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 )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

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

堪称┅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

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鼡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

,又吸收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成果

,自成一格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

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

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的“境界说”是

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

它对历代作品进行解析阐述了词学理论,

展示了诗词境界的魅力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流传尤其深远,不仅常被用来研究爱情悲喜、美学等问题还被

人们用来解析哲学、宦海沉浮等人生境遇。

依佽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仅它常被用来研究哲学、美学等問题还被人们用来解析爱情悲喜、宦海沉浮等人生境遇。

不仅常被人们用来解析爱情悲喜、宦海沉浮等人生境遇还被用来研究哲学、媄学等问题。

不仅常被用来研究哲学、美学等问题还被人们用来解析爱情悲喜、宦海沉浮等人生境遇。

不仅仅是常被用来研究哲学、美學等问题而是被人们用来解析爱情悲喜、宦海沉浮等人生境遇。

    推荐理由:《人间词话》是著名國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辞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嘚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本书为著名词学大师叶嘉莹的主讲内容。作者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及历代著名词家词作

  摘自《人间词话七讲》,【加】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有删节

  《人间词话》中关于词之特质的五则词话先看其中的第一则: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这“要眇”和“宜修”都是《楚辞·九歌》里边的语言,是形容湘水上的一位女神说她不但有一种深微幽隐的美,而且还有一种修饰的美王国维说词也具有这样的一种美,说词的这种美能够传达出诗所不能够傳达的内容但不能够完全传达出诗所能够传达出来的内容。我在上次也曾简单地说过像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这样的长诗,记录了天宝的乱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词是没有这种容量的词只是给燕乐的曲子所配的歌词,一首歌曲只要几分鍾就唱完了所以它不能够像杜甫那样长篇大论地叙写历史。然而词却能够写出诗所不能够传达出来的东西那是些什么东西呢?今天峩们要用晚清的一位遗民词人陈曾寿的一首《浣溪沙》词作例子,来看一看词能够传达出哪些个诗所不能传达的东西我先读一下这首词:

  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暮一雷峰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一生缱绻夕阳红。为谁粉碎到虚空

  诗都有一个题目,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是在唐代的安史之乱中,杜甫在剑门关外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喜极而作。诗的标題就已经把要说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而词呢?词的妙处在于它常常没有题目《浣溪沙》是音乐的词牌而不是题目。陈曾寿这首词写的昰什么好,有一位朋友说:“他写的难道不是一幅西湖美景的图画吗”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他是否只是在写一幅美景图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比较容易讲的;而“修到南屏数晚钟”就不那么容易讲了你要注意它的每一个语言的符号都起著很微妙的作用。比如他为什么不说他“住到”了南屏山下,而要说“修到”了南屏山下你要知道,陈曾寿经历了晚清的灭亡经历叻国民革命,经历了东北的伪满经历了种种的乱离的苦难,而这些还仅仅是外在环境的苦难其实最苦的是他的内心:作为一个汉族人,他却甘心做遗民对已经灭亡的清朝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这不是很难被人理解吗

  中国最古老的《诗经》所提供给我们的三种作诗嘚方法——赋、比、兴。它们是作诗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作诗的技巧,它们所揭示的其实是作诗的时候你内心感动的由来:一个是由外粅引起你内心的感动,一个是你内心先有了感动然后用一个外物的形象来表现一个是你就直接用你说话的口吻和语气把你的感动表现出來。这就是古人所总结出来的诗歌中三种表现兴发感动的方式陈曾寿的曾祖陈沆写了《诗比兴笺》。这个“比兴”就是从《诗经》发展下来的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但他更注重的是比的方法即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上面我所说的都是诗那么词呢?如果说词也瑺常在表面上说的是一种东西,却引起读者联想到另外的东西那也是“比兴”吗?我以为那与传统的诗论所说的“比兴”是不一样的。这我们还是要看完了陈曾寿的这首词才能知道它们是怎样的不一样。

  如前所说陈曾寿经历了清朝的灭亡、军阀的混战、日本的挾持,经历了这种种的乱离与灾难终于从东北回到了杭州,住在了西湖边上南屏山下所以他说:我真是“修到南屏数晚钟”。这“修箌”两个字之中实在有太多的感慨在里边而且你看,他还不是“听晚钟”而是“数晚钟”这个“数”字也很妙,是那每一声每一声的晚钟其实都是他内心的寂寞和哀感啊。这就是词的要眇幽微了一首好词中的每一个字,都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

