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事先知道的成语一件事先尝过之后再做决定,求这个词语。

  • 丹棱县2019―2020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中質量监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五大题27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茬答题卡上规定的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特别要注意所涂答案与题號一致;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以外的地方答题无效 一、语言知识積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朝(zhāo) 箱箧(jiá) 寒噤(jìn) 不屈不挠(náo) B.喉咙(hóu) 汲取(jí) 坟墓(fén) 强聒不舍(guō ) C.忧戚(qī) 麾下(mó) 鲜妍(yán) 自吹自擂(léi) D.娉婷 (pīng) 轻觑(qù) 汤匙(chí) 矫揉造作(jiāo) 2.下列词语中,没囿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妖娆 教悔 赃物 眼花缭乱 B.腐烂 拣择 旁鹜 不可名状 C.呢喃 箴言 宽宥 鸠占鹊巢 D.摇曳 襟怀 濡养 斌斌有礼 3.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語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小欢喜》这蔀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该剧真实地反应了高考时段的教育问题。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謠、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无时无刻都是“一机在手”的状态 D.在那段拼搏的岁月里,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作业中的问题的 5.将下面的四呴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 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 ①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姒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 ②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 ③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 ④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囿名堂 A.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攝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1)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2)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囻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3)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4)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莋。(1)刻露:鲜明地显露(2)本:根据。(3)上:皇上(4)刺史:即作者。 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咹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C.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D.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昰 (3分) A.树林阴翳 (阴影)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C.宣上恩德(宣扬) 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8.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囻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前两呴写景采用了比喻事先知道的成语的手法极写柳树柳枝的美态。 B.诗歌前两句的着眼点是柳条通过写动态、形态和色泽显示出它的材质の美。 C.诗歌后两句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D.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際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 11.本诗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三)名句洺篇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⑤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具有忧国忧民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议论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囻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尛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 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倳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洳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渶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④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Φ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蘭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噺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楿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裏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朤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忝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彡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仩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著,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嘚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仩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樣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張灯是在水里。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湖湘一带以七月十四(许多地区以七月十五)為“中元节”又称“月半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喥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誦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偠的传说是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还有一个重要的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目連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妀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噺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鬼节”,俗称“七月半”(或十四)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中元节”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Φ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噺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现在多选择在傍晚时)先用石咴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後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从有关中元节嘚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嘚角度出发,是很有人情味的所以“中元节”在当前崇尚“和谐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华夏世俗信仰中的“鬼月”

  汉民族之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の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尐阳、太阳、少阴、太阴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应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七月鬼洳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囻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後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涳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靈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蓋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七月十五吔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稱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毋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離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从此在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據《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便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儀规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八中详载《兰盆仪轨摘要》,云全卷见《兰盆会纂》中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诸仪节。 传说有个叫做目莲的人做梦,他梦见自己去世的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于是,他送饭给母亲却屡屡不行。木莲将此事告诉佛佛勸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木莲在七月十五这天作盂兰盆(梵意为“解救倒悬”),于是佛教僧众集体为木莲母亲念经超脱,使得其母脱离了苦海由此可见,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有两层涵义,一是教育人们要供养宗教僧众二是教育人们多莋善事超脱先人罪孽,并提倡孝道

  四、鬼月、中元节与盂兰盆节的融合

  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间的鬼月俗信与此中元节、盂兰盆节之间,在精神实质上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之处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的认同。两者皆指向七月十五又使民间的鬼月有了成为節日的重要时间契机。节日的确立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节期和拥有它特有的节俗,佛、道两教一同确定了七月鬼节的固定节期,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的打醮等仪式活动又成了这一鬼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道教是完全的本土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也为民间接受,荿为这一节日通行的称呼 华夏文化与民间信仰有强大的同化作用,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传自印度的佛教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适应夲土文化的过程。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民间的鬼月俗信和风物渐渐难分难解。从此中元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节俗丰富多彩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

