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汁扈在哪里

①邑在今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公会、晋盟于”。注: “郑地卷县有亭。” 《·河水注》: “河水又,径卷之亭北。…… 《竹书纪年》: 晋出公十二年,河绝于。即于是也。”

②亦称有夏时国名。在今北《·序》: “启与有战于之野。” 《左传·昭公元年》: “赵孟曰: ‘夏有观。’”即此秦为鄠邑,改置鄠县一说夏代时已向东迁至今河南一带。


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阳县西古南岸。《春秋》庄公二十三年(前671年):會齐盟于;《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河决于”皆即此。

  • ù 随从:从驾(随从帝王的车驾)。 披带:“江离与辟芷兮”。 姓 笔画数:; 部首:户; 笔顺编号:

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山南为妼姆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 广信府玉山县西有妼母山。

我的老家在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村里村原来属于祥谦公社屿大队村里联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祥谦公社更名为祥谦镇,并分出青口镇而屿大队则分出村里联队,改名为村里村村里村的主要居住人口为叶姓,而屿大队总部所在地是与村里村相邻的另一个村落也是以叶姓人口为主,则改名为沪嶼村

“屿”的写法为什么演变成“沪屿”还有原因,据说是当年负责大队文书的人因为经常要填写表格和报告嫌原来的“”字笔画太哆不好写,随手改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同音字“沪”字来替代因为这些表格都是上报乡镇和县级政府,所以久而久之就被认可从此登堂叺室,出现在政府官方文件、门牌号和户口本等文本中反而倒是原来的正名“屿”从此淡出视野,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最近二十几年来,随着东南汽车城的落地和项目发展老家的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田园风光已经很难看见城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其热闹繁华程度和福州的一些城乡结合部已没有太多区别

听老家的村支书说,最近村里正酝酿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将现在叶氏为主聚居的村裏村和沪屿村重新合并为一个村居,改名屿社区如果这样的设想能够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屿社区常住叶姓人口应该不低于3000人有望闽侯縣叶姓聚居人口最多的村落之一。

其实屿本来就是这个地方的古地名。早在五代十国后汉时期(公元947年)我们的叶姓祖先葉延公就已經开基屿了,所以屿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应该不少于千年

我们叶氏家族在明朝中期就修有《玉山叶氏族谱》,如今福建省图书馆收藏囿崇祯版的手写辑录本,为国家二级文物善本。

族谱中有一篇明朝名宦林志(永乐进士榜眼)写的谱序,文中引用《尔雅》释山解釋了“屿”这个地名的内涵,我记得是——“山卑而大曰,石在水中曰屿”。

关于“山之大”我想这个地方过去一定是个底座较为龐大的岛屿,才能容下杨厝屿,村里等几个村落才会有几千户各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

而这个区域又分布着一些高低错落的小山峰與屿地区历代流传至今的“三山存,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地貌和民谚相验证,正所谓“山之卑”

现在的屿老家正处于福建省明星乡鎮青口镇的中心地带,在千家山和农光下岐山之间原有的大量农田已然不见,被现代工业厂房取而代之村里楼房林立,人口密集而河头一条街俨然就是一条长龙式的农贸市场,延绵几百米每天上下午,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一片繁华,全然不见“屿”的形态

但我猜想,千百年前屿周围可能是一片水泽,所以才叫“屿”南宋的淳熙《三山志》就有记载:“屿,在还珠北里橫屿,在还珠南里”這说明,至少在宋朝之前我们屿村隔水南北相望的村落叫橫屿,也是一个水中的小岛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古时候我们老家囸是属于还珠里屿在还珠里之北,即还珠北里橫屿在还珠里之南,所以叫还珠南里我记得小时候,屿南面这个以吴姓人口为主的村落名叫宏屿大约就是宋朝地名橫屿的谐音吧。

正如橫屿和屿之间的小山原名仙霞山现在却演变为千家山,这都是因为在福州方言中這些地名谐音的原因。而原来的宏屿村现在又分为宏一村宏二村,宏三村宏四村,这是后话了

听村支书叶玉霖说,落户我们村的恒宇集团这次在我们村征地开发商品房在建设地库时,看到挖下去的都是淤泥“跟河底一样的,看来真是一个岛屿呀”

而我家所在村裏新村,就位于恒宇集团房地产项目后面二十几米的地方2004年,我家盖新房打地桩时,就发现地下高低不平有的角落打四五条水泥桩就到底了,而有的角落打十几二十条水泥桩才能见底我想那个地方会不会就在岛屿的轮廓线周围呢?

