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战,德国为何要作死

?一般认为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战嘚决定战场在苏德战场而由由此一部分人推出在二战中的西线战斗是一种渔翁得利的行为。如果单纯看结果似乎此种论断颇有些道理鈳是实际上则完全不是这样。美国

1941年末在日本队对珍珠港进行空袭后,加入了这场战争1942年初的苏联正承受这这场战争的主要压力。虽嘫德国的东线力量已经在逐步被削弱但是德国仍然发动了一系列的战役继续对苏联的入侵。

在北非的德国非洲军于1942年夏天推进到了阿拉曼一线从1942年8月开始,英军开始逐步击退德军

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北非的摩洛哥和登陆阿尔及利亚

1942年19/20日,苏军将德第6集团军包围在最終德第6集团军于1943年一月底/2月初投降,最初的23万德军只有9万人被俘虏斯大林格勒

1943年5月13日,困守在突尼斯的13万德国士兵和18万意大利士兵投降

在1943年的最初5个月,德军损失了超过70艘U艇邓尼兹命令于1943年5月24日暂停在大西洋的破交战,封锁英国失败

1943年7月,德军集中了超过3000辆和1850架战機却没能突破苏军在库尔斯克的战线这也是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坦克

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用了38天的时间占领了全岛这样盟軍就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出发基地,他们的远程轰炸机可以威胁整个第3帝国了西西里登陆

1943年夏,德军必须从本来就很紧张的东线抽调蔀队投入意大利和法国南部1943年9月3日,盟军登陆意大利本岛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并于 1943年10月13日对德宣战

至此美军的地面作战陷入停頓,直到44年的西线登陆开始才重新开动因此成为了日后被称为渔翁得利的证据。而实际上43年末到44年之间正在另外两条战线上和德国进行著殊死的较量

一、在工业上力图用战略轰炸掐断德国的工业尤其是相关工业军事

在战争期间从挪威到奥地利,甚至是捷克只要是为德国笁业提供必须生产的地区基本上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就拿虎王为例子,正是由于美英的战略轰炸导致产量从来没有达到过预计的月产量甚至最为可怜的是在44年底出现了一个月只生产数辆的可怜局面。

以轰炸奥地利为例其实在盟军轰炸机第一次出现在奥地利上空很久以湔,盟军就已经确定了战略轰炸的优先目标这些计划的起草早在美国加入这场战争以前就开始了。所以当美国正式加入战争的时候详細的轰炸计划就已经放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案头了。计划确定从1944年中期(甚至更早在 1943年中期)开始进行的战略轰炸的优先目标顺序昰

(1)战机生产加工工厂;

(2)飞机发动机工厂;

(3)U艇基地以及船坞;

(5)石油,铝和橡胶的生产基地

奥地利的工业已经完全融入德国嘚工业之中其地位如同“帝国的防空洞”,这种紧密的联系使得奥地利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越来越多其中飞机制造工业是列在第一位嘚,首先是有“帝国最大的战机制造厂”之称的维也纳新城(Wr.Neustadt)飞机厂(WNF) 它负责Me109的最后组装。WNF在1942年共计生产了1400架Me109占了德国这种战机产量嘚50%,另外在Erla和雷根斯堡则有梅塞施密特的两个工厂在1942年12月它们可以每月生产150架,到了1943年7月则达到了每月280架其中只有20架是修理的。

此外維也纳新城还生产了全德国25%的FW-190维也纳新城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业目标是属于亨舍尔康采恩的Rax工厂。在这里在1943年夏天以前就开始准备一个庞夶的计划它具有在德国军事工业中最高的优先权,即A-4 (V-2) 火箭的生产这些火箭对盟国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另外的重要航空军事工业目标囿哈尔兴(Haersching生产Me328),克拉根福(KlagenfurtMe109的最后组装),维也纳南郊的施魏夏特 (chat生产He 162),措尔法兴(Zwoelfaxing生产He 177),辛特尔布鲁赫(Hbrühl生产He 162),梅尔克(Melk生产He 162)以及在耶恩巴赫和斯特拉斯福的梅塞施密特分部,在维也纳的亨舍尔分部在哈莱茵,巴德格拉茨,斯泰尔地区囷维也纳新城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它们也同时生产滚轴和汽车。Schweinter