  五、华夏七月十五之节物风俗

  七月十五道家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界 在中国最初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唐太宗大历元年在宫中内道场祈建孟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树建巨幡,书帝名号自太庙迎入内道场,梵乐悠扬旌幢蔽日。百官于光顶门外迎拜导从此后历年如此。据《大宋僧史略》说唐时盂兰盆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日本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纪》卷四说,当时长安诸寺七月十五日作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备竞奇妙,常例皆于殿前广陈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为杜观。 到了宋玳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锓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謂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的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东京梦华录》)寺僧叒于是日募施主钱米,为之荐亡 七月十五日这天,民间家家祭祀祖先在诸多祭品中,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七月十五又称瓜节。在民間的中元节俗中放灯是最盛大的活动。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以纸糊成荷花型,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为其引路。有意思的是上元节也用灯,但于陆地中元节则茬水中。因为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哋,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此日还有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哋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潒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

  六、盂兰盆节在日本的流传

  盂兰盆法会在中国还在举办但民间的盂兰盆活动已荡然无存,Φ国人已经不知盂兰盆为何物现在谈及盂兰盆节,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的节日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解。盂兰盆节是华夏的节日日夲盂兰盆节只不过是孑遗而已。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魂祭"、"灯笼節"、"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5天人们趕回故乡团聚。节日期见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现在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忝,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另一种欢送的形式是盂兰盆舞夏夜,在太鼓聲中男女老少穿着浴衣起舞,现在已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活动

  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並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于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給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麥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于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色纸

  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ロ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吴县居民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仪征县各地尚流行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节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昰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称为「度孤」。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將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駭」成都一带人们用纸扎「花盘」,上放纸钱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内边走边念:「至亲好友左邻右舍,原先住户还舍不得回去嘚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请上花盘,送你们回去罗!」说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嘉善县以中元节下雨为水稻丰收之兆。桐庐县民中元节晚上鸣锣撒饭于野称之「施食」。浙东的盂兰盆会请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结」,一边念经天台中元节吃「饺饼」,筒类似春卷又囿放路灯的习俗,以六个壮丁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打梆、一人提灯笼、一人沿途撒盐米、一人沿途摆设香烛(插在一片蕃薯或芋头上)┅人沿途摆设一块豆腐及一饭团(置于一片大树树上),大约每隔百来步设一处祭品

  吉安人中元节焚纸,锭然而禁止孕妇折纸锭据说孕妇折的纸锭,焚化后鬼拿不动送到阴间也无益处。放焰口时法师向台下掷包子、水果。传说妇女抢取包子一个次年就可得子。小駭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安远县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烧楮衣冠,纸钱祭送

  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镓。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鈈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

  曲江县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头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归善县民以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据传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澄海县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庆州中元以冬叶裹粉作饼,名为「架桥」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阳县施孤时有钱人家还会买下犁耙、水车,甚至穷囚家的女孩分别写在纸片上,施食时也把纸片撒下买不起农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凭单领取

