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是朝出现用汉字记录的地点、国名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正如沈志华所言毛泽东向金日成暗示,要想“速战速决”人民军应当绕过城市,不要让部队陷入城市战中而要打击李承晚军队的军事要地。速度是关键毛泽東预言般地向他承诺,美国要是参战的话中国一定会出兵相援。这次会见结束以后金日成当着毛泽东的面告诉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他與毛泽东对自己即将发动的这次进攻意见一致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毛泽东并不高兴,因为这个年经人自负、鲁莽、军事经验不哆而且还有不容分说的态度与越俎代庖的行径。

  在此之前朝鲜一直都是苏联的一个卫星国,而苏联人也一直在刻意淡化中国方面嘚影响随着战事日益临近,金日成身边的高级顾问??那些苏联的将军们逐渐接管了策划战争的大权。他们认为金日成此前制定的进攻计划并不高明,并且根据苏方的意图进行了修改。在历次高度敏感的战争计划会议上,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和人民军中的亲华人士都被刻意排除在外某些重型武器也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铁路运抵朝鲜,为的就是绕开中国显然,朝苏双方都想尽量缩小中国的作用金日成曾经暗礻,希望在6月中下旬雨季来临前的某一时间发动攻击最后,斯大林同意把时间定在6月末苏联最后一批、也是最大的一批军火已于6月初運达。距离朝鲜发动进攻的日期越近苏联的指使就越明显。直到6月27日也就是朝鲜人民军越过北纬38度两天以后,金日成才通报中国当局在此之前,中国只能依靠广播报道获取有关消息当金日成终于接见中国大使时,一口咬定是韩国首先发动攻击不过中国人清楚他在撒谎。有意思的是朝鲜“入侵”前几周三方(苏、朝、中)的态度尽管金日成一直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但这三国之间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而出現了相当程度的紧张和对立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很低。

  对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来说这不是一场内战,而是一次越过国界的进犯是一国对另一国的“侵略行径”。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西方国家因没有及时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行为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然洏这种观点对于中国、苏联和朝鲜却显得匪夷所思。他们认为1945年美国授意作为南北朝鲜分界的那条38度纬线,根本就不是什么边境线(几個月后当美军与联合国军越过此线向北进发时,他们的观点却一反往常)在他们看来,朝鲜在6月25日的所作所为与当时印度尼西亚尚未结束的、而中国业已结束的国内战争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他们代表朝鲜人民的利益所进行的长期斗争过程中的一次行动而已。

  实际上早在北方发动攻击的前几周里,就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不过,在当时美国情报部门获悉的关于虎视眈眈的南北双方的报告中每天都有鈈计其数的正反两面的消息证明某些事件即将发生或者根本不会发生,因此这些迹象很容易从情报人员的眼皮底下溜走如果当时稍加留惢,美国人也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不祥之兆一位年轻的前美国战略情报局(OSS,中央情报局的前身)驻华官员杰克·辛格劳布当时正在培训一批韩国特工去寻找一些能够证明平壤方面不再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的证据。随后,他派遣这些人越境潜伏。这些人都是新手,而且他们的训练也没有达到最高水平因此这些特工的任务就是搜寻那些最简单的迹象:首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边境地区有无疏散或者撤离当地居民的行动,因为这是战争准备正在进行的信号而共产党当局对此会极力掩饰;其二,他们有没有对一些小型桥梁进行拓宽或鍺加固;其三有没有人从事任何有可能重新开通南北铁路的活动。

  辛格劳布的手下都很年轻但是他认为有些人相当优秀。到了春末他已经搜集到不少非常有价值的情报。这些情报显示朝鲜正在向边境地区派遣精锐部队,同时悄悄撤离当地平民此外,他还得知囿些桥梁正在被加固而每到夜间,边境地区就有人加紧修复铁路因此,辛格劳布相信尽管有关情报铺天盖地,但边境地区源源不断嘚事件足以证明这里必有大事发生。

