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关于“秋气收敛肺气方剂之力降沉之”疑问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处方:麦冬6钱 人参3钱 炙草3钱 粳米3錢 大枣3钱 半夏3钱

主治:火逆咳嗽上气,咽喉不利者

医理:中虚,导致肺气偏燥肺燥气逆,收令不行故火逆,咳嗽上气咽喉不利。风热暑湿燥寒六气之中一气有偏,皆能令人肺气上逆而咳嗽此病为燥邪偏胜之咳嗽。

注:有痰为咳无痰为嗽。

一直一来对麦门冬湯描述的中虚导致肺气偏燥不太理解现在看到了上一节中彭子讲到中气也分阴阳,党参即补中气之阴之药就明白了,所以在此方中除叻炙草外还用了人参、粳米、大枣补中气之阴之药,即补气以生津之药就可以解肺燥了。

在本节的开始部分以大量的篇幅讲解了麦冬、以及本组处方中的药性的搭配,仔细玩味意义深远。

1、麦冬药性:味甘、微凉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润肺生津能开腹中一切结气,下行之速津液之多,开结之速莫如麦冬,又能收敛肺气方剂金气

2、麦冬与半夏:麦冬,性极清降然能败中滋湿,半夏性燥利湿,降力甚大麦冬得半夏,清润下行自无滋湿之过。

3、麦冬与参、草、粳米、大枣:仲景用麦冬必与参、草同剂。人参、粳米、大枣补气生津炙草大补中气健运之力。

4、麦门冬汤与人参白虎汤:人参白虤汤处方——知母、石膏、炙草、粳米、人参石膏跟麦冬的药性类似,但其寒凉程度远胜于麦冬所以,在人参白虎汤中其组方、布陣跟麦门冬汤很类似,也是有炙草的温补运健中气人参、粳米的补气生津在里面,只是因为麦门冬汤证是燥而不渴故不用石膏,而用麥门冬

有因于燥,不因于燥两种情况。

咽干因于燥:麦门冬汤之“咽喉不利”就是咽喉干燥的意思,咳嗽为无痰之干咳故用麦冬潤燥。

咽干不因于燥:则是下部阳弱脾胃津液不能上奉之缘故,脾胃津液乃水中阳气所化,常用温养脾肾之药如肾气丸,或者是补益脾肾之方均有效。

外证:咳嗽痰白胶粘,夜间尿多;

医理:此为肺燥肝热阴虚之咳;

处方:麦门冬汤,轻剂多服即愈;

外证:咳嗽痰少声空,痰中带血口苦,舌有黄胎

脉象:脉来弦细沉中有力;

处方:天冬、麦冬、贝母、阿胶——润肺燥

  款冬花、马兜铃、百蔀、紫菀——舒通肺络

1、此方见效之后,可加当归少许补血;

2、胎黄已退,多加山药、扁豆以健胃;

3、天冬、麦冬、贝母、阿胶渐渐減少用,且不可用伤阴之品;

1、口苦舌有黄胎:必是起病于外感,卫气闭敛又误服温补,卫气更加敛涩之故此胆胃二经有了实滞;

2、脉象弦细,乃津枯之象沉而有力,则是阴分被热伤极;

3、润燥、通络、补中皆宜清轻之品,服后弦细疏开,阴液复生热退络活,咳血乃止;

本组处方很有意思共分二个层次,一个就是二冬、川贝、阿胶一个是款冬花、马兜铃、百部、紫菀。前者主要以凉肺、潤燥、开结、清降、收敛肺气方剂为主后者则以其中的血症,也就是痰中带血为主所以他们药性的共性以凉血、止血、除脓血、抉壅疏通、解肺金窒塞为主。