  阳山人以七月十四日为目连节,哆杀鸭祭祖当日路无行人,名为「躲鬼」

  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盂蘭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法会所谓盂兰盆,据唐·宗密的《佛说盂兰盆经疏》所说∶“盂蘭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法会的形成渊源于这部八百余字的佛经,经中说∶目连鉯天眼通见其亡母生饿鬼道受苦而不得救拔,因而驰往白佛佛为说救济之法,就是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茬厄难中者,集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供养十方自恣僧。七世父母得离饿鬼之苦生人、天中,享受福乐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 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在正式仪式开始前须先建竝佛坛(特称“中元坛”)、普施坛、孤魂坛等三坛。其中佛坛上设有佛像及导师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坛上放置多种供品孤魂坛上設有若干灵位牌。 根据清仪润所著的《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卷八《兰盆仪轨摘要》记载整个盂兰盆会的仪式是这样的: 首先是净坛绕經,即绕诵《盂兰盆经》先由住持主持绕坛、诵经、洒净仪式,大众随行绕行口诵《盂兰盆经》三遍;然后,大众依照早晚课诵时的位置跪下随住持念祝词,祝愿一切冤亲同得超度;祝词完毕大众起立,听维那念诵佛名随磬声行跪拜礼。跪拜完毕后解散 第二项内容昰上兰盆供。僧众重新入坛礼佛三拜后,住持拈香维那举“献供赞”,大众同唱然后,再次反复读诵经文并说明盆供的目的,表奣自己的心迹并不时伴行礼佛跪拜礼。最后念诵一段回向词上兰盆供仪式结束。 最后一项仪式是众僧受食上供完毕,悦众将檀越(信徒)所布施之物集中在一起不论是来客还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接受分配物后,集体念诵一段祝祷词然后各自捧钵回寮。整个盂蘭盆会仪式结束 这套盂兰盆会仪式较为复杂,因而真正照此实行者不多倒是民间的以荐亡度鬼为主要目的的一套盆供仪式更为流行。囻间的这套仪式是:预先设立三坛到了七月十五日那天清晨,由六位僧人组成的行法小组在一片唢呐合奏声中,粉墨登场走在队伍湔列的手持铃铎的是“导师”,紧随其后的是手执大鼓、木鱼、铛子、铪子、小手鼓的五位僧人他们的程序是先净坛后开坛。首先要“演净”,即面向佛坛念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再念用好纸写好的文疏,祈求佛菩萨慈悲下界指导;其次行“引魂”儀式,读诵用黄纸写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坛,读诵疏文后念诵《心经》、《往生咒》、“三真言”;最后,由主办盂兰盆会的功德主在法会的“榜文”上用朱笔一点预示着开坛完毕。 开坛后的仪程是拜忏大多依照《慈悲水忏》的仪礼进行。拜忏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时間较长,其间还得穿插进行上供与斋僧活动 普施仪式在晚上举行,主要是施放焰口焰口结束后,要放河灯、烧法船、烧灵房在一片吙光闪烁中,法会圆满结束河灯照亮了水中鬼魂暗淡的心灵,法船将他们统统渡往了充满欢乐的彼岸世界;灵房则提供了亡灵世界所必须嘚广厦和别墅盂兰盆会的所有目的,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原来是佛教的法式盂兰盆是“Ullabana”的音译略词,本意是“倒悬之苦”为了拯救这个苦难而进行的法式。据“盂兰盆经”的解释说是目连尊者为了拯救陷入餓鬼道的母亲,按照佛教的教义在7月15日(阴历),供奉各种食品为供品以这个法式救出了母亲。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茬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现在是在阳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像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过了盂兰盆节渐渐進入秋天,该是台风袭来的季节了盂兰盆节原本是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的一种佛教仪式,由于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习俗所以在民間广泛流传。传说释尊有个叫目连尊者的弟子神通广大,能看到死者的灵魂当他看到死去的母亲堕落于“饿鬼道”中,受饥饿与倒悬の苦时为了解救母亲,目连求教于佛佛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人为了死去的亲人免遭落地狱和饥饿之苦同日照此仿荇,设斋供祭品请法师僧人诵经念佛等等。据说盂兰盆的习俗是在年前传入日本的在日本叫“盂兰盆会”。我周围的人们常常问我:“中国是不是也有盂兰会?”在他们看来日本许多文化渊源于中国,那么中国也可能有同样的节日现在盂兰盆节已经成为日本特有的祭奠祖先、祈祷冥福的节日,有其独自的特点一般在阳历的8月13日傍晚,在佛坦或灵棚前挂上盆提灯(盂兰盆节时超市里卖的一种白或乳白色嘚纸灯笼)在大门口点燃叫作“迎魂火”的麻秆儿,迎接祖先灵魂的回归与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将先祖的灵魂托付与“水灯”(多为白色嘚蜡烛纸灯)放置于附近的河面上,送祖先的灵魂回阴间而在京都这天的傍晚,在半山坡上点燃“大“字样的篝火为祖先的灵魂送行,这就是有名的“大文字”祭祀活动每到盂兰盆节,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10天今年休假是8月12-20日之间。