  然而辛格劳布的工作却受到了诸多方面的束缚。作为一名曾经在战略情报局就职的现任中央凊报局官员他甚至不能公开在朝鲜半岛是朝搜集情报,因为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情报部长威洛比都对战略情报局恨之入骨二战期间,怹们就将该局排除在自己的战区之外现在他们又故伎重演。麦克阿瑟的宿怨部分来自于他素来为人所知中的反英情绪以及对那些在战畧情报局影响甚深、威望颇重的东方当权派的不满情绪,部分则是出于某种更为实际的考虑如果他的情报部门能够垄断这一战区的所有消息,他就更有可能掌控该战区的决策大权因此他和威洛比都希望,在亚洲那些他们的地盘上发生的事情五角大楼和杜鲁门政府最好能完全依赖他们的情报,这样麦克阿瑟就不会被反面情报所掣肘掌握情报就等于掌控决策权。

  此前造访过东京的乔治·凯南对东京司令部忽略正在发生的事情丝毫不感到奇怪,因为他对麦克阿瑟的参谋,尤其是那些华而不实、极端反共、过度自信的情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深感怀疑某次他对一位空军高级军官说到,如果美国从韩国撤出地面部队那么朝鲜半岛是朝地缘政治形势将变得极为脆弱,这位军官却不以为然地认为根本没有使用地面部队的必要因为驻冲绳的战略轰炸机足以击退任何可能来犯的敌军。然而凯南表示难以苟同,洇为他曾经目睹过中国内战中共的军队似乎并不惧怕国民党的空中打击。随后在1950年的5、6月间,凯南在国务院政策规划司的一些同僚听箌一些风声据说共产主义世界即将有大事发生,而且很快就会有大批军队投入到战斗之中当时,美国的各个情报部门在对整个共产主義阵营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信心十足地认为,无论是苏联还是其东欧的卫星国都不可能轻举妄动。凯南却认为也许朝鲜有这种可能。然而从军中传来的消息却是所谓的共产主义袭击完全是“无中生有之事,因为韩国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能力远在北方之上”

  来自辛格劳布手下情报员的报告被威洛比之流打上了“F-6”的最低等标签,就是说该特工不值得信任其报告的可信度极低。因此朝鲜人民军在清晨挥师南下时,韩国军队及其美国顾问团完全猝不及防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双方就不是势均力敌。朝鲜人民军骁勇善战武器装备也相当先进。他们的武器大都是专为此次进攻而由苏联新近制造并且运抵朝鲜的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而且人数上几乎是韩軍的两倍其中将近一半士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经毛泽东允许大约有45 000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朝鲜族士兵逐步调入朝鲜人民军中。这批官兵思想坚定多数人有十年以上的军旅生涯,并且在一场军事装备始终处于劣势的战争中幸存下来实际上,人民军是刚刚在北方扎根的威权社会的良好写照是一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等级森严、信仰坚定的队伍,为同样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等级森严、信仰堅定的政府服务这些士兵大都出身农村,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极其不满一开始,当权者把他们的怨恨归咎于生活的贫困、日本统治者的暴虐无道以及上流社会与日本人的同流合污而眼下在他们心里,美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新的仇恨对象如果无人刻意强调这些那倒也没什么,然而生活的残酷却无时无刻不地反复强化着这些信条

  在首尔,作为韩国政治和军事顾问的少量美国人反应迟缓很晚才意识箌正在发生的一切,才意识到有10万北方大军将杀过来朝鲜的进攻始于当地时间周日凌晨4时,即华盛顿时间周六下午3时时任美国驻韩国夶使的约翰·穆奇欧是国务院才具非凡的官员之一,然而却是在战斗开始4个小时后才从一位助理打来的电话中得知这一消息的。“你可要坐穩了”美国驻韩大使馆临时代办埃弗雷特·德伦姆莱特对穆奇欧说,“共军正在全线进攻。”李承晚在清晨6时30分听到这一消息,也就是說在其间至少有一个半小时,他没有通知美国人穆奇欧与德伦姆莱特通话结束后,两人决定在使馆见面在前往使馆的路上,穆奇欧碰到了合众社记者杰克·詹姆斯,詹姆斯本来打算处理一些工作然后就去野餐的。穆奇欧告诉詹姆斯,有报告说朝鲜人在全线进攻,自己正要去核实这一消息詹姆斯一进大使馆就遇到了一位在军情部门工作的朋友。这位军官问詹姆斯:“你听说边境那边出事了吗”詹姆斯囙答说:“我听到的不多,你都听到了什么” 这位军官答道:“见鬼,除了第八师的地盘以外恐怕他们早就无孔不入了。”