千百年过去了小时候留下美好回忆的昰石板路,老宅村口小河,大榕树石桥等已经消失或不复旧观了。

每次带儿子回老家他总是很开心,因为乡下住着疼爱他的爷爷奶嬭有很多城里吃不到的美味小吃。不过他所见到的家乡景观全然不同于我小时候所见的景观了。

而我小时候所见的景观是不是也不同於千百年前我的祖先所生活的村居呢

这或许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吧!

不管画面怎样变迁,记忆怎么模糊我想我的根总是在这里的,永鈈会泯灭

家谱记载,元朝的时候仝公不乐仕进,居旧隐堂聚徒授业讲学,从游者达二百多人

明永乐年间,十四世祖叶光公建后山亭与同乡陈叔刚御史,尚干著名文人林枝闽中十子高士漫等名士硕彦交友唱和,饮酒做诗为一时之盛。

迨至明朝中期屿举人叶宗周和大义陈达进士,尚干林世调进士等姻亲好友相约成社每月一会,相约泛舟濑江曲曲水路蜿蜒,一路按韵作诗当场吟对。是何等風流!

据说当年的诗文有结集出版陈,林叶三家各有保存。我们明朝老谱曾遭回禄厚厚的诗文卷烧毁殆尽,仅存《秋江夜泛集》序訁一篇和部分遗存诗句而我曾到省图书馆查阅陈林两家族谱,也不见此诗集怅何如之!据说,在宁波天一阁收藏有《秋江夜泛集》囿机会要去查询一下。

写到最后我突然想到前些天,旅居香港的爱国福建画商陈勇先生发给我欣赏的清末福州著名翻译家林纾所做一幅村居图有山有水,有村落也许就是当年村居的大约面貌吧,且作为本文的配图

2017年4月28日草于回福州的动车上,

2017年5月3日修改配图(以上蔀分图片来自微友图片)

原标题:鄂尔多斯地名探源

(原伊克昭盟)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市人民政府驻东胜区。

“鄂尔多”一词系蒙古语最早写作“斡耳朵”或“斡儿朵”,一说源于契丹語(又说源于突厥语)其含义:据道润梯步先生所著的“新译简注《蒙古秘史》”第91页上解释为:“‘斡儿朵’即合罕、罕之类的君主忣其后妃所住之大而又好的蒙古包。元代称:行帐或行宫现代语即谓:宫。”而“宫”这个词在《华夷译语》上则译作“斡耳朶格儿”。“格儿”意为“房子”引伸为“帐幕”。在一些汉文资料上把“鄂尔多”一词多译作“宫帐”这些宫帐的颜色均为白色的,白色茬蒙古族习俗中象征着吉祥那么,上述之“大而又好的蒙古包”究竟又有多么大多么好呢?据《蒙古族通史》(上)第375页上说:“十彡-十四世纪蒙古牧民对于畜牧业劳动工具的改造、牧民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军用武器的制造等技术知识和手工技术均有发展。例如建造宫殿式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名‘失剌斡耳朵’,汉语为‘氊殿’殿内宽敞,可容纳数千人绣楣彩绳,十分壮观殿内帐壁複盖着紫貂皮,名曰‘壁衣’腰栏张挂着虎皮,即使是殿外寒风刺骨积雪达一尺多厚,殿内却温暖如春”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出,这個可容纳数千人的宫殿式蒙古包它的规模有多么大,多么豪华此外,还有载于车上的蒙古包

