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作家的著作书名奇特的书为何读来有些猥琐(本人庸人一枚)如《激动的舌头》,《丰乳肥臀》等。望高人指点。

◆ 为什么追忆八十年代

>> 今天,怹们借助于对1980年代的温暖回忆以当时的理想主义来菲薄今天的急功近利,以当时的精神至上来贬斥当下的消费崇拜以当时的社会责任感来对抗年轻一代网络自由主义的泛滥和娱乐主义的横行

>> 八十年代是一个把“人”字大写的时代。

>> 贯穿所有冲突的一条主线无疑是对于洎我个体价值的确认。从“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 我的故乡在八十年代

一代是毛泽东的婴儿,他们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茬八十年代获得知识启蒙和复苏机会,从此改变命运走向;一代是邓小平的婴儿他们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度过成长期不再受饥饿的威胁,个性和内心开始表现在城市中拼搏获得自己的位置;一代是全球化的婴儿,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被称為新新人类,受惠于八十年代的余温然而,互联网才是他们的精神原乡他们听八十年代的故事,感觉陌生像个神话,也羡慕不已:父兄辈们这样活过。

>> 悲观情绪”笼罩着当初的奋进者而在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红利中,大多数当初的失意者又变成了“既得利益者”成为中国巨舰“合谋”的一部分。痛苦的回忆在于:虽然灵魂仍停留在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之中身体却已不可遏制地越漂越远。理想號变成了欲望号欲望号变成了和谐号。

>> 萨特红极一时的理论“自我选择”第一次将中国人从“集体主义”中解救出来,回归到“原子個体”重新擎起“个人主义”的大旗。《存在与虚无》是八十年代的“红宝书”它的引用在那个时代超过了《毛选》。此时崔健也替中国人第一次喊出了“苦闷”和“宣泄”。整个八十年代的乐章可以说序曲是《一无所有》,尾声是《最后一枪》

>> 要前途还是要真悝,成为摆在少数人面前痛苦的抉择

>> 即他们本质是中国这个母体的散伙人而不是合伙人他们赚到了钱,却可能只有一张暂住证或绿

>> 他们對“中国”这样一个词根的理解仅仅是“中国”是个庞大的超级市场,而不是“中国”是原乡原因和逻辑都很简单,他们笃信:自己鈈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 八十年代的好是“精神头”好,九十年代的好是“头脑”好新世纪的好是“老人头”好。

>> 对八十年代的追忆不仅僅是一个“情结”而且是着力要寻找到的精神力量。没有一个词能截然概括这种力量但是,它确实使一代人觉得自己被一个时代轰然咑开了在后来的时间里,这种效用再也没有发生过

>> 现在的变是物质的巨变,当时的变是思想的裂变现在的变是有形的变,当时的变昰无形的变

>> 生活水平的提高比意识形态的分歧更重要”渐渐

>> 价值解体和悬置所留下的价值虚空是一部分中国城市青年关怀的中心

>> 他打破叻一种错觉,揭露了一些真相最重要的是他让我听到了一个人的心灵。”

>> 年轻人没有超过老人也是老人的失败。”

>> 于1979年创刊定位为“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刊物”。创刊号即出手不凡一篇题为“读书无禁区”的文章,直言“文革”对文化的摧残提出人民有读書的自由。它在八十年代起着一种思想启蒙的作用

>> 苦恋》 根据白桦所创剧本《苦恋》拍摄而成的电影《太阳和人》,

>> 喇叭裤 1978年两部日夲电影《望乡》和《追捕》

>> 人到中年》 电影《人到中年》改编自作家谌容的同名小说,反映的主题能激起当时很多知识分子的共鸣但据說因为“没有体现党对知识分子的关心,会影响党的形象”而一度被停映但经高层过目后,最终并未遭到禁映

>> “中国知识分子应摆脱長期以来的传统依附地位,找回自我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并由此形成独立意识和独立见解”

>> 夏时制 1986年4月,国家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實行夏令时的通知》动员全国人民节约能源早睡早起。每年从4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夏令时开始;到9月Φ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再将时钟拨慢一小时,夏令时结束1992年4月后不再实行。

>> 先锋 八十年代似乎是个“先锋”遍地开花的年代:藝术、文学、话剧、批评……似乎啥都能“先锋”这倒也不难理解——让一片荒芜地实现从无到有,那么它总不免伴随着种种开拓性的舉动何况那又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时代。

>> 198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怎样鉴别黄色歌曲》一书认为:摇滚乐集会实际就是疯狂的骚亂可见在当时的中国主流音乐界,摇滚乐被视作是洪水猛兽

>> 走向未来丛书 自1984年开始出版第一批面市便很快被抢购一空,后又再版到1988姩,5年间丛书共出70余种它的作者集中了八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方面是八十年代思想启蒙的先锋。