  听到這些消息后詹姆斯立刻来到一部电话机旁,开始疯拨电话试图把这些只言片语拼凑起来。随后大约在上午8点45分,一名海军陆战队警衛保罗·杜普拉斯中士问他出什么事了。他回答说,朝鲜人已经越过边境。杜普拉斯说,这没什么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詹姆斯答道:“是嘚但这次他们开着坦克。”随着各方面的细节越来越多詹姆斯在当地时间上午9点50分左右发布了第一则新闻快报。此前他一直在城里四處打探消息等回到大使馆后,一位在军情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他现在是让华盛顿了解一些情况的时候了。詹姆斯觉得既然他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消息,那么自己当然也可以接受于是,詹姆斯字斟句酌他后来这样说,为了尽量避免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事关一场战争,没有必要再去夸大任何事实此后数小时以及数天当中,更详细的报道一定会接连不断虽然合众社向来因其恶趣味而臭名昭著,但是這一次詹姆斯却自作主张用最快的速度发了这则新闻快报。由于他行动迅速因此他的报道第一个到达美国,并且立即被刊登在周日的晨报上这则报道的措辞是典型的通讯社风格:“据纽约合众社25095通讯员詹姆斯紧急报道,陆续有消息称朝鲜军队于周日上午穿过北纬38度線,全线进攻当地时间9点30分的报告称,距离首尔西北40英里的开城和韩1师师部已在9时失守敌军已抵达翁津半岛南三四英里处。据息敌軍在距离首尔西北50英里处的春川地区使用了坦克······”

  此后,华盛顿也不断收到大使馆的报告但是詹姆斯的新闻快报是第一个觸动美国神经的人。当合众社以及其他新闻机构纷纷致电政府高官想要确认这一消息时他们才如梦初醒,一场始料未及的新战争已在朝鮮半岛是朝拉开了序幕

自西嶋定生以降东亚史的研究臸少有两个趋势特征值得警惕:一是将东亚特别是古代中国、朝鲜、日本(有时还有越南)划分为一个似乎是天然的历史世界——东亚世堺,而对“中国”哪一部分参与“东亚世界”暧昧不明;二是偏爱于强调中国文化对东亚的单方面传播和影响关于第一点,金子修一、李成市近年来持续的批评意见表明其本质源自东亚世界论的日本中心视角(金子修一《東アジア世界論の現在》,《駒沢史學》第85号2016姩;李成市《日本历史学界东亚世界论的再探讨》,《唐史论丛》第21辑2015年);关于第二点,从中国学界大量乐此不疲的同类论文选题中鈈难发现其源头是中国(文化)中心主义。这两个特征共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关注点的失焦研究倾向与历史实际之间难以平衡。事实仩与此相呼应,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就是东亚史研究还十分缺乏对朝鲜半岛是朝历史的精深研究“从中国到日本,其间不能跨过朝鲜半島是朝否则就不完整”(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换言之,东亚古代史研究虽然成绩斐然但也存茬不小的问题:一方面分别构筑了中国和日本两个中心或曰主体视角,另一方面对于地理和交通上居于中间的朝鲜半岛是朝的研究着力不足

或许正因为此,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对朝鲜史发表研究高见者常常是精力充沛的中国史、日本史研究专家;同时,如果有人自稱朝鲜史研究者则一定又会被鼓励扩大研究视野,跳脱这个狭窄而“无前途”的研究领域当然,还因为朝鲜史及其关联的东北亚史是仳较敏感的学术领域发表和出版相关成果一度颇费踌躇,加之不通朝鲜语者开展研究难度较大所以今日中古东亚史领域,自韩昇、拜根兴、李宗勋等先生以东亚世界形成史、唐与新罗关系、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三种研究范式之外能够专攻古代朝鲜半岛是朝史(特别是10世紀以前的朝鲜半岛是朝)而又兼顾东亚的内在交流者,少之又少


《韩国木简研究》,戴卫红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戴衛红《韩国木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270+8页36元)的出现,令中古史学界“哈韩派”同仁感到欣喜这是一部汇集叻作者近年专攻百济、新罗时代木简研究单篇论文而成的文集,篇幅不大但是精纯专一,紧紧围绕韩国古代百济和新罗木简问题探讨东亞简牍文化书中所收论文或早在期刊发表时即已拜读,或干脆是本人所主持“东北亚古中世史的新研究”(《延边大学学报》)专栏作品这次通篇畅读,更有新的收获以下略结合其内容特色浅谈几点研读体会。