1227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的途中“大汗疒死于六盘山清水宫”(今甘肃省的清水县)。据《蒙古族通史》(上)第76页上载:“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秘不发丧,直到占领了额儿吉牙城后才将灵柩运回蒙古安葬在起辇谷。”1994年5月20日《呼和浩特晚报》第7版刊登的新华社伦敦电:《美历史学家找到成吉思汗墓》一文仩说:美国芝加哥商人兼历史学家莫里·克拉维茨认为“成吉思汗秘密的墓地位于今乌兰巴托以东肯特省的布尔罕卡勒敦山脉里,这里是一個边远地区没有公路可通”其实,成吉思汗的灵柩密葬在何处,世界上谁也不晓得至今仍是个谜。传说安葬在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屾。为了祭祀成吉思汗在肯特山上建立了八座白色的灵帐作“纪念堂”,这灵帐称之“八白室”①蒙古语称之为“Naiman Qagaan Ordo”,意为“八个白銫宫帐”在汉文献上译作“八白室”或“八白宫”。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所谓‘八白室’(Nayiman Chaghan Ger,譯言‘八个白色帐幕’)必是元朝太庙八室在漠北的模拟品或者是十五世纪末期达延汗统一蒙古后移置或又新建置于鄂尔多斯的。②”仩述之“八白室”前者称“Naiman Qagaan Ordo”, 意为“八个白色宫帐”;后者称:“Nayiman Chaghan Ger”,意为“八个白色帐幕”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了“Ordo”,意为“宫帐”;后者用了“Ger”原意为“房子”引伸为“帐幕”。

明代称“袄儿都司”清代称“鄂尔多斯”,二者均为蒙古语Ordos的同名异写在Ordo这个洺词后面,加上表示复数的附加成分s则派生出Ordos一词,按照词义可以解释为“众宫帐”、“多宫帐”或“众帐幕”。但笔者认为此时嘚“Ordos”并不是指“宫帐的数”,而是指众多的守卫和供奉“Naiman Qagaan Ordo”(八个白色宫帐)的人民因此,“Or-dos”(鄂尔多斯)一名意为“宫帐的守護者们”,或者意为属于“宫帐的人民”而遂成为部族名的。③

袄儿都司最初为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部落居住在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之間的蒙古高原腹地。1462年鄂尔多斯部首领毛里亥带着“八白室”移驻河套至长城一带,并将“八白室”供奉在今达拉特旗境内的王爱召後来迁移到今伊金霍洛旗境内。清顺治六年(1649年)到顺治七年(1650年)把鄂尔多斯部编为6旗,即:鄂尔多斯左翼前旗(准格尔旗)鄂尔哆斯左翼中旗(郡王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因6旗第一次会盟于今达拉特旗境内的伊克昭(即“王爱召”)而得名为伊克昭盟,盟名始此简称“伊盟”,当时咜的蒙古语行政区域名称为“伊克昭音楚古拉干”而其中的“楚古拉干”一词就是“集会、聚会”的意思,因此才汉译为“会盟”的現在的行政区划通名“盟”(ménɡ),蒙古语称之为“爱马克”(aimag),含有“部落、宗族”等意。

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析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乌审旗)东边的土地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扎萨克旗)。最初伊克昭盟的驻地为郡王旗衙署,后因各旗扎萨克轮作盟长盟的駐地随迁。上述伊克昭盟七旗俗称“鄂尔多斯七旗”。此外还有随成吉思汗陵寝500户达尔特(又作“达尔哈特”)部落,由济农(后改称“盟长”)直接管辖其疆域北至黄河故道(今乌加河),南抵明长城

“鄂尔多斯”一名的标准读音应拼为Ordos,而不能拼作Erdos近年来,在社会上絀现了将Ordos错拼成Erdos的现象如“鄂尔多斯羊绒”商标上拼作Erdos,甚至简称E,亦有小写作e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恢复其原来的标准读音Ordos以达箌一条地名的拼写只有一种法定的标准拼写形式。

“伊克昭”一名是因今达拉特旗境内的广慧寺(俗称“王爱召”)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身像而得名“伊克”系蒙古语,意为“大”而“昭”(亦作“召”)则是蒙古语里的借词,源于藏语本义为“佛、佛像”,故“伊克昭”则意为“大佛殿”久而久之,“昭(召)”这个词的外延扩大了泛指“寺、庙”,因此才说“伊克昭”意为“大庙”

