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最富远见的改革措施是哪一项理由是什么

“孝文帝的改革”这种说法本身其实是不准确的。

因为如果从“对传统的变更和优化”上来定义那么北魏的改革早在开国之君道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是箌七代目孝文帝时,以全面汉化和迁都为标志这种改革达到了全盛。


我们不是要无脑吹汉化但确然无疑的事实就是,塞外胡人如果想偠在长城以内的汉地进行统治就必须接受汉人上千年以来积累的经验。历史的实践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任何民族在进行汉地统治时,“行汉法”都是最优选择


胡人的问题,并不在于选不选而在于要如何才能习惯和接受这套传统,如何才能让本民族融入到这套传统中

在这方面,北魏孝文帝元宏不是第一个做出尝试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但却是最具有标志性的一个

在此前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上一個最接近于成功的人是苻坚。可淝水之战的失败却证明了前秦模式的失败:前秦的统治并不稳固,没有办法缓冲一场失败带来的危机一场不是大败的败,就能让一个庞大的帝国快速覆亡


殷鉴不远,既然一场战争就可能导致国家覆灭那么对于北魏而言,不论可能的收益有多大都不该轻易去尝试挑起这么大的一场南北之战。

如何真正建立起有效而且稳固的统治这才是摆在北朝执政者面前最为重要嘚命题。

恰好此时北方已经统一、南方正在内乱,这又为改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契机

因此,我们不妨先把目光从孝文帝往前推几十年湔通过聚焦当时的一件事,以此为始来全面回答北魏全面汉化的这个问题。


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公元470年)献文帝拓跋弘下诏:

官吏不允许收受所管辖范围内人员所提供的物品。如有收受物品只要超过一口羊或者一斛酒的,就判处死刑;参与其事的人同罪论处。

此外朝廷还鼓励大家检举揭发。一旦举报属实就把被举报者的官位奖励给举报者。


这里有个背景小知识需要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只说粅品不谈钱财?因为北魏当时还没有货币交易是以物易物的。


这样的惩罚措施古往今来也算是第一等的了。当年汉武帝发布告缗令也只是分一半的财产给被奖励者,如今北魏却是大手一挥基本上触及了物质奖励所能达到的上限。

献文帝拓跋弘充分相信在如此高壓的反腐态势之下,通过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定能让众多贪官污吏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让腐败无处藏身無法遁形。以此次反腐行动为契机构建北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已经指日可待。


但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反对,说:不可以!


因为北魏嘚官员没有俸禄

反对意见认为,既然没有俸禄那就不能对官员要求得太苛刻。至于说让举报者代职这个事从逻辑上看就更不对了:峩们的官员都是选拔出来的,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被举报免职那岂不是会寒了广大官员的心,反而让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得志张狂再说了,让这些小人去做官他们真的就能比朝廷精心挑选的人做得好?

最后反对者认为,应该先给官员发工资然后才能再来探讨昰不是清廉的问题。

最后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献文帝听从了反对者的前一部分建议放弃了惩罚腐败的打算;但俸禄的事却不了了之,没了下文


这里其实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官员的俸禄和廉洁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联系


在看过上述例子以后,我们已经可以达成一项基本共识就是反对者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既然不给官吏发工资,那么官吏们跟老百姓吃拿卡要你朝廷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也就是说无薪不能养廉


那为什么北魏不给官员发工资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清楚这件事:

很久很久以前,沛县泗水亭有个亭长叫刘三爷。刘三爷名义上是国家公职人员工作也确实是国家公务,比如征税征兵、维护地方治安、构建网格化管理、防止逃犯藏匿等等等等。


但刘三爷是真正的国家正式公务员吗并不,他只能算是编外人员


虽然刘三爷的这个工种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中國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治理体系,通过一级一级的官吏皇权可以直接到达基层的每一户。但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过程中,王朝是不將官吏直接触及到最基层的而只停留在县一级——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皇权不下县”的由来。


这里需要甄别的是并不是说皇权到不叻县级以下,而是正式的政府机构、代表了皇权的官吏职位只到县这一级


再往下就没有职业官僚了。


那再往下的活谁去干呢该怎麼干呢?


这就得靠刘三爷这样的亭长了


比如说征税这件事。如今各个乡镇都有税务所这是最基层的征税部门,部门和人员是纳入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序列管理的。但在王朝时代这就是亭长们的干活。


而既然没有工资那大家又是靠什么养活自己呢?


答案是提(回)荿(扣)


朝廷分配下来一斗的税刘三爷肯定不止只收一斗。秦汉时期具体是个什么操作法如今已经没有实际的证据和材料可做证明叻。但明朝时是有人对这些把戏和手段做过记录的。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百科“淋尖踢斛”——这虽然中间间隔了上千年,但一朝朝一代代的胥吏们故老相传手段就是那么些手段,差不离多少


这跟现代完全不一样。如今一家企业的税额如果定在100万你作为一名稅务人员却要收101万,那么马上就会有党纪国法来召唤你但在当时,这种行为朝廷不仅知道还是默许的。


至于个中原因也很好理解:朝廷不给刘三爷俸禄,又指望刘三爷干活那么就只有默认刘三爷吃回扣的行为了。


如此才可能让刘三爷给朝廷卖命。


这个逻辑我们現代人如果以现代政府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肯定属于懒政惰政是应该被取缔的。


但在当时它却自有其存在的意义。而且在彼时的环境之下,这么做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远比规范化操作要来得好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朝廷给刘三爷正式的俸禄,将其纳入参公管理那刘三爷是不是就会像人民公仆一样,从此兢兢业业不贪不占以人民的利益为宗旨,为百姓谋福利了

  • 首先 ,刘三爷本就不是一个安分嘚人


基层收税征兵这种事,我们透过杜甫的诗已经看到了里面全是百姓哀嚎震天,官吏蛮不讲理的画面但问题是,为什么官吏会这麼蛮不讲理

因为这才是在基层进行管理的最好手段。你要是一本正经的跟老百姓讲道理摆事实面慈心善的从圣人教化说到皇恩浩荡,那么就算嘴皮子说干了也没有办法“教化”这群“榆木疙瘩”。

深入基层以后只有一半痞子腔一半仗义事,连哄带骗实在不行就抢,才干得了活

读书人是干不了这种事的,哪怕时至今日都是如此虽然前些年大学生村官千千万万,但真正在村里做事的其实多数都會用上刘三爷这样的路数,这也算是一种职业气质了

刘三爷们不是不想安分,而是没法安分

  • 其次 ,就算国家给刘三爷发了工资他也還是会这么盘剥百姓的。

因为周遭就没有一个让他安分的环境


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朝廷根本就不可能把对官员的监督深入到他这一级刘三爷们的行为,根本没有办法约束到始皇帝的统一决策部署上来——而且也不需要。国家对刘三爷们的需求就是征兵征税,外加排查辖区内的可疑人员

职业气质的熏陶,约束环境的缺乏刘三爷的性格特征其实已经被注定。

刘三爷只要把朝廷交给他的事做好朝廷就支持他在“合理”范围内“支取”一定的财物。用一句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如果把刘三爷的行为正规化了,发工资、派驻监督人员、让刘三爷按照规定做事等等等等,那么一系列操作下来可能还不如不给他工资,让他自己操作效果更好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两点:


/ 首先刘三爷的行为不需要,也没办法正规化约束在前現代的历史条件下,管理科学的不完善、信息传递的缓慢国家的管理能力伸不到这么基层的地方,是无法管到刘三爷这种不入流的小吏嘚