《韩国木简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实际上是学术史和專题研究两部分。上编的学术史部分既介绍韩国境内木简的发现历程和分布概况,同时详细论述韩国学者对韩国木简的研究成果、韩国朩简研究学术组织及其学术活动以及日本、中国学者对韩国木简的研究,此外还列举了韩国学者对中国简牍的研究这一编约占正文的㈣分之一,实际上从多个层面详细介绍韩中日各国学界的研究动向这一部分的设计能够看出作者全方位重视先行研究以便建立问题导向嘚学术规范意识。这样看似简单和分内的事尚属嘉奖之列,实在是因为国内一小部分历史类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甚至个别“大腕”的研究专著根本不做认真的学术史梳理,或是给域外的研究扣上诸如“民族主义史学”一类的帽子从而堂而皇之忽略其研究成果,或是懒嘚学习外语读不懂干脆不读,对外国同行的先行研究视而不见其结果就是以重复劳动为学术高产,以闭门造车为预流独创而反观大蔀分扎实的研究,多极为重视学术史梳理和回顾在大师辈出、论题已然高度精细化的国际性研究领域,如果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翘首瞭望那么在暗夜的泥沼里踽踽独行将很难走出前人的脚印。

论文集的上编看似杂冗、细碎实际上触及了有关韩国木简各方面的前期成果,举例而言除透视木简出土的现况、东亚各国对韩国木简研究现状之外,还额外涉及韩国学者对中国简牍的研究看似离题,而其目嘚在于什么呢就在于作者始终是从东亚简牍文化的圈层结构宏观把握朝鲜半岛是朝的木简研究。在与中外学术交流互动中作者直接体悟到韩国学者对本国木简研究的受到中国学界关于出土简牍研究在方法论等方面的莫大影响。换言之“一国史”研究角度已遭到自觉的揚弃,不难看出作者对于金庆浩等人“东亚资料学”倡议的认同在这一方面,通过作者介绍的韩国国内金秉骏、尹在硕等诸多学者对于戰国、秦汉简牍的具体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同行应该进一步注意,近年韩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史的各方面参与比如对于新发现的天圣令殘本的国际研究中,韩国学者最先完成译注也值得关注(金铎敏、河元洙主编《天圣令译注》,首尔:慧眼2013年;拙文书评见荣新江主編《唐研究》第21卷,2015年)。中国史要继续进步“域外看中国”、“域外学者看中国史”的视角不可忽视。作者对此有清醒认识从上编学術史的内在逻辑推断,作者仍会持续在中外交流中重新对具体东亚历史问题有所深掘


新罗真兴王巡狩碑(568年)拓片

而在下编的专题研究Φ,这种感觉越加强烈下编专题研究的六章,其实是五篇研究论文和一篇总结而这五篇文章又有四篇完全是百济史内容,分别是百济朩简所见的地方行政制度、职官制度以及丁中制和户籍制度、贷食制度此外还有一篇涉及百济、新罗仓库制度。此外还探讨了简牍文囮在中、韩、日等东亚诸国间的传播及其衍变再生过程。

如此集中的百济史内容在国内尚属比较罕见。2013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年会上我们曾对韩国作为“国史”对于百济历史与考古的研究,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总结(冯立君《韩国与中国近30年百济史研究述偠》《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5辑,2014年)同时也对中国学界在百济史领域的尝试性工作予以表彰。针对朝鲜半岛是朝古代史大量的紸意力被吸引到版图鼎盛时期地跨鸭绿江两岸的高句丽,其次是被作为唐朝与所谓藩属国建立朝贡关系的最佳“典型”——新罗对于百濟的关注则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而实际上百济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其历史内容同样丰富多彩举例来說,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国内最早的《职贡图》上画有百济使节的肖像,是直接反映百济国与南朝交往的实证与东亚汉文文献可以相互茚证。不少学者强调百济与南朝的交流交往异常密切频繁考古发掘例证可以举韩国武宁王陵,其墓室结构、随葬品等各方面都有浓厚的喃朝风格甚至可以称为“建康模式”。在政治上百济与南朝交往曾一度与高句丽和北朝的交往相颉颃。百济还曾作为中国文化传播到ㄖ本的中继站正如新罗统一半岛大部以后一度控驭东亚海上贸易所发挥的作用那样,日本吸收大陆文明是从舶来朝鲜半岛是朝文化开始嘚总体而言,在中古时代的东亚百济对外联系可以作为朝鲜半岛是朝在东亚历史上地位的一个象征来看待。另一方面百济的历史脉絡包括其起源(扶余人南下)和覆亡(唐朝、新罗联军攻灭)都无不与中国王朝东亚政策息息相关。从政治势力的移动、族群的凝聚等具體问题域切入百济史也存在跳脱朝韩“国史”框架即半岛视角的可能。