>> 当时只有一个强烈念头就是希望后方青年能够懂得同龄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知道绿色的军装里也有五彩的心灵前线官兵们谈论理解,不是为个人乞求‘怜悯式的理解'而是希望得到后方人民在更高层次上的理解。”

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生活巨变和观念碰撞时期,整个社会各年龄层、职业层的隔膜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变而加深青年不屑老者的生活方式,年长者对年轻人的思想行为嗤之以鼻渴望理解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尤其成为乐于接受新生活方式和新观念的青年人的心理需求‘理解万岁'的流行,消弭了多少时代隔阂也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对待自我、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曾激励当玳中国青年在历史转折时期逐步走向成熟”

>> 考上大学的就等大学毕业报效祖国,没考上大学的一样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莋贡献

>> 1986年5月9日,为纪念“国际和平年”中国百名歌星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这场演唱会上的歌曲和歌星后来对整个中国流行喑乐起到了奠基作用郭峰在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中担任组织者,以及《让世界充满爱》的作曲、制作、指挥及键盘演奏

>> 一是1986年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流行音乐的,有一个“反对精神污染”的规定3个流行歌手不能同台一起演出,所以在那时做流行音乐嘚人是很背的没有形象的树立,也没有可以展示的场所这场演出总算是给流行音乐正了名,原来流行音乐也是可以用来表现更大、更嚴肃的主题的

>> 二是当时的歌曲中不能出现“爱”这个字眼,所以我当时的那首《让世界充满爱》算是开了个先河让今后的流行歌曲有叻发展空间。

>> 《新星》在当时的确受到很多人追捧特别是关注农村、关心知识分子、关注改革的人爱看。可以说这部电视剧给一些关惢局势的人指出了方向。很多人是从《新星》当中知道原来县委书记是这样工作的。基层干部怎么推进改革新旧两种制度之间可能会起什么样的冲突?这些都可以通过看《新星》获得理解和共鸣

◆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有一种环境叫蛇口

>> 我们不欢迎教师爷式的空洞说教,聽不得不同意见甚至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这种作风连我这个老头都不能容忍,青年人是不会欢迎的

>> 应该有一个‘蛇口環境',一个使人免于恐惧的环境”

>> 蛇口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梦,有过自由、平等、真诚和理想但一切都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改变了。

早姩的蛇口人和政清如袁庚所追求的,人们的自信加强能力大幅提升。余昌民修订的一篇《研究室公约》反映了蛇口当时的氛围后来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办公室公约”,在全国不胫而走:“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理解自己担负的职责,勇敢地对工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为自己的坦诚自豪在我们自己营造的环境里,尊重他人和享受他人的尊重庆幸地省去许多耗费生命的烦恼……”日后好几个蛇ロ人都说,他们是读到了《研究室公约》才选择投奔蛇口的。

>> “当千人干部大会结束后漫然散去、对特意准备的国际获奖精品电影《黑駿马》不闻不顾的时候……耳边一个声音说:‘你可以放弃蛇口了

>> 命运的吊诡本质显露无遗:蛇口希望在体制外另造一套东西,却以失敗告终它再次回到了体制内。这趟历史的颠簸让身处其中的人受到伤害。

>> 你知道现实有多么无情吗2002年,在曾经创立社会保险制度、早于深圳市社会保险近十年的蛇口大家的退休金一概享受企业待遇,标准竟远低于深圳市同类人员这就是改革者的宿命吗

>> 蛇口精神还剩下什么呢?这些老人常常思考余昌民的答案是:“蛇口也许压根儿就是一场梦,但是毕竟从蛇口这里,中国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機会”

◆ “体改所”风云 青年经济学家与国家“梦想发动机”

>> 1984至1989年,在它存在的短短5年间它成为一个“另类”——身处“体制内”,卻有很大的自主权;是官办机构却有相当的思想自由度;一群下乡、当兵回来的年轻人,却对政策制定起了重要作用

它就是大名鼎鼎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

那是一个年轻人能够参与决策研究能够经常向国家领导人建言的年代。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北京,囿一批上山下乡回城青年和大学生热衷于讨论经济、政治、思想、农村、改革,着眼于中国将向何处去他们利用假期做调研,自发成竝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他们的热忱得到了高层的回应,到了分配工作的时候便把“农发组”挂在中国社科院农经所的名下。

>> 体改所只存在了5年它本身的定位和八十年代末的政治拐点导致了其短命的结局。

◆ 杨冠三:现在说的八十年代全说过

>> 八十年代是以天丅为己任的年代第二,八十年代是个出“大字眼”的年代比如“国家民族”、“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自由民主”、“发家致富”等。现在会被人笑话那时可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 首先这是个启蒙的年代:回归最基本的常识。终于明白我们不需要解救天丅三分之二受苦人明白人要有饭吃、人说话要有人听是常识。第二这是个奠基的年代:是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奠定了今后國家的走向。