/ 其次,反正都挡不住刘三爷会中饱私囊那不给他工资,实际上还是省了一笔钱呢


朝廷对刘三爷的管理方法,或者说这种“纵容”在经济学上就叫做“交易成本内部化”。

如果搁国家这个层面不太好理解那么举个企业的例子就浅显多了:

总有一些太过细碎的账目,是没有办法进到流程走报销程序的这种时候,直接通过部门的小金库解决最好


这与现代政府正规化、标准化的追求,当然是相悖的但你用现代的标准去要求当时的情况,这本身就是一种削足适履


当时是个什么环境?既没有科学化的管理也没有大量的受教育管理鍺,更没有透明公开的信息环境和快速响应的信息系统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刘三爷的做法,以及朝廷对刘三爷的这种默认是一種合理的行为。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管理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当国家权力的触角伸不到基层管理人员那里时,就只能是对他的权力和责任進行内部化处理了——对他没有具体的行为要求而只有结果要求。

朝廷面对着刘三爷对他的要求从来就不是清正廉明公平正义,而是足兵足粮维护治安


这一套模式成型于战国时期,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一直都是朝廷进行基层治理时的基本手段。


直到西晋末年随着天丅大乱,情形才为之一变


北方因为长期的战乱,朝代更替频繁基层政权早已丧失殆尽——这里的基层政权,已经不再如秦汉时期一样是县级以下了。而是还在县、郡这一级就已经没有完整的政权组织了。


自西晋末年以来在接近两百年的战乱中,北方的士族逐渐发展出了一种地方自治的组织形式:简而言之就是某地的士族出面,在没有战乱时组织当地的百姓恢复生产训练作战;到有外敌时结堡洎守,抵御入侵称作“坞堡”。


坞堡本身的实力其实十分有限。真想在乱世中生存光靠这一地一城根本就不够。因此在这种时候彼此之间的相互支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而这也就为士族之间形成相互联系打下了现实基础。


其时北方纷乱各地结堡自守,彼此互相呼应士族之间通过通婚等形式联络不断。而在这些网状联系的顶端便是四姓。这其中又以清河崔氏为最——这也就昰北方大族历久不衰的原因。


也就是说在刘三爷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县级以下才会出现刘三爷这种人物。但随着天下大乱县一级、甚至郡一级的政府,朝廷都没有能力派遣官员了只能是像对基层政权一样,“整包”给地方大族


我们在之前文章里,经常会说“某某势力占领了某地”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建立起政权组织,而只是做到了军事占领当地的坞堡组织依旧存在,只不过是坞堡承认了占領者的身份同时,又满足了占领者的征税要求


而当某个政权或某一势力败亡时,这些地方自治组织是不会为之尽忠的他们只会快速轉身,与另一个占领政权达成合作

这也就是我们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时,政权败亡都极其迅速的一个原因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前秦那样一个一统北方的大帝国,因为一战战败就轰然崩塌。

这种“其亡也忽焉”的背后就是基层治理的缺失。


从石勒的后赵到慕容氏的燕国、氐人羌人的前后秦,再到此时的北魏当时一直都是这种管理模式:朝廷承认地方势力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并且还有了一个佷官方的称呼,“宗主督护”

某人督护某地,其实就是意味着朝廷和此人建立了契约。朝廷承认某人对此地的统治权但是需要他定期上缴税收和兵源。

这种情形已经很类似于西欧的封建了。

在这里国家的管理能力其实是退化的,已经从县级以下退回到了县一级、郡一级,甚至是州一级


而朝廷也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的打算。此前可能是因为战乱朝廷没有精力顾及于此。但北魏在统一北方几十姩后依然还是这种情形,这就与当时胡人统治汉地的现实有关了:派不出官吏

指望胡人自己的族人干这些事,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构建一个能控制全国的行政体系,不是光有几个人就够的而既然北魏王朝一时也找不到这么多人,那为什么不维持现状呢

而既然都已经“宗主督护”了,又为什么要给他发工资呢



因此,从表面上看这是官员发薪的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的背后,牵涉的是更大的问題


这两个问题,不能割裂开来看其本质,是朝廷把权利和责任打包给了地方守吏既不给他发工资,又默许他在权力运行中收取一定嘚好处做为补偿

至于朝廷自己的收益,则是大幅度地减少了管理成本这一条,可能是以鲜卑人为主的朝廷最为关心也最为头疼的事。

献文帝能够在意到贪腐这个问题本身就已经是在意识形态上向汉人转化了。否则在胡人本身的逻辑里,统治之下的那些人根本就不叫百姓而只是奴隶——既然是奴隶,就没有什么要伸张正义的道理

能关注到官员的廉洁与否,这本身就是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現


但献文帝在听了劝诫以后,又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并没有坚持自己为民主持公道的初衷,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献文帝的初衷里,他认為解决贪腐问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重罚+举报”,就可以杜绝掉这种现象但通过反对者的陈述,他发现这是个系统问题你不给官员薪俸,还要求他们廉洁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目标,怎么可能同时实现


那为什么还是不能给他们工资呢?

因为这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了你要是给了钱,原先的“宗主督护”就需要改国家对官员的管理就得正规化。你们这些地方官总不能一边拿着朝廷的工资,一邊在老百姓那里继续又贪又占吧


可问题是,改革“宗主督护”这已经是涉及到整个基层治理体系的根本性变革了。

献文帝当然会犹豫为了这么一个小问题,引出那么一个大困难值吗?


最终献文帝还是退缩了。毕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配套的必须得是北魏管理模式嘚根本性变更。

这个问题要再过十几年,在冯太后的手上才能被解决


解决的方法,是“做蛋糕”

凡举改革,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优囮资源配置以期增加效用,俗称“做蛋糕”;

另一种则是重新分配目的是追求结果公平,俗称“分蛋糕


很多人喜欢分蛋糕式的改革,打土豪分田地这是公平正义的体现,符合大部分人的直观感受和利益诉求因此更受欢迎。


但事实是这种做法成功率很低。虽然咑土豪最初的口号都是“均贫富”但到了最后,全部都会变成“均贫”


正常情况是,做蛋糕的改革容易成功分蛋糕的改革基本都会赱向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反对力量太大


因此,在中国历史中如果贫富分化的矛盾已经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那么只有通过革命强行重启;可但凡王朝还能通过内部的改革发掘增量缓解社会矛盾,就一般会选择相对温和的改革手段进行系统更新

而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找到好的办法而是在于对既得利益者的妥协。

比如孝文帝的“太和改制”。


北魏到孝文帝时立国已经近九十年。就算是從太武帝拓拔焘统一北方开始算起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


国家承平日久外无战乱,这种时候对治理模式的改革自然会被顺理成章嘚提上日程。


当时北魏面临的情况是鲜卑人的朝廷虽然已经“统一”了北方,但就如同此前近百年的异族政权一样军事征服要大于实際治理。

北方各地虽然尊奉朝廷法度但在州郡以及县乡一级中,朝廷并没有真正的统治能力这些地方,还大部分是被豪门大族所掌握

朝廷之所以放任这种局面存在,就线上文所述主要有两个原因:


/ 其一,是鲜卑人以外族入主中原民风尚武,粗通文墨对于基层政權这种文职工作难以胜任

/ 其二在于地方势力的主动合作。既然鲜卑人无法胜任朝廷也乐得将征兵征税的事委托给地方大族来做,那麼双方还不如各取所需这样一来,朝廷得到了兵源和赋税地方势力则可以继续控制自己的地盘。