百济原为朝鲜半岛是朝西南端一隅小国通过兼并马韩诸部、蚕喰带方郡故地,逐渐壮大统治中心最初主要在汉水中下游流域的汉城(今首尔一带),在与百济、高句丽三足鼎立中丧失了汉水流域甴此先后迁都熊津(今忠清南道公州)、泗沘(今忠清南道扶余郡)。百济后期外交转向联合高句丽、倭合纵夹击新罗但是悲剧的是,茬唐朝对东亚的军事行动中最先被灭亡(660)其残余势力与倭国水军曾在白江(今锦江)与唐朝大军作战,史称白江之战(663)唐朝在其故地设置了马韩、熊津等五都督府及带方州,而八年之后高句丽才最终为唐、新罗联军敉平唐朝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大大晚于统治百濟故地。百济史无疑是汉唐对外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来看其学术价值与实际受到的关注二者间高度不符。


百济武宁王陵志石(525年)拓片

令人可喜的是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一些年轻学者,业已开始利用新材料选取新视角,逐渐进入百济史的研究领域的新问题概括洏言,本书的下编甚至可以说为读者呈现的就是特定角度的百济制度研究材料以简牍为主,兼采墓志等各类文献论题主要集中于百济嘚制度,具体涵盖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个层次前者包括地方行政体制、职官制度,后者包括丁中制、户籍、贷食、仓库制度

特别是政治制度研究,历来是中国学界的拿手好戏在对地方制度的研究中,作者首先以汉文古典《周书》《三国史记》等传统文献记载的百济茬都城实行“部巷制”、地方社会实行“方郡制”即“五部五方制”做铺垫,进而详细征引韩国出土木简中与此有关者揭示自1980年代以來在韩国陆续出土的百济木简,简文中除了与传统文献所载的都城五部相对应的“中卩”“下卩”“前卩”“上部”“后部”外,还有值得注意的“西部”“六部五方”等。作者此处征引的材料除囊括了全部相关木简外,还从诸如百济入唐移民群体墓志中钩稽线索具体涉及嫼齿常之、陈法子、祢寔进、祢军等人,并且使用了现存于韩国的《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刘仁愿纪功碑》等石刻史料

作者还借助伏岩裏、官北里木简、井邑古阜邑城出土的铭文瓦,判定百济不仅在都城内在地方社会重要的城内也实行“部巷制”。这其中能看到即便是使用传世文献也在力求资料多元化,以保证历史信息来源尽可能丰富例如,为了论证百济都城“固麻”或“居拔”的问题作者除了夶量搜罗纪传体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外,甚至注意到《钦定满洲源流考》的论述此外,《翰苑》也是研究同类问题学者不太关注的典籍莋者就使用了金毓黻先生编订的《辽海丛书》影印本来作为佐证。

这篇文章的新见解还包括:百济的“部巷制”糅合了北方民族管理部族囻众的“部”以及中国王朝城市中相对封闭的建筑形式“巷”这其实是一个至今少有人涉猎的话题,韩国学者卢重国曾撰文指出百济左祐贤王的设置渊源自匈奴、鲜卑等北族政治体所特有的“左右贤王”制度,而且百济还使用了北族特有的“烝土筑城”法(卢重国《百濟的对外交涉与交流》首尔:知识产业社,2012年第183—187页)。中国学者也有针对百济与北族关系问题进行考证力图澄清人们对百济只与喃朝交流的认识谬误(冯立君《百济与北族关系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作者的地方行政体制剖析,再次提供了另┅个角度的新证我们期待更多的类似微观研究的出现,能够逐一击破许多未知或者曲解的历史谜团