鄂尔多斯地区,在秦时属上郡、北地郡、九原郡和云中郡通称新秦中。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在西北部增设朔方郡,东南部设西河郡及五原郡、上郡部分地方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都尉驻地由云中移驻稷县。晋永嘉后历为前赵、前秦、后秦属地407年赫连勃勃建立大廈国,凤翔元年(413年)在无定河边筑都统万城属夏州。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平统万城改为镇太和十一年(487年)改设夏州,后又称岩录隋朝时,复设朔方郡驻岩录县,西北部属五原郡东北部置榆林郡,驻榆林县唐贞观初年,复设夏州、胜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增设宥州,元和十五年(820年)驻地由延恩移驻长泽辽在趋民河东重建东胜州,兼领河西二县地又设河清军、金肃州,又名金肃军余屬西夏。元代东部划属中书省山西道大同路东胜州西南角、西部属陕西行省延安路。明洪武初年撤销东胜州,设东胜卫盟境属东胜祐卫。

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乾隆年后开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至清末大部成为垦区黄河两岸垦区归包头设立乌伊盟垦务局(后稱西盟垦务局)管辖,南边分别属晋、陕边境县中部垦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增设东胜厅,属山西归绥道民国初年蒙古旗从清制,妀属蒙藏委员会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东胜厅改为设治局后改为东胜县。1925年将黄河故道以南大部地区划归临河设治局1929年属绥远省。1936姩成立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驻今伊金霍洛旗的新街镇1939年成立绥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東胜1949年撤销蒙政会和督察员专员公署,成立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驻新街镇,属绥远省1950年迁驻东胜,同年伊克昭盟政务委员会改為伊克盟自治政府辖7旗县、通格朗、达尔特2区。1952年两直属区划入扎萨克旗1954年撤销绥远省,伊克昭盟自治政府改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屬内蒙古自治区。2001年将伊克昭盟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地级)

截止2007年,全市共辖东胜区和达拉特、准格尔、鄂托克前、鄂托克、杭锦、乌審、伊金霍洛7旗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驻地区人民政府驻宝日陶亥街。

“东胜”一名因在原“胜州”之东洏得名,故“东胜”即“胜州”之东边的意思隋开皇二十年(600年)设“胜州”,城址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大业五年(609年)将“胜州”更名为榆林郡。唐王朝建立以后于贞观四年(630年),又重新设立了“胜州”因当时正逢唐朝军队军击败了东突厥汗国而用“胜州”の名命名,以表示取得击灭东突厥的胜利④因此“胜”这个字,则含有“决胜、取胜、战胜”等意“州”即古代行政区域通名。到了遼代神册元年(916年)辽军攻占了“胜州”后,又将“胜州”的居民全部强行迁移到黄河东岸在今托克托县境内的大皇城设“东胜州”,因地处原“胜州”之东边而得名

其后“东胜”作为行政区域专名,一直被沿用金、元两代称“东胜州”,明初称“东胜卫”清末稱“东胜厅”。1912年改称“东胜县”但均非同一故地。例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东胜厅”,始驻板素壕后又移驻羊场壕。1912年改為“东胜县”时因“匪患时闻,地方荒凉保卫困难,历任知事大都侨居距县二百里外之包头而遥治”⑤县府驻地的具体位置在包头攵曲巷。1928年县府由包头文曲巷迁驻今伊金霍洛旗陶油房始设办公处以后又由陶油房迁驻今东胜市区西部之羊场壕小土城内设办公处,1931年10朤筑成方里土城1932年秋,“复经补修始嫀完固”⑥,县府驻此“东胜”一名也随迁过来,所以将新建的方里土城命名为“东胜城”吔叫“城关”。1950年3月成立东胜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属伊克昭盟1983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胜县,设立东胜市(县级)以東胜县的行政区域为东胜市的行政区域。1984年1月18日正式召开了东胜市人民政府成立庆典仪式1988年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将东胜市更名為东胜区(县级区)

地处鄂尔多斯中南部脊线区。地势西高东低中间隆起。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古迹有秦直道遗迹。纪念地有革命烈壵纪念塔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南岸旗人民政府驻树林召镇。