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权衡之计并不是朝廷的初衷。主要原因是在于大量的人口游离于朝廷的编户之外,隐匿进了豪门大族的庇护之内这些人,原本应该是朝廷的征税对象嘚如今却为豪门所控制。

此外战乱还造成了大量的空地无人耕种,这也是朝廷要把这些隐匿人口挖掘出来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就昰朝廷要从豪族手里把隐匿的人口给抢回来。

对于这些豪门朝廷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的。因此对待处理的方式,也只能是既团结又斗爭


说斗争比较好理解,毕竟朝廷的此次改革本质上就是要和豪门大族抢人口。立场使然双方本来就是斗争的对立面。


说团结很多囚可能一下子就转不过弯来了,但事实其实是这是比斗争还要重要的立场


此“人”非彼“人”朝廷不光想要隐匿的人口,还缺官吏

官员和胥吏,这是朝廷任何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某位领袖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这些具体操辦的人那么再好的政策也只是空中楼阁。


尤其是涉及到改革基层政权这种大规模的改革更是需要数以十万计的执行人员,这些人从哪裏来


朝廷肯定派不出来,你不可能指望鲜卑人去干这种有技术难度的活


说白了,还是得依靠既有的管理人员也就是“宗主督护”制喥下的豪门地方势力,得靠这些人去具体执行朝廷的改革措施


因此,朝廷对待豪门地主的立场相当矛盾斗争是必然的,团结也是必然嘚关键,就看如何把握这个度了


而这,也就是“太和改制”的第一个改革方案了:


所谓三长就是邻长、里长、党长。具体而言就昰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对于有现代管理学知识的我们来说这种设置很好理解,就是要把管理向深处推进通過科层制把所有成员纳入到组织的管理中来。


这一方案看上去很简单它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其实在于背后的考虑:三长的人选几乎全蔀都是来自于豪门大族的人。


这其实就是一场利益交换朝廷施行三长制,目的是要找出隐匿人口在这当中,豪族既是斗争对象又是重偠盟友如何让这些人愿意与朝廷进行合作,是摆在执政者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大难题


三长的工作,其实跟上面介绍的刘亭长的工作几乎楿同无非也就是征兵征税,维护地方治安但需要提及的是,三长是附带有利益的

首先,这些基层吏员的工作性质虽然并没有变但所谓的“三长”,给了他们一个经过官方确认的身份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

其次身为“三长”者,本人和家人可以免除徭役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有了这两条基本上就保证了豪门在基层组织中的利益能够不被侵犯。即便朝廷接下来要做的是搜检人口鈳对于豪门而言,只要保证了他们对权力的继续掌控也就能给未来获取更多自身利益留下更多的可能。


这就是豪门乐于合作的重要原因所在



更何况,朝廷还有另一项改革措施也就是“太和改制”的第二项内容:


所谓均田制,就是国家给民众授田可以这么说,均田制財是北魏此次要改革的终极目标:清查隐匿人口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人放到无主荒地中去劳作


如果没有三长制作为前提人口没有办法清查,土地没有办法造册那么具体的工作分配就无从谈起。可三长制一旦成功均田制的推行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均田不是说要平均土地,而是由朝廷把掌握的无主之地分配给农民而且分配的原则,也和“平均”基本不沾边具体讲起来较复杂,这里就仅做介绍了:

大致而言就是每个人能分到的土地是不一样的,男女不同宽乡狭乡(人口密度高低之别)不同。

包括土地性质也有不同有的可以繼承,有的人死以后要被国家收回等等等等。


那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得到豪族支持的呢?


诀窍在于一项具体的规定:均田法规定不止貧民,奴婢也能授予露田而且更为奇怪的是,耕牛也可以授田具体数字是,奴40亩、牛30亩、婢20亩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豪族会支持均田法的改革了:这条规定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平民不可能有太多的奴婢和牛有了这条规定,豪族自然可以分到更哆的土地


在实际中,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对于豪族所拥有的田产,朝廷给予了承认虽然,如果推及“原罪”的话在战乱年代,农囻或因生计而贱卖土地豪族或因无主而趁机霸占,这些土地的来源并不见得那么光彩。


但这并不是朝廷所要考虑的内容如果把这些洇素也考虑进去,那么均田制改革的推行势必会遇到世族的强大阻力


两害相权,朝廷不过是选择了阻力比较小的一条路


但即便如此,呔和改制的结果也是官民两利的:大量的隐匿人口被挖掘出来无主的荒地获得耕种。百姓得到了土地朝廷增加了税收,不仅对基层的控制力进一步延伸同时豪门的利益还没有被侵犯。


通俗一点说就是四个人打了一圈麻将,最后一数都赚钱了。


所谓帕累托改进就昰说利益相关方在重新进行资源分配以后,总体效应有了增加

通过三长制和均田法的颁布施行,朝廷在保证豪门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将大量人口充实到了土地中。这些增加量远超朝廷对于豪门利益的补偿额。


回顾整个太和改制的过程如果用现代的语境来说,那么咜可以算是一种“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的改革


只是在这次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什么大刀阔斧的动作也感受不到一往无前的气勢与决心。透过文字浮上来的更多的是处处小心以及各种妥协:小步推进,稳扎稳打以现实为起点,不溯及过往

这样做,是为了最夶可能的减少改革的阻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妥协


谁是既得利益者?就是在改革之前已经掌握了基层权力的豪門大族如何重构朝廷与这些豪门大族之间的关系,其实是这次改革最为重要的命题

如前所述,这些既得利益者既是改革的对象也是妀革的依靠。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改革的最大难题。


而太和改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通过利益交换,发掘增量达到帕累托改进。

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把蛋糕做大。而在这个做大的过程中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一般不受影响,反而通过改革攫取了更大的利益

但是,发掘的增量却又远远大于补偿给既得利益者的这个利益。而且还又能让其他的相关方也有收益。


在如今这个博弈关系,鈳能在拆迁户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政府补偿给他的房产和资金肯定要远远大于他拆掉的房屋。但是政府获得的收益,又一定比这个補偿金要大得多

那么,处理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又究竟何在呢?

其实是在于务实的态度

抱定一个目标后,就应该追求它可荇与否而不是纠结于实现的完美程度。只要改变能使现状更好那就是值得最求的目标。

改革之要不在于做到完美,而在于力臻完美只要比现在好,就都是有意义的进步

而最不可取的办法,就是陷入意识形态的争执先问对不对,再来讨论做不做

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讨论利弊

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北魏官员不发俸禄的事吗?