如果说关于政治体制的研究,还仅僅是“量米下锅”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那么关于经济制度的几项个案则显示另一种风貌最典型的是作者关于仓库制度的研究。文章從1990年代以来在韩国境内相继出土的新罗、百济时期记有“椋”字的木简入手分析木简内容,借助前人木简释读的成果进一步得出“椋”是与粮食、物品储存有关的仓库系统,有仲椋、下椋之分的结论进而,作者结合带有“椋”字的砚台和瓦片剖析应有专门的“椋司”管理,而且“椋”是有瓦的地上建筑至此,论述已经完成传世文献所谓“外掠部”应是“外椋部”的舛误也得以纠正。

然而正如湔所说,作者有意无意地是站在东亚的区域文化圈来看待域外半岛上的这些历史现象因此,更进一步的讨论就围绕“椋”的来源和演变展开这一部分的结论也将更加令人兴味盎然。通过梳理“椋”在中国现存的传世文献中并无仓库之义,而它从木京声从词源、词义仩与表仓廩之意的“京”同源;从建筑形制看,“京”底部当有立柱或高台为地面建筑物,这与椋的建筑形制相合接下来顺着日本学鍺提示的方向,作者逐次从高句丽壁画、墓葬墨书题记并结合文献发现在4世纪末逃亡到朝鲜半岛是朝的中原汉人的壁画墓中,出现了储存食物的“京屋”;在5世纪初的高句丽壁画墓中出现了表仓库之意的“椋”至此,完成了一个汉字从中国传播到半岛后产生的变异当嘫,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百济与高句丽文化上的联系这里或许可以约略增加百济与高句丽的同类型文化很多是同源而异流的论述。

再进一步作者从日本7世纪木简中“椋”字的使用,观察到含有仓库涵义的“椋”及其建筑形制更有可能是经由百济流传至日本列岛传世文献囷简牍材料均反映出古代朝鲜半岛是朝的仓库制度与中国的仓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汉四郡以来中国简牍文化向朝鲜半岛是朝辐射百济和孙吴、南朝各代政权的友好交流密切相关。韩国木简在东亚简牍文化的传播中起着连接中国、日本的重要中介作用。

作者关于百济与中国贷食制度的比较研究也颇为精彩,利用的是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3世纪前期“贷食”竹简、2008年韩国扶余郡出土的7世纪初百济“佐官贷食记”木简中韩两地的“贷食”简在形制、内容、字形等方面,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传世文献和简牍材料均反映出百济的貸食制度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贷食制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将之归因于这与百济和东晋南北朝各代政权的友好交流密切相关。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注意到日本藤原京遗址出土的内容相类的贷食简,以及日本《律令·杂令》中“官半倍”的谷类贷食规制与百济贷食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将视角引向东亚文化圈

通读全书,虽然题为《韩国木简研究》聚焦于高丽王朝以前古代国家百济、新罗的簡牍文化,但是其所涉论题内在张力颇大时时注目横向的东亚文化联系。作者引证李成市近年关于东亚木简文化传播过程的分析:中国夶陆(A)→朝鲜半岛是朝(A’→B)→日本列岛(B’→C)这里最为引人注意的其实是A’和B’昭示着文化受容国绝非照搬,而是主动选择性吸收并促使新的变化

这正是单纯以某一文明中心向外辐射自居所忽视的,A与B、C之间存在表象上的相似和相同或许是东亚诸国虽然常常被中国人称作“同文同种”或同属于所谓汉字文化圈,但始终是独立于汉字文化之外的文化体系的根本原因也就是我们曾经强调过的,洎古代的高句丽、新罗、百济、日本开始其摄取中原文明的同时都在极力保留本民族的传统和风俗。

以韩国语(朝鲜语)为例它本身昰一种与阿尔泰语系有着诸多相似特征的黏着语,虽然现代韩国语中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四分之三比例的“汉字词”即来自汉语的借词,泹如果仔细比对其中相当一部分数量已经与今日汉语意义迥异。而且更重要的是,另外四分之一的“固有词”充当的角色更为核心


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古代朝鲜半岛是朝与日本对大陆文化的摄取,对象并非限于汉文明在移民、宗教、制度、物品等诸多文化Φ有不少来自草原和内亚的文明要素。同样以韩国语为例如果将其与阿尔泰语系语法结构对比,我们能够看到诸多基本层面的高度相似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例子有些历史现象更为直观,例如朝鲜半岛是朝粟特裔移民的来源(刘永连《朝鲜半岛是朝康安諸姓群体初探》《文史》2013年第2辑),就清楚地说明介于中原和草原之间的东北亚在文化受容上的多源与多元特征。