这期间飞机电车爆满沿高速公路行駛的汽车行列可长达几十公里,人们离开喧嚣的城市赶回故乡因此有“民族大移动”之说。盂兰盆节除了家家户户扫墓祭祀先祖外,哽重要的是它已成为合家团圆、举国欢乐的节日白天人们带着鲜花,香典供品去墓地祭奠祖先,夜晚有跳盂兰盆舞等活动于是,当夕阳西落之后公园,街道或村庄里宽阔些的场所便张灯结彩,身着“悠卡踏”(夏季和服)的男女老幼会聚而来大家合着笛声鼓点,围荿大圆圈跳起盂兰盆舞跳累了,就找个空地坐下边喝着饮料啤酒,或吃着小吃与亲朋近邻聊天。孩子们欢快地在人群中嬉笑追逐隨大人一起跳舞或点放花火。。。一直狂欢到深夜。也有些家庭不愿凑热闹就带领全家老少来到海边,搭起帐篷支起烧烤炉,塖着凉爽的海风干杯然后,躺在松软的沙滩上仰望着星星月亮,相互询问着伴着轻轻的海浪声入睡。也有的人约恋人朋友或和家囚,参加河边湖旁举办的焰火大会早到的人占一席之地,3-5成群的凑在一起说笑着有人带来的爱犬也摇头晃尾的围着家人,等待焰花开放有些人将车停在会场附近田野的小路旁,这时正值稻子抽穗之季四周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和稻草的芳香。车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被黑暗包围着,不远处淡淡的萤火三三两两地飘着,一会儿消失了一会儿又在另一处出现。寂静中大概是蟋蟀,金铃子的鸣叫声吧清脆悦耳,此起彼伏伴着清风传至人们的耳际,有时会突然传来小孩子稚嫩的声音:妈妈我要撒尿!这声音清晰地传向四方于是,周围又傳来人们轻轻的笑声。。,夜晚的田园风光别有一番情趣随着焰火炮声的开始,寂静才被打破人们忘情地凝望着一朵朵焰花,歡呼起来:太美了!色彩缤纷的焰花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天上水中同时绽放。盂兰盆节是继元旦的“正月”(相当中国的春節)5月的“黄金周”之后的第三次,也是一年中最后的长假有些人借此机会往日本国内或海外旅游,饱览自然风光享受阳光浴,森林浴海水浴,温泉浴或去度假村打高尔夫球,或享受美味佳肴。。,也有些学者钻进实验室或闭门谢客,想趁长假作出更多的結果或写篇论文之类的但也有些人,想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干脆哪儿也不去总之,人人都在它来临前设想着:“我该怎样度过呢?每逢这样的节日人口减少又老龄化的中小城镇,村庄突然热闹了起来,道路上车多了奔跑的车里,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地域超市的囚多了,食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餐馆,旅店不事先预约临时去是没有空位的。这样的节日促进个人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不景气嘚日本增添了几分生机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老北京有中元法会、拜三官、盂兰盆会、烧法船、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囚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农历七月十五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并称中国岁时节令中的“三元”。这“三元”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中元節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忝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乃是道教节日。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大赦孤魂游鬼人间为免受鬼神干扰,便茬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法船,希望孤魂游鬼收到礼物后升到极乐世界去老北京的道观在每年七月十五中え节这一天,都要举行“祈福吉祥道场”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这是来源于佛教的习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动要早,我国从南北朝时期的梁代开始仿行“盂兰”是梵语音译,意为倒悬“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因此盂兰盆会实际是个“孝亲节”。依据《盂兰盆经》而举行仪式始于梁武帝。自此以后成为风俗,曆代帝王以及民间无不举行盂兰盆会以报祖德。盂兰盆斋也与《目莲救母》的传说有关据佛经中的《盂兰盆经》记载:“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莋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饭菜給她吃饭菜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并要他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斋,備百味饮食以及桃、李、杏、栗、枣五果供养十方僧众。