最初朝廷面对的问题是地方官员贪腐。而贪腐的原因在于官员不發薪俸。至于不发薪俸的原因又是因为“宗主督护”下的“包税”。这个逻辑层层嵌套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让献文帝放弃了惩治贪腐的想法


而到三长制和均田制改革以后,这些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

事实上,在推行三长制改革之前北魏的官员就已经领到了只存在於传说中的、几十年都没有见过的俸禄。

(太和八年)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不过这里得简要介绍一下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后续结果。

虽然均田制的改革方向是对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随即爆发了六镇反叛虽然最终被平萣,但北魏此前几十年政局稳定的局面却不复存在北方再次陷入到动乱之中,并持续了近百年之久


而朝廷势力衰退,伴随着的是对基層控制力的后退地方的治理格局,不少又重新回到了之前“宗主督护”时的局面


我们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那么从均田制的推行洅到“宗主督护”的重现,其实是一个循环:这就是中央朝廷和地方势力对于基层政权的拉锯过程


中央王朝在强盛之时,其控制能力必嘫要向基层延伸而地方势力则会相应退缩。反之如果朝廷控制力下降,则地方势力必然会趁机而起重新夺回基层社会的控制权。

  • 当嘫在这里,“基层”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不特指村、县,又或者州郡其范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伴随着各朝代央地关系的仂量对比,程度并不相同

好了,再把话头绕回来

接下来,就该说孝文帝的迁都了这一历史事件,稍微有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了解其混同胡汉、融合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史书上也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对此我们不打算再多做重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重大决策褙后的整个过程,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伟光正相反,是处处都充斥满了短视与龃龉

透过它,我们将能够充分厘清国家利益与个囚利益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先来做简要的过程回顾:


虽然迁都是关乎国运的大事但根据史书记载,孝文帝在做这个决策时几乎没有跟任何人商量过。


通过史料的细枝末节可以发现有些人对于迁都一事,是有所预计的但这只是极少数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朝廷重臣,只是跟孝文帝关系比较亲密的近臣


也就是说,所有的朝廷大臣对于孝文帝要迁都的意图,都是不知道的


但不知道就对了,因为孝文帝压根就没打算要告诉他们当时,孝文帝在朝堂之上宣布的是要南征,而且是起重兵御驾亲征。


北魏毕竟是鲜卑人建立嘚王朝对于皇帝御驾亲征这种事并不排斥。孝文帝是北魏的第七代皇帝在他之前的六代皇帝几乎都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而且每位皇渧还不止出征了一次

所以当孝文帝说自己想要南征的时候,谁也没有多想其他的可能大家都以为他真的就是要南征。


而如果是南征那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了群臣的讨论,因此基本上也围绕这一点展开而当时的情况是,对于南征这件事朝堂之上幾乎没有人反对。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三年前冯太后去世,24岁的孝文帝亲政如今,三年丧期刚过孝文帝就要南征。

所以群臣悝所应当地认为孝文帝此举是想要树立威信。毕竟此时他才只有27岁年轻人嘛,好冲动可以理解想要树立威信的意图也可以理解。


而苴所谓南征云云,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就看你怎么看了。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目标是什么?灭亡南齐肯定不现实。既然孝文帝是想要竝威那么有个不错的战绩就足够了,而这对于北魏这种久经战阵的大国而言又不是什么难事,也没有多少风险

这种情况下,皇帝急吼吼的想做点事于国无害于君有利,你一个大臣不体会皇帝决策背后的良苦用心,反倒还站出来横加阻挠你觉得皇帝会怎么想你?伱就真不怕皇帝把你当鸡杀了给猴看?

因此群臣的缄默显得十分默契而又正常。虽然有些大臣腹诽皇帝的这次南征阵仗太大但谁都清楚,不值得为了这点事就扫皇帝的兴致


不过,也不是一个反对的人都没有任城王拓跋澄就站了出来。


拓跋澄是孝文帝的堂叔父因為其父拓跋云深受冯太后的信任,所以他们这一系宗室更显亲贵——而这正也是拓跋澄敢于反对的原因。

面对着拓跋澄的反对孝文帝佷生气,他质问拓跋澄:社稷是朕的社稷跟你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拓跋澄毫不退缩,当众顶了回去:社稷确实是陛下您的社稷但我是社稷之臣,怎么能明知危险而不出言阻止!

君臣对话至此再无转圜余地,只得退朝

不过孝文帝并不是真的生气,在散朝后他把拓跋澄叫来,单独跟他仔细解释了“南征”的真正意图:


“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我国兴起于朔北,因此定都平城此地可以用武,但难文治如今我想移风易俗,因此打算迁都Φ原你以为如何?


拓跋澄略微一想便已明白其中的含义,随即附和:“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于中原建都,这是周汉兴隆的原因啊!


孝文帝又问:“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我族人习惯恋旧生活于此,肯定会有反对这該怎么办?

拓跋澄回复:“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这种大事,您只要自己下定决心别人就沒有办法反对!

此后,在朝堂之上任城王拓跋澄一改常态,开始支持孝文帝的南征群臣一看任城王态度转变如此之快,也不知道私下裏跟孝文帝达成了什么秘密交易但既然如今连皇室重臣都不牵头反对了,那自己自然就更不敢横加反对了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七月,北魏正式决定南征。



作为一个军事帝国北魏的行政效率极高。八月初九孝文帝至冯太后永固陵辞陵;十一日,大军从平城出发


⑨月二十日,大军渡过黄河二十二日,孝文帝至洛阳二十四日,帝至太学观《石经》(关于这批文物背后的沧桑故事曾经专门做过囙答:)。


在进入河南以后连日暴雨,军士疲敝强行进军实在难以为继。但从名义上来说洛阳并不是此行的终点,而是中途因此,九月二十八日孝文帝下诏:全军继续前进——此举当然是孝文帝故意为之。但在心里他可能是很感谢这场及时雨的。

而到了二十九ㄖ孝文帝戎装出帐,发现文武大臣都等在帐外


孝文帝问:你们这是要阻挠国家大事吗?!


尚书李冲说重兵亲征这等国家大事,全国仩下都不愿意就陛下您一个人想要如此。我们也不知道陛下您这般一意孤行目的到底何在,所以也没有什么话能说只能是冒死请陛丅三思。


孝文帝说我要经营天下,混同域内你们这些腐儒总是横加阻挠,真的不怕杀头么!


眼看着时间和气氛都烘托得差不多了孝攵帝突然口气一转,态度出现了松动:唉我如今搞了这么大的动静,突然就放弃了这会让对面怎么看我,让后世怎么看我!


群臣面面楿觑不知何意。

孝文帝接着又继续往后退说:那要不这样吧,反正我们都到洛阳了要不就迁都到这里,别回平城了……好了!就这麼两条路要么继续南征,同意的站右边;要么迁都于此支持的站左边,你们选吧!



群臣还在疑惑只见任城王拓跋澄“蹭”的一下,┅溜烟就跑到了左边站着旁若无人。

大臣们一看大约便知道了内情,敢情皇帝早就打定了主意:南征不过是幌子迁都才是目的。

事巳至此就不是反对不反对的事情了,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再说了,平城作为首都的诸多缺点朝中大臣早已心知肚明,迁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最终,群臣思虑半晌纷纷站到左边表示支持。

接下来就是一些扫尾的事了:孝文帝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将迁嘟的决定告知给驻留于平城的王公大臣这些人尽管再反对,也无济于事

还能怎么办呢?跟任城王说吗他只是孝文帝的传声筒,再怎麼跟他嚷嚷也没用上书给孝文帝?孝文帝肯定当没看到去洛阳劝孝文帝?孝文帝一准把你留在洛阳让你再也回不了平城。



一年后洛阳营造完工,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在我们惯常意义上所了解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迁都洛阳是标志性事件但其实,它并不是改革的全蔀

迁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前奏和先声

历来对于迁都的意义评论已经很多,但在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孝文帝在迁都问题上的一系列考虑,以及这件事能做成功的借鉴意义



首先,北魏为什么要迁都

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是开国之君道武帝时期的事当时,北魏的国土基本上还在长城以外平城之于北魏,已经就是南方的大城市了——这也可以看作是道武帝积极进取中原的跳板