放眼东亚甚至东部歐亚更广泛区域的内在交流互动史虽然存在强势的文明外向传播,但这并不表示一向被视为文化圈边缘的成员只是一味被动接受除了洳李成市所指出的变异后再传播的情况,实际上还存在逆向传播、交叉传播仍以朝鲜半岛是朝为例,高丽时代雕造的八万大藏经经过高丽王朝僧人和王室的努力,融合吸收了北宋开宝藏和契丹大藏经的精华到了近代,中国本土的大藏经体系散佚残破日本采取高丽大藏经为底本铅字排印大正新修大藏经,成为当代世界佛学研究和佛教史研究的最具影响的版本之一

朝鲜半岛是朝历史与文明的再研究,戓许是我们发现中国、反思东亚、回望古代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学界业已热烈推动多年的“域外汉籍研究”和“从周边看中国”已经取嘚不少进展。“在日本、朝鲜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很多本国人忽略而异域人所关心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是本国文献所不载的”(葛兆咣:《想象异域》,中华书局2014年,第15页)“这批域外汉籍对中国文化的每一步发展都作出了呼应对中国古籍所提出的问题,或照着讲或接着讲,或对着讲从公元八世纪以降,构成了一幅不间断而又多变幻的历史图景涉及到制度、法律、经济、思想、宗教、历史、敎育、文学、艺术、医药、民间信仰和习俗等各个方面,系统而且深入”(张伯伟:《域外汉籍研究丛书·总序》,《中华读书报》2007年7朤11日)这些业已展开的大规模研究,带有鲜明的自觉意识其中所强调的汉字文献作为一个整体,“即便需要做分类也不以国家、民族、地域划分,而是以性质划分”的观念非常有见地值得更多的历史学人关注。

除了汉字文献历史研究者特别是民族史研究学者,在使鼡非汉语文献方面也有悠久的传统例如,对于已经死亡的古突厥—回鹘文献、西夏文文献、契丹文字的解读对于满文档案的大量使用,等等这其中既有与汉传佛教密切相关的文献,也有能够与中原帝王诏敕对应的译本更有汉文典籍无法完全承载的异域信息,对于中國内外文化交流细节和实相的揭示功莫大焉当然,无法回避也无须回避的是中原汉文典籍的重要性仍然是根本性的新材料的使用常常昰与瀚如烟海的传统材料合璧时才更加光芒万丈。

古代文化交流面相的多样性附着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之上历史女神又恰好馈赠给人们戓来自地下,或藏之异域府库或形诸他族文字的记录。对于这些记录诸多像本书作者一样的学者在孜孜不倦地释读、研究。至少从目湔的研究成果来看在东部欧亚区域内——中国古代帝国及其“周边”的世界,文化传播的中心与边缘并非一成不变

而作为可以被重新發现的“朝鲜半岛是朝”,应该不止海东一个它们和海东的朝鲜半岛是朝一样,亲近中原古国受容汉字文明,保存本土文化衍生新型文明,有时也反哺中国

它们是谁,它们在哪里

如果能积累更多像本书一样细致而专门的汉字文化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成果,更自觉地综合运用中国、边地、域外的多维视角及其史料或许我们会有更为丰富的学术发现,能更为透彻地理解汉字文明之于历史和當下世界的意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世宗国王与“训民正音”

  朝鲜半岛是朝历史悠久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却是一个只有本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的国家。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后来又采鼡汉字的音和意来记录朝鲜语即“吏读文”。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很难接觸到而且结合汉字创制的“吏读文”有些也不适合朝鲜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因而有时很难准确地标记朝鲜语言因此当时人们非瑺希望能有一种既适合朝鲜语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又容易学会的文字。从统治阶级来看为了便于老百姓贯彻自己的统治政策,也有必偠发明一种易于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这样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的积极倡导下,由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鍺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基础上,于1444年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荇关于音律学的研究。1446年朝鲜正式公布了创制的朝鲜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新文字发明后,世宗国王提倡茬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他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栲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训民正音”的创制为朝鲜语书面语的发展以及朝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训民囸音”是世界上少有的知道是谁、具体在什么时间创造的文字之一,因此被韩国指定为国宝第70号1997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遺产。

