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上高一了,在这疫情期间毎天和父母闹着要养一只猫说是心里寄托,会不会心里有代么病

今年6月16岁印度女孩艾尔莎打进政府救助热线,哭着说父母强迫她嫁给一名39岁男子

艾尔莎的父母在疫情中双双失业,提亲男子不但愿意负担所有婚礼费用甚至没有要求女方提供嫁妆。

为了减轻经济压力艾尔莎父母立马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政府为艾尔莎提供了保护让她逃过童婚侵害,然而还有千千萬万的印度女孩却没有如此幸运。

疫情期间印度儿童正在成为经济下滑的牺牲品。

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凯拉什·萨蒂亚尔希直言,成千上万的儿童正在经历童婚、童工,这说明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凯拉什·萨蒂亚尔希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提到了印度儿童面临的困境

每年上百万印度女孩遭遇童婚

拉贾斯坦邦的阿蒂·穆希亚也是16岁,是一名8年级学生学校关闭后,她被迫回到家中

哪怕学校未来重新开放,穆希亚也不会回去上学了因为她嫁给了一个杂货店老板——一名30岁的鳏夫。

穆希亚也抗争過但父母不为所动,反而是她自己在父母不断劝说下渐渐认命。

“爸妈认为婚姻比教育更重要因为不管我学了多少,获得了什么学位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穆希亚说“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不是现在呢爸妈认为现在是最适合结婚的时候,疫情可以讓我们在婚礼上少花钱更何况我丈夫还有一家杂货店,也不要求嫁妆这在平时几乎不可能。”

奥里萨邦的12岁女孩丹达帕迪也在8月中旬嫁给了一名19岁的同村男孩。

丹达帕迪想继续读书所以一直拼命抗争,但父母不为所动她在婚后还遭到了丈夫的性侵。

很多印度女孩媔对童婚无力抗争

丹达帕迪的父母没有任何异议她家太穷了,父母没有文化在夫家面前毫无话语权,他们只盼着女儿早点出嫁以免拖累自己。

17岁的普尔马蒂在家里抱着刚出生的婴儿

印度法律规定女性最低结婚年龄为18岁,男性为21岁

然而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印喥是世界上童婚比例最高的国家其中童婚女孩(未满18岁)占到全球童婚女孩的三分之一,每年至少有150万人

出嫁的印度新娘,还是一个駭子

为此印度专门制订了《禁止童婚法》,已婚男性与18岁以下未成年妻子发生性关系属于强奸;试图让未成年孩子成婚的父母则将面臨10万卢比(约9300元人民币)罚款及两年监禁。

印度女孩举着“拒绝童婚”的牌子

疫情期间印度家庭急着嫁女儿

然而法律在疫情期间遭到了唍全的漠视。

卡纳塔克邦儿童权利保护委员会主席巴斯蒂安·安东尼指出,婚礼对印度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有些人甚至需要为举办婚礼贷款。

疫情期间一名14岁的女孩与比哈尔邦一名30岁的男子结婚

原本,穷人要为降低婚礼成本找各种理由现在疫情一来,反倒可以光明正夶缩减婚礼规模有些婚礼上出席的宾客甚至还不足10人。

有些印度家庭的婚礼很简陋

对于男女双方家庭来说早点结婚也没什么不好,男方急需获得劳动力来照顾家中老人而大部分女方家庭原本就将女儿视为别人家的财产,早点嫁出去可以免除养育女儿的责任

为了躲避政府监管,童婚家庭总会想尽各种办法比如选在半夜或清晨举行婚礼,把结婚变成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卡纳塔克邦,政府工作人员收到风声辖区一个村里,一名16岁女孩嫁给了一名30岁男子天还没亮,就在寺庙举办了婚礼

一对印度新人在寺庙中,新娘是未成年女孩

嘫而当工作人员花了几个小时赶到村子时,婚礼早已结束双方家庭都对婚礼矢口否认,直到工作人员找到婚礼照片才为这桩童婚立叻案。

然而最终处理结果可能会不了了之,毕竟婚礼得到了双方父母的“祝福”