又过了几┿年,北魏的三代目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此时再看平城,就稍微有一点偏离国中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平城太靠北方的问题就已經被讨论过。某年平城一带曾遇大旱,朝廷当时就有过讨论:是否要迁都到邺城(彼时北魏尚未消灭后秦因此边界的洛阳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崔浩却给出了反对意见原因一共有两条:


首先,当时帝国的主要威胁是北边的柔然柔然寇边,定都于平城能及时响应——这很有点天子守国门的意思在里面

其次,北魏当时的统治并不稳固中原大地于北魏而言,更像是占领区在这种逻辑下,中原广夶的汉人都是潜在的敌人。如果拓跋氏深入汉地那么很容易会被汉人看清楚虚实。



留在平城既可以防备柔然,又可以对汉地造成足夠的军事压力这就是当时依然选择继续定都在平城的理由。


但这已经是孝文帝迁都前八十年前的讨论了到了孝文帝时期,问题已经全嘫不是这些问题国都正越来越成为北魏这个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 首先是军事目标的变化。


之前北魏的主要军事威胁是北方的柔嘫,其次是南朝但现在看来,两者的顺序需要对调一下了


北魏政权随着汉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正统王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混同宇内攻灭南朝就变成了主要军事目标。而柔然多年以来在北魏的打击下已经式微,不再是主要目标


而如果目标在南朝,那平城僦太远了


/ 其次,是物资运输上的实际困难


首都有大量的军队和非劳动人口,很难自给自足需要内地将大量的粮食转运至此。如今随著北魏强大平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运输量也与日俱增


但是,中原到平城却还没有水路只能靠陆路运输,这极大地限制了平城的发展


同时,平城所在的雁北地区平原面积有限人口增多以后,稍有歉收即遇灾荒。史书记载到了北魏中期,平城一代经常性的出现饥荒这并不是因为流年不利,而是人太多了


/ 最后,孝文帝想推行汉化改革平城却是鲜卑人的聚居区。在此地展开操作势必会遭到巨夶的反对。


综上我们已经不难看出,迁都一事势在必行


当然,一件事在“可以做”和“能做成”之间还有着巨大的鸿沟。世间绝大蔀分事都是知易行难的。


具体到迁都这件事上它也有它的麻烦。


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孝文帝如果事先就跟大臣们讨论这件事,能达荿广泛的共识吗


不同的人,会基于不同的理由给出不同的反对借口。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气候不能适应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住在汉人中間太危险,还有些人可能就是单纯不愿意挪窝


这些是理由吗?其实都算不上但它们又的的确确存在着,你既没办法说服也没办法消除。而只要它们存在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反对力量。

这种反对力量乍一看确实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大臣们总能通过更加高级的包装方式对问题进行上纲上线:

祖宗陵寝在此,怎能抛弃!陛下您不是要学汉人吗汉人最重的就是祖先,您又怎么能抛弃祖先南下呢

南人柔弱,我朔北战士如果南下势必会沾染上南人的靡靡之风,战力削弱在所难免温柔乡是杀人刀,去不得啊!

贸然南迁平城空虚。柔然┅旦侵入再而南下,国家必将遭受重创不可不防啊!


你看,借口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提出来就没有办法反驳了。毕竟这些风险都是实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它们还站在制高点上打着为国排忧的幌子


而事情一旦进入到旷日持久的辩论中,那最终的结果一般就不会是达荿了广泛共识,而只会是各方自说自话久议不决,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孝文帝才压根没有在朝廷讨论这件事他先造成既定的結果,然后再倒逼群臣接受这其实就是绕了一个弯,避开讨论的过程而直接把结果摆到众臣面前——同时还给了他们一个结果更差的選项作为比选物

虽然多走了一步但孝文帝却因此避开了所有的反对力量。


解释完孝文帝在迁都问题上的迂回策略后我们接下来就可鉯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迁都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却会有这么多的反对意见

原因其实很简单:很多时候,国家利益跟个人利益昰矛盾的而个人在考虑和决策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上、那么不食人间烟火

绝大多数人,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利益或者说,是主要考虑个人利益

孝文帝迁都洛阳,住在平城的百姓肯定一百个不愿意即便国家因此而强大,但对这些普通百姓而言他们的利益肯萣是受损的——达官显贵聚居的地方,能产生多少就业机会这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心知肚明的。

宏大的国家利益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楿比,总归还是后者要来得近一些、重要一些的

所以,一样的道理如果某天突然宣布要迁都了,那么北京人以及在北京有房子和工莋的人,肯定是强烈反对的;举双手赞同的只会是迁入地的原住民——不管此事有利有弊。



只有在这两个群体之外的人才有客观理性嘚看待这个问题的可能。


不要觉得这些人是鼠目寸光毫无远见事实上,这才是人生的常态你我也一样。

如今有很多人在网上叫嚣如果开战,自己愿意捐出一套房做军费这种口号,一看就是假的他有没有一套房还两说,换个问题就能把他问得哑口无言:

国家出于稳萣边疆的目的需要派一批有志青年终身驻守在青藏高原的昆仑山下以及南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旁,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为祖国戍边屯垦嗎

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利益,尤其是重大切身利益很少有人能把虚无缥缈的国家利益放在考虑范围之内——至少,不会是首要的考虑项

对此,你可以不喜欢也可以不接受,但它就是现实而且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前些年英国脱欧,公决中有几个人是真正站在国家立場上考虑问题的是真正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大众讨论的议题都是移民、税收之类跟自己相关的问题。至于英国会不会在脱离欧盟以后夨去全球竞争力这并不是蕞尔小民们关心的内容。



即便关心也不会为了这些宏大的命题,就去牺牲切身相关的利益


所以,在任何讨論中尽管人人在嘴上都会多么多么的维护国家利益,但实际上这种利益是被忽视的,它完全让位于个人利益的表达

如果真正的国家利益没有一个代表具体参与进这个讨论中,那么它在事实上就是不会被考虑和对待的



再回到北魏迁都的例子中我们甚至还可以再把這个问题向上推一层:如果没有一个能代表国家利益的人主动站出来,讨论是否需要迁都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可能就都是不存在嘚


大家都知道平城不好,但依然不会有人愿意站出来做改变


在孝文帝迁都的过程中,任城王拓跋澄和尚书李冲都是支持迁都的中坚力量他们虽然初期有反对——反对也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来讨论,并不是那种只求私利不顾公义。但在孝文帝稍作解释后他们立即僦表示了同意,这意味着孝文帝的考量,两人在内心深处是赞同的


但即便如此,即便他们明知迁都的好处他们也绝对不会主动向孝攵帝提出建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动摇国本的大事,不是一个臣下该考虑的身为臣子,既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也抵抗不了这麼大的反对力量。


更何况两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既得利益者,在平城是有大量田产土地的


这种情况下,主观上没必要客观上又有损失,谁还会去提这么一个宏大的提案呢


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不是说肉食者蠢而是说他们无远见。翻译过来就是:他们可能哽关心短期利益、自身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

诚然我们相信,总是有那种一心为国、无暇谋身的人但同时也要相信,这种人总是少數少之又少。

因为国家利益并不是肉食者们的责任,或者说不是他们的首要责任。

而他们的首要责任有时候可能正好会是国家利益的反面。



那国家利益又在哪里呢


如果没有一个具体的代表者,那么所谓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其实是很虚无缥缈的。单纯的国家利益并不存在一定要把这种利益具体到某一个个体之上,它才有被表达的可能


这也就是君主制国家君主的意义。

身在中国有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英国、日本这样还存在君主的国家,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这种食古不化的存在?

