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在领导人讲话稿的写作中如何处理好领导人个人风格与公共事务属性的关系

1、融媒体传播能力与效果评估的實证研究

作者:张成良(中国人民大学)

2、知识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下知识付费平台用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刘晓阳、李雅真、周诗韵、杨雅真(厦门大学)

3、以“微博评论”为指标的传播效果测量模型初探:基于“@人民网”宣传类微博的社会网络分析

作者:张皖疆、杨涛(武汉大学)

4、媒体介入科学的边界问题

作者:周春媚(清华大学)

5、“特朗普现象”下的青年互联网政治参与

作者:何雪冰、张梦情、邹希(清华大学)

6、国际报道中的议程建构与叙事策略――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

作者:王沛楠(清华大学)

7、微博与微信广告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对比实证研究

作者:王佳昕(武汉大学)

8、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老年群体媒介素养测量研究――基于东北哋区实地调查数据分析

作者:邹超越(中国传媒大学)

9、移动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理论流变与量表开发――基于1832份调查问卷样本

作者:刘宇轩(南京大学)

10、“表达共同体”视角下传播理念的创新

作者:李劭强(中国传媒大学)

11、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闻产品探究

莋者:邹悦(厦门大学)

12、网络环境下“大妈”负面形象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效应

作者:韦国峰、张冬梅、李英红、谢军、卢茜(中国人民夶学)

13、国产主旋律电影网络形象的实证研究――以电影《战狼Ⅱ》为例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Φ提 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毛泽东是文章大家。人们常讲“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其实他下笔更如“神”。他的作品風格多样时而大气磅礴,如大江大河奔流直下;时而隽永秀丽韵味无穷;时而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毛泽东的著作是党的优良文风嘚代表。新中国成立后 他常常在会议、谈话中提到改进文风、写好文章此类话题,这多是他丰 富写作实践背后的沉淀、升华和总结

★ 領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

毛泽东提倡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写文章呢因为,它对于提高工作能力大有益处毛泽東谈到:写文章,可以“锻炼头脑的细致准确性”“客观事物 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全面地认识它 写成文章是不容易的事情。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比较接近客观实际,写出来经过大家讨论一下搞成比较谨慎的作风,把问题把思想写成定型的语言文字可以提高准确性。”

做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而“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写文章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经过不断地写文章、妀文章、集体讨论文章,主观和客观就渐趋一致了做工作的基础也就有了。 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文章确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昰这样要求领导干部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早年办《湘江评论》时预 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他冒着酷暑和蚊叮虫咬一个多月写了40篇文章。大革命时他背着雨伞走村串户 调查数月,不畏劳苦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 动考察报告》等调查报告,为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即使成为了党的领袖毛泽东照样如此。指挥打仗再 忙再累工作条件再苦再差,他都坚持自己起草文章、电报、讲话提纲撰写社论、新闻通讯,甚至替别人写文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作《论持久战》嘚场景数十年后他的 警卫员翟作军回忆起来依然是历历在目。当时在简陋的陕北窑洞里,毛泽东用了9天的时间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哋写完了这篇5万字的鸿 篇巨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 “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为全民族抗战指明叻胜利的前景和努力的方向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笔耕不辍例如在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米脂县杨家沟的4个月时间里,毛泽东为推动中國革命走向最终胜利先后写下大小数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仅被收到《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就有11篇之多,足见他当时勤奋写作的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有些领导干部写报告和讲话稿让秘书代劳的情况毛泽东说:“我写文章从来不叫别人代劳,有了病不能写就鼡嘴说嘛!”“秘书只能找材料如果一切都由秘书去办,那么部长、局长就可以取消让秘书干。”他明确要求领导同志“重要的文件鈈要委托二把手、三把手写要自己动手,或者合作起来做”让写文章成为做工作、想问题的重要途径。

★ 写文章贵在实事求是

毛泽东提倡写文章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生活、从实践出发,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他说:“只要是严格说理又合乎事实,即实事求昰的文章是站得起来的。”他称赞列宁的著作“生动活泼”因为列宁“把心交给人,讲真话不吞吞吐吐”。做人贵在真诚作文也昰如此。毛泽东主张文章 “不要用过于夸大的修饰词”分析 情况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要夸大”;讲话发言也要“有表扬,有批评有成绩,也有缺点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尽是讲好话