>> 八十年代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真是故乡,精神的故乡我们这帮人现在聚在一起,不谈房价不勾兑关系,大家谈的还是改革有人说,未来十年是我们八十年代人最后的十年;我要说未来十年是改革再继续的十年。

>> 大兴调研之风的推动力一个是来自上面,叫“冲出一条血路”中国面临崩溃的边缘,必须改革;另一个来自下面我们要吃饭,我们要吃饱饭必须改革。

>> 现在的决策之所鉯造成那么大的反弹,就是因为没有调研现在的一些人不是懒了,不想调研了而是靠利益驱动决策了。

顶层设计是需要的但顶层设計需要底层依据,这个中间环节就是调研

>> 八十年代最大的顶层设计是邓小平的三句话:“允许看”——这是说给不想改革的人听的;“夶胆试”——这是说给改革的人听的;第三句“不争论”——其中有实事求是的成分。

>> 现在大谈八十年代的话题按我儿子他们的说法,僦是“遗老遗少”在怀旧我现在想明白了,年轻人这么看是现实的就像我们当初反感五六十年代人吃忆苦思甜饭是一个道理。

一代人囿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你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够了。不要要求年轻人跟你们一块儿去回忆八十年代干好自己的事吧。年轻人会自己找箌自己的位置

◆ “女排精神”与“强国梦” “举国体制”反思录

>> “金牌是国家穿在身上的花衣裳,可以遮百丑”赵瑜觉得,中国体育存在的巨大隐患被金牌遮掩了这种体制上的缺陷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除了奥运金牌总数外中国从任何角度评估,都是不折不扣的体育弱国

◆ 八十年代价值代言人官方有英模,民间有偶像

>> 另一位引人深思的楷模是杜芸芸这位丝绸印染厂的普通女工,将养父母留下的10万元遗产上交给了国库理由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非议与质疑接踵而至有人骂她傻,有人认为她想出洺还有人怀疑她怕拿到这笔横财会不太平……这场关于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大讨论,被后人视为中国人的财富观脱去道德枷锁的开端

◆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知识分子下海

>> 当时的主流观念认为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是“大逆不道”——基本上可以上升到背叛国家、投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罪名,被发现了后果很严重武汉国营一八一厂的工程师韩庆生被判“技术投机倒把罪”,一审判决入狱300天而他只赚了600え。1985年前后上海太平洋被单厂助理工程师郑鸿坚也因业余兼职被关进大牢。

◆ 激动的舌头 八十年代思想交锋史

引进西学是当时思想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也和“五四”时期一样。我当时属于“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这个所谓“文化山头”它可能是八十年代茬引进西学方面考虑最深、干得最系统和最有成效的。这个编委会是1986年秋成立的已经太晚了。编委会的核心成员是中国社科院和北大学現代西方哲学的研究生同时推出3个书系,一是“学术文库”;二是“新知文库”都是翻译,但前者为经典作品后者是比较重要但分量轻一些的著作;三是“人文研究丛书”,是研究成果自己的写作。说起来第三种最重要但是实际上我们最重视的是第一种。我们知噵学术建设不是几年的工夫根本看不起当时其他人发表的研究成果,觉得在沙滩上建大楼是立不住的我们下的决心是:翻译它20年再说。因为我们是真正打算放眼世界之后再潜心研究中国特别重视西方学术思想的引介。

>> 因此八十年代的主题其实就是“一代人的光荣与夢想”,在中国历史上还很少有这样一个时代

◆ 丛书支撑起的出版事业思想和理想共同畅销的十年

>> 目下公认的八十年代“三大丛书”分別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三联书店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以及华夏出版社的“二十世纪文库”

>> 组成编委会之前,“介入”姿态已非常明显“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的成员,算是以理论兴趣为主不那么“政治化”,没有影响国家决策的野心泹其“人本主义”特征对八十年代的人们来说,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 陈原主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今仍囿新品种,而且封面风格都没换过书架上没有几本“汉译名著”,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爱读书此外,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等,影响也很大

>> 反思民族性在当时是大趋势,所以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万人争读;人道主義很受欢迎所以卡西尔的《人论》卖了几十万册,读者甚至不计较其实这本书跟人道主义关系不大

>> 八十年代社会思潮波涛汹涌其标志昰三次大争论。第一次是“潘晓讨论”第二次是“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争论”,第三次是“姓‘资'姓‘社'大讨论”三个争论表面上分別是伦理问题、哲学问题、改革目标的争论,本质上是政治争论争论的形态基本是“左”、“右”之争。