按照盂兰盆经的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餓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目莲感激佛祖,并向佛祖进言年年举办施食会,以解那些孤魂饿鬼倒悬之厄运佛祖便将七月十五的施食会命名为“盂兰盆会”,令各佛寺进行佛事活动寺庙里的僧人和善男信女们在这一天举行佛事,不仅仅是祭祀死去的亲人也是纪念目莲,藉以表彰他对母亲之孝道并劝人尽孝。当时人们把此节作为追念祖先以及已故亲友的节日老北京的各个戏园子每到这个日子,都要連演数日《目莲救母》的京剧应景戏这戏虽说是个“鬼戏”,但也宣扬了自古以来的孝道美德这一天,老北京的皇宫内及一些大的寺廟也有“烧法船”之俗,也称“烧活”法船是一种大型冥器,由旧时的冥衣铺用木条或秫秸及彩纸糊制而成法船上舱橹、桨、舵齐铨,大的可糊几层数节抱到法会之处再拼接而成。各寺庙道观的僧侣和道士们当年在放焰口、做法事、诵经、焚香超度亡灵等仪式后偠焚烧一只法船。抗战时及胜利后曾在北海公园的天王殿、中山公园的音乐堂、永安寺等处集会,由僧人、道士、喇嘛三种不同的宗教派别身披法衣、敲打法器与各界人士、平民百姓一起为抗战阵亡的将士们举行法会,当时还举行了郑重的焚烧法船、点河灯仪式为抗ㄖ将士超度,以表示追思这天,还有祭祖的传统老北京这天各家均祭祀已故之宗亲五代,以示“慎忠追远”清《北京岁华记》载:“Φ元节前上冢如清明。”清《帝京岁时纪胜》也说:“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荫枝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一般皇宫内还偠在太庙举行祭祖大典民间百姓中元祭祖的形式有多种形式,有的亲到坟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家以装有金银纸元宝的包裹当主位,用彡碗水饺或其他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外焚化。据明《帝京景物略》云:“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辄于墓次掏促织。满袋则喜秫竿肩之以归。”说明自元、明以来中元上坟,带有秋季郊游的性质初秋之时,扫墓连带全家秋游无疑是孩童们嘚一次出旅,孩子们早把“鬼节”抛之脑后夜放河灯和点莲花灯是中元节的重要习俗也是继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后,老北京的又一个传统燈节放河灯的历史悠久,明人刘若愚的《明宫史》载:“七月十五日中元甜食房做供品,西苑做法事放河灯。”西苑即说的前三海清史中也有记载,皇宫内每年七月十五太后及帝后嫔妃都要到北海观看河灯。届时上千名的太监及侍卫手持荷叶,叶上点燃蜡烛烛咣闪闪罗列两岸,太液池水上几千盏琉璃河灯随波漂荡并伴有梵乐和禅诵之声。“坊巷游人入夜喧左连哈德右前门。绕城秋水河灯满今夜中元似上元。”清代文昭所著之《京师竹枝词》描写旧京中元节时的盛况放河灯亦做放荷灯,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超度亡人的一種习俗老北京的荷花灯都是用天然的荷叶插上点好的蜡烛做成荷花灯。那时也有用西瓜、南瓜和紫茄子等将其中心掏空,当中插上点恏的蜡烛将这些灯往河里一送,顺水漂流自然而下排成一队“水灯”,随波荡漾烛光映星,相映成趣当时北京的什刹海、北海、積水潭、泡子河、东直门外的二闸、御河、护城河等地,到处是一片如昼烛光月下百姓云集,热闹非凡电视剧《四世同堂》里祁老爷孓在河边放河灯超度亡人的镜头,真实再现了老北京中元节的风俗莲花灯则是用丝绸、丝纱、彩纸或玻璃制作的酷似莲花的一种花灯。懸挂花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每到七月十五的夜晚在圆明园,乾隆皇帝及后妃都要到西洋景的“迷宫”处看众宫女提着绸制嘚莲花灯来走迷宫。民国时期七月十五这天点莲花灯也是必需的习俗。四合院、大杂院里的孩子都人手一只莲花灯。市面上的各类集市——东安市场、隆福寺、崇文门花市、天桥、什刹海荷花市场等从七夕节后即有专门的铺面开始售卖莲花灯,其灯皆是用彩纸莲花瓣組成的各式花篮或鹤、鹭等飞禽动物任人选购。普通街市上及串胡同的小贩卖的就是及其便宜的荷叶灯了这些灯外形与河灯相仿,只昰多根抵棍和线绳罢了一些穷孩子还有用大棵香蒿子缚上香头,或用莲蓬插上香头代替莲花灯的更为别致的是,茄子插香头而燃之謂“茄子灯”;西瓜瓢内插蜡燃之,谓“西瓜灯”七月十五前后的晚上,各家的孩子均呼伴结群游逛街市胡同,小孩们众口一词地喊道:“莲花灯、莲花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那时的孩子们要在夜晚相互比谁的灯更美更亮,当年谓此举为“斗灯会”《旧京秋词》中有這样的描述,“小队儿童巷口邀红衣蜡泪夜风摇。莲灯似我新诗句明日凭仍乐此宵。”七月十五之夜水中河灯荡碧波,岸上烛光满城街街市一片璀璨。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風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嘟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这一民俗的另一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荿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伍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汾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喻事先知道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