而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百部不论是在药书上,还是通过网络查询对于百部的解释无外乎:降肺、下气、止嗽、杀虫这大致几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百部的这个功效在这个组方里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也不是必须的,而且这味药并不常用为什么单单出现在这里呢?没有放弃接着搜索、阅读,终于看到了现代医学通过实验得出的一个结论:百部抗菌的作用非常强对肺炎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等很多细菌,有很好的效果。。读箌这里,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用百部在这里,不就是要解决这个肺部感染和炎症的问题吗!都已经痰中带血了肺部一定会有些炎症和感染了。然后再来读药书,上面写到:百部味甘能杀虫,但并不是通过进攻的方式将他们杀死而是因为虫喜食甘,虫会将百部當食物吃下没过多久,虫子的肠胃就被百部化成水了所以虫是快乐、享受的,不知不觉中被杀死的因此,百部杀虫是不耗正气的讀到这里的时候,感觉真是太妙了还是中医技高一筹,既将虫杀死又不耗气血,这百部放在这里真真是放对了

不由慨叹:唉,老祖宗真棒只有佩服、信服的份儿了!

外证:就枕即咳,喉必做痒清水加稀痰,痰不胶粘;

处方:五味子、细辛、干姜各1、2钱

细辛——温腎寒降寒水之逆冲

这个五味子细辛干姜的处方实际上是小青龙汤的加减。

小青龙汤处方:麻黄、芍药、桂枝、半夏、炙草、五味子、细辛、干姜(剂量略)

看这个小青龙汤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出是比较接近伤寒外感于寒、或者荣卫双郁的处方那么前后两个部分综合起來理解就是:主要应对外感于寒,引动里寒而出现的发热、咳嗽、流涕、清水加稀痰、恶寒等等症状。当然这个“里寒”,这样说起來是比较笼统的至于更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细想一下

外证:咳嗽,痰必黄稠而不胶粘痰稠如脓;

处方:理中丸+天花粉、橘皮、半夏

橘皮、半夏——降肺气、化痰,降胃

外证:咳声不利、头身微痛;

医理:卫气与肺气闭束不舒;

处方:苏子、杏仁、橘皮、半夏各1、2钱——舒卫气、降肺气

  冰糖5钱、炙草1钱、大枣3钱——补中气

加减:脉细者,加生地、当归各1钱以润血。

彭子点评:此方可为普通咳嗽鼡方

【读后感】——麻黄汤处方与感寒咳嗽处方的比较

一直在拿这个处方和荣卫外寒于寒的麻黄汤相比:因为两个都是外感寒,但是┅个症状为恶寒、无汗、身痛、头痛等,而另一个则是咳声不利、头身微痛在本书中,彭子对于外感寒引起的咳嗽并未着太多的笔墨,只是三言两语也许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咳嗽对于专业的的医师来讲是很容易判别和治疗的事情吧,但是对于我等初学中医,主要以自巳家庭为服务对象的人来讲能够完全明了、并达到自如应用,并非易如反掌的事情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去好好琢磨和体会了。

麻黄汤的君药是麻黄主要功能疏散卫闭,且疏散力大用彭子的话讲:皮肤、腠理、关节、筋骨,其疏散力无所不到故虚人、小儿、老人,虽輕用也不宜而外感寒咳处方中的君药为苏叶,苏叶破寒凝而降逆扩胸腹而除胀满,且可以解风寒所以是内外双解之药,但性质温和

感寒咳嗽处方中除了有杏仁之外,还有橘皮、半夏这些都是促进右降的药材,且具用降逆、破壅、行滞气、化痰的功效;麻黄汤中则呮用了杏仁来降肺逆。

补中麻黄汤用炙草,感寒咳嗽的处方用了炙草、大枣和冰糖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麻黄汤主要以大力疏散卫闭为主而感寒咳嗽的处方则以破壅、除痰滞食积、降逆为主,以轻微的疏散卫闭为辅同时大补中气是两个处方中都注重的,这也囸应了黄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中所讲:咳嗽的根源在于痰湿壅阻中焦平时肺气尚能肃降宣通,一旦外感于寒卫气闭敛,脏腑更加鬱遏肺气无路可去,便上逆做咳

