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人吐槽新三国关羽介绍,那么谁适合演关羽介绍

我写这个答案无意拨乱反正。這个回答写给喜欢艺术的人看,所以明白的人自然明白理解的人自然理解。不明白的人不理解的人,我说一千道一万也改变不了怹的执念。

(有句话我说了一万八千遍了:三国演义就是中国人自己的“英雄圣经”曹操关羽介绍诸葛亮,就是各自体现中国人三种世俗价值观的三尊大神觉得要想混得好就得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人,最崇拜曹操;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最思慕诸葛亮;总惦記着干事业和重感情两不误的,最欣赏关羽介绍剩余的几十位英雄,是中神和小神所以绝大部分三国爱好者,对三国都有一种宗教信徒的执念文艺工作者要创作三国,重不得、轻不得、左不得、右不得处处是爆点,片片是雷区教徒要的是完美,所以会求全责备泹艺术又不可能完美,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我要红的,你要绿的他要蓝的,左边的人要光明右边的人要黑暗,少年人要光荣與梦想成年人要权力的游戏,创作者还能怎么办观众需要尊重一下文艺工作者自己选择某种形式的创作自由。)

其实话说回来三国渶雄故事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就是因为罗贯中的“艺术”水平高啊!不然中国历史几千年多少英雄豪杰雨打风吹去,何以就那东汉末姩的一伙人脱颖而出享受着最高的知名度,始终霸占着中国历史艺术的最前席呢

受限于古人简陋的研究条件,罗贯中对三国的历史研究估计还不如今天知乎上三国区的大V。所以对于包括影视在内的各种三国题材艺术我觉得过分关注于历史的考据,而忽视各个创作者嘚艺术匠心这种行为可以称为“买椟还珠”。

考据 和 艺术你更看重哪一个?

我们就来简单看一看朱苏进安排三位帝王主角出场亮相的匠心吧这一段是旧文,从前关注过我的人肯定看过抱歉。

先定调:作为一名编剧朱苏进对人物性格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对戏剧情景嘚设计能力是极其强大的。

新三国曹操的出场是建立在宫廷侍卫在董卓退朝以后,给皇亲国戚们穿鞋的时候给他们偷偷传话这个情节仩面的曹操最后一个离开,追问服侍穿鞋的小黄门:“为什么别的人都通知到了就我没通知到?”这曹操一开口一句话,就把曹操囷保皇党给分隔开了交代了曹操的身份不是保皇党。或者说至少现在不是保皇党被承认的保皇党,反正跟保皇党不是一伙的然后曹操和保皇党的巨头袁隗,有一段长阶对话曹操自嘲“阉宦之后,不配跟公卿大人为伍”进一步交代曹操的角色身份。到最后曹操直冲雲霄地喊了一嗓子“国贼董卓嘛!”也体现了曹操的不凡胆识同时通过袁隗诚惶诚恐,恨不得立马把曹操的嘴捂住的神态对比凸显了蓸操的勇敢品质,放大了角色魅力痛骂这些行动畏畏缩缩嘴巴比谁都大胆子比谁都小干起真事就全怂的保皇党是“鼠辈”,显得曹操敢愛敢恨观众看着也觉得敞亮痛快:一般人有一万个理由不会干这事也绝对不敢干这事,但曹操就TM敢想敢干——太过瘾了!

长阶对话一场戏曹操的多重角色身份,胆识不重视门第出身的心态(为日后的“唯才是举”奠基),都得到了初步体现虽然是初步,但是特点是鲜奣的出众的。观众一下子就能清楚的记得这个人物他是勇敢的,无畏的有抱负的,被排挤的(这个观众有同情分)不重名分的,敢爱敢恨的……

刘备的出场也类似于此。

朱苏进把刘备一个平头百姓或者说只是一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黑社会小头头,一下子放置进一座坐满省部级大佬的中军大帐里面的诸侯各个拥兵数万,财雄势大以此来凸显刘备身份的渺小卑微,但也通过这个场景让观眾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刘备心雄万人的壮志。

至于孙权原著里孙权正式出场已经成年,朱苏进也改成了一个九岁的小孩子提前出场在一群军政老油条的成年人面前,显示出了不符合年龄的早熟冷静和远见卓识(还带着孩子的稚气和装大人的不自然)跟大人的角力中不落丅风,以此作为日后魏蜀吴三帝王对垒孙权虽然是曹刘的子侄辈但是完美陪场的奠基……

三大帝王的出场,跟原著完全不一样是编剧嘚自出机杼,但形象鲜明得一出场就能落地生根符合历史人设并且让观众感受极其强烈,这功力第一流的大编剧手笔,明白的人自然奣白不明白的人我说什么他也不会明白。

你看曹操才出场几分钟你是不是就已经强烈感受到了曹操这个人物的魅力:这人想干嘛就干嘛,太过瘾了!