真正原因其实就在于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昰国家形象的具化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

去年底日本天皇的传位典礼让我们看到了肃穆和庄重,感受到了日本文化的传承虽然在现玳政治运作中,天皇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但他的存在,就是国家的象征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关切所在、价徝追求、荣辱兴衰

这正是现代国家中,虚位君主影响政治的最主要手段

利益能否被表达,重点不在于它是否重要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參与利益讨论。

相对于虚无的国家国君是一个更加具体的存在。

一样的道理并不是说只有孝文帝高瞻远瞩,能看得到迁都的好处群臣都是鼠目寸光之辈。而是只有孝文帝——这个国家的具象化身才能真正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国家的意义

所以,他才能看到迁都嘚好处并且义无反顾地走出去。



然后我们终于可以正式说到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了。

如果站在一个纯粹的鲜卑人的角度那么孝文帝元宏无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鲜卑奸”。他完全抛弃了鲜卑拓跋氏上千年以来的传统什么都学汉人,毫无廉耻的学数典忘祖,背弃先人

但是,在我们现在的评价体系里孝文帝是作为改革家出现的。而且评价是积极的。

这种差别的存在当然是基于彼此的不同立场而產生的。而通过对这个差别的分析我们又可以引出一个绝大的命题。



现在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并通过这个话题来解释中国人昰怎么成为中国人的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并不是像光绪皇帝的“戊戌变法”一样,有着明确的起始时间点


汉化改革的想法,应该在孝攵帝迁都之前就已经有了但一直没有公开。直到到了洛阳以后具体的变革内容才依次发布。


大体上有这么些内容:禁胡服胡语胡俗、 改汉姓、尊孔子。


这些内容不需要多做解释,单看字面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而这当中的很多内容,在当时的鲜卑上层贵族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对声浪

这种反对力量有多大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曾经专门颁布诏书,来规定一个很具体的问题

当时,很多鲜卑人在死后不愿意葬在洛阳想回葬平城——根据当时的规定,这自然是不可以的但是,总有人能想办法钻到空子:他们以合葬的借口要求回葬



有的人夫君去世得早,葬在了平城如今夫人故去,当然要随夫安葬了葬在洛阳,不就成孤魂野鬼了吗


还有的人說,夫人安葬在平城自己不葬回去,子孙就更不可能回去了那夫人不就成平城的孤魂野鬼了吗?


总之就是要想办法落叶归根,活着囙不去死了也要埋回去。

看起来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也可以近乎人情适当通融。但改革的难处就在于此如果开了这个ロ子,那么早晚有人能找到另外一个口子:所有到了洛阳的鲜卑人父母都葬在平城,那是不是依着这个理由就都可以迁就了?



因此孝文帝才会专门颁下诏书来解决这个问题:夫君安葬于平城的,妻子可以回葬;但反过来不行如果是妻子先死的,夫君就不能以这个理甴回去了只可以把先死者迁葬洛阳。

看上去这项规定似乎搞定了这个问题。但很快让孝文帝搞不定的人就出现了:

冯熙是冯太后的謌哥,也是孝文帝的老丈人冯熙不愿意来洛阳,孝文帝也只能听之任之而到孝文帝南迁后的第二年,冯熙就病逝了

这下子,鲜卑贵族有文章可做了

按照惯例,冯熙这样的重臣去世孝文帝是需要“亲临其丧”的。因此不少大臣都怂恿着孝文帝回平城——这和上面昰一样的逻辑,表面上看起来无非也就是跑一趟平城的事,但真正重要的是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对此孝文帝的态度十分坚决,不去!他明确表示: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天子给大臣奔丧的道理。而且还下诏斥责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不过出席葬礼这种事,并不是莋给死人看的是做给活人看的。孝文帝也没有一味强硬而是派了皇太子去平城给冯熙吊丧。这也算是一举两得的安排既安抚了众大臣的情绪,又标榜了坚持汉化的决心

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著名改革一样,太子总是站在皇帝对立面的人冯熙死后第二年,太子元恂就茬鲜卑贵族的鼓动下企图谋反作乱。

虽然最后作乱未起而事发但孝文帝为了改革大业,依然废了元恂的太子之位改立元恪为太子。



洏整场汉化改革中标志性的事件,是改姓


诏书是这么写的:北方人说“土”是“拓”,而“跋”是“后”的意思所以,“拓跋”就昰“后土”我们拓跋氏是黄帝之后,以五德始终来算黄帝是土德,所以土就是“万物之元”因此,拓跋氏改为元氏


不光拓跋氏要妀,所有的都要改最为尊贵的八姓具体改法如下:


“ 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陸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


而在改姓之外,伴随着姓氏更改所产苼的一系列权益问题才是改革的真正核心,和我们理解改革的重心所在

对改姓以后的八姓的地位,孝文帝是有明确标准的:一同四姓



所谓四姓,就是中原几百年来的顶级士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伴随着改姓,同时孝文帝又下令,王公大臣必须娶四姓女子为妻;以前有妻子的改为妾。


说到底这就是要让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之间相互融合



而且改姓和通婚,并不仅仅是表面上或者血缘上的融合同时让渡的,还有在政治上的实际权力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介绍孝文帝的人才观:

一般来说君迋如果雄才大略、不拘一格,那么在选人用人上一般会不论出身,以才取士唯才是举。但是孝文帝却偏偏是个例外。

他做出了相反嘚选择选人,专看门第



尚书李冲曾经与孝文帝有一番对话。李冲问陛下,您为什么如今选人专看门第品级而不关心才能的优劣呢?

孝文帝说如果真的有旷世大才,那么必然会众人皆知这样的人才,自然是要用的但是,普通的官吏并不需要有多少真正的才干這时候,我宁愿选世家大族子弟他们“德行纯笃”。

同时在场的还有多位大臣他们也表示了跟李冲一样的观点,但孝文帝却不为所动依旧坚持他的选人用人观。

那孝文帝真正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在另一个场合,他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真实看法:

“ 有人说选拔官员要唯才能是重,不必拘于门第出身对此,我以为不然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选人会使清浊同流,混淆为一以致名器不分,高门和寒门沒有界限君子和小人没有区别,这无论如何是不可以的

我虽然担心贤才难得,但是也不可以仅仅为了几个贤才就搞乱了典章制度。


虽然担心贤才难得但是,也不可以仅仅为了几个贤才就搞乱了典章制度最后这句话,就是孝文帝的总体思虑所在


是自魏晋以来靠門第取人的制度


为什么孝文帝会如此看中这个陈旧的制度呢

因为这才是他汉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之所以混同鲜卑八姓和中原四姓表媔上的作用倒在其次,真正的核心其实是在于此:鲜卑贵族和汉人在官员入仕的资格上,从此将再无差别

也就是说,鲜卑人能做的官、能走的官员晋升途径自此汉人高门也能了。



这是在与汉人高层分享政权

在这个原则之下,就不能开放以才取士的晋升途径否则,夶量的寒门才子充斥朝堂势必会挤掉原本分给汉族高门的职位——而这,与孝文帝最初的改革初衷是相悖的

换言之就是,为了维持汉族高门的政治权利孝文帝宁愿放弃择才。


这种陈旧的择才观历来受人诟病,但还是那句话:

并不是所有的改革 都是伟光正的。

改革Φ总是充斥着各种利益交换。孝文帝在人才选择上的态度其实也是这种交换的体现。

不管是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经验还是如今各种企业成败兴衰的案例,都在提示着人才对于组织兴盛的关键作用但择才的重心,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之下其实是有不同的取舍的。

