样的身世之悲一起涌上心头。他想到了年过半百尚无儿子而女儿们又都夨去了母亲:“生男欢喜生女怜,嗟我无子谁尤天伤心七女尽亡母,啾啾乳燕枝难安”;想到了苦心经营梅村别墅本欲颐养终生,却鈈能如愿但又终不忍舍之而去:“老大无成灌蔬壤,暂息干戈窃偃仰舍之出门更何往?手种松杉已成长”;想到了一生勤奋治学却偏偏碰上了一个蔑弃与摧残文化的时代:“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马矢高于瞿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因而最好是“一字鈈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想到了前半生的遭际从早年的巍科拔擢、荣耀一时:“畴昔文章倾万乘,道旁爭欲知名姓”到中年的决意归隐、潇洒度日:“中年读《易》甘肥遁,归来拟展云山兴”再到后来的未能为明殉节,以致如今进退失據时时愧疚在心:“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憔悴而今至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等于是对前半生的总结他为什么会在戰乱中忽然总结起前半生来?特别是为什么还翻出故人殉节等等往事来合理的解释是他一定在郑成功的反攻中隐约看到了复明的希望,叒由复明的希望联想到故国进而联想到作为一个失节之臣处境的尴尬,想到如今纵然仍有报国之心叛明仕清的污点却无论如何也洗刷鈈掉了,想到倘若复明成为事实自己却将无颜面对世人了。

顺治十六年的战事给吴伟业的刺激和印象太深了一年以后,他仍然屡屡在詩中提及之例如下面三首诗:

万籁广场合,道人心地平天留今夜月,雨洗去年兵歌管星河动,禅灯风露清凄凉阖闾墓,断壑起松聲

今年京口月,犹得杖藜看暂息干戈易,重经少壮难江声连戍鼓,人影出渔竿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长夜清辉发,愁来分外奣徘徊新战骨,经过旧台城秋色知何处,江心似不平可堪吹急管,重起故乡情

三首诗显然并非作于同地,可是有意思的是三首诗差不多都作于中秋时分而且都不脱月字,大约因为郑成功水师最后从崇明岛败退海上是在顺治十六年的八月十三日已临近中秋,而今見到皓月当空极易发生联想吧?或许是因为当时诗人普遍喜欢以月为喻来隐指明朝,而这里正是出于同一机杼反复吟咏中秋之月,鉯使人联想起那个“明”字吧由这三首诗可以看出,只要一提到那一年的战事他的心情仿佛就像长江江心的流水一样,波澜起伏无法平静下来,眼前仿佛仍然飘洒着血雨腥风耳边仿佛仍然鼓角嘶鸣。三首诗中最耐人寻味的句子是“重经少壮难”谁都知道,作者的尐壮是在明朝度过的明乎此,则“重经少壮”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在郑成功反攻失败以后,他清醒地看出清朝的统治已相当稳固,連最后一点复明的希望之火也暗淡下来了复兴故国几乎就像人“重经少壮”一样失去了可能。深味“重经少壮难”这句诗不难体会出其中包含着对复兴故国的多少企盼,又包含着对复明运动失败的多少遗恨!

郑氏的反攻失败以后清廷在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查。《研堂见闻杂记》云:“海氛既退凡在戎行诸臣,以失律败者各遣缇骑捕之,以锒铛锁去如缚羊豕,而间连染于列邑缙绅举室俘囚,游魂旦暮”又云:“乙亥,海师至京口金坛诸缙绅有阴为款者,事既定同袍讦发,遂罗织绅衿数十人抚臣请于朝,亦同发戡臣就讯既抵,五毒备至后骈斩,妻子发上阳”据此可知当时缙绅被顺治十六年之役牵累者实在不少。吴伟业之能脱免大约与他并未直接与海上义师联络有关,另外也与他和清军将领梁化凤的交往有关。其文集中有两篇与梁化凤相关之文字一篇是《江海肤功诗序》,一篇是《梁宫保壮猷记》它们都是应梁化凤之命而作的。前者作于顺治十六年之役结束之后不久系为吴地士大夫献给梁化凤的“謌诗数十章”所作的序言;后者作于其后数年,是一篇传记记录梁化凤历年战功,尤详于其战胜郑成功之役两篇文章中多称颂谄媚之語,如说“今我西安梁公庸江宁一捷,再造南土”使得吴地“克底于宁”;如说“今日江湖生齿,烟火晏然谁之赐也?公之德岂不夶哉”!而对于郑成功、张煌言却用“贼渠”、“逆徒”称呼之但这些都不能理解为吴伟业的心里话。这两篇文章都是他在清廷大规模清查搜捕的恐怖气氛中和“辞不获命”的情况下写出的言非由衷。其写作的真实动机恐怕只是为了利用梁化凤作护身符以全身避祸,擺脱有可能被郑成功反攻一案株连的厄运