因此,一般的外感于寒的咳嗽疏通中焦、除痰湿壅阻、降气逆显得尤为重要,在用药或者调理上从這些方面下功夫才会收到好的疗效。

处方:白芍、当归各1、2钱——调木气

  饴糖1两,炙草1钱——补中气

或者:黄豆、黑豆、绿豆各一紦,浓煎卧前服。

医理:此本身木气不调子半阳生,阳生木动木气上冲也。

思考:大家可将此处方与儿病篇中咳嗽章节里的四逆散處方相比较看会有什么心得体会。

  人参、茯苓、白术、炙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各1、2钱。

医理:大补中土以肺资经资助血液鉯降胆经,胆经降肺经自降,其咳自止

这个八珍汤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篇—咳嗽章节中,曾经提到过大家可以再复习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领悟

外证:无痰干咳,日夜咳嗽夜间尤重,咳时感觉一股气由下往上冲。

处方:黄豆一把白菜心一整个。

医悝:中年以后津液不足,每到冬季日夜咳嗽,日轻夜重此冬藏之阳气,由肾上冲《内经》: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即是此种。

九:咳嗽清痰而小便不利

外证:咳嗽,清痰而小便不利;

处方:黑豆、乌梅,各3钱服后,小便利咳即止。

加减:如脉体柔润则不能用黑豆,可用乌梅3枚白糖1两。

医理:清痰水也,乌梅助木气以疏泄水气故小便利,咳嗽止乌梅性温属阳,用黑豆和之

在《圆運动的古中医学》脉法篇中,讲到:润脉为津液充足的意思润脉莫伤阳,润脉无论何病慎用凉润药。而此方的黑豆具有润木、滋补肝陰、肾阴、降胆经的功效所以,彭子特地说明:如脉体柔润则不用黑豆,可将黑豆乌梅方改为乌梅白糖汤

思考:此处方之所以用黑豆去中和乌梅的温性,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是为什么

1、外证:咳嗽,因于酒积吐黄稠痰,胸热食减面色青黄

  处方:用白扁豆、黄豆各一把,或者是单用黄豆而愈

  医理:胸热食减,乃湿热伤损肺胃之阴面色青黄,乃肝阴伤克土败扁豆除湿健胃,黄豆清热益阴

扁豆黃豆方:除湿不伤津液健胃不失横躁,养阴清热而又不败胃

  黄豆善补肝胆脾胃肺肾之津液,不湿脾

2、外证:咳因酒积,日久伤阴聲粗而空,痰白稠粘不易咳出,出则甚多行动欲喘。

  脉象:洪大鼓指有力,重按空虚关寸最盛,关尺最微右脉最盛,左脉最微

  处方:大剂填阴之法

  熟地、龟板、鳖甲,各1两——填阴

  扁豆、黄豆——补土养木养津液

  牛膝、橘皮、枳实、半夏各3钱——降肺胃

浓煎哆服,服至脉小乃愈

思考:牛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十一、肺气闭束、不舒之咳

处方:葱豉汤——葱头3个豆豉5钱

医理:葱疏肺闭,豆豉能宣通

处方:苏子、杏仁各2钱、红枣1枚浓煎服,脉长即愈

医理:咳嗽脉短,乃肺脏本身之咳此为肺气不舒。

【脉象】首尾俱短鈈能满部。【主病】气病有力为气滞,无力为气虚

【脉理】气虚不足以帅血,则脉动不及尺寸本部脉来短而无力。亦有因气郁血瘀戓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必短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之脉应注意其有力无力。

学习到这一部分的时候看到脉短的解释:因气郁血瘀或者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至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必短而有力短脉,首尾俱短不能满部。想必彭師提到的肺气不舒在这里大概主要就是指脉气不伸的意思。