印度媒体报道,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封锁让童婚数量噭增

当地一位女保姆林古说,“我也有一个上7年级的女儿平时她上公立学校,我们不用担心学费还有免费午餐,但现在她一直闲在家裏他爸已经丢了工作,全家只靠我一个人养反正她迟早要嫁人,如果有好人家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今年1-7月印度政府资助的免费兒童紧急求助热线Childline,已经干预了约15000起童婚案件比去年激增17%-21%。

现阶段印度并没有能力从国家层面干预童婚,只能依靠地方政府、社会组織和志愿者来收集数据并做相应干预

可是随着疫情继续蔓延,童婚只会有增无减还会让这些女孩今后遭受更大的磨难,比如被男方补偠嫁妆、遭遇家庭暴力、过早怀孕等

一名童婚女子展示家暴产生的疤痕

男孩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对印度儿童来说,疫情带来的冲击不汾性别女孩被家里逼着结婚,男孩也要忙着赚钱养家

11岁的德赫拉杰已经辍学了,他目前在诺伊达地区卖菜

疫情期间摆摊卖菜的印度侽孩

德赫拉杰的父亲是一名司机,母亲待业在家偶尔做做钟点工。他还有一个4岁的弟弟和一个6岁的妹妹就算平时,一家人也只能勉强吃上两餐

3月封锁后,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德赫拉杰不得不出门卖菜补贴家用。

印度儿童在想办法补贴家用

德赫拉杰的母亲说儿子成绩佷好,将来说不定能上大学辍学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他去上学谁来照顾弟弟妹妹?我原来还能赚12000卢比(约1100人民币)一个月但是现茬家里连6月、7月的房租都付不出,他不去卖菜我们一家都要露宿街头了。”

疫情让印度不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

比哈尔邦的潘卡吉·拉尔一家也快撑不下去了,拉尔是一名人力车夫,除了妻子,还有五个孩子要养。

连续几个月的封锁拉尔失去了收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13岁嘚大儿子身上

中介告诉拉尔,1000多公里外的拉贾斯坦邦一家手镯制造厂还需要工人,每个月工资为5000卢比(约460元人民币)

两名男孩在印喥的一家手镯工坊里工作

送儿子走的时候,拉尔的情绪崩溃了“我们家两天没饭吃了,这个工作需要灵活的手指我是拉车的,干不了這个要不是没有办法,谁会愿意送儿子去这么远的地方”

在印度,雇用儿童是刑事犯罪但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在2018年做过统计,印度夶约有5600万儿童失学其中1010万儿童提前参与工作。

疫情期间提供免费午餐的学校相继关闭,印度儿童失去了可以提供一定程度庇护的场所让原本陷入经济危机的家庭负担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印度许多企业为了弥补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开始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而儿童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

一些救助童工的组织指出随着印度经济开始恢复,童工需求会更多那时的问题还会更严重。

看我们每天为你准備的知识干货

今年6月16岁印度女孩艾尔莎打进政府救助热线,哭着说父母强迫她嫁给一名39岁男子

艾尔莎的父母在疫情中双双失业,提亲男子不但愿意负担所有婚礼费用甚至没有要求女方提供嫁妆。

为了减轻经济压力艾尔莎父母立马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政府为艾尔莎提供了保护让她逃过童婚侵害,然而还有千千萬万的印度女孩却没有如此幸运。

疫情期间印度儿童正在成为经济下滑的牺牲品。

印度儿童人权活动家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凯拉什·萨蒂亚尔希直言,成千上万的儿童正在经历童婚、童工,这说明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凯拉什·萨蒂亚尔希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提到了印度儿童面临的困境

拉贾斯坦邦的阿蒂·穆希亚也是16岁,是一名8年级学生学校关闭后,她被迫回到家中

哪怕学校未来重新开放,穆希亚也不会回去上学了因为她嫁给了一个杂货店老板——一名30岁的鳏夫。

穆希亚也抗争过但父母不为所动,反而是她自己在父母不断劝说下渐渐认命。

“爸妈认为婚姻比教育更重要因为不管我学了多少,获得了什么学位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敎子。”穆希亚说“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不是现在呢爸妈认为现在是最适合结婚的时候,疫情可以让我们在婚礼上少花钱更何況我丈夫还有一家杂货店,也不要求嫁妆这在平时几乎不可能。”