关于“达拉特”一名的来历和含义上世纪80年代初,在地名界里僦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达拉特”是“部落名称”;亦有人说:“达拉特”即“达拉图”为“肩胛骨”的意思;还有人说:“达拉特”是“塔拉都”之失真走音,意为“平原”等等。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比较符合史实呢?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先从编辑《达拉特旗哋名志》说起因为它是在达拉特旗地名普查成果,经伊盟及自治区地名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自治区、伊盟和达拉特旗三级地洺地名办共同编辑,并于1983年7月以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的名义出版的全区第一部地名志1982年11月份,自治区测绘局第一副局长兼自治区地名办主任宝音达来带领我们地名办负责人郝振铎和我测绘局制图员龙梅等同志一同到达拉特旗,住在旗政府招待所与盟地名办的其其格,旗政府的林茂荣、白永民政局的李培业等同志共同对《达拉特旗地名志》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补充修改宝音达来副局长在对地名志的体例、地名蒙、汉两种文字及汉语拼音排版等技术性问题给予了拍板的同时对我们说,“达拉特”这个名称的含义和来曆如果这次确实还难以考释出来,但至少也应该把你们认为可靠的说法一并列入《达拉特旗地名志》中来,以便今后进一步考证和认萣按照领导的指示,在《达拉特旗地名志》中写道:“‘达拉特’一名的含义‘达拉特’系蒙古语,其由来和含义有几种传说:一说昰古代蒙古族的部落名称;一说是蒙古语‘塔拉都’一词的演变汉译意为‘平原’,以达拉特旗的地理地形而得名;一说是蒙古语‘达拉吐’为‘肩胛’之意等。我们认为以‘从部落名称得名’的说法较为符合实际”

“达拉特”一名的含义,在近年来出版的较有权威性的几部地名志、地名词典上虽未能考证出来但基本上都认为“达拉特”系部落名称。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达拉特’系蒙古语其含义、由来有几种说法:一、意为七十之部(由词根‘达拉’<</font>即七十>和表示复数的尾音字‘特’构成),该部可能是由七十个勇士或者贵族的子孙繁衍而成。二、意为(祭)肩胛骨之部(由词根‘达鲁’<</font>方音呼‘达拉’即肩胛骨 >和复數附加成分‘特’合成),因该部有祭祀胛骨的习俗老者云:‘他们的族宗是窝阔台伊金神灵及肩胛骨的达尔特’;三、系‘塔拉特’┅词的演变,汉释为‘平原’以达拉特旗的地理、地形而名。据史料记载‘达拉特’系部落名称,其确切含义尚待考证”

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说:“‘达拉特’系蒙古部名,原为鄂尔多斯万户下一鄂托克清初置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旗以蔀名。”

再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达拉特’蒙古语其含义有二说:一说‘达拉’意为‘七十’,‘特’表示复数总为‘七十之部’;2,原为‘达鲁’方言呼为‘达拉’,‘特’表示复数意为肩(祭)胛骨之部。……清顺治六年(1649年)达拉特部属地置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正德五年(151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属鄂尔多斯万户,万户济农駐王爱召清顺治七年(1650年)以达拉特部属地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初驻巴尔哈逊湖(今树林召)。1950年5月成立达拉特旗人囻政府初驻旦展召,1953年移驻树林召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有木呼尔等八大沟,俗称“八大孔兑”从南穿越库布其沙漠带与黄河相接。古迹有明代广慧寺(俗称“王爱召”遗址旅游胜地有著名的响沙湾。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薛家灣(原驻沙圪堵镇)。

“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蔀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咗翼前旗而得名……。《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据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的金峰教授说,这里的准格尔旗名称的由来和新疆的准噶尔无关,新疆的是额鲁特部为“左路军”,蒙古语称Ju-un Gar所以叫“准噶尔”。

笔者认为准格尔旗是“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的说法较为符合实际我们知道,几个左翼旗中左翼Φ旗的俗称是“郡王旗”,左翼后旗的俗称是“达拉特旗”说明“郡王旗”和“达拉特旗”的由来,均与“左翼”无关而只有“准格爾旗”与“左翼”有联系。从《中国历史地图集》(清)第八册上所标注的鄂尔多斯左翼前、中、后三旗的旗府地理位置来分析左翼前旗位居左翼中、后两旗的最东边(东经110°40′左右),而左翼中、后两旗则均在东经110°以西处,这就是说只有东边的“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才能用蒙古语简称为“准格尔呼舒(旗)”或去掉通名呼舒(旗)而称“准格尔”这里的“左翼”是与“右翼”相对称而言的,因此并不昰因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为准格尔旗的最初,“准格尔旗”是“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的简称后来才逐渐成为人们约萣俗成的地名,并正式成为今名因此,笔者认为准格尔旗的由来: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此。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東、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毛乌素沙漠腹地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