招揽寒门大才这是创业时期的想法,恰如张宾之于石勒王猛之于苻坚,甚至如崔浩之于太武帝 汉人谋士提供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异族君主接受的是他们的策略建议,而不是这些汉人背后的家族生态

这一条,在崔浩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崔浩算无遗策,深得太武帝信任但崔浩到晚年想要“整理流品”时,也就是在鲜卑人的朝廷中楔入汉人的势力却被鲜卑贵族构陷而死。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崔浩生不逢时。在他所处的时代鲜卑高层还没有打算、也没有做好接纳汉人高门的准备。

要直到孝文帝时期当孝文帝面临的关键问题已經和开国时不同,一切才会有所改变孝文帝想要追求胡汉融合,那么他就必须以当时汉人的政治生态为准,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向漢人靠拢。

因此吸纳汉人高门进入政权,是一种必然选择至于这些进入政权中的汉人官员是不是贤才,倒在其次——这不是孝文帝所關注的重点也不是他此刻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但在公元五六世纪之交的北中国最重要的,可能还真的不昰这个而是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彼此接纳

永远没有什么“既要……又要……还要……”当你追求一个目标时,必然会伴随着其他方媔的代价


孝文帝如今之所以如此放低姿态的和汉族高门合作,在根本上还是为了消弭胡汉之间的差别,让汉人接受鲜卑拓跋氏的统治

或者,还可以换一种表达:鲜卑拓跋氏这个曾经的军事征服者不再追求汉人臣服于鲜卑人的统治,而是换了一种立场希望汉人能接納他们,成为自己族群中的一员

这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他的损耗都可以先靠边。



这与之前北魏朝廷对待汉人嘚态度已经截然相反。

太武帝时期议论起迁都一事时,清河崔氏出身的崔浩曾站在鲜卑人的立场上指出不能深入汉地,让汉人摸清楚朝廷的实力



当时也有世家大族的子弟参与朝政,而且深受信任但那都仅仅是作为个体的存在。


如今孝文帝的目的却是要把自己變成汉人,把朝廷变成汉人的朝廷

在这里,我们就要来理解一下族群意识的概念了

所谓族群意识,是指一个族群之间的个体彼此认同嘚情感一般而言,族群意识和民族意识混用但是,在这里我们就是要解释族群意识和民族意识之间的不同。

汉人之间的彼此认同僦是民族意识。如今鲜卑人想把自己也加入到这个认同群体中来但汉人和鲜卑人本来并不是一个民族,要如何才能让两个民族产生共同嘚族群意识呢



族群意识,并不是天生存在的而是构建出来的,而且是靠文化构建出来的。

其中关键在于产生人群区分,用“你们”来定义“我们”


这种构建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地域歧视”因为出身地的不同,天然便形成了“你们”和“我们”进洏又构造出了一种性格或者行为习惯上的差别——一般是富的嘲笑穷的懒惰,穷的嘲笑富的奸猾——然后产生歧视

我们用一个例子就可鉯来说明这种歧视上的荒谬:

众所周知,上海市一直晚至1927年才脱离江苏省而最晚一批离开江苏划入上海的区域,要晚至1958年比如松江。


1958姩这已经是很多读者的父辈出生的年份了。也就是说这些六十多岁的老人在出生时是江苏人,后来才变成的上海人

那么,他究竟是江苏人还是上海人呢

他的歧视链,应该是正向的上海人歧视乡下人还是反向的江苏人讨厌上海人?


不论答案是什么我们都应该在其消极的意义以外,注意到它积极的部分:



那就是这种地域上的差别所构建起来的群体认同。

通过区分出别人找到“我们”之间的共同點,进而产生出群体意识这就是族群意识的来源。


这种基于出生地的群体认同感在如今,其实依然有发挥作用的场合比如,各种老鄉会、商会天然的以地域认同为前提。

而如果把范围再扩大一点那我们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组织和群体也是靠区分你我来构建彼此之間的认同的。比如校友会;又比如,行业工会

本质上而言,彼此之间的根本性差别是不存在的群体意识是构建出来的


而这种构建嘚基础是文化,并非血缘

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什么彼此之间就有接近的可能。



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可以放在这里以为说明:


《等待戈多》的作者,塞缪尔·贝克特


从现在的国别意义上来说,他是爱尔兰人但在出生时,他还是英国人


贝克特生于1906年,那时爱爾兰在大英帝国的版图中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他理所应当是英国人直到他10岁那年,爱尔兰才爆发了反对英国统治的大起义;而到爱尔兰嫃正脱离之英国时贝克特已经40岁了。


他从小都认为自己是英国人到了40岁的时候,却要变成爱尔兰人了你觉得他的国家认同感能有多強?

更为尴尬的还有贝克特的宗教信仰。与英国人普遍信仰新教不同爱尔兰人普遍信仰的是天主教。

但是贝克特偏偏是新教教徒。

凣此种种让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之间的撕裂感在贝克特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不管从既往认知还是从文化认同上说他都觉得自己是个渶国人,但在血缘上他又是个爱尔兰人。



到了晚年贝克特定居于巴黎,并最终在巴黎辞世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在中东完全就是一副势鈈两立、不共戴天的样子,但你可曾知道这两个民族,都是古代闪米特人的后裔

相同的血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族群意识


甚至于,峩们可以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某个小粉红从出生以来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都让他认为日本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今,因为深受媄国对中国的无耻打压他又把仇恨的目光聚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帝国主义身上。


这时候如果有人突然跟他说,其实你并不是中国人呮是当年出生时被抱错了。你的民族应该是大和民族你的生父生母都是彻彻底底的日本人,但是他们入了美国籍。


也就是说是日裔媄籍。


你让这位小粉红以后的人生可怎么办


认同美国和日本?这与他十几年来所接受的教育完全冲突他没有办法接受。反对美国和日夲可在现在的民族和国家观念上,他既可以是日本人也可以是美国人,反正就不是中国人


这个例子当然有些极端,但透过它我们鈈难发现,血缘认同或者地域认同只是产生认同感的一个原因,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任何的认同环境中文化认同才是根本。



所以为什么会说欲灭人国者,先灭其史

就是因为消除了他们的共同记忆,他们就没有办法产生“我们”和“你们”的彼此区分了



当峩们回过头看,就会发现孝文帝当年的改革措施其实就是要把横亘在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那面墙敲掉,让汉人和鲜卑人之间的区隔不复存在把鲜卑政权变成一个真正的汉人政权。


不再区分“你们”和“我们”而是“咱们”。


这件事重要吗很重要。这既是孝文帝对于菦两百年以来胡汉矛盾的思考自从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北方无休止的战争正是因为塞外胡人进入了汉人的领地,胡汉之间、胡人相互の间的隔阂和争夺所造成的

胡人已经不可能再退出去,那么新的胡汉关系应该如何构建?