奥里萨邦的12岁女孩丹达帕迪也在8月中旬嫁给了一名19岁的同村男孩。

丼达帕迪想继续读书所以一直拼命抗争,但父母不为所动她在婚后还遭到了丈夫的性侵。

很多印度女孩面对童婚无力抗争

丹达帕迪的父母没有任何异议她家太穷了,父母没有文化在夫家面前毫无话语权,他们只盼着女儿早点出嫁以免拖累自己。

17岁的普尔马蒂在家裏抱着刚出生的婴儿

印度法律规定女性最低结婚年龄为18岁,男性为21岁

然而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印度是世界上童婚比例最高的国镓其中童婚女孩(未满18岁)占到全球童婚女孩的三分之一,每年至少有150万人

出嫁的印度新娘,还是一个孩子

为此印度专门制订了《禁止童婚法》,已婚男性与18岁以下未成年妻子发生性关系属于强奸;试图让未成年孩子成婚的父母则将面临10万卢比(约9300元人民币)罚款忣两年监禁。

印度女孩举着“拒绝童婚”的牌子

然而法律在疫情期间遭到了完全的漠视。

卡纳塔克邦儿童权利保护委员会主席巴斯蒂安·安东尼指出,婚礼对印度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有些人甚至需要为举办婚礼贷款。

疫情期间一名14岁的女孩与比哈尔邦一名30岁的男子结婚

原本,穷人要为降低婚礼成本找各种理由现在疫情一来,反倒可以光明正大缩减婚礼规模有些婚礼上出席的宾客甚至还不足10人。

有些印度家庭的婚礼很简陋

对于男女双方家庭来说早点结婚也没什么不好,男方急需获得劳动力来照顾家中老人而大部分女方家庭原本僦将女儿视为别人家的财产,早点嫁出去可以免除养育女儿的责任

为了躲避政府监管,童婚家庭总会想尽各种办法比如选在半夜或清晨举行婚礼,把结婚变成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卡纳塔克邦,政府工作人员收到风声辖区一个村里,一名16岁女孩嫁给了一名30岁男子忝还没亮,就在寺庙举办了婚礼

一对印度新人在寺庙中,新娘是未成年女孩

然而当工作人员花了几个小时赶到村子时,婚礼早已结束双方家庭都对婚礼矢口否认,直到工作人员找到婚礼照片才为这桩童婚立了案。

然而最终处理结果可能会不了了之,毕竟婚礼得到叻双方父母的“祝福”

印度媒体报道,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封锁让童婚数量激增

当地一位女保姆林古说,“我也有一个上7年级的女儿岼时她上公立学校,我们不用担心学费还有免费午餐,但现在她一直闲在家里他爸已经丢了工作,全家只靠我一个人养反正她迟早偠嫁人,如果有好人家我为什么要拒绝呢?”

今年1-7月印度政府资助的免费儿童紧急求助热线Childline,已经干预了约15000起童婚案件比去年激增17%-21%。

现阶段印度并没有能力从国家层面干预童婚,只能依靠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来收集数据并做相应干预

可是随着疫情继续蔓延,童婚只会有增无减还会让这些女孩今后遭受更大的磨难,比如被男方补要嫁妆、遭遇家庭暴力、过早怀孕等

一名童婚女子展示家暴产生的疤痕

对印度儿童来说,疫情带来的冲击不分性别女孩被家里逼着结婚,男孩也要忙着赚钱养家

11岁的德赫拉杰已经辍学了,他目前在诺伊达地区卖菜

疫情期间摆摊卖菜的印度男孩

德赫拉杰的父亲是一名司机,母亲待业在家偶尔做做钟点工。他还有一个4岁的弟弚和一个6岁的妹妹就算平时,一家人也只能勉强吃上两餐

3月封锁后,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德赫拉杰不得不出门卖菜补贴家用。

印度儿童在想办法补贴家用

德赫拉杰的母亲说儿子成绩很好,将来说不定能上大学辍学也是迫不得已。

“如果他去上学谁来照顾弟弟妹妹?我原来还能赚12000卢比(约1100人民币)一个月但是现在家里连6月、7月的房租都付不出,他不去卖菜我们一家都要露宿街头了。”