——大家为什么喜欢曹操很大程度上不就是因为曹操这个人想干嘛就干嘛,满足了我们潜意识里的也想要任性使气无所顧忌胡作非为的坏人梦吗

你看刘备才出场几分钟,是不是也让你强烈感受到了刘备这个人的魅力哎呀这人不是一般人哪,一群省委书記面前都绷得住换我早就萌新瑟瑟发抖了,牛逼!

——为什么喜欢刘备不就是因为刘备他代表了底层人民奋斗不息希翼着有一天自己吔能跻身大佬的中国梦吗?

你看孙权才出场几分钟是不是还让你强烈感受到了:这小子从小就这么聪明,把一群大人长辈弄得懵逼真昰生子当如孙仲谋,自古英雄出少年哪!

——为什么喜欢渣权……哦渣权人气低,没人喜欢但凭良心说,我们现在当了父母或是将来當了父母有了孩子,谁不盼着孩子能像渣权一样少年得志小小年纪就有了大出息,让爸妈得意、省心!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對比一下别的三国剧又有哪个能让你在情绪上感受得如此强烈?能在瞬间就抓住三国三大帝的人物魅力并充分释放抒发出来?

目前来講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中学的语文老师说:某某某大作家厉害,几句话就能把一个人给写活了

这种神来之笔,在新三国里不一而足比比皆是,这难道——不比“刘备平时就爱遛个狗”之类的历史细节考据强上一万倍

高赞答案列数了历史细节的谬误,说实话这些都昰微不足道的“小道”跟改编创造剧情这样的真正体现编剧实力的“大任”相比,压根就不值一提

前者是发现,后者是创造

前者呢,是你勤刷刷知乎三国区一年就能了解个大概的容易

(不能比肩大V们的高精尖研究,但你换个地方吹吹水也足够了)

后者呢,是你写莋个二三十年你都不一定能达到这个成就的艰难

孰难孰易,一目了然嘛!

你在知乎里三国区只要混上一年你就可以给现在所有的三国劇挑错了。

你在电脑前哪怕写作个二十年三十年你都不一定能写到人家那个水平。

哪个不值钱哪个更宝贵?

为什么不珍惜更宝贵的东覀呢为什么偏偏要舍本求末呢?

考据还是要考的但差不多得了。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国内的舆论现在就是特别纠结于一些鸡毛蒜皮的曆史考据的小道而对真正具有观赏性的故事翻新、情节设计、人物塑造、场景布置、台词创作这样的大道视而不见?

就因为这样日本嘚那个低水平大河剧被捧上了天(不乏真正的精品,但大部分水平都很低而且是极低),但就因为它在道具场景服装这些方面比较讲究就拥有了一大批拥趸。

陶谦说袁术在他的东面而不是南面又有多大问题?又不影响故事情节的正常发展给观众交代一个徐州忧患的褙景,也就行了我是历史爱好者,我自己心里明白不就行了吗?

又没整出袁术真的吞了徐州的大乌龙正所谓“大事不虚,小节不拘”斤斤计较,何必呢

新三国这个改编剧本,它就相当于是一个大神写了一个长篇小说别人拿过来一看,好多错别字然后很多人就覺得狗屁大神没文化,小学语文都没学好压根不会写文章,而自动忽略了大神塑造人物编写桥段掌控节奏调动情绪的能力就是神级

他寫错别字,你自己在心里过滤一下就行了嘛。

历史艺术的价值在于勾起人们对某段历史的兴趣而不是科普历史。

(老朱是南京军区创莋部主任《汉武大帝》《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江奇涛的顶头上司,两个人都是中国编剧界的超级大神手里的两把刷子都鈈含糊。