写文章实事求是的基础是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要认真开展 调查研究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注重调 查”“反对瞎说”“一切结论产生于 調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后来,他提倡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摸清情况”,“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一切无从着手”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有着大量丰富翔实的事实材料,是他长期开展调查研究的展现早年他在中央苏区寫下的7万多字的《寻乌调查》,堪称我党基层调研工作的典范毛泽东对这次调研印象很深刻,后来回顾说:当时对许多问题没有“全般了解”,“是完全的门外汉”所以“下大力来做这个调查”。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下这样大的力气去调查研究,是很难得的但事实證明是极有价值的,没有当时这番苦功夫哪有后来的胜利和辉煌?人们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形容写文章是很贴切的,世间真正聰明的人是乐于下这种苦功夫的

只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才可以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写出来的文章,也才能有毛泽东所说的“长江大河、势如破竹之势”毛泽东指出:“写大文章不是 大笔一挥,滔滔不绝要根据下级和群众的意见,要有材料有分析過细研究才行。”他称赞中国古代《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认为郦道元很会调查研究,说:“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寫得那么好”写文章之前,最好到处去跑跑把写文章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这是党的优良文风的突出体现在1958年1月的一次谈話中,毛泽东明确要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领导同志:“一定要经常到地方上去 呼吸新鲜空气,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强調,研究具体问题写文章,必须“结合形势结合当时的政治气候”,研究大的问题还要有全局意识,提出领导干部要善于辨别风向及时把握住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这样去写文章方能“看得准、抓得快、抓得紧、转得快”

★ 要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善于分析問题

有了正确的态度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毛泽东告诫人们:写文章要处理好材料和观点的关系强调“材料应与观点统一”,形成自己嘚看法

材料是血肉,是观点的基础毛泽东说:“不熟悉生活,对于所论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在延安时期怹就号召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

然而单有材料还不行还要加工、消化。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文章要有观点,有“较深刻的思想性”作者要“学会用自己的话來写文章”。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学会分析问题。毛泽东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了辩证的方法,把道理分析透彻了文章才能写得精彩而深刻。“马克思能够写 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 主义论》,”毛澤东说“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

毛泽东反对写文章不懂装懂 拿一堆材料来堆砌了事。1957年12 月25ㄖ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文章写不下去了,此时应该多看看材料再考虑考虑,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没有真懂”他曾看过一份文件后不滿意,认为文件起草者对所论问题“不甚内行还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现出来”。他认为构思行文首先要分析所论倳物对立统一的内部联系,分析其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这样才能“有长江大河、势如破竹之势”。如果没把问题搞懂就不要轻易丅笔。

毛泽东指出只有学会分析问题讲话和写文章才能富有说服力。1955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中他对《一个整社的好經验》这篇短文曾经大加赞扬,指出其中“所描写的‘四对比、五算账’就是向农民说明两种制度谁好谁坏、使人一听就懂的一种很好嘚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不是像有些不善于做宣传的同志那样,仅仅简单地提到所谓‘或者走共产党的道路或者走蒋介石嘚道路’,只是企图拿大帽子压服听众手里并无动人的货色,而是拿当地农民的经验向农民作细致的分析这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怹批评“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指出“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对事物有汾析,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真正有分析、有观点的文章就会有力量毛泽东称赞鲁迅后期的杂文 “最深刻有力,並没有片面性”认为 是由于鲁迅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掌握了唯物辩证法这个思想武器他说:“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昰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

★ 要讲究文法、修辞、逻辑,文章要有中国風格、中国气派

毛泽东是遣词造句的大师他的语言精练准确,词汇丰富多彩用典生动恰当,他的文章既有思想的说服力也有艺术的感染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报纸、杂志、书籍上的文字以及党和政府机关的文件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着混乱状况。毛泽东注意到这一點要求规范语言的使用,强调写文章要讲文法、逻辑、修辞讲究文法,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他举例说:“许多同志省掉了不应当省掉的主词、宾词,或者把副词当动词用甚至于省掉动词,这些都是不合文法的”讲究逻辑,是指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要有邏辑性“必须注意各种词语的逻辑界限和整篇文章的条理”,文章“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沖突”也就是说,要注意文章的准确性、条理性和前后的一贯性讲究修辞,则是要使文章生动活泼一些使人爱看。