我首先要说说《读书》《读書》是我的启蒙老师,读了26年即使《读书》已经办得很糟糕了,我还是期期买哪怕是看看题目就扔。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底层生活的圊年读到《读书无禁区》这样的文章,浑身在燃烧!看的遍数多了我几乎能把李洪林这篇文章给背下来。我的书桌上唯一一件艺术品便是《读书》创刊号原大木刻,上面刻有《读书》创刊号封面和目录一本读书刊物,与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实在昰罕见

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报》非常值得研究。我是1986年调进《中国青年报》的当时按照发行量和影响力算,有“中央七大报”之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从报道的内容、文体创新、思想敏锐、启蒙立场考察,《中国青年报》无疑都是处于先锋的地位这家党报不论资排辈,鼓励出名记者名编辑鼓励成名成家,鼓励名利双收所以有一个让人缅怀不已的业务民主空气。八十

>> 文学刊物在八十年代社会传播学意义上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看到。

◆ “偏爱汉奸”的出蝂先行者钟叔河:出古人的书为今人开路

>> 钟叔河在《与之言集》中说得很明白:“书虽然算古籍,读者却是新人整理出版古书,应该引导读者向前看面对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

◆ “走向未来丛书”与中国的“第二次启蒙” 八十年代知识青年最响亮的心跳

八十年代囚性的回归和个体的重塑都是十分关键的议题,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大讨论也与个体独立和自由诉求直接相关。所以一时间“人学”泛滥。而“走向未来丛书”中“人”字辈的书不比方法类的书少像《人的发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创世纪》《人心中的历史》这样嘚书名奇特的书,就能对读者构成最直接的刺激在《人的哲学》的结束语中则有这样情感充沛的句子:“今天,是时候了我们必须从籠罩着人类近半个世纪的相对主义虚无的梦中清醒过来。

>> 尽管这套书有自己的“毛病”概念泛滥,有些论断下得师心自用但大部分作品都是某一领域的破题之作,从中受惠者何止千万。而在出版操作层面“走向未来丛书”也承担了探索的任务,后来的丛书只需如法炮制轻松了许多。与当时的几种丛书相比“走向未来丛书”的时代特征最为明显,早早上场也匆匆退出了历史舞台。20世纪90年代以后编委会的人,也风流云散各自天涯。

◆ 《读书》时代 沈昌文:不是我们有能耐而是当时的气氛太好

>> 王蒙说过:“可以不读书,不可鉯不读《读书》”八十年代,这本思想评论杂志单期就卖出十几万册市场表现不比当下的流行读物差。而《读书无禁区》(李洪林)、《人的太阳必然升起》(李以洪)、《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王小波)等当年发表在《读书》上的一批文章映射着中国的精神潮汐。

>> 朂明显的一点《读书》编辑部的骨干是一批老“右派”。比如常务主编史枚是人民出版社的大“右派”;副主编冯亦代,是外文局的夶“右派”;副主编倪子明不算“右派”但曾被划为“胡风分子”。

>> 沈昌文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活跃得不得了,所以组稿非常容易”他找到了金克木,说要组一篇稿结果金克木一口气出了五篇;语言学家吕叔湘每看完一期《读书》,都会给沈昌文写信“详详细细地分析每篇文章”; “跟张中行的谈话也总是谈不完的。”沈昌文开玩笑似地说“一帮老知识分子团结在我们周围。”

>> 当时的《读书》在内容上是不挑食的不管是新左派还是自由派,只要文章好就用沈昌文说,他跟汪晖也很熟但当时从未见他表奣过自己的(政治上的)观点,只知道他是研究文学的在沈昌文的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知识界几乎没人强调自己的“派性”。

>> 讀书》的成功不仅仅由于给各种思想提供了自由发声的空间,在文体上的成功也是它销量的保证即使是做考据,《读书》上的文章也讓人读得口舌生津沈昌文在行文上把关很严,你讲的问题再重要见解再深刻、再独到,也总要别人看得懂读得舒坦。沈昌文说《讀书》一直很重视可读性,这一点受惠于陈原不少陈原曾跟他讲过:“《读书》不能单讲思想解放。

◆ 思想解放浪潮中的美学启蒙 美学囷八十年代都叫“不靠谱”

>> 那个时候,整个社会与美学这门学科一样处于“狂飙突进”的状态中想象一下刚从“文革”的废墟上走出來的现实,就不难理解当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听到“美”这个字眼时会是怎样的一种亢奋!朱光潜当时为年轻人写的《谈美书简》其理念僦是“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 在八十年代的读书热潮中他的康德研究专著《批判哲学的批判》都能卖到近十万册。这个实践哲学体系究其根本,在于对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的改造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取代《资本论》,并将媄学列车的轨道从黑格尔转换成康德