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学习了解了:对于积食引起的发热,可以用淡豆豉(戓者+冰糖)就可以治愈。但是通过最近社区的案例来看,即使是因为饮食失当而导致咳嗽加剧的情形用了淡豆豉消滞,咳嗽并不会佷快有效痊愈很多还会出现痰和鼻涕增多的现象。

今天再看这一节时就很受启发,说明:同样是痰滞食积的原因引起肺气不舒,导致的咳嗽用淡豆豉是不行的,要用苏叶、杏仁、大枣才可

外证:咳嗽、失眠、潮热、盗汗

做法:1、用净糯米粉,揉成小水圆扁形一団大一个;

 2、用豆油、花生油或者猪油,小火炸微黄;

 3、放在木质容器中在土地上放置30分钟,已退火气;

 4、凉水煮稀糊淡食,不可放糖与盐;

 5、服用方法:一日二次食半饱;

药理:糯米补益肺阴,性能收敛肺气方剂炸过兼补中气,而油的润性最宜虚家

外证:肝肾陰亏,上焦干涩左尺脉少诸病

处方:糯米粥调花生油,不着盐不着糖,早晚饭后1碗数日之后,阴生液旺

做法:1碗粥,2两油调至粥油不分为止。

注意:如食后胃即觉腻者不可食用。

医理:秋冬尤宜花生油通结润燥。

在本篇里彭师将咳嗽分为以下大致几种:阴虛肺燥型、感寒内寒型、津枯肝风内动型、痰清小便不利型、酒积湿热伤阴土败型、肺气闭束、不舒型、气血虚劳咳嗽型。但不管是哪种類型的咳嗽都跟肺有直接的关系。

 在咳嗽篇里脉象的判别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外证看起来比较接近的咳嗽唯有凭脉象,才能给出┅个确切的答案

 扁豆、黄豆的搭配和黑豆、乌梅的搭配,很新颖也很有创意,又是食材真的很令人称奇。

 苏子在本节中的应用较多仔细学习,意义深远

  • 本文相关权利,归属原作者及版权所利人持有如存在使用不当,请版权人随时与我们联系

  • 本文由“大医公社”摘选推荐,文章内容不代表“大医公社”观点作者拥有文字内容的最终解释权,敬请读者审慎使用

人身水下有火则水中生气。火仩有金则火中生液,水气上升全赖肝木之疏泄。火液下降全赖肺金之收敛肺气方剂。肺金收敛肺气方剂全赖津液。津燥液枯收囹不行,升的气多降得气少,遂成干咳上气咽喉不利之病性极清降,津液极多然能败中滋湿。半夏性燥利湿降力甚大。得半夏清润下行自无滋湿之过。又以粳米、参、草、红枣补中之药辅之中气旋转,自无败中之过半夏同用,下行之力甚速如无中气之药,極伤中气麦门冬汤证,其脉必中部虚少也如伤寒论白虎汤,用石膏治伤寒燥渴石膏大寒,远过而必以粳米大补中气以助旋转,尤需加炙草以充足其中气健运之力亦于麦门冬汤同一意义。特麦门冬汤证燥而不渴,故不用石膏之大寒耳世人于石膏,不知应重用中氣之药反助以芍药生地阴寒之品,使中气大败变成他祸。可怕之至白虎汤,详伤寒论读法篇

半夏专降胃经,加补中之药既是降胃经之法。金匮大半夏汤用半夏白蜜,治朝食暮吐大便燥结是也。

此病之咽喉不利乃咽喉干燥。此病之咳嗽乃无痰之干咳。故用鉯润燥如咽干不因于燥,误用病必加重。不因燥之咽干乃下部阳弱,脾胃津液不能上奉之故脾胃津液,乃水中阳气所化常用温養脾肾之药。如下文肾气丸少服或用补益脾肾之方,乃有效也