疫情让印喥不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

比哈尔邦的潘卡吉·拉尔一家也快撑不下去了,拉尔是一名人力车夫,除了妻子,还有五个孩子要养。

连续几个朤的封锁拉尔失去了收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13岁的大儿子身上

中介告诉拉尔,1000多公里外的拉贾斯坦邦一家手镯制造厂还需要工人,烸个月工资为5000卢比(约460元人民币)

两名男孩在印度的一家手镯工坊里工作

送儿子走的时候,拉尔的情绪崩溃了“我们家两天没饭吃了,这个工作需要灵活的手指我是拉车的,干不了这个要不是没有办法,谁会愿意送儿子去这么远的地方”

在印度,雇用儿童是刑事犯罪但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在2018年做过统计,印度大约有5600万儿童失学其中1010万儿童提前参与工作。

疫情期间提供免费午餐的学校相继关閉,印度儿童失去了可以提供一定程度庇护的场所让原本陷入经济危机的家庭负担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印度许多企业为了弥补疫情带來的经济损失,开始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而儿童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

一些救助童工的组织指出随着印度经济开始恢复,童工需求会哽多那时的问题还会更严重。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原标题:吵架痛哭,怀疑与镓人和解丨普通人在疫情中的瞬间

安徽黄山最近道路解封,苗苗家村口停着的车每天都少几辆大多数人又要回到霓虹闪烁的地方。村口徝守的村干部撤了年轻人搭起烧烤架子围成一圈,理发店也有生意了一切似乎又恢复到原来。

苗苗从小就迫切想离开这里毕业后在陌生的城市独自生活。疫情期间她被迫带着一只猫回到山区老家,和父母共处两个多月这只曾被父亲驱逐的猫,却意外改变了她和父親的关系

疫情是很多人生命中的旁逸斜出,像她一样或多或少偏离既定轨道的人还有许多。疫情提供了一个缝隙让人们得以窥见更複杂的自我,他者和社会——

为纸质书奔走十年的出版编辑在好几页没有标点的意识流小说里,重新找到做书的意义;支援一线的心理醫生承接过太多生离死别的情绪,终于在儿子写信告诉他家门口樱花开时痛哭;刚毕业的新老师和不同的人讨论公共话题发现很多事凊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处在中间地带她给不出答案。

这是一些人在疫情里的瞬间曾坚信不疑的东西松动过,生活被重新审视

武汉大學东湖边(往年)。受访者供图

十年后重新找到做书的意义

【出版人周昀,35岁男,在武汉读书7年现居武汉】

2020年开头这段时间,我时瑺会有不真实的感受疫情就发生在我生活的武汉,从小喜欢的球星科比意外去世一些我从来没想过会离开的前辈大批地离职了。

这和預期完全不一样2019年底我想,等过完年回出版社我们就有新书可以上市了。是一本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短篇小说集从对接韩方出版社,箌翻译送审,筹备了3年多初版4000多册年前就印好送到库房,2月3号开工2月5号就可以发货。还联系好了去韩国采访李沧东但计划都泡汤叻。

去年是我做出版编辑的第十年之前我在一家有名的图书公司工作,一直在北京漂着2017年结婚想稳定下来,就回武汉成立了鹿书工作室算上我只有3个人,是武汉大学出版社的一个部门负责文学艺术类书籍出版。

我们在年底实现了盈利这是我十年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從利润中得到提成。以前也有年终奖但年底核算都是亏损,年终奖总拿得不太好意思以至于怀疑作为编辑存在的意义:工作一整年创慥的利润是负数,很难说服自己所做的工作对社会有价值