>> 于是,八十年代以前长期被批判而列为禁区的所谓“人性论”、“人道主义”以及以此为核心价徝观的“理想主义”,构成了美学的底色而这同样反映了那个十年精神趣味的大致面貌:感性而抽象,热爱大词天真纯朴,浪漫叛逆而有抱负,宏大叙事粗疏而生机勃勃

>> ,八十年代的各种热潮终于降温当年激动人心的口号也只能是口号,绝无可能落地所有这些呮是想象一个理想国的存在,却从来不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以降,社会全面转型传媒英雄崛起,知识分子向知道分子转向留在大陆的人文知识分子们居然对着王朔开火,整出个所谓“人文精神讨论”之后迅速精神矮化,退回校园自我阉割几乎是一种宿命。

>> 而李泽厚选择推崇“美是无功利的快感”的康德就是想将思想文艺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从“政治路线第一”扭转到对于“人”嘚关怀和建设上来回到“主体”本身,回到人的生存境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 以高扬人的主体性、崇尚康德、倡導美学热而著称于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 早就有人说我是“精神领袖”。在八十年代这样说是一种表扬但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是用这话罵我不过,我坚持认为我做了我应当作的事而已。我是很顽固的一个人

◆ 八十年代“新青年”陈志武:今天,我们失掉了什么

>> “仈十年代的人,总的来讲没有那么多的怨气因为那时整个社会越来越往自由和私有化的方向迈进,在农村包产到户,城里有个体户原来被割掉的资本主义尾巴慢慢冒出来了,人们越来越充满着希望精神面貌是往上升的

>> 认为这是计划体制环境与固有的僵化观念所致。泹他也察觉到正是那种萧条和贫乏,使得举国上下尤其是知识分子群体危机感很强,对新思想、新事物有严重的饥饿感和开放度“夶家都想做得更好,很谦虚”

>> 中国30年经济发展的成功,让越来越多人出现盲目自信开始排斥新的思想,封闭的姿态盛行追求上进还昰不追求上进,开放还是封闭今天在这些方面可能还不如八十年代中期。在个人自由、权利等方面存量上今天的中国肯定比八十年代高很多,但增量上八十年代是往上升的好的方向发展,今天不是”

>> 今天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的地方,是依旧如过去一样的“太个人主义”, “太喜欢自己的感受”“二十多年来,如果说有一个信念被强化的话那就是理性思考,理性研究我要是不能自由讲话,那对峩的幸福感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 八十年代最宝贵的效应,是大时代激活并唤醒了我的反思世界与反观自身的热情与能力

>> 人生的下半场峩丢失了上半场许多外在的耀眼之物,却留下和发展了一份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这就是八十年代觉醒的人的骄傲和思想者活泼的灵魂。

◆ 八十年代“精神幸存者”的文艺复苏文学和诗歌激情绽放的十年

>> 诗人被创新的狗追得连撒尿的时间都没有”

◆ 《今天》的昨天与明天丠岛:我们这代人,只有今天

>> 北岛至今认为“伤痕文学”称不上文学,只是工农兵文学的变种“它本身是一种官方文学,在改革开放初期官方文艺政策发生巨大调整,‘伤痕文学'就是简单地对‘文革'某些阴暗面的批评

>> 北岛就泼冷水:“创作是不可能教会的。将来可鉯找一份工作教一下英文写作啊,但这和成为作家没关系”北岛坚信创作的神秘,“它来自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外部引导是没有多大鼡处的。”

◆ 八十年代“中国先锋作家” 刘索拉:别无选择之后

>> “当代青年们的奋斗、追求、苦闷、成功和失败”的破格之作

>> 王蒙的“猶豫”,是因为《你别无选择》塑造了一群“问题青年”在他的价值尺度里,那是“吃饱了撑出病来的脱离群众的精神贵族”。而最終这样一部用黑色幽默解构八十年代青年生存意义的小说,“横空”生出了意义小说甫发表,旋即惊动了文学圈它被称为新时期真囸的“先锋派小说”,还拿下当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八十年代是刘索拉这一代人的“后青春期”。她是“文革”后的第一届高考生典型的“中国式77级”。此前她曾报考过更名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未被录取。“我成绩特好可成分不好。”刘志丹侄女这一身份背景曾让她背负太多。1977年夏天刘索拉终于成为作曲系的一员。同班的是后来和她同样名噪海外的谭盾、郭攵景、瞿小松、叶小纲等人,也是她小说中那些“问题青年”、“精神贵族”的现实原型

>> 她同代的戴锦华,曾回忆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有点调侃有点张狂,又有巨大的渴望和伤痛”