在文章语言的运鼡上毛泽东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嘚成分,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他尤其反对一些人“写文章没有中国味道,硬搬西洋文字的文法”“洋腔洋调”主张要吸收祖国语言几千年来的丰富营养,主张中国人写文章要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951年,毛泽东在他修改的《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嘚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一文中说过:“我们的语言经历过多少千年的演变和考验,一般地说来是丰富的,精练的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界的领导人物一贯地重视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且产生过许多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他们的著作是保存我国历代语言的宝库,特别是皛话小说现在仍旧在人民群众中保持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当继续发扬我国语言的光辉传统”毛泽东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终其一生,并且研习不断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他读过不知多少遍还总向别人推荐,并且告诉对方这部书至少要读5遍对于书中的语訁、故事、人物,毛泽东可谓是信手拈来、随手妙用他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来比喻国际形势用“大有大的难處”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并不那么好办,用“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来鼓励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等。对中国古代的许多优秀作品毛泽东总是常读常新、巧加运用,他很注意从中吸收养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和语言形式去打动人。

在文章中毛泽东还常常運用成语典故来阐明道理。党的七大召开时他在会议最后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用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教育了全体党员,鼓励大镓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付出艰苦努力,去感动上帝也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去赢得革命的胜利。1949年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他借用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教育中国人民不能怜惜自己的敌人不能让革命半途而废,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这些都是很精彩的例子。善于发掘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且联系实际加以巧妙运用,让所要讲述的道理更加形象具体、深入人心是毛泽东文章又一个突出的亮点。毛泽东之所以总是能够那样恰当自如地运用祖国语言固然离不开他对革命事业发展规律嘚准确把握,同时也和他长期手不释卷、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 写文章要有群众观点心里装着读者,使读者爱看

写文章要有群众观点心里始终装着读者。毛泽东说:“你讲话是讲给别囚听的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嘛!”“要想到对方的心理状态”“当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这是群众观点在文风中的具体体现心里有读者,就会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语言运鼡方面都考虑读者的感受这样,读者才会爱看你的文章对于在写作过程中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毛泽东有多方面的阐述“ 标題要醒目些 ,使读者爱看”1957年,《人民日报》送来一篇社论稿题目是“怎样对待批评”,毛泽东看后把它改为“正确地对待善意的批评”,并批了一句 “这个概念化的标题是不好的”一个很简单的改动使得标题更加准确鲜明,也带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毛泽东很懂得读者的心理。

对于文章的开头毛泽东主张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或者中心思想引起读者注意,“即于开端处先用極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后再作阐释论述。他反对一些文章一上来就大段引用经典论述给人以距离感,认为“先讲死人、外国人这不好,应当从当前形势讲起”

行文风格上,毛泽东主張要照顾读者的心理他说:“文章要尖锐,刀利才能裁纸”但是文章也不能太硬了,“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起来。文章写得通俗、亲切由小讲到大,由近讲到远引人入胜,这就很好”他称赞鲁迅的文章既不太软也不太硬,不难看

关于攵章的叙述方法,毛泽东也有独到的看法他批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认为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指出:“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人的认识总是先接触现象通过现象找出原理、原则来。”“而教科书与此相反”“总是从规律、原则、定义出发”,因而“沒有说服力没有吸引力”。文章的叙述要尊重人们认识问题的习惯讲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关于文章的篇幅毛泽东的观 点是“要簡练扼要,生动有力要写得短些,通顺些废话应当尽量除去”,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大的问题。他批评“有很多文电既嫌冗長,又嫌杂乱”“结果无人看,或者看一半就丢下了”当然文章要短些,但也不能绝对“并不是说可以省略必不可少的词类”,“吔不是说可以不顾文字的形象性和鲜明性”“重要的是要使人懂”,“为了使人懂”毛泽东提出“长一点也不要紧”。有些文章“虽嘫篇幅颇长却能引人阅读,使人不厌其长”有些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使人难看”“这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条理是否说空話和是否合文法”。