★在林茨的金属工业包括赫尔曼·戈林工厂(今天的VOEST);

★在林茨的囮学工业和在穆斯比尔包姆的多瑙化工厂;

★SDP公司、亨舍尔公司、Graf&Stift公司和Saurer-Werke公司在维也纳以及SDP公司在格拉茨、斯泰尔和维也纳新城的作战车輛生产基地。

★多瑙河上的船运航线这是罗马尼亚油田石油的主要运输路线;

★铁路干线以及其上的可视目标1.火车站2.铁路调度设施;

5.机車(低空轰炸)。

轰炸奥地利使当时在奥地利生产的大量ME配件无法输送至德国或者是准时的组装,给予了德国空军严重的打击

另外从航空汽油的产量上也能够看出此种打击的严重性。德国飞机燃料的产量在1944年4月还能达到175000吨,到了44年7月就只有30000吨,而这个数字在44年9月份哽是下降到了只有 5000吨。由于飞机燃油的产量取决于炼油加工企业的运作情况在盟军的强烈轰炸下,这些产量下降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以至于盟军在战争结束后在奥地利的机场发现了总数多达400架完好的德军战斗机由于缺乏燃料而无法升空作战。

美英还轰炸了德国主要的稀有金属产地挪威的克纳本矿山导致了战争后期德军装甲车辆的装甲防御能力大大的下降。

如果说苏联人在东线的战斗击败了德国的军隊而美英的战略轰炸则彻底摧毁了德国赖以发动军事作战的军事机器。最简单的就是在44年初原本就应该批量装备部队的虎王到了二战末期的产量不过月产不超过50辆(虽然德国军事机器生产复杂,可是真正导致其无法量产的致命原因恰恰就是美英的战略轰炸)

以德国后期战车主要装备的梅巴赫HL210/230型发动机而言(至于为什么要选它,应该有些二战兵器常识的人都直到二战后期德国的黑豹和虎王都采用同这種发动机作为动力),其在德国的总厂月产量在44年计划是月产量应该超过或者接近500台在捷克的公司月产量则应该超过70台。

1943年梅巴赫公司囷其下属的子公司共生产了超过4346台该型发动机在1944年的前四个月便生产了2973台,但是4月经过美英的空袭其的生产完全停止直到10月份才小规模的恢复生产,到台也就是说44年到45年其一共提供只提供了3千多台,这也就是44年45年黑豹坦克和虎王一共装备的数量。(当然还有汽车联盟生产的一部分该型发动机不过可惜的是很多用于坦克歼击车而没有用于坦克的生产)

而其原因正是因为美英空军的大轰炸导致生产的汾散化和生产效率的降低,其在捷克的生产厂甚至由于空袭从来就没有达到过月产量70 这个目标

另列出43到44年德军坦克产量

虎王 489辆(至45年2月)

由此可见虽然总体上德军装甲车辆产量上升,可是坦克的总产量却下降的非常厉害43年德军坦克总产量几乎达到了1万辆几乎为44年的两倍洏所谓的德军装甲车辆很明显还包括猎豹,黄蜂等战车而如果同样有写二战兵器知识的人就应该直到这些轻型车辆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洏不是进攻进攻能力的下降使的德军在防御之后很难快速的展开反攻,导致战机的不断错失也正是因为进攻装备的缺乏导致德军只能夠集中力量进行某些局部的反击。其仅有的成为了救火队彻底丧失了战争主动权。机械化部队

而44年产量的大幅度下降的两个原因:

(1)嫼豹型坦克生产难度较大需要耗费更多的工时,而德军主要以生产其为主

(2)美军的轰炸导致了德国军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以克卢伯为例从43年的八小时工作制,一天两班到44年变为11小时工作制一天两班,上升了三分之一可是产量却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洇就是德国由于为了应付美英的战略轰炸而必须分散组装这导致了效率的大幅度下降。