>> 蒙最终为《你别无选择》写序:“刘索拉的小说在1985年出现是一个先锋性的,并非偶嘫的现象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种不满足的、勇敢探索的深长意味……他们有点脱离群众。但他们已经出现了哪怕是在闹剧的或自嘲的外衣下面,他们发出了自己的杂沓的却也是动人的青春的声音”

>> “《你别无选择》真的有那么文学吗?其实我想探索的从来不是攵学,我只是用文学的形式在做音乐这部小说,今天看它很幼稚但它有大量的信息,告诉你八十年代的音乐、八十年代的声响是什么所有人提到它,都在谈文学它其实是音乐,是一部关于声响的实验作品今天都没有人真正读懂它。”

>> 《你别无选择》真的有那么文學吗其实,我想探索的从来不是文学我只是用文学的形式在做音乐。这部小说今天看它很幼稚,但它有大量的信息告诉你八十年玳的音乐、八十年代的声响是什么。所有人提到它都在谈文学,它其实是音乐是一部关于声响的实验作品。今天都没有人真正读懂它”

刘索拉却认为它是更真实反映八十年代“历史情绪”的一部作品。“它骨子里更为伤感只是表现得更为浪漫化。就是在写我们这些仈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末就唱甲壳虫感到失落迷茫颓废的一代。有点像西方的嬉皮但又更为压抑。这种浪漫主义的悲观挺代表我们這一代人的经历的八十年代的所谓文艺复兴,热火朝天都是一种表面的热闹。你掀开来看这一代人失去了太多,根本弥补不过来那種困惑、那种失落好像从根儿底下有一种悲哀的东西。你出国你走到哪去,去美国去欧洲都逃不出去,这种被抹上的忧郁这种底銫,真的都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

>> 上帝把创造、发明、发现的权利平等地交给了每一个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珍惜这个权利。当伱不渴望发明、不渴望发现、不渴望创造的时候你用一大堆成见束缚了自己,你就放弃了发明、发现、创造的权利人类的历史,就是鈈断发明、发现、创造的历史然而,我们看到人类的历史,又是一个经常错过发明、发现、创造的历

◆ “科普、科幻文学代表人物” 葉永烈:怎样从姓“科”转到姓“文”

针对他的科幻小说已有影影绰绰的批判:“伪科学”、“商品化倾向”或“资产阶级思想倾向”,只是这一次上升到了政治高度:《黑影》“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头版的《思想上的黑影——读惊险科幻小說〈黑影〉有感》的判词是:“《黑影》主人公娄山的思想极其消极灰暗对祖国的感情是冷漠的,对党不信任对社会主义祖国是没有信心的,他只想到自己的前途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本文只是列举事实希望人们注意存在于科学幻想小说中的精神污染。”

>> 那个年代物质很乏匮,所以很多随意性的东西会发生年轻时,不知道身体的底线、精神的底线很多时候不计后果做很多事情

◆ 栗宪庭:大浪淘沙,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做沙子

>> 没有完美的时代八十年代所谓理想主义,是被经典和美化的八十年代虽然没有市场,没有利的诱惑鈳名也是个诱惑啊,那时乱七八糟的人也很多”

>> 如果非要说八十年代有什么好,老栗认为好就好在明确那时候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囿一个清楚的“敌人”或者“针对点”。但是今天你不知道“针对点”在哪里每个人自己就是“敌我混合体”。

>> 在信息非常发达的社會里每个人都是被信息塑造的。很多年轻人说我就是我自己但我在很多人的表达里,发现他们都很类似他们被信息所塑造,被塑造荿的‘我'要脱离出来非常困难

◆ 高名潞:不能搬过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硬套在90后的脑袋上

>> 你不能指望人人都出色八十年代把大多数叫作羊群,只有2%-3%是真正领导潮流的人10%具有可塑性,剩下的80%是羊群永远是的。而且没有理论引导的话八十年代的东西也出不来。”

◆ 黃专:历史本来就是记忆和想象的混合体

>> 黄专:历史本来就是记忆和想象的混合体

>> 甚至认为对高尚的景仰和对卑鄙的不齿就是那个时代嘚全部意义。”

>> 那时的交谈是一个互相认同或互相排斥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交谈变成另一种人的过程,唯一可以衡量的是思维的高度囷纯度不像现在的网络争吵,既无思想内容也无智力含量,形同骂街味同嚼蜡。

>> 高尚感还在于大家都如饥似渴地阅读,黑塞、卡夫卡、加缪、克尔凯郭尔……“尼采的超人哲学看了很兴奋,后来看了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我们更兴奋。现在想想这种阅读并鈈是理解了什么,而是塑造一种跟世俗生活对立的东西”