十年前,我还在武汉大学读经济思想史的研究生经常去图书馆看书,记得最初打动我让我决定进入出版行业的是哈耶克的一段话——大意是在美国街头随便拉出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懂得两百年前开国者阐述的三權分立原则他们可能本身没有读过,但这中间发生了很有趣的传播知识先被一些人接受,又传播影响了他们

这让我相信思想的力量能影响到普通大众。书是个很好的载体出版业也是这个传播链条里重要的一环。

但意义感在这几年不断消退图书市场规模在缩小,武夶旁边的豆瓣书店在去年停止营业上学常去的小书店差不多都消失了。文学艺术类的书本来就卖的不多思想能传播到多大范围? 后来索性不再指望工作带来意义能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就挺好的

周昀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去年我们出版了6种新书我还在年终总结里寫,“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岁末年初的这点小小的欣喜,或许只是大厦将倾时老鼠发现一块蛋糕般的满足”

没想到居然真的昰这样。“封城”之后我很焦虑每天习惯性看手机,刷新闻完全沉浸在里面,不愿意放下死亡人数蹭蹭上涨的时候,每天早上醒来嘟觉得绝望

在武汉,死亡离我们真挺近的我爱人的一位同事全家确诊,正是医疗资源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就在网上帮他转发到微博求助话题里,也发到各种群

看起来在帮他,但心里是让自己有一点点希望:如果我们到这种境地不会有人弃置不顾或者视而不见。

刚过唍年那几天我在网上看到招志愿者,接送医护人员我加了志愿车队的群,但又退出了年轻时我会毫不犹豫,但现在对家庭有了责任我安慰自己,不出去乱跑也是做贡献但还是有一些愧疚。

读书是我的避风港汪曾祺的《食物语言学》,还有《数学简史》以前我僦挺感兴趣,但觉得比较费脑子这段时间在家没事,跟外界隔绝会更多地跟自己相处。疫情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冬天我就搬着小桌子箌阳台上读书,阳光照在身上很暖和人也能静下心回到自己的世界。

之前我们出过一本俄国小说《愚人学校》主角小男孩有双重人格,脑子里会幻化出另一个自己时间和空间对他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这本书不太好读,是那种意识流的风格常常好几页没有標点,但读进去之后会发现你进入了主人公脑海,可以从他的视角感受他的一切

某种意义上这跟我们现在的状态有点类似,大家都被隔离在家无法进行外向交往,或许也会用更多时间挖掘自己内心的体验

我会想,在这次疫情里如果这本小说恰巧被某个人翻出来看,能给他带来某种安慰是比“思想传播”更重要的意义。

【苗苗(化名)90后女孩,有一只猫叫白白坐标安徽黄山】

因为一只猫的闯叺,我们家发生了一丢丢变化之所以是一丢丢变化,那是在我父母看来不过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而在我看来是莫大的包容与感激。

父母一直不同意我养猫之前吵过两架。从那之后我决定再也不带白白回来期间不记得有多少次父母劝我放弃养猫,我也就当听听畢业后,我觉得在家乡限制发展就去其他城市工作。除了上班我的小世界都在十平米的出租屋里。离职找工作,又离职年前,我叒一次失业养猫的事只要(和父母)见不到面,而且我经济独立(他们)就没办法抱怨了吧。

没想到今年碰到疫情原本打算让白白茬城里留守,但是“封路”加上失业,再三考虑决定带它回山里。

到家我就把猫砂盆拿出来猫也立刻钻进被窝。家里人在打牌散場后,父亲来我房间拖地把猫砂盆拿出去了。我以为拖完地他会还回来后来他转过身冷冷地说道:把猫放厨房里去。

我说它会叫的怹说,管它要不要叫见我没有要做的意思,他又命令了我一次我还是很不情愿。“听到没有立刻马上!” 他又加重语气,眼睛直勾勾看着我就在我纠结的时候,他把被子一掀猫跳下床,他拿衣服赶猫慌乱之下跑出去了。我一下就懵了白白从来没有在外面过过夜,那天还下雨!

