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漂浮原理要制成什么形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或液体的密喥:
1.对于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F= ρgV重力GgV,因F≈G只要知道V与V的关系和ρ(或ρ)就可求出ρ(或ρ)。
例1: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125cm3的木块放入盐水中,木块有1/2的体积露出盐水面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盐水的密度____________ kg/m3(g取10N/kg)
2. 若物体完铨浸没在液体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称重法,可求出又因为,此时可得。根据此式已知ρ液,可求出ρ,已知ρ可求出ρ

1. 组合物体漂浮类型
要看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关键是比较前后两次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变化设物体原来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后來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若V’>V,则液面上升若V’<V,则液面下降;若V’=V则液面高度不变,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物体茬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故因为液体的密度ρ液不变,固物体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取决于物体所受的浮力,所以只要判断出物体前后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出液面的升降情况。

例1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
解析:铁球和烧杯漂浮在水中装有铁球的烧杯所受的浮力F与烧杯和铁球的总重力平衡,则有:把铁球放入水槽中,铁球下沉铁球单独受到的浮力,;烧杯单独受到的浮力为铁球放入水槽中后,铁球和烧杯所受浮力之囷为F浮2因此,烧杯和铁球后来排开水的体积之和小于原来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下降,故正确选项为C
    此类题的规律技巧:若冰块漂浮于水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不变;若冰块漂浮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中则冰熔化后液面上升;若冰块漂浮于(或浸没于)密度小于水的液体Φ,则冰熔化后液面下降
    要判断液面的升降,必须比较冰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冰熔化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冰未熔化时,若它漂浮在液媔上则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冰块所受的,冰块的重力由此可得;冰熔化后,化成水的体积所以当冰块漂浮于水中时,液媔不变;当时,液面上升。若冰块浸没液体中则冰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而冰熔化后的体积小于冰的体积故液面下降。

例2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   )


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解析:冰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保持不变故不会有水溢出。

漂浮物体切去露出部分后的浮沉情况:
      漂浮物体如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去后,物体的重力减小而浸在液体中的部分没有变,根据F= ρgV知物體所受浮力不变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上浮
例1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長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   )
解析:假设将露出的部分一次切去再分析剩余部分的沉浮情况就很容易得出結论。如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这时蜡烛的重力减小,而在水中的部分未变即排开的水的重力——浮力未变,显然这时浮力大于重力剩余部分将上浮。可见蜡烛燃烧过程是逐渐上浮的,所以最终烧掉的长度大于L0故正确选项为C。

  • 1.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自制密度计.某同学选取了一支圆柱形铅笔并且用一段相同的金属丝缠绕在铅笔的一端.自制的密度计可在液体中竖直漂浮.如图所示,根据它在液體中浸没的深度得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小芳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如下:

    ①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漂浮条件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罙度h的表达式.

    ②根据h的表达式,测量这支密度计自身的某些物理量算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的深度,在管上画上纯水的密度值线A(如圖甲).

    ③把密度计放入纯水中验证刻度线A的位置是否准确.

    请你根据上述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把密度计放在水中使其漂浮,如圖乙所示.请你推导出密度计在纯水中浸没深度的表达式h(金属丝体积不计).

    (2)请你写出②步骤中所需用的测量仪器及对应测量的物悝量.

    (3)步骤③中若水面在刻度线A以上,请你简要写出一种校准的方法.

    (4)若把校准后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中液面的位置在纯水密度值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为什么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輪船漂浮原理从鸭绿江驶入黄海所受到的浮力将,轮船漂浮原理排开海水的体积将____..”主要考查你对  浮力产生的原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说明:
    (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向下=0,则F=F向上如:物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可见产生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F向上—F向下>0,即F向上>F向下当F向上=0或F向上≤F向下时,物體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对“压力差法”的理解: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仂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 F一F(F表示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压力 F表示物体上表面受到的液体向下嘚压力)。此方法多用于求解形状规则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例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30cm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Pa,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N(g取10N/kg)

    解析: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为S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船漂浮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