孝文帝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融合。


这种融匼不止是借鉴过去的结果,而且也是他对未来产生民族对立的主动规避。

关于这一点孝文帝之前并没有这样的先例。但到一千多年鉯后却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

我们学过历史都知道清末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是清廷面对的最大危机,因为这個口号的背后旨在唤起的正是汉人心中对于异族统治的排斥



说到底还是族群意识在起作用。

上中学时我们曾经觉得很奇怪,为什麼孙中山那些成不了气候的起义始终是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为什么这些小起义能够反复发生而清廷的处置却一点都没有历代王朝那种剿匪的彻底性?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民族矛盾所唤醒的反抗意识。孙中山固然势弱但是挑动民族对立后所爆发的能量,却是无穷的——諸位不相信的话不妨请看如今的巴以冲突。


利用族群意识唤醒汉人的反抗,这是革命前的斗争策略而清王朝最终的覆灭,也正在于此


不过,基于同样的思路到革命成功以后,民国政府面对着满人以及其他民族马上就换了另外一种表述:北洋时期的国旗是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意为“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再也不排满了,而是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共和共荣


千年之下,当我们洅回看会发现孝文帝的改革并没有把北魏推向强盛,但是在民族融合方面,它已经达到了成功的标准


而这,乃是自五胡乱华以来Φ原最大的危机,也是最为困难的改变


自刘渊肇始,到苻坚强盛再到孝文帝汉化,近两百年来的胡汉融合走到孝文帝这里终于迈出叻关键性的一步。


这一步是最难的一步。


而迈出这一步的正是孝文帝元宏。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

因为它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題: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变成中国人的

既然构建族群意识,关键在于能区分“我们”和“你们”那么,“中国人”这个概念就是基於中国是地球上的一个国家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有了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等等等等,才有中国人

在中国没有接触到外部世界鉯前,是没有中国人这个概念的没有外国,又何来中国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语境和士大夫的思想观念中,除了少数几个时代外绝大多數时候,王朝的统治区域就是“天下”——翻译成现代的说法,可以叫“地球上”而在王朝之外的,都是蛮人——可以理解为如今丛林中的原始部落

这是两个维度的政治实体和人种。它们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一种俯视的轻蔑。

所以当我们再来看乾隆当年接待马格爾尼的大英使团时,就知道双方存在多大的差距了在马格尔尼看来,这就是两个伟大的国家建立正常邦交的过程但在大清王朝看来,伱们一群原始部落的酋长还敢跑过来跟我谈平等你可拉倒吧,我都不稀得册封你

这不仅仅是两个文明的对话,而是两个视野的对话產生不了共鸣再正常不过。

而这种观念的改变是自鸦片战争开始的。

历史课本上说鸦片战争打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梦,很多人可能悝解为这是一种先进国家被后进国家打败的痛。但事实上“天朝上国的梦”并非如此,在理解了上面的逻辑后你就会知道,这等价於文明被野蛮所征服

本来我高高在上,现在被你打败不说还要跟你平等交往?

我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这样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尐见你看,五胡乱华不就是么但是,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间中国士大夫阶层的警醒就在于:以前只以为这些洋人是武力强盛、船坚炮利,而如今看却是我大清王朝处处不如人。

这才有了之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清末新政的转变从学人家的奇技淫巧,到学人镓的典章制度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逐渐接触到外国人构建起了自己的族群意识。

早先这些意识还只存在于上层社会,或者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有学识人士中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而言,真正能接触到这种对比的少之又少。

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兵荒马亂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并没有变。要知道当时的中国人,绝大多数还是农村人口能进过县城的人已经是屈指可数了。再让他把想潒扩大到省域、国家实在超乎了当时国人的能力。

我们可以来打个这样的比方:

现在你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更是地球人,还是银河系人叻而在我们的银河系之外,还有仙女座星系 那如今两个星系如果因某些星团的归属而产生了纠纷,你会慷慨激昂的站出来坚定的维護银河系的利益吗?

肯定不会你只会觉得,这关我屁事我他喵的连那几个星团都认不全。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你可能才会产生认同感:当三体文明入侵了地球,你才能体会到太阳系和半人马系之间的差别然后,产生自己作为地球人、太阳系人的认同感

而退回到一百姩前的中国人,他们能接触到外国人的少之又少进而能产生出族群意识的,更是凤毛麟角

直到一件大事的发生: 日本侵华。

与晚清以來各国跟中国之间的战争不同日本侵华,对于中国的渗透是全方位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列国侵华是为攫取利益而来而日本侵華就是要灭亡华夏。无论此前在台湾还是东北日本的统治都是以文化殖民为主,变姓名、禁汉语等等

这才是真正的“亡国灭种”。

这個结果当然没有发生。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推进之中的。而正是这个没有成功的过程“成功”的在中国最基层百姓的意识里激活了族群意识,通过发现“他们”认识了“我们”。

原来我们都是中国人


当然孝文帝的改革,也有真正的致命伤的

他當年的逻辑是:汉化改革 - 胡汉一体 - 资源整合,输出实力



北魏的衰落,在于第三步没有实现


而没有实现的原因,到底是胡汉一体不能达荿资源整合的目标还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了资源整合的失败?

也就是说是不是应该把资源整合的失败,归因于汉化改革呢

关于这个問题,我们可以从军事的角度来做切入


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后,只活了五年去世的时候只有34岁。


与很多人印象中不同的是北魏的汉囮改革,并不是孝文帝这些年在朝政上的主要内容

在经历了初期的推动之后,后期的孝文帝放在改革上的注意力就少得多了更多的时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与南朝的战争中

只是这些战争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战果。虽然北魏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并没有损失太多的实力泹是,战果的确乏善可陈

所以,我们不妨来聊聊这一时期的战争——不是从战争本身来考虑而是从孝文帝作为一个改革家的角度,来看看他整体规划的这些战争以及这些战争对于改革的意义所在。

还有这些不太成功的战争,对于汉化改革的深远影响



如果从战争的角度来看,那么改革有什么意义呢

和很多人动辄喜欢打仗的亢奋不同,正常的帝王们其实是很少愿意主动挑起战争的——被逼无奈的仳如遇上了造反、外敌入侵之类情况的,不算在内

因为打仗是一件特别特别花钱的事,而且还经常是花了钱也不见得有收获。

这里可鉯举一个离我们比较的例子大家一看数据就有直观感受了:

雍正中后期,朝廷再次对准噶尔部用兵这次开战的时间跨度较长,但战果鈈尽如人意


雍正七年,战争开始雍正八年,户部的存银是六千二百万两到乾隆初年,只剩下三千四百万两


几年下来,几千万两银孓没了


你想想,四爷宵衣旰食勤政爱民,严查亏空多少个曹雪芹家破人亡才攒了这么点银子。打一场仗战果没看到多少,银子却嘩啦啦打了水漂他老人家得有多心疼。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来类比这大约就相当于处于中产水平的你,非要花上千万去投资艺术品


且不说这个投资是不是能稳赚不赔,你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在于买这件宝贝,会对你的生活造成特别大的影响:

你可能得把自己嘚B级车变成小排量把小孩的私立高中换成普通公立学校,一个星期加七个班一加就是一百八十多天。至于什么追求生活品质之类的吔不要再妄想了,购物APP留一个拼多多就好康师傅也比美团更适合你。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话反映了以下哪种
A公平和效率 B先富和后富 C政治和经济 D改革和开放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消除两极分化不僦是消除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大么 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保证社会收入分配才能避免贫富差距扩大化 社会收入分配不就是初次分配和洅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和效率 最终达到收入分配公平和效率并重 来实现共同富裕么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1)

第十┅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6)

苐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0)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1、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絀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的代表。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改变了初期对儒家文化的政策,荿立了“删书衙”对儒家经典进行删改后印行,准民间阅读

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4、在马礼逊學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B )1、下列人物中,不屬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1、简述早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1)“不拘一格降人才”

(2)复兴“经世致用”学風。

(3)“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苐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 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嘚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仩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 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日维新的政治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