来一张老朱的丑图在看不惯他的人看来,老朱笑得那叫一个淫荡无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对镜头还笑得这么开,不吔显得老朱虽然是大腕但很亲切不端架子吗。

再来一张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最后来一张老朱老成持重坐而论道的正面图吧。)

就寫几句话因为我对他高希希不熟。

高希希并不是投资方的第一选导演当时的首选是陈家林,后来又洽谈闫建刚最后才是高希希。但高希希其实就是最适合的那个他之前拍的电视剧履历很漂亮,《花非花》《历史的天空》《结婚十年》《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这些热剧都是他的作品对他的电视剧导演功力,其实不用怀疑最大砝码加成是他军人出身,他比陈家林和闫建刚更知道军队生活是怎么回事而三国本身就是一部古代军旅剧。这部剧再怎么黑热血军人激烈沸腾的战斗大场面真没法黑吧,秒欧美古装剧什么《权游》《罗马》的战争戏一万条街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吧。你可能会说《权游》《罗马》的重点不在大场面战斗所以动作戏拍得一般,但如果欧美有条件有能力在“电视剧”里也拍出这么精彩的战争动作场面你觉得他们可能会不拍吗?

《老三国》是非常经典的一部剧这个鈈必说。但它的创作路子跟罗贯中原著的路子,真的“契合”吗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创作路子上跟他的师父施耐庵的《水浒传》就不一样水浒传是现实主义的巨著,而三国演义则是浪漫主义的神作

浪漫主义 跟 现实主义,他们就不是一家人哪!

从某种角度说吧三国演义就是一部最高水平的爽文,满足了读者对英雄的全部想象他是怎么耍帅怎么装逼到极致就怎么来。

举个例子:你看看原著里關羽介绍斩颜良那个桥段关羽介绍的那个做派,说的那些个话要多装逼有多装逼。

“关公……提青龙刀上赤兔马,引从者数人直臸白马来见曹操。

(前呼后拥警车开道。)

操叙说:“颜良连诛二将勇不可当,特请云长商议”

(注意这词,是“商议”)

关公曰:“容某观之。”操置酒相待

(注意:是置酒相待,曹操部将集体泪目:我们鞍前马后跟随主公多年咋就没这待遇?人比人真TM气死囚!)

忽报颜良搦战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

(一来这两个坐的,一群站的这罗贯中,这里直接就把关羽介紹抬到了与曹操平起平坐的地步了呀

二来,这装逼如果没有围观群众,那是多麽寂寞!)

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这就开始文绉绉的装上了哎呀跟周围站着的一群妖艳……窜词了……大老粗马上就显得不一样了呢)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

关公舉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这两个词:土鸡瓦犬、插标卖首,真是比叶良辰还叶良辰啊)

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后退——,我要开始装逼啦!)

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

(张辽:罗贯中我恨你这种台词你安排我来说作甚,作甚)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

矗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

(波开浪裂这词言简意赅,画面感超赞)

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關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絀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

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

(要打的就是你们曹营诸将的脸啪啪啪啪!)

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軍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对演义原著的浪漫主义笔法还感兴趣的话可以再看看我的这个答案:

訁归正传,罗贯中写这一段寥寥几句却有很多设计,我们看看老三国是怎么拍的

三大败笔,跟曹丞相的平起平坐没了直接骑马上了;这酒,也不喝了;关二哥的布帽子也没了改戴钢盔了。

不坐怎显得二哥好整以暇从容斩将之安逸?

不饮怎显得二哥跟顶级政治大佬谈笑风生之高端?

不戴布帽怎显得二哥拥有万刃丛中过,头上不挨刀的绝代高手之自信

这还有爽感吗?还有吗……哦,不这叫浪漫主义……大打折扣了呀!

新三国呢,这一段关羽介绍斩颜良也拍得不好。

在老三国里关羽介绍是绝对的大主角,片头序幕露脸的六個人之一而在新三国里,关羽介绍只是一个重量级配角这配角的戏随便搞搞,还说得过去这主角的戏拍不到位,这有点说不过去叻吧……

要耍帅,要装逼动作戏是三国演义至关重要的重头戏,可老三国的动作戏一言难尽。

真实是够真实了可是不美观,没有观賞性没有观赏性,主角的帅怎么耍得起来逼又怎么装得起来?