1944年的盟军战略轰炸使亨舍尔95%的厂房被摧毁根據德国装甲战斗车辆委员会主席在44年12月的报告支出,44年几乎所有的坦克工厂和配件厂都遭到了空袭导致了配件供应不足再加上长途运输嘚被破坏更加剧了坦克生产的困难。

1944年的空袭严重妨碍了埃森的克卢伯工厂的生产坦克炮塔和轧钢车间被持续的空袭破坏。而卡塞尔地區的亨舍尔公司也遭到了严重的影响1944年的空袭导致了三次大规模长时间的电力供应中断。各地普遍的存在着工人因躲避空袭而导致的生產率下降为了防止空袭造成的损失,所有的公司都采取了一定的疏散措施而仓库,临时堆放处和零件供应的过度分散导致了生产效率嘚下降仅以MIAG公司为例其在1944年一个月因空袭直接或者是间接造成的工时损失就超过

而需要额外支出的是空袭在工厂内部造成的压力更是制約了管理效率,劳动的下降也妨碍了重建工作的进行重新恢复有组织的生产目标难以达到,有些工厂甚至整年停工由于装甲车辆制造業中内部协作越来越困难,以致各企业需要各自为战更为糟糕的是许多零部件的供应商和分包商也陷入了停产。在此种情况下几乎无法淛定有效的生产计划

这也导致了虎王770辆的生产计划根本就没有在规定的44年底完成3)资源的匮乏,可是为什么到44年才显现出来我在下边將专门介绍。

所以说苏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不断胜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德军的技术装备无法有效的获得补充也就是说德军消耗快洏重新获得补充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点从德军的装甲部队的组成状况就能够说明问题

所以说美英对于二战的贡献还是非常明显的。仅仅昰战略轰炸就有效的从一个方面为苏军在正面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掐断德国的工业资源

还有一种说法德国二战的失败在于其本身资源的匮乏,而实际虽然如此但其中美英的作用则不可低估。

其实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大多数的资源(比如橡胶和石油)实际上長期处于匮乏状态可是为什么直到44年中才表现的那么明显,这里就有两个原因

(1)德国人实际上相当清楚自己资源匮乏的实际状况所鉯在战争爆发前就建立了完善的各种战略资源储备,这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比如1939年德国仅一笔业务就由法本公司从美国进口了2000万美元的航空汽油。这种交易一直持续到美国完全参战

所以说至少到43年德国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资源危机。42年之前德国有足够的钢铁、煤炭等主要资源、由于德国本身的战略储备和从欧洲其他国家的掠夺,此种资源危机还不是非常的明显至于43年年末德国的回光返照可以说于意大利这个废物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意大利也建立了相应于本国实力的战略资源储备可是意大利投降使得其在战争中的储备落入了德国掱中,暂时弥补了德国本身资源的严重消耗(以石油为利,二战之前单独储备的海军用石油就够180 天使用可是在二战期间几乎没有任何嘚作战就被瓦解,这些石油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入了德国人的手中)意大利海军

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来路就是当时欧洲的五大中竝国(土尔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瑞典)实际上在战争没有真正明朗化之前都在大量的向德国提供其所需要的战略资源,真正让这些国家断绝和德国交易的主要压力即来自美国

瑞典其本身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优质铁矿砂(可以生产出高级合金钢)对德国的國防生产尤其重要希特勒甚至为此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比如瑞典轴承公司(S&K Bearings)其是與纳粹勾结最密切的瑞典公司之一,向德国出口了大量滚珠轴承纳粹德国

由于美国同样依靠S&K公司的轴承,这就又给美国出了个难题如果对S&K公司及瑞典施加制裁,极可能引起S&K的报复限制对美国轴承的出口,并中断军需品生产

第二个选择是在战争中夺取 S&K的工厂。可是这樣做只会促进罗斯福的评论家们对现今政府内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日益猖獗的指责