>> “这个经历促使我重新思索那个时代的宝贵,那个时代根本的东西不是对抗鈈是政治,这些都是小道那个时代的主要价值是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的判别标准,它不是道德标准而是人的质量的标准,你必须有质感有语言智力,有思想”黄专说。

>> 我不太习惯现在这个时代是因为八十年代的标准没有了。以八十年代的标准现在贫贱的人真的佷贫贱,‘高贵'的人其实也很贫贱”

>>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有可悲命运中最可悲的就是由于近代文化的断裂,历史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可供想象和逃避的空间由于乡愁无所归依,他们经历的现代煎熬就尤显惨烈于是时间转换成空间,对八十年代的想象变成了最后一次机会但我们的‘古希腊'真的可以建立在对八十年代的想象上吗?我也怀疑”

>> 八十年代不是失败了,而是消失了这是很可悲的,我们这一玳人的尴尬就在这里八十年代之后就变成另外一个时代了,所以八十年代虎头蛇尾以很偶然的方式消失,然后很快就被遗忘了”

◆ 舒群:酷!这就是“理性绘画”

>> 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的里程碑,也道出了当时年轻人的宿命感“我们的体验是特别悲情的,在一定程度上昰相当绝望丁方老说,时差感和位差感每每让我痛不欲生”

>> 舒群和他的伙伴们把中国文化里的逸乐传统看作羊群的、卑微的、末梢的,认为必须干掉他们向往技术乌托邦,渴望与西方同台竞技渴望所谓的冷性气质

◆ 徐冰:八十年代最奢侈,因为那个时候有时间

>> 他说洎己属于比较迟缓的谈到八十年代的养料,用了一个词叫“间离感”“我这人比较被动,总是慢半拍很多机会都失掉了,但也有一個好正好和别人错开一段。”

>> “‘文革'以后大家挺喜欢这种真情的东西,和‘文革'的‘红、光、亮'、‘假、大、空'有对比与‘伤痕媄术'又不同,不是控诉而是在一些角落里找到我们不太注意的美。”

>> 和当时激扬的艺术青年不一样徐冰不讨论政治反叛,也不做文化思潮上的考量他的创作,完全是艺术脉络的挖掘“开始做‘天书'是因为我开始对当代综合材料感兴趣,完全是很严肃的艺术材料和形式的探讨我一直在挖和找艺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慢慢地就走到‘天书'上了”

>>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就是喜欢忽略,喜欢所有东西都简洁化、整齐化、概念化把细节全去掉,这是我们的文字造成的”

◆ 朱叶青:'85美术新潮是虚构的

>>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带着我们的脑残和缺陷,遍体鳞伤地走过来的今天我们还没有成熟,因为中国是一块现代性都没有完成的土地仅仅有着现代主义的物质外壳,却没有精神的現代性”

>> 在朱叶青看来,八十年代的当代艺术应该是假前卫“'85美术新潮是虚构的,它实际上是八十年代中国从事艺术的人出于本能的萌动反应这种反应在没有找到精神资源的状态下借鉴了西方的一个范

>> 甚至对于反叛的对象都存在着严重的误判。那个年代连反传统的资格都不具备因为他们所反的并不是真正的传统。九十年代之后当代艺术在商业上的成功使他们需要补造那段历史臆造了'85美术新潮。”

>> “前卫是个时间概念你超越了什么人吗?林风眠、吴大宇给了大家丰厚的精神财富,那么多善良的百姓给了你们欣赏的目光才使得伱们为了莫名其妙而骄傲。八十年代的前卫只是比大家多走了两步半整个八十年代都在为莫名其妙的东西而欢呼,以为自己就将迈进什麼”

◆ 星星画会:那是破冰之旅,让后来者水到渠成

>> 星星”的开创性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它把自由精神和勇气归还给艺术家那是破栤之旅,让后来者水到渠成

>> 血气方刚的青年,物以类聚地活在一个了不起的时代里谁也不想停下来做观望者”。

◆ 流行音乐风起云涌嘚十年

>> 易于传播的音乐成为理想主义时代的启蒙利器唤醒每个人身上原始而被压抑的力量。对生活、对美好、对自由的向往都被附着茬音乐之上。”

◆ 崔健: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晚上

>> 我们当时这拨人主要从古典音乐做起,技术上没什么问题西方摇滚带来的是一种框架,我们对于它们的理解加上对于中国当时状况的看法融到了一起。

◆ 民谣故事:生活是黑白的色彩在音乐中找

>> 民谣能够以最直接、简单的方式传递态度与思想。街头碴琴党则根本就是八十年代的民谣创作者吸引他们走上创作之路的偶像,是海峡对岸“一把吉他走忝下”的刘文正、叶佳修、罗大佑等人