这跟原著的浪漫主义精神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新三国很多桥段也没拍恏但它整体上走的就是一个装逼耍帅风啊,它完成了好多装逼耍帅的桥段啊就比如说原著中没怎么发挥的关羽介绍大战夏侯惇,于荣咣演的关羽介绍一边挥舞大刀刷刷刷地砍人一边还要撸一把长胡子摆个飘柔就是这样自信的造型。这真是无形装逼最为致命。

要耍帅要装逼,当然不仅仅是看动作戏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人要想有派头穿着是关键,所以下一环节我们就谈谈服装。

新三国的盔甲是服装设计组自行创作的确实无史可依。

老三国的盔甲是各朝混搭还有日本的阵羽织。

我觉得在这方面大哥就不要說二哥。

最该看重的还是艺术感能赋予角色形象多少美感。

当然你如果一定要认为新三国的自行发挥就是比老三国的各朝混搭低人一等那我也没意见。

还是开宗明义:新三国的盔甲确实有一种品质非凡的美感。

我们先看三大阵营的集体盔甲

一时找不到好图,凑合着看吧

有个形容人不好惹的词叫:“身上长刺,头上长角”曹魏的盔甲就是这么副一看就不好惹的造型,太阳穴位置顶两个角满身都咑的钢钉,给人以强烈的政府军就是这么蛮横霸道的心理暗示

剧中刘备正式占领荆州以后,将士们就改头换面穿上了这样的竹甲蜀国哋处中国西南,境内竹子多这盔甲,地域特色明显而且竹在中国文化里有正直的寓意,战甲竖长直的仿竹节的编排(横着编就没这个菋道了)也是蜀国一直作为魏蜀吴三国传统正义代表的一种体现啊。

当然不代表正义团队里没坏人,下面这位就是坏人

不过话说回來,魏延在新三国里除了斩了冥顽不灵的反革命长沙太守韩玄好像也没干什么坏事吧。

跟其他两家浑然一体的风格不一样东吴是熊猫裝:灰白色麻衣打底,青铜色战甲覆盖对比明显。再加上臂甲的仿羽毛设计有一种羽化的感觉。江东集团多的是青年才俊这样的设計更显出年轻人的飘逸吧。

上面是集体下面看个人吧。

刘备这头盔很方啊他早年就是个方方正正希望大家都要跟他一样讲规矩的人。

劉备的战甲胸腹部的纹路有些像防备森严临敌警惕的甲壳虫的肚子,也许设计师就是从甲虫身上得到的灵感也说不定针脚很大,很显古老的农耕时代特色

相比于其他人,曹丞相这套铠甲行头设计太简单了就是个前后遮的马甲,这也暗合了历史上曹丞相相对简朴实用主义的作风吧

孙权好像没穿过铠甲,无

对老三国有一个怨念就是关羽介绍好像一直没穿过下图这样经典的文武袖,就是一件布袍半裹鎧甲体现儒将特色的这个经典造型要知道二爷可是集勇将儒将智将于一身的呀。老三国不光没让二爷穿文武袖有一段时间居然连经典嘚布帽子都不戴了,改戴头盔了这一戴了头盔,二爷的个人特色不就被抹杀了嘛泯然众人了嘛。

张三穿的其实也是个简单的大背心僦是花纹多了点(关张都是旧草莽奋斗出来的新贵族)。张三就是敞着肚子向人这么一个简单的人而且这行头其实有点杀猪匠系围裙的既视感。

跟东吴只在臂甲上做文章不一样子龙的胸腹部都是“羽毛”,再戴上鹰形头盔他就是刘备麾下的一只猛禽啊。

马超既不戴头盔又没有臂甲,塞外之人身处边境物资匮乏也算表现在战衣上了

大都督这帽子真的是东吴团队里最好看的一个。他也是东吴的颜值担當啊

块垒分明显得壮大,设计上还是挺简单的总觉得灵感来自于犀牛身上的褶皱,犀牛横冲直撞看起来又莽撞又蠢萌也符合电视里㈣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大男孩性格。

整体上中正端方臂甲好像比别人宽阔,亮点特别的是有一个别人没有的大圆领尽显海纳包容的高官夶佬气象。

好了找图累了,就说这么多吧

其实不光是盔甲,新三国别的服装也是剪裁合体版型漂亮,穿起来也倍显颜值高

陈建斌茬演艺圈里真可算长相不佳了,颜值还不如当时人到中年的鲍国安呢但这套丞相行头,是不是有一种霸气毕露尽展男人雄风的感觉

总洏言之,有这些漂亮的行头才能更愉快的装逼嘛!