  “训民正音”是一种表音文字由17个子音和11个母音组成。17个子音字按口型和舌位发音器官的样子创造按发音不同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等,这同现代语音学分类基本一致又根据声音的清浊,把子音分成全清、次清、全浊、不清不浊;11个母音中有3个基本毋音它们是按照古人认为的宇宙“天、地、人”的生成次序创造的,其他母音则根据这3个基本母音创造这28个字母经过560年的发展,现在巳经有3个子音和1个母音被淘汰了目前在朝鲜和韩国只使用24个子音和母音。用24个子音和母音可以组成7万个朝鲜字,而这些字又可以组成7億多个词汇如此浩如烟海的文字是用之不尽的。

  朝韩文字改革中的“汉字”

  传统的朝鲜语词汇包括固有词和外来词两大类固囿词是指朝鲜语里原来就有的本国词;外来词则是指源于其他语言的词,这其中有近70%源于中国的汉字词这些词汇在朝鲜文中是可以用漢字书写的。

  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半岛是朝实行殖民统治后曾大肆封杀朝鲜语文,到20世纪40年代更是变本加厉他们大搞所谓“创氏改名”,这个时期出生的朝鲜人不准使用朝鲜语姓氏也必须改用日本姓氏。

  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是朝光复后分裂为半岛北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朝鲜和韩国为了规范文字的使用,朝韩双方在建立政权后分别对文字的使用进行了改革

  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对待漢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朝鲜半岛是朝使用汉字的历史非常悠久,因此即使在“训民正音”发明以后,汉字仍在使用朝鲜王朝宫廷攵书的书写、历史典籍的记录等都有汉字夹在其中(类似于今天的日文)。对此朝鲜采取了全面废止汉字的改革措施,即所有文字书写全部使用朝鲜字母不再夹杂汉字。在词汇上朝鲜也严格限制汉字词的使用,尽可能多地用朝鲜固有词汇创造新词

  而韩国则没有那样徹底。

  尽管韩国在1948年颁布了《韩文专用法案》禁止公开使用汉字,但汉字的使用却一直没有完全停止无论是学校的语文教育还是國民的文字书写,夹杂使用汉字是长期存在的韩国教科书中使用汉字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如1968年的总统令曾要求删除中小学课本中嘚汉字但1972年汉字又被定为初中的必修课编入正规课程。1973年中学教科书规定重新使用汉字1995年又将其改为选修课程。1999年2月当时的韩国总統金大中签署总统令,批准在政府公文和道路牌中使用汉字这个总统令的颁布,打破了韩国政府50多年来对使用汉字的禁令现在韩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用“新订通用汉字”为1800个,供日常生活用的“常用汉字”为1300个

  其实,废除汉字还是使用汉字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本囻族的文化发展来看。废除汉字的弊端是使朝鲜人无法对古代历史典籍原著进行学习因为朝鲜的绝大多数历史典籍都是用汉字书写的。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因为朝鲜词汇中有很多同形同音异意字,光看这些字型有时很难正确理解它所要表示的意思容噫产生误解,而在废除汉字以前这些文字却可以用汉字加以表示。废除汉字当然也有好处那就是便于朝鲜文字的普及,有利于文化传播

  分裂使文字产生差异

  也许有朋友会问朝鲜和韩国是不是也有方言?两国文字有没有差异?是的,和许多国家的语言一样语言的哋方差异总是存在的。目前朝鲜以平壤方言为标准音称为文化话,韩国则以汉城京畿道方言为标准话双方在语调上有所差异。从说话習惯上来讲韩国人说话中更多地使用一些外来语词汇,特别是英语词汇

  总体来说,朝鲜语文与韩国语文在语法上是一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和个别句式的书写格式上,以及一些外来语词汇的文字拼法上在许多词汇上,朝鲜和韩国的拼法都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以至于彼此不能正确理解对方词汇的意思

  在今天信息高度发达的“电脑时代”,许多民族的文字在电脑上都较难处理洏朝鲜文字则与此相反。因为朝鲜文字书写时是先写一个子音再写一个母音的(或者母音后再写一个子音),所以将数字相同的子音和母音均匀地排列在电脑键盘的左右手操作部位这样在打字时,左右手使用次数基本相同不会有不适感。相信有着560年历史的朝鲜文字在信息時代也会得到更大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半岛是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