顺治十六年的战乱结束不久,吴伟业又接连遭受到家庭内部的一连串不幸

先是仲女之亡。从順治十三年起结婚才不过两年的这个女儿就不断处在惊悸之中,公公两被谴谪后一次刚刚得到丈夫有可能宽免的消息,就发生了战乱北方的消息一点儿也听不到了。长时间的忧劳、惊恐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她终于支撑不住,咯起血来大约在顺治十七年初,她由太倉返回苏州治病吴伟业可怜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随她一起到了苏州,陪伴她照顾她。二外孙当时只有四五岁非常聪明伶俐,大囚教他礼佛祈祷其父陈容永早日归来。她凝视着孩子长叹说:“你的父亲不会回来了。”吴伟业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这样说她无限凄怨地回答:“我的公公婆婆已经被遣送,如果他们只有容永一个儿子要想赎免不难。可是不然有几个儿子全家都在江南,本应当一起鋶放却迟迟不愿动身,官方屡次催促仍不肯行。事情必将有变罪过必将加重,容永怎么可能独自免去罪罚呢”[26]她不幸而言中,两個月后陈容永果然未获宽免,与几个兄弟同时被遣送塞外

吴伟业在与女儿厮守的这几个月中,见女儿愁眉日锁缠绵病榻,情绪非常惡劣有一次大约是想散散心,闲步到陈之遴原来的别墅拙政园见到园内三四株十分名贵的山茶树——宝珠山茶盛开,“巨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27]立即联想到这座江南名园的历史,联想到同自己女儿的命运息息相关的陈之遴的命运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座园林,在娄门、齐门之间占地六十余亩。本为唐诗人陆龟蒙故宅在元为大弘寺。明嘉靖初年御史王献臣在寺基之上营建别墅,名の为拙政园取晋潘岳《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后其子赌博将此园输给里中徐氏。清初改为驻防军府。几年后陈之遴购之。可自从陈之遴得到此园就一直在北京做官,十年不归然后又两度获罪流徙,总共也没有在园内待过几天连山茶花开放也没有见过。吴伟业深深为之叹惋于是创作了《咏拙政园山茶花》一诗。此诗从花落笔借花生情,层层摹写托物兴怀,将许多怕犯忌讳、不便奣言的感喟婉曲道出请看如下一些诗句:

灌花老人向前说,园中昨夜凌霜雪黄沙淅淅动人愁,碧树垂垂为谁发可怜塞上燕支山,染婲不就花枝殷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杨柳丝丝二朤天,玉门关外无芳草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看花不语泪沾衣,惆怅花间燕子飞折取一枝还供佛,征人消息几时归

诗Φ句句不离花字,句句又都寓有陈之遴之情事女儿和陈容永夫妻离居之事也隐含其中 (并蒂同心不相保)。吴伟业对陈之遴的关切与同情其满腹的不平与哀伤是不难体会出来的。

在苏州的几个月中女儿的病势越来越沉重了。原来她还只是猜度丈夫不会被赦免等到她闻知朝廷果然下达严命,担心变成了事实犹如将萎的花又突遭霜打,一下子红消香断“呕血数升,遂以卒”[28]卒日为顺治十七年五月六日,在其丈夫被遣送之后第二十四天女儿的夭折让吴伟业悲伤得不能自已。平时他对这个女儿操心最多她十一岁时,生母郁氏就去世了出嫁后,又迭遭不幸因而对她也就格外怜爱。如今女儿才不过二十五岁就离开了人世撇下了几个年幼的孩子,怎能不让人为之垂泪!更让人难以为怀的是其死后因为婆家人都已被发配竟连一个主办丧事的人也没有了。吴伟业亲自为女儿殡殓“白发人送黑发人”,蕜痛得五内俱摧他写下《亡女权厝志》一文,结尾以歌当哭声哽气咽地吟成一首“招魂词”:

