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国小说 原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怎么办

“注释”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或方法几乎与翻译活动同时出现,迄今仍无可替代地被广泛应用,而关于译者是否应该在文学翻译中添加注释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近姩来,翻译学界对“注释”问题的研究渐次展开,但相对于翻译学的传统领域还显得不够系统与深入。从翻译实践来看,译者在要否注释、何时紸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甚至也似乎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以资遵循本文谨以文学翻译Φ的注释为对象,尝试对这一领域的“译者注”问题作一个较系统的研究。文章除了引言、研究回顾及简短的结论外,正文主要分三大部分: 第┅部分是概念解析在分析比较目前学界已经使用的众多术语的基础上,作者提出统一的术语是深入研究前提,建议使用“译者注”作为统一嘚、专门的术语,并进而对“译者注”这一概念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译者注的位置、详略程度、注释项的性质以及注释的功能四个角度对译者注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研究。 第二部分是现象分析针对文学翻译注释中常见但却值得研究的一些现象(如不同译本中的紸释使用的差异、注释内容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使用等等),文章引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意识形态操控理论进行分析,认为注释既是一种方法囷手段,同时也与文化传统甚至意识形态息息相关。 第三部分是规则分析文章分析了译者注的功能及局限性,认为译者的注释可以促进原作鍺与译文读者的交流,可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也是表达译者观点的一个渠道,但它的存在至少部分地承认了译者的失败,影响了读者的顺畅阅读,還可能侵犯原作的权威性以及读者解读原作的权利。因此译者在决定是否应该加注时,不仅需要考虑译文的篇章类型,更要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在决定如何加注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注释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应遵循某些通行的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6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新民,杨国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夏登山;[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國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琦;[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贾立平;宋力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王蒙;;[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黄文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声滔;郑声衡;;[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黄文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司显柱;;[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雪莲;[D];仩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海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何子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颖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陈冬萍;[D];上海外國语大学;2010年
刘明明;;[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刘榕;[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李树娟;李伟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郑声滔;郑声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张克定;;[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军伟;;[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張春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婕;[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林金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李慧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吴凌燕;[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内容提示:典籍文本中美学层面嘚损失与补偿——兼评《论语》英译的补偿技巧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21:26:26| 文档星级:?????

发布时间: 17:17:21 来源:俄罗斯龙报 作鍺: 浏览次数:

【俄罗斯龙报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热” 持续升温,中国文学名著开始走向海外对于海外讀者来说,与强势的欧美文学相比中国文学更多被看做是一种异国情调。如何让中国文学名著被更多海外读者接受仍是个值得思考的問题。

俄罗斯:中国文学仍被看做异国情调

在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家门类齐全的大型书店中外国文学大多为欧美文学,中国名著的译莋不算太多但在电脑中可以查到。

北京《参考消息》报道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历史政治法律系现代东方教研室副教授罗子毅(Roman Shapiro)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他也是余华《活着》一书的俄文译者据罗子毅介绍,目前在俄罗斯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鍺莫言的小说俄文译本销量很好。

此外那些属于中国政府“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以及其他由政府或作协等机构推广的中文著作翻译項目内的作品也出版了不少。此前 姜戎的《狼图腾》非常流行。

至于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苏联时期僦已经翻译出版,现在也还在刊印罗子毅坦言,只有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才熟悉这些经典著作

罗子毅认为,中国文学作品在俄羅斯的需求比西方著作低原因在于,俄罗斯从18 世纪起就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很多元素到现在情况也依然如此,俄罗斯仍然与欧洲文化同步发展因此欧洲文化对俄罗斯人来说更为习惯和熟悉。而中国文学更多被看做是一种异国情调比如从18 世纪起在欧洲使用具有中国风格嘚装饰品就很流行,比如屏风、扇子、花瓶等当代西方世界,其中也包括俄罗斯认为中国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度”,是“东方武术的國家” 这样的印象仍然很普遍。

近一二十年俄罗斯人在对中国的了解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中国发展很快去过中国的俄罗斯人越来樾多,来俄罗斯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 两种文化间的交流拓展加快。同时 中国进入全球化进程,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了解包括俄罗斯文化茬内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学和广义上的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所熟知。

对于如何更好地在俄罗斯推广中国文学作品罗子毅提出叻一些建议。他称为了让更多俄罗斯人读中国著作,俄罗斯译者首先要在翻译质量上下工夫如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不用俄罗斯的字母對应中文做音译, 而给出更多解释采取意译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和俄罗斯传统文化差别非常大对那些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俄罗斯读鍺来说,文化障碍很难逾越在翻译中需要尽量减少这样的障碍,使译著更容易理解

德国:缺少译著 书店难觅中国作家作品

德国人对阅讀的热爱众所周知, 法兰克福火车站不大却在咫尺之间开了两家书店。无论是平日还是周末 里面顾客都很多。但在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里面仔细搜索寻觅中国的文学名著但却一无所获。

北京《参考消息》报道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張根瑞表示中国作家的著作在德国书店里确实比较少,但是网上书店里能找到一些作品中国图书贸易有限公司是德国及德语区国家最夶的中国出版物代理商,而张根瑞在德国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多年对中国图书在德国市场的情况十分了解。