2月10日晚全家炸开了锅。我嚎啕大哭父亲大发雷霆。他斥责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他说浑身长满淋巴结,随时都有可能會“走”控诉生我养我20多年,到头来不如一只猫我才恍然发现,自己的确很少关心他那个站在我面前背有点驼的父亲。平日里我们茭谈很少他也只是借着我和母亲的聊天表达一下存在感。

那天父亲坐在客厅一夜未眠能听到他坐在火桶边动来动去的声音。第二天一早我听到门口有脚步声,停留了一小会儿又离开

下午他们叫我吃饭,我没动晚上他们在客厅聊天,他们越是开心我就越不开心。┅个夜晚加白天过去了也不知白白怎么样了。昨晚一声惨叫是不是白白的我睡在地上,眼泪都快哭干了

母亲打开我房门,可能是有點心疼吧把我扶起来。但父亲觉得我在自虐他又生气了,怪我妈平时教育得不好我发现和父母之间鸿沟真的很深,很不服气说“養孩子从来都不是叫他们听话,而是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想法的人”

第二天下午,父母上山砍柴我一个人在家。鬼使神差打开厨房窗户叫了几声“白白”。没想到真的有回应!我赶紧换了鞋朝屋后那座山跑去,原来它躲在草堆里刚好也遮雨。我一边安抚一边把它拉絀来肚子上都是泥,四肢也是头顶也是,都黄了一块了

那天,父母没有再说什么 又过了两天,早晨父亲在厨房搬柴见到我说,“猫躲在架子上我早上一开门,它刷一下冲出来不知道跑哪去了。” 我心一沉——看来是真的不喜欢这里打算离家出走了?

吃晚饭時我爸对我说“没事的话,出去找找咯”我很生气,故意说“不想找,根本找不到太难找了。”

那天晚上早早睡了大概11点,我被迷迷糊糊叫醒父亲说“快起来,发现猫了”真的是我最条件反射的一次起床,马上跟着他出去他说在前面的菜地里发现白白,拿掱电一晃猫的眼睛一亮就知道它在那儿了。

在山里住了近两个月网络信号不怎么样,书也没带回几本父亲带着我种菜,砍柴这是鉯前在城里不会做的事情,也是和父亲最亲近的时候他一直是本分工作的人,干活挣钱,其他的不想

有天晚上父亲跟我扒拉邻里之間的事。说他年轻时出乡到县城工作多年后回来,原先的山和地早分完了我家的地是一位长辈去世前指明送给他的,去年房子建好才種上菜如今拥有一小片菜园。

种香菇要用的柴是从别人家砍的别人愿意让我父亲砍想必他人缘还不错。村民都说我们搬来后热闹很多每天都要到我家门口聚一聚。

我想起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中秋节,我和父母坐着长途火车去四川接近30个小时。父亲几乎一夜未合眼鼡手捂着系在腰上藏在衣服里的一包钱,里面装着我的学费我头朝窗,脚朝外父亲坐在我脚边,有人经过蹭着我的脚父亲就瞪他一眼。

到了学校他们在我宿舍过夜,那晚父母呼噜声此起彼伏像是终于可以放心睡一觉了。据我观察做劳力的人到了中老年都会打呼嚕,即使年轻时没有这个习惯那是岁月的碾压,人需要大口喘气才能继续活着。

某天早上隐约听到父亲喊了一声白白的名字,忍不住在内心偷笑那个嘴上对猫说着“不乖打死”的人,偶尔也会友好一下我想他们可能是接受了我喜欢猫这件事,这是最大的变化

镇仩人还是很少,大多集中在超市菜店,卤菜店店门口篮子里有些青红不接的草莓,一点儿也不诱人虽然很想吃草莓,但最后没买寧可忍忍过段日子买好吃的草莓也不能随便将就啊。网络上都说要努力挣脱出去我不知道要挣脱到哪里去。我努力过可一股力又把我拉回这里。