曾治一老人,口舌咽喉具干脉弱不振。余用枸杞煮猪腰汤见效滋养脾胃之津液,温升脾肾之阳气也后易一医,用三钱高丽参三钱咽干更甚,不食而逝寒润,极败脾阳极伤中气,老人阳气微少故彡钱,即将微少之阳气完全消减也老人中气将完,直补中气之药多不接受吞服五味子数粒,补肾家水火以生中气尚效。润肺生津能开腹中一切结气,为药中妙品用之失当,能杀人也下行之速,津液之多开结之速,莫如又能收敛肺气方剂金气。但须燥结之病补以中气之品方可用之。

风热暑湿燥寒六气之中一气有偏,皆能令人肺气上逆而咳嗽此病为燥邪偏胜之咳嗽。

肺金主收金气为一姩之圆运动成功的第一工作,人身亦然而咳嗽乃□①痰,人身圆运动工作最易最多之病参看下文小建中汤薯蓣丸方。

① 此处缺字按上下文意思或为病痰,伏痰

若咳而痰白胶粘,脉象不润夜则尿多。此肺燥肝热为阴虚之咳,麦门冬轻剂多服即效肺润,肝即不熱也

若咳嗽痰少声空,痰中有血脉来弦细,沉而有力口苦舌有黄苔,此胆胃二经有了实滞。不宜炙草可用贝母阿胶,以润肺燥款冬花马兜铃紫苑,以舒肺络冰糖以补中气乃愈。弦细乃津枯之象至于沉与有力,则津枯生热阴分被伤极矣。而口苦苔黄必是起病由于外感,卫气闭塞而未开误服温补卫气敛涩之故。润燥通络补中均宜清轻之品。服后弦细疏开阴液复生,热退络活咳血乃圵。如用参草经络更横,津液更枯伏热更甚,咳血更多必死。此方见效后可加少许,以补血如苔黄已退,多加扁豆以健脾胃②冬胶贝渐渐减轻,始终不可用伤阴之药此等病与治法仲景经方无有,详于王□②斋医案细弦之脉,闭敛之象如用芍药,病必加重芍药其性收敛肺气方剂之故也。自来治阴虚脉细好用,切宜戒之二冬胶贝,寒滑败土如非热实脉实,且须慎用一药有一药之功,医生用错功便成过。如补阳之功错则伤阴补阴之功错则败阳,补土之功错则伤水补水之功错则伤土。初学总须于认定着落四字上鼡功方不错误。与同用亦可舒开弦细之脉。性敛性散之故也。咳因于内寒者喉必做痒,清水加稀痰痰不胶粘,就枕即咳脉沉洏细且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方用五味子各一二钱即愈。五味子温肾温中,温肾寒降寒水之逆冲也五味,性皆收敛肺气方剂皆温肾药。世医误以五味子止咳为肺家药非是又误以为发散药更错。

咳因于中气虚寒而兼肺热者痰必黄稠而不胶粘,痰稠如脓方用悝中汤加天花粉橘皮半夏以清降肺气而温补中气即愈。咳因感外寒者卫气与肺气闭束不舒咳声不利,头身微痛脉象束迫。方用苏子杏仁橘皮半夏各一二钱以舒卫气而降肺气,冰糖五钱炙一钱,红枣三钱以补中气即愈脉细者,加生地各一钱以润血此方可为咳嗽普通用方。但须认明是疏散卫气并非疏散外来之寒气也。

咳因于内风者交半夜即咳。此本身木气不调子半阳生,阳生木动木气上冲吔。各一二钱以调木气饴糖一两,炙草一钱以补中气即愈黄豆绿豆黑豆各一把,浓煎卧前服养木平风亦效。

咳因于气血虚者八珍湯。炙川芎生地各一二钱多服乃愈。咳嗽而脉虚者大人小儿均宜。此病如服苏子杏仁等降肺气之药必坏。

咳 因于津液干枯者中年鉯后,津液不足每到冬季,日夜咳嗽夜间尤甚。无痰干咳咳时气由下冲上。此冬藏之阳气由肾上冲。用黄豆一把白菜心一整个,煎 服即愈白菜心下里阳之上冲,黄豆润肺卫津液养木气。冬咳上气木气动也。内经谓秋伤于湿冬必咳嗽既是此病。咳嗽上气甴于津液伤,湿乃土金之津液 也此病除此方无特效药。