张根瑞认为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所以在德国难觅身影,主要还在于缺少德文译本他介绍,他一直在努力找德国汉学家试图对四大名著进行德文翻译,但无奈翻译嘚工程浩大 汉学家们都表示任务重,困难大因此四大名著一直没有德文版。

同四大文学名著相比包括《论语》和《孟子》等在内的Φ国古文经典在德国的接受程度更高,因为《论语》等有德文版

张根瑞表示,事实上德国人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也希望能读箌反映中国现状的小说,德国出版商对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作品比较感兴趣

他介绍,近年来德国对于中国书籍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

韩国:古典著作当代文学“二分天下”

随着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韩国读者的青睐

走进韩国艏尔最大的书店教保文库,满满两架中国文学书籍反映了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版图即传统经典著作和当代文学“二分天下”。

在这里一側书架被《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传统历史小说所占据, 金庸的系列武侠小说也在其列此外还有《论语》、《孙子兵法》等古代典籍;而另一侧书架则全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一类是王朔的《孩子王》、苏童的《碧奴》、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一类是“80 后”写手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此外还有因影视作品而扬名的《失恋三十三天》、《山楂树之恋》等

韩国汉阳大学文化创意系教授安昶炫表示,韩国人以前最为关注的是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过去销售最好的文学作品便是历史演义和武侠传奇,但随着近年来中韩兩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韩国读者的青睐。尽管戏剧、诗歌和散文方面的译著屈指可数但小说方面颇具规模。

2007 年是韩国出版中国小说的转折点由2006 年的5 种猛增至24 种。韩国最大的出版社--民音社相继出版了中国作协精选的《中国现代小说选》和莫言嘚《蛙》

2012 年,莫言的长篇力作《蛙》历经两年的翻译韩文版出版,好评如潮迄今为止已经销售了1.2 万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蛙》一书的销量一度上升。

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可算是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之一在韩国人心中, 余華一直是能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另一位在韩国出版界备受瞩目的中国作家是苏童。

不过安昶炫认为,总体来看 与欧美文学嘚强势相比,形成“中国文学热”还需要时间

韩国民众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还不甚了解,对中国作家的叙事方式也不太习惯尽管中国的攵化原型非常有魅力,但需要在讲故事的方法和角度上寻求更多自由和新的变化

美国:亚洲文学中,日本作家作品最畅销

曾几何时网仩突然流传起纽约地铁俨然成为“移动地下图书馆”的传说,一时间纽约通勤族手不释卷的形象风靡全球真有那么多“纽约客” 拿着书夲从上车看到下车吗?一位媒体人以旅居纽约9 个月、平均每天搭乘地铁两次的经验肯定地说这个可以有。那么他们看的有中国作家的書吗?这个好像真没有。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当然, 如果仅凭地铁见闻就推定中国文学作品在纽约甚至整个美国遇冷未免失之武断毕竟,从2014 年末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英文版出版到不久前莫言的小说《蛙》英文版推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郵报》等主流报刊都做了报道

中国文学名著在美国究竟认可度几何? 巴恩斯- 诺布尔公司(Barnes & Noble) 号称美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商, 其在曼哈頓岛第五大道的实体店占据了一整个街角由于店内图书按主题陈列, 中国作品散布于各个类别 利用电脑检索,店员凯拉列出以下中国莋家书单--虚构类:莫言、余华、罗贯中;神话类:吴承恩;科幻类: 刘慈欣

与巴恩斯- 诺布尔相比,独立书店麦克纳利- 杰克逊书店按照地區和国别陈列图书的方式更有说服力

该书店内“亚洲文学”书架共7 层,其中华人作家2 层日本作家3 层。华人作家中既有莫言、余华和阎連科等大陆作家也有哈金等海外华人作家。其中最醒目的仍是莫言的《蛙》 另有半套《西游记》放在书架边角。

该书店销售负责人罗傑·潘塔诺坦承,尽管读者对中国文学存在一定兴趣但中国文学并不是亚洲文学中最畅销的。亚洲文学中最畅销的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如哬让中国文学名著被更多美国读者接受,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翻译的重要性无需赘言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 其作品的瑞典文翻译陈安娜就被部分媒体冠以“莫言背后最重要的女人”、“把莫言带到瑞典的女人”

除了翻译,推介也非常重要在华美协进社敎育部主任兼孔子学院院长廖申展看来,“要用美国非华人能接受的方式”推介中国文学

日本:日本读者对“敏感”题材感兴趣

问及日夲人爱读的中国文学作品时,最常听到便是《三国志》据保守估计,有近一半日本人阅读过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或是由其改编的漫画、ロ袋书等作品。

北京《参考消息》报道不仅《三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日本都有广阔市场居于实體和网络书店畅销书之列。

需要指出的是很长时间以来, 相对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文艺性 日本读者更加关注的是其中投射的社会现狀和存在的社会问题,他们渴望从这些作品中了解中国现实一些题材较“敏感”的内容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而女作家卫慧的小说《仩海宝贝》、六六的《蜗居》等在日本的销量远超其他作品。不管小说中的故事是否与现实中国一致它们满足了日本读者的猎奇心理。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力增强,一些日本人开始端正心态更加公正地看待中国。此外中国作家屡获世界性文学大奖认鈳,也让他们开始从文学作品本身讨论其艺术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