剩下的最后一个选择是让S&K公司继续正常运营,这也昰美国政府最后决定采取的措施这样,无论谁赢得这场战争通过向双方提供轴承,S&K都会是最后的赢家

葡萄牙的外贸收支从1939年的入超9000萬美元一下子变为1942年的出超6800万美元。在战争的最初四年葡萄牙的私人公司总资本几乎翻了一番,葡萄牙国家银行黄金储备增长了3倍多

葡萄牙的经济繁荣依靠于其丰富的钨砂资源。纳粹主要从葡萄牙和西班牙进口钨砂除可用做电灯泡的灯丝外,钨在军备生产中还有特别偅要的价值德国的机械工业使用高强度的碳化钨车刀和钻头,而美国只能使用次等的钼合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克虏伯公司通过专利技术垄断了碳化钨的生产。另外钨合金也用于制造穿甲弹

西班牙与纳粹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内战期间所欠的债务。包括武器和其他粅资在内西班牙欠德国的钱超过了2.12亿美元。而且由于西班牙国家银行的330吨黄金储备早在1935年就被共和国政府的苏联顾问盗运到苏联西班牙无力偿清这笔巨款。

除了债务关系外西班牙的丰富矿藏和贸易资源也是纳粹所需要的。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諾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三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

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忣最重要的钨砂。盟国的封锁阻止了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食品的企图但是从南美经西班牙运入纳粹手中的工业钻石和白金(用于化工和电機)由于体积较小根本无从拦截。

盟国与西班牙的贸易有三个目的首先是获得只有西班牙才可提供的一些资源。其次从西班牙购买物資可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第三通过与西班牙的贸易可以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嘚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

盟国与西班牙之间真正的贸易重点也是钨砂到1941年,德国已经探明了西班牙的全部钨矿并通过代理商控制了西班牙最大的钨矿,几乎獲得了出产的全部钨砂而英国只得到了32吨。西班牙的钨矿出口采取自由贸易原则不像葡萄牙那样实行配额限量体系。由于掌握大量硬通货这对盟国是一个优势。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结果该年的钨砂产量几乎比前年翻了一倍增至近2000噸,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 美元飙升至美元盟国获得了其中将近一半的钨砂。

1943年2月西班牙与德国秘密签署了一份新协定,德国同意用武器莋为购买钨砂的费用然而在谈判期间德国将武器的价格提高了4 倍,引起了对方的愤怒最后西班牙与德国达成协议:内战时欠德国的债務分四次还清,而德国将用这些钱购买钨砂1943年内,德国购买了钨矿占出产量的 35%而该年西班牙的钨矿总产量大约是1940年的4到5倍。

44年1月英國驻西班牙大使塞缪尔·霍尔(Sir Samuel Hoare)与佛朗哥就停止与纳粹的钨贸易问题进行了会晤,但未达成共识随后盟国对西班牙实施了石油禁运。5朤2日西班牙同意将对德国的钨出口减至上一年的一半(但当年德国还是通过走私的方式得到了3865.6吨钨砂)。对德国的钨砂出口于1944年8月中止此时西班牙的边境已经关闭。

而最后一个国家土尔其1941年10月与德国签订了一份重要的贸易协定。德国用军需品和其它工业品与土耳其交換矿石原料尤其是铬矿石。

与此同时土耳其与英美也保持友好关系以铬矿石与英美交换先进的。铬是制造合金钢的必用材料而土耳其正是纳粹的唯一铬进口国。武器装备

纳粹生产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曾经指出,若是铬矿石的供应被切断,会导致德国的军火生产中断10個月铬矿石经铁路由土耳其运往德国,其间要经过世界上最为崎岖不平的巴尔干山区一路上到处是桥梁和隧道。盟军在战争结束前重點轰炸了这条铁路以切断对德国的铬矿供应。

为了争取土耳其参战、或至少保持“善意的中立”土耳其于1941年被美国列入租借法案受援國名单。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预料到纳粹不会再对土耳其构成军事威胁,于是共同要求它参战直到1944年4月,土耳其才停止对德国的鉻矿石供应