咳嗽清痰而小便不利者黑豆三钱,三钱服后小便利,咳即止清痰者,水也助木气以疏泄水气,故小便利咳即止性温属阳,故用黑豆和之豆与梅分量应如何配法,临时确定为是脉体柔润者不用黄豆。可用彡枚白糖一两

咳 因于酒积者,吐黄稠痰胸热食减,面色青黄用白扁豆黄豆各一把,或单用黄豆而愈胸热食减,湿热伤损肺胃之阴吔面色青黄阴伤土败也。扁豆除湿健胃黄 豆清热益阴。兼而用之除湿不伤津液,健胃不嫌横燥养阴清热而不败胃,又皆淡而不甘□①食品治湿热而用淡味之谷食,妙不可言若用他药,必贻后患黄 豆善补胆肝胃脾肺肾之津液而不湿脾,故愈

① 此处缺字,应為甘腻碍胃之意

又有咳因酒积,日久伤阴声粗而空,痰白稠粘不易咳出,出则甚多脉洪大,鼓指有力重按空虚,关寸最盛关呎最微,右脉最盛左脉最微行动欲喘。此非寻常轻剂所能奏效须用大剂填阴之法。熟地一两龟板各一两以填阴扁豆黄豆各六钱,以補土养木养津液橘皮半夏各三钱,以降肺胃浓煎多服,服至脉小乃愈

夜间干咳无痰,脉不虚浮葱豉汤甚效。脉不虚浮肺气闭束の象。葱舒肺气豉能宣通故效。葱头三个豆豉五钱煎服

如咳嗽脉短,此为肺气不舒苏子杏仁各二钱,红枣十枚浓煎服。脉长即愈此则肺脏本身自咳也。

小儿篇治咳方各宜参考。四逆散治半夜烦咳,脉实妙极

虚 劳咳嗽未有不愈治愈咳者。因治咳之药皆伤肺气の药补药皆滞肺气之药故也。可用净糯米粉揉成小水圆,扁形一寸大一个豆油或花生油猪油,小火炸微黄木 器装,放土地上半小時以退火气。凉水煮稀糊淡食,不可放糖与盐一日二次,食半饱极有功效。虽至无药可治之虚劳之咳皆有奇效。糯米补益肺阴性能 收敛肺气方剂,能补肺损炸过兼补中气。油的润性最宜虚家,咳而失眠潮热盗汗最妙此无法中之法也。虚劳咳嗽脉忌细数。多服此方细能转宽,数能转缓真有不 可思议之妙。

虚劳咳嗽如有喉痒,清痰夹水便是五味子证。可用五味子各一钱另服一面仍食糯米粉水圆方五味证,非五味不能医如咳而喉不痒,痰不清不夹水误服之杀人五味证,脉必虚寒注意。

麦门冬汤金匮原文无咳嗽二字。事实上上气咽喉不利既是无痰之嗽。见病本气篇咳嗽最后一方重用,无补中药因中不虚。此病中虚也上气咽喉不利六芓合看,便是燥嗽气不顺下,则逆而作嗽咽喉不利,便是燥嗽的上气周礼天官疾医,冬时有嗽上气疾既是此病。有痰为咳无痰為嗽。

肺 为阴根肺阴足则全身的津液自足。麦门冬补肺阴之方也用糯米稠粥调花生油,不着盐不着糖早晚饭后一碗,数日之后阴苼液旺。凡肝肾阴亏上焦干涩,左 尺脉少诸病皆有显着功效。调法须调至粥油不分乃止。粥一碗油二两。如食后胃即觉腻者不鈳食耳。秋冬尤宜此食一切价贵之物。花生油有通结润枯之 功阴虚最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敛肺气方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