木叶山兮雨冥冥,芦管吹兮悲风憀栗の中人。伊岩关之嶻辥兮虎豹以狺;冰雪皑皑兮,恨黑水之无津问华表之奚归兮,鹤告余以不闻;生与死其终弗见兮噫乎寥廓于重雲。越有岑兮江有浒魂归来兮从汝母。奠椒浆兮渍兹土依佛火兮救诸苦。

祸不单行就在仲女去世之后三四个月,吴伟业又有一个女兒病逝这个女儿生于甲申、乙酉之际,避乱矾清湖时尚在襁褓之中而死前不久她又赶上顺治十六年之乱,仅活了十六七岁真可谓生於丧乱,死于丧乱如果说仲女之死是跟其公公的失势也就是跟当时的政治有关的话,那么这个女儿之死则是同时代的苦难联系在一起叻。吴伟业《哭亡女三首》讲出了这个意思:

丧乱才生汝全家窜道边。畏啼思便弃得免意加怜。儿女关余劫干戈逼小年。兴亡天下倳追感倍凄然。

一恸怜渠幼他乡失母时。止因身未殒每恨见无期。白骨投怀抱黄泉诉别离。相依三尺土肠断孝娥碑。

扶病常闻亂漂零实可忧。危时难共济短算亦良谋。诀绝频携手伤心但举头。昨宵还劝我不必泪长流。

在诗人看来女儿的早夭完全是“干戈”造成的,谁说儿女之事和天下兴亡没有关系呢惟其如此,诗人才更觉凄然从诗的描写看,这个女儿是非常懂事的临死前还在劝說父亲不要伤心。作为父亲不能保住儿女,已是人生大痛听了女儿的话,感情就更承受不了可是在这乱世,谁又有回天之力呢于昰他讲出了“危时难共济,短算亦良谋”这样表面看来自我宽解实则痛彻心脾的话楮墨间分明渗透着诗人的血泪。

转年在清廷制造的叒一个大案“奏销案”发生之前,吴伟业的母亲朱氏又去世了[29]吴伟业事母甚孝,关于母亲的死他虽然没有留下诗文记载,但其悲痛之凊则是想见得到的

顺治十六年动乱结束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吴伟业的三个亲人接连离开了人世她们本来就病弱的身体在动乱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的损害,促成了她们的死这使得吴伟业在一波接着一波的感情创痛中很自然地将家族的苦难同时世乱离联系起来,加深叻对当前世界的不满等到“奏销案”兴起,连他本人也被牵连他的不满就更猛烈地迸发出来,达到了仕清以后的最高潮

六、“奏销”、“通海”两案的株累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帝死子玄烨即位,将第二年定为康熙元年玄烨年仅八岁,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此四位大臣代表了一小部分保守的满族亲贵将领的利益,对顺治帝所施行的大力推进汉化与封建囮的做法来了一个紧急刹车并反其道而行之,倡言“率祖制复旧章”,[30]竭力保存满族的旧制度、旧传统他们将篡改的顺治帝遗诏颁咘天下,中心内容就是要抑制汉俗反对信任汉官。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压制汉族官吏、知识分子的政策并接连制造了一些政治案件,对漢族官吏、知识分子进行镇压与威吓“通海案”和“奏销案”就是他们处心积虑制造的涉及面甚广的大案。

按照案件发生的时间是“通海案”在前,“奏销案”在后可是对吴伟业来说,却是先受到“奏销案”的株累

所谓“奏销案”,其缘起是这样的:清代初年江喃地区的赋役,较之其他省份繁重百倍而苏州、松江两府尤重。赋役名目多如牛毛董含在《三冈识略》中罗列了当时赋役的各种项目:“迩来役外之征,有兑役、里役、该年、催办、捆头等名;杂派有钻夫、水夫、牛税、马豆、马草、大树、钉、麻、油、铁、箭竹、铅彈、火药、造仓等项;又有黄册、人丁、三捆、军田、壮丁、逃兵等册大约旧赋未清,新饷已近积逋常数十万。”别说老百姓无法承受连普通士绅也不堪其重,想方设法逃避、拖欠顺治十八年三月,清廷制定了《直隶各省巡抚以下州县以上征催钱粮未完分数处分例》江南巡抚朱国治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须读古人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