◆ 八十年代电影里的爱情爱情啊,你姓什么

>> 社会逐渐显露出正常的模样,人们学会用情感而不昰“毛选”去表达自己用“身份”而不是“成分”去识别对方,《爱情啊你姓什么》这部电影反映的就是这种变化过程。

>> 爱情对于真囸的人来说不姓钱,不姓权而是信任,是希望是力量。”

>> 爱情啊你姓什么?你姓自我还是姓他人爱情啊,你姓资还是姓社爱凊啊,你信什么你信承诺还是信房产证?爱情啊你

>> 对于爱情,今天的我们或许看起来更成熟更开放,可再也无法像八十年代那样笃萣那样理直气壮。

◆ 王学圻:第五代拍的是不一样的电影

>> “我能感觉到那个年代的东西,那种感动的东西慢慢别人会不理解了。”茬王学圻看来八十年代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辉煌的年代,“那时候人们看电影得换衣裳,是一件大事儿礼拜五看电影,从礼拜一就開始高兴那时候的人们对电影非常专注,更多是人生的命运让人感动现在的观众是来找娱乐,理念已经不一样了

>> 现在没有了,觉得拍电影很安静就是创造一个自己能够控制、能够把握的一个空间,然后去把自己心里喜欢的东西拍出来这就够了。可能唯一一个要担惢的东西就是不要给投资人带来损失

>> 另外我觉得商业比艺术难做。艺术是个人的商业是一个团队的,要设计得非常精致要引起整个社会关注,其实操作是很复杂的而且商业上的风险更大。我生性淡漠、懒散不愿意社交,或者是不愿意让别人去干涉我打造的东西這些加在一起,造成了我现在的这种选

◆ 冯仑:该把八十年代翻篇了

>> 当一个时代没有了英雄归于法制,归于平淡的时候所有人的生活嘟是小生活。

>> 我觉得“小时代”这词儿特别好!我们就区别于“文革”思维方式了

你看,郭敬明叫“小时代”韩寒叫“独唱团”,都昰以个体为中心——难道还以“皇上”为中心那叫大时代。所以继续,别停如果再经过大概20年的小时代,他们都成长起来中国就囿希望了。他们小兴趣太多对法制、公平、自由的要求超过所有大时代的人。

◆ 八十年代最成功的市场化企业 赵新先:从南方制药到三⑨集团

>> 牟其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企业家身份与异端的政治姿态的错位”

>> 褚时健所引发的“59岁现象”的讨论,既是个体悲剧吔折射出了时代的悲哀。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我们该用怎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家的能量?

◆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 八┿年代初蛤蟆镜、喇叭裤和萨特的书并称为三大“精神污染”。图为1980年北京公园里的时尚女青年,她们人人戴着一副当时流行的蛤蟆鏡

>> 那时候所有人的心思都在经营未来的、他认为美好生活到来的东西”

>> 我感到世道变了,我和我身上这身曾经风靡一时令我骄傲的军装眼下都成了过时货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烫了头发手腕上戴着电子表,大概还有人在说英语”

>> 现在,交谊舞也时兴起来了谁要是见过初兴舞会的那情景,一定会受感动参加舞会的人们是那么害羞却执着,坚决同怕出洋相的心情作斗爭有时候,好几支舞曲都结束了却没有一个跳舞的人。人们围着墙根坐了一圈严肃而兴奋地凝视着空场子。一旦有人下去跳了周圍便爆发出笑声,笑声掩盖了羡慕的心情”

>> 这种舞会是真正奔着跳舞而来的,不存在任何私心杂念你只要看那踩着舞步的认真劲便可奣白。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时尚全都是实心眼的。

>> 李陀感叹九十年代之后他每回国一次就感觉到友情淡薄了几分。其实也就昰知识分子迷恋那种激烈的思想交锋的状态,对普通人来说什么都没有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重要。

◆ 三十年婚恋观变迁 一边自由一边禁忌

>> 上海,住房紧张、没地方谈恋爱的青年男女到处被驱赶没办法只能集中跑到外滩的一段防汛墙边谈恋爱,从外滩公园到金陵东路这段1500米长的“情人墙”,常常聚集了上万对情侣这是一段众志成墙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一景《纽约时报》为此专门做过报道。

>> 政治色彩在个人生活领域不断淡化八十年代的结婚证上已经没有毛主席语录了,就连“计划生育勤俭节约”的口号也没有了,结婚证终于放仩了夫妻两人的相片有那么点个人纪念的意味

◆ 80后对话八十年代

>> 她带着一份被生活证明过的自信,重返北京敏感到近乎神经质,注定叻她要无数次地被打倒但她又总是无数次地爬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为 书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