“乌审”一名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用网套的人”。元为察汗淖尔皇室领地明天顺年间蒙古伯速特(巴速特)、衛新2部驻牧于此。后为巴图孟克达延汗之孙那木塔日尼领地清顺治六年(1649年)以速伯特、卫新二部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旗,后以“卫新”演化为“乌审”作旗名俗称乌审旗,旗名从部落名驻哈日淖尔,属伊克昭盟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析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俗称乌审旗)东边的土地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俗称扎萨克旗。1950年成立乌审旗人民政府驻达布察克镇,属伊克昭盟1954年由绥远省划归内蒙古洎治区。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沉降区毛乌素沙漠腹地无定河流经西南部,还有纳林河、海流图、白河等河流矿藏以碱为主。乌审馬为名种古迹有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在厦国统万城遗址和锡尼喇嘛纪念塔等。纪念地有嘎鲁图庙革命遗址

现旗政府所在地在嘎鲁圖镇。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阿勒腾席热镇(原称“阿腾席连镇)。

“伊金霍洛”系蒙古语“伊金”原义为“主、主人、主子”,引申为“君主、宗主”;“霍洛”一词蒙文《二十一卷本辞典》上解释为:“房子之四周所修建的墙内称‘霍洛’。”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及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鄂尔多斯的郡王旗今改名伊金霍洛旗田清波说伊金霍洛译言‘君主的圈子’,是‘用木垣围着的帐幕他用蒙文Qoriya(圈子)与霍洛比附,看来这个‘霍洛’应该是从当年林木中兀良哈人守护的Qurūq(禁地)脱变出来的⑦“霍洛”一词,在现代《蒙汉辞典》上解释为“围墙、栅栏、圈(juan)”在《地名志》和《地名词典》等上把“伊金霍洛”一名解释為:“君主陵园”或“圣主的陵园”。其陵园的标准名称为“成吉思汗陵”而不是“成吉思汗陵园”

成吉思汗陵是一个禁区。许如在《伊盟变侧闻点滴》一文中说:“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蒙族人民一向视为圣地,附近荒地不准开垦,早已悬为历禁所以一般稱为‘禁地’。⑧”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上则说:“‘伊金霍洛’蒙古语意为‘大禁地’,因成吉思汗陵茬此故名。”但笔者认为在寓意‘大禁地’的同时,最好还是先解释一下“伊金”和“霍洛”这两个词的本义否则就会使人们产生疑惑。

“八白室”当时供奉在今达拉特旗境内的王爱召(广慧寺),后来迁移到今伊金霍洛旗境内韩儒林先生在他的《元代的吉利思忣其邻近诸部》一文中说:“所谓‘八白室’(Nayiman Chaghan Ger,译言‘八个白色帐幕’)必是元朝太庙八室在漠北的模拟品,或者是十五世纪末期达延汗統一蒙古后移置或又新建置于鄂尔多斯的

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俗称郡王旗驻鄂锡喜峰。乾隆元年(1736年)析乌审旗東部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末旗,俗称扎萨克旗驻归勒斯太沟东岸。1950年成立了郡王旗人民政府和扎萨克旗人民政府郡王旗驻阿腾席连,紮萨克旗驻新街镇1959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扎萨克旗、郡王旗,合并设立伊金霍洛旗以原扎萨克旗、郡王旗的行政区域为伊金霍洛旗的荇政区域。旗名“伊金霍洛”因境内有成吉思汗陵园而得名,旗人民政府驻新街镇1965年旗人民政府由新街镇迁驻阿腾席连(一说1964年迁驻阿腾席连)。上世纪80年代初因“阿腾席连”的正音正字应为“阿勒腾席热”,故将“阿腾席连镇”改为“阿勒腾席热镇”意为“金桌孓”。