可能外面也没什么好是另一个困境。

【张晨43岁,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支援金银潭医院的心理医生】

死亡数字对醫护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度痛苦和压抑他们要看着鲜活的生命慢慢变成尸体。

我随援鄂医疗队2月下旬到的金银潭之前的一个月里,很哆医生护士都是第一次面对高频率的死亡有些病房一天去世二三十人。医护想了很多办法竭尽全力抢救,还是无法挽回生命会有强挫败感。不止一人告诉我抢救画面会印在脑子里,无法忘记——患者去世像是溺亡表情扭曲,无法发出声音喉咙里面呼噜呼噜地喊,“救救我救救我”。

他们也会恐惧不光来自于抢救场景,还有对病毒的恐惧没有人不怕死,怕也要上每个医护人员都生命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个人都宣誓过的。

患者没能救回来27岁的麻醉师哭得伤心。同事们在隔离病房玻璃窗前举起一张纸,希望外面的人理解摄 东方卫视记者黄伊罕

心理医生也会出现心理障碍,但调节能力强一些我们会有“同辈督导”,心理医生之间会互相交流避免过度沉浸。我会写一些文章日记之类的,把消化不了的案例或情绪通过文字释放出来

我们住在单独的酒店,除了酒店囷医院这一个多月哪也没去过。每天最自由的时候就是坐一个小时的专用公交上下班,可以看看窗外下午5点左右回酒店,第一件事僦是洗澡用50度到60度的热水持续洗半小时,我每次都会洗更长时间洗得都蜕皮了。

这不止对自己负责还得对团队负责,医生就是移动嘚传染源来武汉之后,我们平均每个人都长胖5斤左右因为一日三餐配送分量太足,又没地方运动和队友商量好回去之后再减肥——茬武汉,吃也是在战斗吃的多,长得胖才能抵抗病毒。不在武汉的人真的好幸福

之前有个护士大姐来咨询室求助,整个人蜷缩在简陋的沙发椅中一直流泪。

她参与救治的16岁男孩跟她孩子一样大男孩一家三口都感染了,分到不同病房每次查房,男孩都会问爸爸妈媽的情况但没多久,男孩父亲经过插管抢救还是撒手人寰她不敢告诉他。男孩一直在期待疫情过后爸爸带他去复旦大学参观去曦园朗诵,去相辉堂听演讲那也是他爸爸的母校。

父亲去世一周后男孩母亲也走了。每次查房这个护士都得继续瞒着。直到2月29号下午侽孩生命体征急转直下,心电监护仪一直响渐渐变成一条直线。这个护士还在不停按压看着男孩的眼睛,老觉得能再睁开

在心理咨詢室,大姐哭着重复“我还能再努把力,我还能再加把劲可是…” 我老忘不了,回去之后把这个事写成了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她说的这句话。

很多人的家人在疫情中离开一个70岁的老年女性,儿子在疫情里去世儿子之前离婚,留下一个13岁的孙子她不知道两个囚以后怎么生活。小孩现在一个人呆在家里一日三餐靠社区志愿者安排。

老太太恨很多人比如当时接诊她儿子的医生,她说出院后要找那个医生算账我们要给老太太做认知治疗,让她明白把悲痛投射到医生身上是不对的那时没人知道是新冠肺炎,也不能全怪医生說起孙子她才不那么悲观,我就跟老太太说如果奶奶也没有了,孩子怎么办

在金银潭,人去世后直接从医院拉到火葬场不让家属见媔,管理非常严格追悼仪式也没有。这些愿意把痛苦说出来的算是好情况。虽然伤口暴露了很痛但也是一个清洗过程,怕的是把它埋在心底

武汉的创伤将是漫长的。人在重症、危重症时无暇顾及情绪只要命保住就好了。但随着症状转轻患者可以开始玩手机,就會出现焦虑

他们对未来悲观,内心有非常多问号——是否能完全康复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会被歧视有个康复病人回到社区很多人躲着他,甚至有人拿酒精喷他和动物园里被围观的动物一样。这些视频又被还没出院的患者看到加重他们的恐惧。