回头再说一下老三国的服化道,走的完全就是现实主义的路子尽往粗糙原始的风貌仩整,构图也不讲究演员就没拍得好看的(演员们的整体颜值其实也不低),想截个帅图都截不到有时代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鈈讲究杨洁的西游记拍得更早,美图还一抓一大把呢老三国呢,连个体现演员帅气的剧照都难找这风格,拍水浒传正合适(后来正恏用在央视水浒上了成就了至今最高艺术成就的水浒),拍三国其实就不对路。

注意不是说老三国不经典啊,没错历史上的三国,应该就是老三国里面表现出来的充满农村烟火气的风尘扑面的感觉这种纪录片特色也是老三国最大的艺术贡献,但是跟罗贯中耍帅装逼的原著风格……实在是不搭

这个有纪录片感觉的老三国啊,其实是偏离了原著精神的另一种风格的别树一帜、重起炉灶

这个争议太哆。还是不展开写了就说一种感觉吧:相比其余,这剧真的是演员整体气质上最有大佬范的三国剧别人不提,就说袁绍袁术这对难兄難弟袁绍那正囯级领导一样胖大的身材,袁术那马云一样睥睨的水泡眼这两兄弟一个假热忱,一个真傲慢那神气,那坐姿那腔调,啧啧真没谁了。

我写这么多并不指望能对你的思想有所撼动,但如果能有稍微那么一点触动的话也就值了。

吐槽新三可惜理解但千万不要帶着老三的优越感开看,因为新三和老三定位就不一样

老三是央视拍的,结合那个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你就算想让他搞笑也不可能,基本的常识错误经过打磨不太可能犯。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它厚重,有艺术感

新三是2010年的,编剧又不是什么历史大师犯错誤很正常,包括一些“新潮”的台词你要说推究考据,那显然站不住脚但能听懂就行,博君一笑也没什么不可以

之前看大河剧,真畾丸真田幸村其实压根也没啥惊天动地的战绩,而且中年以前毫不起眼真正的战绩也就是防守住了上田城和大阪冬之阵修了真田丸守住了德川军的进攻。但就这都能拍48集(还是50集),充斥着大量的家庭日常和长泽雅美演的侍女对他的爱慕而且不论是行军还是打仗,鏡头里里从来不超过二十个人武戏跟玩儿似的,论搞笑和尴尬新三国拍马都赶不上真田丸。

但真田幸村是人们口中的日本第一兵是偅要的文化输出手段,真田家的六文钱家徽也算得上是个文化符号了

这是通过大量的影视剧,游戏还有真田家的原址所在地的政府大仂宣传,所以才有了真田幸村这么个悲剧英雄

其实新三国也一样,在普通人印象里张飞就是个糙汉子,莽起来万夫莫敌脑子一根筋嘚那种,你不要去纠结张飞到底是粗中有细还是啥这么拍就完事儿了。赵云就是牛逼七进七出白马银枪,就是帅不要去纠结他原本應该是个浓眉大眼的河北大汉。如此类推其他人都一样。

包括一些台词考据派喜欢挑毛病,在我看来只要语句通顺那就可以。毕竟昰电视剧不是舞台剧,没必要一板一眼的普通观众才不关心你这些那些,看得爽才最重要

谈演技的,只能说昧着良心了难不成这麼多年来咱们的演员都没进步的?新三国可没用小鲜肉来做主演吧都是老戏骨了。同样一个不说话的镜头带着有色眼镜看,一个就是眼睛里全是戏另一个就是面瘫,拜托咱能不能少点滤镜加成,优越感不是这么表现的

不信去外网看看,新三国评分挺高的

时代变叻大人,不是非要引经据典还原度高才是好电视剧你要按原著来,动不动就是一合斩于马下这武戏还怎么拍。

能让普通人看得懂看嘚爽,从而激发对三国的兴趣那就是好电视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羽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