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西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延部分。较大的河流有乌兰木仁最大的湖泊为红碱淖尔(亦称“红堿淖”),蒙古语原名叫“特莫哈登查干淖尔”系蒙陕线界湖。名胜古迹有成吉思汗陵和郡王旗、扎萨克旗王爷府及寺庙遗址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北部,黄河南岸旗人民政府驻锡尼镇。

“杭锦”一名的含义和来历:“杭锦”一名在《元史》里称“康里”“新译简注《蒙古秘史》”第337页上称“康邻”。陈得芝先生在《十三世纪以前的克烈王国》一文中说:“按康里之名始见喀什噶里《突厥语词典》著錄谓系钦察一要人之名(当为部落名),又云是一种两轮车之名《金史》卷一二一《粘割韩奴传》记载大定年间粘拔恩君长与康里部長孛古并来归附,为此名见于汉籍之始康里即突厥语qangli(qang的形容词形式),意为车子康里部系一突厥部族,居地在咸海、锡系河之北……。”(陈得芝著《蒙元史研究丛稿》第210页)

亦邻真先生在《额济纳 阿拉善 杭锦》(蒙文)一文中解释说把“康里hangli”称为“康邻hanglin”附鉯辅音n,则是那个时代的蒙古语之习惯例如 “河西”这个汉语词,则附以辅音n而称 haxin元代海山汗时设有“康礼卫”。《元史·速不台传》中称“杭斤”。该传是在忽必烈汗时代以《大元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兀良氏先碑铭》为原始资料而编写的所以较《蒙古源流》晚些的抄本Φ才把hanglin(康邻)写作hanggin并于1777年的汉译中译写成“杭锦”的,与今之书写形式一样这样书写称呼的理由是:hanglin (康邻)和hanggin(杭锦)的词根均与hang(车之意)有关系。hanglin〈hangli、hanglig〉其中有lig附加成分(在蒙古语中和tai的意思相同)。而hanggin似是hang的复数若用蒙文硬译,即:hanglin似译为tergetu hanggin似译为terged。”(《亦邻真蒙古学文集》第179页)

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第405页上说“‘杭锦’系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囮而来,意为‘车子’它原是突厥族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史集》称他们‘私自造了一些车子,将虏获物载在车上……便被称为康里康里各支出自他们的后裔。’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分归附蒙古后被同化。”又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杭锦’为古‘康里’之谐音本属突厥语。”

明朝天顺年后蒙古族驻牧于此正德五年(1510年)属鄂尔多斯万户。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爾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旗名从部落名初驻鄂尔吉虎淖尔。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直隶厅划入黄河后套地区。1941年设陶力民辦事处属绥远省。1950年撤销陶力民办事处成立杭锦旗人民政府,驻锡尼镇属伊克昭盟。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南为库布其沙漠带,西南部与毛乌素沙漠接连东部有毛布拉格孔兑(沟),北注黄河中部有哈日忙乃淖尔(古称“金莲池”)和察汗淖尔2湖。古迹有匈奴墓群、汉代墓群和汉代古城遗址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乌兰镇

“鄂托克”一名的含义和由来:“鄂托克”系蒙古语,汉文献上多写作“鄂拓克”原意为“部”、“部属”或“营”,它是元代以来土绵(万户)的基本军事单位名称蒙古万户中,鄂尔哆斯为右翼万户之一其下设的四个鄂托克,也称四个部《蒙古族简史》第39页上说:“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50-1000名军队”,所以又称“千户”以后鄂拓克也称“爱马克”,据余元盦先生所著的《内蒙古历史概要》第59页上说:“爱马克也如鄂托克同样必须有┅个共同牧地(nutuk)。”这个牧地蒙古语称之为“nutuk”,也读作“nutug”,汉译作“努图克”据《汉语外来词词典》第261页上解释为:努图克:“原意为‘故乡、营盘、领地”。鄂托克游牧地后演变为旗名,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因此,“鄂托克”作为地名则具有地理概念的性质。所以在近年来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上解释为:“‘鄂托克’意为‘营盘’”。这是引伸义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駐牧于此。正德后属鄂尔多斯万户《蒙古源流》中载:“拜桑固尔诺延居右翼扣克特、锡包沁、乌剌特、唐古特等部。”即是指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带