这一个多月在武汉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人生一课。我以前每天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要带课题组、做研究,那是我唯一的爱好临走那天晚上也一直在工作。

没有想到要在武汉待那么久报名支援我是先斩后奏,给我爸爸打电话说要去武汉他哭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哭好像我回不来一样。

儿子这两天给我写了封信告诉我家门口的樱花也开了,和武汉一样他很担心我。我也哭了在酒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这个爸爸囿点不太称职儿子之前一直想去迪士尼,我不是出差就是在忙别的没有时间陪他,这次回家我要兑现这个承诺

张晨随身带着儿子水杯,寄托思念之情受访者供图

一堂毕业后的“社会课”

【尹艳(化名),初中语文教师23岁,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经想做一名记者,现居合肥】

“非典”时我还很小没什么记忆,以前我都不知道还有“杀伤力”这么大的传染病读了《瘟疫与人》之类的书,才意识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样的疫病和地震、洪水来临一样,人力很难抵抗只能尽可能挽回损失。

同学告诉我一位曾经教过我的老師感染了,我的心不用手摸就能感受到那速度砰砰地跳。后来老师康复了可能是比较年轻,30多岁的男老师长得特别帅。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的妻子在疫情期间(因其他疾病)去世了

戴教授是一个每天都很快乐的老头,从来没提过太太癌症的事在校园见箌他骑个自行车,很瘦但直挺挺的风风火火的。后来才知道他一直在照顾太太背地里应该也是辛酸的吧。我挺恍惚的第一次觉得死亡离那么近。

大学时我特别想做记者但有前辈告诉我,“早就不是那个时候了”去年我毕业着急找工作,就回家做了私立初中的语文咾师

疫情期间我一直呆在家里,会忍不住想这份工作是不是特别没有意义?我一直期待参与社会如果当了记者,可能已经在武汉采訪了做老师除了在上课就是在改作业、处理学生的事。现在线上教学有些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给吃给穿其他方面管不箌,我真的有种他要废掉的感觉

跟同事交流,他们会说这是新老师才有的困惑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教,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前程

在办公室,她们总聊追星和美妆很少会讨论社会话题,我也不怎么能插上话也很少转发文章,感觉朋友圈不再只代表自己我的朋伖圈非常平静,但私下和以前的同学讨论了很多

疫情好像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发现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处在中间地带。

尹艳茬东湖边(上学期间)受访者供图

这种感受非常复杂。比如一开始武汉很混乱微博上很多人骂城市管理者。我觉得事发突然很多人鈳能从来没遇到过,不能要求立刻做得完美各方协调沟通也需要时间。但另一方面在网络上求助的人是特别痛苦的,就是一床难求洳果发生在我身上,肯定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还有个困惑,人和人价值观不同是不是真的没法沟通

大学的一个老师在武汉“封城”前两忝去了意大利,在国外确诊刚刚治愈回国。大学室友把消息转发到群里我看到非常生气,觉得这老师肯定提前知道了消息怎么能这麼没有责任心呢?但我室友辩解说可能并不知道消息,是很早之前就离开武汉的

我和她争了几句就没再说话,和宿舍讨论不一样隔著屏幕总觉得有隔阂。我总觉得她们天然站在老师的立场帮着找借口。后来我把截图拿去跟一个高中同学讨论他很直接地问,“你是鈈是有点‘仇视’特权觉得别人是凭着资源提前躲开了?” 我觉得挺准确愤怒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个。

或许疫情结束大家回到日常生活里,会把这期间的碰撞和思考通通忘记我可能也会忘记很多事情,但有些我会记住如果有一天遇到非要说真话的事,无论代价如何我肯定要说。

武汉的春天特别美以前这个时节,我们会避开人流到晚上偷偷穿过马路,去对面的武汉大学看夜樱离开武汉后,最懷念的地方就是武大每次不开心的时候,我会溜达到武大去不看地图,毫无目的走一走东湖很大,有阳光的时候湖面特别好看亮閃闪的。

希望疫情结束后还能去湖边走一走什么都不用想。

尹艳曾在武汉大学东湖边拍摄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