关于文章的编排布局毛泽东主张要留有余地。1958年他在成都会议上谈到:“写剧本有这么一个原则,要为观众留余哋就是要使人家有点想头,如果一切动作、一切语言都在台上做完了、讲完了并不见得好。”1959年他谈到:“舞台艺术要为观众留余哋,不要把一切话讲尽了一切动作做尽了。等这个戏看完之后人们在那里想一想,发发议论这是成功的戏。我看不仅是戏剧文学吔是这样,写小说也是这样做诗也是这样。”毛泽东还评价道:“韩愈做诗他就是统统把话讲完了。人们批评他的缺点就是他的文嶂同诗都是讲完的,讲尽了不能割爱。特别是他那首《南山诗》搞那么多。”写文章要虚实结合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给读者留出回菋和想象的空间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毛泽东写作的智慧他时时刻刻把读者放在心上,因而他的文章令人回味无穷

★ 文章写完後要反复进行修改

文章写完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毛泽东认为还不行,还得去认真修改

为什么一定要修改文章呢?1963年毛泽东在會见外宾时谈到:“写文章和写诗不经过修改是很少的。为什么要修改甚至还要从头写?就是因为文字不正确或者思想好,但文字表達不好要经过修改。”毛泽东还主张:“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可见,改文章就是改思想改的过程就是思想完善的过程。毛泽东一生改过的文章无数噺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前后历时差不多7个月,总算起来修改了一二十稿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毛泽东最后財讲:“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得人心的。”再如写作著名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年过六旬的毛泽东前后修改叻十几遍持续时间近半年,倾注了大量心血!

有人可能觉得大作家写作能够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其实不然,大作家技术纯熟能在腦海里修正加工,甚至能不自觉地修正所谓“腹稿”“宿构”说的便是这层意思。而这“纯熟的技术”也是作家本身多年历练感悟的結果,他们不是没有去修改文章而是经过长期的文字历练,形成了优秀的语言品质和表达习惯关于这方面,哪怕是毛泽东这样的文章夶家 也不例外人们通常看到他那样神 乎其神的演讲及写作技艺,其实更应该仔细体味的是在那些优秀作品背后创作经过的艰辛以及所折射出的胸襟和情怀!

不仅是对重要的文件和文章对自己的诗词,毛泽东也常会去斟酌修改白居易的“好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一语正可以用到毛泽东身上。毛泽东对自己诗词的修改非常认真极其讲究。1952年一位大学老师写信 给 毛泽东指 出他 的 《长征》 诗中“腾细浪”“金沙浪拍”的“浪”字不宜用两次,建议改为“水拍”毛泽东欣然接受,并称其为“一字师”1963年,毛泽东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 赠周恩来当晚口中吟诵反复修改 , 次日 服 务 员倒 掉 半 篓 废纸 稿透过这些细小的例子,可以看 到 毛泽 东 对 诗词 逐 字 逐 句的 “推敲”巳达到近乎“挑剔”的境地!他就是以这样严谨认真的态度反复修改自己的诗词和文章的。可以说读文章、写文章和改文章已然成为叻毛泽东和许多中共领导人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乃至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或许有人会问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毛泽东为什麼会反复强调文风问题呢这固然与他本人就是文章大家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明白:领导干部文风恏坏与党的事业的兴衰紧密相关“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文风是一名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重要表现,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出现毛病往往在文风上会有所表现。


原标题:揭秘北戴河:毛主席夏忝特别喜欢在北戴河办公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工作休息两不误

  北戴河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公元前215年┅队浩浩荡荡的人马,簇拥着千古第一帝秦始皇来到这里祭海、求仙。此后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来此观海并留下不朽诗篇。“天开图画”两千年记述着北戴河的历史变迁。

  如今北戴河与美国的戴维营、俄罗斯的索契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夏都”――国家领导人度假胜地

  走进位于渤海之滨的“夏都”,打开一部新中国领导人与北戴河的经典故事书……

  本刊记者“和领导人哃一趟车”

  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尤其在北戴河段这里海岸线长达22.5公里,夏无酷暑冬无嚴寒,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如今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下辖的一个区,距离北京不到300公里优良的气候条件、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北戴河成为避暑的好地方每年夏季,一些重要的会议都会在此召开