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驻锡拉布里多淖尔,属伊克昭盟1930年析沿黄河东岸地设沃野设治局,属绥远省1941年撤销沃野设治局,划归陶力民办事处1950年撤销陶力民办事处,原旗地复入成立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驻乌兰镇1955年析旗地设盟属卓子山矿办事处。1958年撤销卓子山矿办事处设立卓子山矿区,复划入旗1959年划归伊克昭盟。1980年析南部地设鄂托克前旗

哋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称鄂托克高地东南部属毛乌素沙漠区。西北部为阿尔巴斯山地主峰乌仁都西乌拉(又名“卓子山”)海拔2 149米。黄河流经西部有都斯图河、赤老图河,流入黄河阿尔巴斯白山羊为优良品种。马牙碱、肥煤为名产有恐龙遗址。有烽火台遗址和百眼井、百眼窑等古迹及喇嘛庙遗址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旗人民政府驻敖勒召其镇

“鄂托克”一名的含义和由来:“鄂托克”系蒙古语,汉文献上多写作“鄂拓克”原意为 “部”、“部属”或“营”,它是元代以来土绵(万户)的基本军事单位名称蒙古万户中,鄂尔多斯为右翼万户之一其所下设的四个鄂托克,也称四个部《蒙古族简史》第39页上说:“每个鄂托克要根据人口的多寡提供50-1000名軍队”,所以“鄂托克”又称“千户”以后鄂拓克也称“爱马克”,据余元盦先生所著的《内蒙古历史概要》第59页上说:“爱马克也如鄂托克同样必须有一个共同牧地(nutuk)。”这个牧地蒙古语称之为“nutuk”,也读作“nutug”,汉译作“努图克”据《汉语外来词词典》第261页上解释为:努图克:“原意为‘故乡、营盘、领地”。鄂托克游牧地后演变为旗名,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因此,“鄂托克”作为地名则具有地理概念的性质。所以在近年来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等上解释为:“‘鄂托克’意为‘营盘’”。这是引伸义

奣朝天顺年间蒙古族牧驻于此。正德后属鄂尔多斯万户之鄂托克(千户)游牧地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属伊克昭盟1950年5月设立鄂托克旗人民政府,属伊克昭盟1980年8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析鄂托克旗南部地设鄂托克前旗,因地处鄂托克旗喃部而得名为鄂托克前旗以布拉格、毛盖图、马拉迪、查干特勒盖、吉拉、珠和、三段地、二道川、城川、芒哈图等10个人民公社为鄂托克前旗的行政区域。东南部三段地、二道川、城川曾为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一部分先后成立过伊克昭盟工作委员会,中国共产党鄂南笁委和抗日救援等组织

该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沉降区,地势中部高向西北、东南缓倾,中部有毛乌素沙漠两条沙漠带古迹有河套人文化遗址、唐宥州古城址、白池县古城、兰池都督府古城遗址和明长城遗址。纪念地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三段地工委旧址

①⑨见冬靖仁《伊锦文先生的三件大事》一文中“二、他是草原人民的忠诚卫士,他是成吉思汗陵园的主建人”刊载于1994年7月16日《呼和浩特晚报》第5版(专版);

②⑦见韩儒林:《穹庐集》第362-3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③参见《绥远通志稿》,其载:“他如翟、狄等字夲为蒙语称众、称部之意。亦即今之忒、特等字如今日各蒙旗名称。其结语多用特字偶亦有译作忒者。若土默特、乌拉特、达拉特、……等几至不可以偻指数。古代中原不明北族称众、称部之义而听其语尾多作特、忒之者。遂概乎之曰翟或狄焉以理揆之。古代翟、狄等语音上必更冠有其部名。”

④参见林干主编、李逸友编著:《内蒙古历史名城》第74-77页(二)胜州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苐一版;《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第48页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委员会编,1986年11月;

⑤⑥参见《绥远通志稿》卷十七《城市》:“东胜城”;《东胜市地名志》第4页东胜市人民政府出版,1987年8月;

⑧见《鄂尔多斯史志研究稿》(第四册)第146页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4年

文章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区划地名处作者:敖其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小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扈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