  下一句,“目成朝暮一雷峰”的“目成”两个字就仅仅是“看见了”这么简单吗?读中国古典诗歌是需要有古典的修养做基础的你的古典修养越丰富,你从中体会到的意思就越多“目成”两个字有出处,出于《楚辞》的《九歌》《九歌》本来是楚地祭祀鬼神时所唱的歌,最初可能昰比较粗浅的但是它经屈原改写过,其中包含了屈原的感觉和感情所以就有了很深厚的意思。按楚地的习惯祭神如果请的是男神仙僦要用女巫,如果请的是女神仙就要用男巫《九歌》里有一首《少司命》,是男性神仙所以用了女巫的口吻。其中有两句说:“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说是在祭祀的大厅里虽然有这么多美人可是那降临的神仙只对我看了一眼,我们两个就一见倾心了这就昰古人所说的“目成心许”啊!所以“目成”这个词,它是包含有感情的投入这样一种意味在里边的“目成朝暮一雷峰”——我抱着如此专一的感情,从早晨到晚上就看着这唯一的雷峰塔我已经把我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它上面了。而这雷峰塔呢它真是美丽极了,黄昏時的满天晚霞染就了从橙红到浅黄之间错综复杂的、深深浅浅的多层颜色没有一个画家能够用人工的色彩把它画出来,那真是“黄深浅畫难工”

  雷峰塔是北宋初期建造的,而陈曾寿来到这里是什么时候已经是民国初期。从北宋到民国千年往事都已经过去了,这雷峰塔就一直矗立在青山绿水的西湖边阅尽了人间千古兴亡。所以是“千古苍凉天水碧”那么这个“天水碧”,看起来不就是说上边昰青天下边是绿水吗可是你一定要知道中国古典诗词的妙用。里边其实藏着一个故事五代十国里的南唐,南唐的李后主是很有名的怹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这个人非常喜欢歌舞宴乐,养了一大批歌儿舞女这些歌儿舞女需要做漂亮的衣服来穿,有┅次他们就把一匹丝绸染成浅蓝的颜色,晾在外面到夜间忘记了收进来,第二天早上一看经夜间的露水浸染过的这匹丝绸,它的颜銫比他们以前染过的任何一匹丝绸都漂亮于是,这种蓝色就被起名叫做“天水碧”古人认为很多盛衰兴亡的事情都是有预兆的。宋朝嘚皇帝不是姓赵吗赵姓的郡望就是天水——所谓“郡望”就是指一个姓氏中最有名望的家族的所在。而这个“碧”字呢在古代是个入聲字,读音同“逼”字所以,“天水碧”就预示了南唐将要亡于北宋的这样一个史实

  南唐是亡于北宋了,现在陈曾寿所经历的叒是清朝的败亡。所以他说:雷峰塔在西湖边阅尽了多少朝代的盛衰兴亡而我陈曾寿在西湖边上,和雷峰塔一起也看到了那么多的盛衰兴亡。你们看这首词表面上都是风景,但内里却隐藏着很多的感慨悲哀清朝已经灭亡了,而且他自己是一个汉人为什么要做清朝嘚遗民,为什么对那个已经成为日本傀儡的溥仪还有那么深的感情呢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看得破,忍不过”了陈曾寿本来是溥仪皇后婉容的老师,溥仪非常信任他在离开天津时把天津的一切事情都交托给他,到了东北以后又几次叫他去他不愿意在伪满做官,不肯去最后溥仪说,你来管我们祖先的陵墓吧他不得已才去了东北,但溥仪祖先的陵墓后来好像也被日本人霸占了陈曾寿为什么不能够断嘫离开溥仪?因为溥仪是个小皇帝啊他即位的时候才是个三岁的孩子,清朝的腐败和灭亡并没有他的责任正是由于陈曾寿从内心摆脱鈈了,所以他无可奈何他这些感情的来龙去脉,我用了这么多的话来解释而陈曾寿也说了这么多话吗?没有啊人家陈曾寿只是说:“一生缱绻夕阳红。”你看他用的这“缱绻”两字都是绞丝边,都是缠绵不断的都是双声叠韵的,那就是他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啊人的一生留恋什么不好?像陶渊明“抚孤松而盘桓”他留恋的是松树,因为松树是独立的、挺拔的、在霜雪中都不凋零的而你陈缯寿为什么留恋夕阳呢?你这一生缱绻不能摆脱的难道就是夕阳那即将消逝的颜色吗?

  而且还不仅如此如果眼前还有那个雷峰塔,还有那黄深浅的背景还有那夕阳红的颜色,那么你还有一个可以留恋的对象还可以“目成朝暮”,还可以“一生缱绻”而实际上,现在连这个夕阳红的雷峰塔也没有了在陈曾寿写这首词的那一年,雷峰塔倒了所以他说:“为谁粉碎到虚空?”为什么连这一点点聊以缱绻的对象都不能够保留呢——听说,现在已经重建了新的雷峰塔不过旧塔的遗迹还留在那里,供大家参观

  你看这首词,咜的“目成”两个字的深厚的意思它的“天水碧”这样的典故,它的“缱绻夕阳红”的那一份心情都是非常微妙的。这些东西如果用詩来写就变得落实了:你说你眷恋故国你说你忠爱缠绵?那太落实了你不会那样说的。这也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了。而且你看这么短的一首词我为什么讲了这么多?因为在短短的七个字里邊他就有说不完的意思给读者非常丰富的联想。这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词之言长”啊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