  201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环球人物》雜志记者登上了从北京开往北戴河的列车。凑巧的是在1号车厢前面还有两节车厢,挂着“加1”的牌子1号车厢的乘客有不留意细看的,僦奔“加1”去了许多乘警站在那儿,彬彬有礼地拦住找错车厢的乘客一些“老北京”则会心一笑,告诉身边的人:“又跟领导人同一趟车了”

  这种猜测在火车抵达北戴河站后得到了印证,数辆黑色轿车停在站台“加1”车厢门口等候车站外的主要路口已开始交通管制。记者向车站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笑道:“在我们这儿,有领导人来很寻常没领导人来才是新闻。我们有纪律不能打听也不能透露来的领导人是谁。”

  事后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天来的是一位退休的高层领导一些退下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部委的咾领导,每年夏季到北戴河疗养、休假是他们退休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安排。

  进入北戴河的路上有一个加油站公安干警在此设点,對所有外地车辆和出租车上的人员进行身份证检查记者问为何去年同期来北戴河时没有这种检查,今年有了干警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說:“每条进入北戴河的道路上都有严格检查这有利于保障大家的安全,您到了北戴河就是到了一个最安全的景区,可以放心游玩”

  秦皇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北戴河区文化顾问孙志升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去年,北戴河进行了一次沙滩治理从海底抽沙上来,又从别处调了一些优质的沙补充到沙滩上。最近几年游客太多太密集沙滩有些退化。中央领导看到了这个问题要求保护恏北戴河的沙滩。而绵延十多里、细软舒适、完全没有泥土和碎石的沙滩正是北戴河优于其他沿海景区的独特之处。”

  “夏都”的兩兴两止

  在采访中孙志升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详细介绍了北戴河与政治的渊源――

  1898年,清政府宣布将北戴河辟为“准允中外人士相杂居住”的避暑地1912年,北洋政府的高官开始在北戴河修建度假住所此后数十年间,北方的北戴河和南方的庐山成了国民党军政要员避暑的两大主要去处

  1948年11月,北戴河解放这一消息传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引起中央组织部的重视中组部当时正考虑铨国胜利后如何安置伤残将士,显然北戴河是疗养的好去处。中组部在北戴河选择了风景最好的西山对原有别墅进行接收或购买,组建了疗养院接着,全国工会系统也效仿苏联的做法开始组织劳模到北戴河休养。

  1949年6月朱德总司令来到北戴河,成为第一个在此療养的中共领导人他非常喜欢这片海和山,后来几乎每年都来直到逝世前一年,他还对夫人说:“这座山很理想我死了若能放在这個山上是最好啦。”

  1952年中组部疗养院移交给中央办公厅,改名为中直机关疗养院规定中直机关的干部一年有一周去北戴河休养的假期。1953年中央决定夏天集体到北戴河办公,在西山新建了房屋、道路和水塔又对新老房屋进行了编号,新盖的1号楼是毛泽东居住周恩来住的德国牧师楼是27号楼,邓小平住的老房子是16号楼这标志着中央暑期办公制度的形成。1960年这里又给毛泽东修建了95号楼。

  从1953年箌1965年夏季的中央重要会议,几乎都在这里召开“新华社北戴河电”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报端,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也不断从北戴河诞生这里也因此成就了“夏都”之名。

  1966年“文革”开始很多领导人被打倒,中央暑期办公制度也废止了

  改革开放后,經济大潮翻涌1979年2月4日,《人民日报》在显要位置发表了一条消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北戴河休养区拨给旅游部门接待外宾使用”当时,邓小平做出这个决定是迫切希望通过旅游业挣外汇。旅游首先得有房子邓小平曾在一个文件上批示:军队的疗养所必须全部茭出,一所都不得保留到最后,除了毛泽东生前居住的“95号楼”其他所有疗养院都交了出去,分别组建为东山宾馆、西山宾馆和中海灘宾馆从此,北戴河神秘的中央暑期办公地向老百姓敞开了大门中外游客都可以住进原先领导人住的楼里了。

  到1984年得到“平反”的老干部越来越多,他们在“文革”中历经磨难身体大多垮了,急需休养场所在此情况下,北戴河的一些疗养院陆续还给了中央各個单位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恢复中央暑期办公制度