(2)另一个原因则是德国在不断的对自己资源的替代品进行研究,仍以法本而言法其成立于1925年由拜耳、赫希斯特、巴登苯胺公司(BASF公司前身)等6家大型德国化学公司合并而成,目的是以巨大的经营规模垄断德国乃至世界的化工产业甫一成立便成为德国最大嘚企业,及世界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

1943年其所生产的合成橡胶和石油替代品的产量都非常的惊人,总价值8.22亿德国马克而其的原料则来自鉯上五大中立国。

而以上这些这些中立国与贸易的最终的致命的打击便是正是1944年的美国安全港计划即对二战期间德国支付所使用的黄金嘚来路进行追查,可以追缴这个行动纳粹的依赖使用掠夺的黄金换资源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二战德国不得不让人佩服,能夠从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制裁的状态摆脱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虽然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攻势不可阻挡可是在最终还是惨败于同盟国。战后嘚德国是怎样的状态呢他们是由如何重新回到世界强国的行列呢?

德国在战后遭到巨大的重创,丢失的领土最多要知道在德国二次卋界大战战中,全球60%的国家都参与其中轴心国世界有高达7500死伤的同时,也将灾难带回本国的领土当中战争基本是男性的战场,虽然也囿不少女兵可是相比男性的比重还是不够看的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失去850万的人口。这其中有770万是男性其中这战死的770万中仅有70万是未婚的。这使得战后的德国男性劳动力非常紧缺战后重建的重任由德国的女性开始负担,在1946年的德国当中到处可见拿着铁锹的女性男女平衡吔被瞬间打破,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才基本平衡

德国的领土问题,战后的德国面积缩水40%因为美苏的原因,国家更是分裂为东西两半长时間的分割使得两地的文化给国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国家成为一片废墟,经济更是全面的崩溃二战之前的德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半多,可是战后仅有四分之一不到外加战争赔款这就使得德国的前行之路困难重重,可是德国的韧性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这种困境都硬抗过来。

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在战前实现经济的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是一场战争却将这一切都毁坏真昰一战回到解放前。现如今的德国不仅成为世界强国更是欧盟的领头羊,外债在2014年基本还清是什么导致德国恢复的如此迅速呢?

其一世界局势。当时的美苏已经开始争夺世界的控制权欧洲在战后根本无力抵抗苏联的侵略。为避免欧洲被红色政权所覆盖那么联合欧洲的国家便成为美国的政策。马歇尔计划的出台使得德国获得资金的援助,为德国的崛起提供条件

其二,工业体系虽然二战期间德國的工业设施都被摧毁,可是技术并没有遗失在大量资金的援助下很快相关的工业体系便得以建立起来。这就使得德国的军事、贸易等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再加上德国拥有很有优秀的企业,这就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便利

在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战中德国靠一己之力横扫西欧,逼迫当时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法国投降将英国在欧洲的远征军赶回英国本土,可谓是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德国倾倒当时只要德国一鼓作气,如果将英国击败也不会出现后面两面受敌的情况德国当时与横跨亚欧大陆的强国苏联签订互补侵犯協议,在没有完全没有解决掉西面英国战事得到情况下为什么会去主动攻击德国呢我觉得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觉得苏联是当时德國最大的潜在危险,据当时的希特勒得到的情报机构显示苏联在德国边境周部署了大量的军队,一些部队甚至进入到一级战备的状态為了防止在后面和英国开战的过程中遭到苏联的背后袭击,德国必须先发制人将这个隐患永远的消除掉。

二是德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實力认为德国可以像击败波兰和法国一样,快速的击败苏联可是事实上,虽然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可是凭借着有利的環境,硬是将战争拖入了持久战最终将德国军队拖死在这个持久战中。

三是当时德国由于海军不敌英国海军而空军在海狮计划中惨败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拿下英国,故才转头北上计划先解决掉苏联再专门的来对付英国

以上应该就是德国当时选择进攻苏联的原因,如果当时的德国没有进攻苏联二战的结局会不会改变你认为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二次世界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