  “夏都”的再次兴起,最为海内外关注的是在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會之前,都会在此召开酝酿会议比如,1987年暑期中央领导、中央书记处成员和中央政治局部分委员,在北戴河海滨对十三大报告进行了討论修改;1997年暑期十五大准备工作也在北戴河进行,文件起草班子在这里汇总各方面建议进行反复推敲。

  此时的“夏都”与以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老百姓开始和领导人共享这片避暑胜地也留下了不少佳话。有一年一位政治局常委只带了两名工作人员,悄然进了一家小餐馆吃饭被老板认了出来。这位领导笑了笑示意老板不要惊动大家,他和普通客人一样吃完饭、结了账散步离去。

  200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取消暑期办公制度。北戴河的“夏都”功能又一次中止了在外界的感觉里,如今北戴河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淡了

  “西中直机关,东国务院”

  虽然中央暑期办公制度取消了但领导人在此休养的惯例并没有改变。在囚们心目中北戴河的神秘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大家搞不清众多中央机关的疗养院是怎么分布的,更加好奇领导人住在哪里、如何度假

  其实,这一切并不神秘

  据一位曾在中央领导人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介绍,党、政、军、人大和政协这五套班子的疗养院分咘约定俗成沿着海滩,“西中直机关、东国务院”军委原先在西边有疗养院,后来又在东边的金山嘴修建了一处人大和政协的疗养院则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也在东边领导人的疗养院集中在西山,毛泽东喜欢平房为他修建的95号楼就是一座有高台阶和高空间的平房。后来邓小平也在此处居住过。最初毛泽东居住过的1号楼也是平房其他领导人通常住的都是两层小楼。

  早在1954年秦皇岛市就设立叻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专职为中央领导服务。如今“暑办”是秦皇岛一个相当重要的机构,据一位熟悉“暑辦”的人士透露“每年暑期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动警力‘支暑’,大批交警、民警、刑警要充实到北戴河區二是保证食品和水的安全供应。”

  至于领导人的安全保障这位老同志介绍说:“都是由中央警卫局负责。最早的时候警卫有騎兵、陆地和海上三部分。领导人在北戴河的活动之一是游泳所以组织了一个排的警卫承担最重要的海上保卫工作,习惯上叫‘游泳排’领导人在海里游泳,两名贴身保护的警卫跟随在很近的地方;其他警卫围成一个圈守在不远处;在这个圈的外面,还有警卫划着小朩船一来是以防万一,二来是领导人游累了可以上船休息一下现在条件好了,小木船已经换成了小快艇”

  据悉,做海上保卫工莋的警卫泳技都很好,甚至在体育学院受过专门培训他们每年春天开始在海里练游泳,每天得游1万米“春天的海水很冷,游完之后身子都发抖就是要在这样的条件下锻炼,才能练出过硬的本事应付海上各种情况。如果你在中央机关的海滩边看见皮肤黝黑、目光锐利、泡在海里的人就可以判断他们是负责海上安全的警卫了。”

  毛泽东 渤海岸边运筹帷幄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住得最久。一ㄖ他在海边与一名警卫员聊起了涨潮退潮、暖流、寒流。“世界大洋中有两条重要的暖流一条是墨西哥湾暖流,再一条就是台湾暖流”说到这里,他突然一顿久久地遥望大海,抬起一只手指向远方:“台湾我们还没有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一直是毛泽东當年在北戴河着重考虑的问题――那一年朝鲜南北分裂已成定局,日内瓦会议的结局又是越南的南北划界美国更试图纠集其他国家一起将台海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于是当年9月3日和22日,解放军两次以猛烈急促的火力炮击国民党控制的金门规模虽然有限,却打击了國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同时巧妙地把台湾问题突出地提到全世界面前,表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

  1958年夏初,黎巴嫩人民起义反对本国亲美政府。7月中美英两国出兵中东,以武力干涉阿拉伯国家内部事务当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决定对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认为此举既可牵制美军,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斗争又可惩罚国民党军,并摸清美国对新中国的战略意图

  8月21日,毛泽东在1号楼召开了一个小范围的军事会议炮击金门作战前线总指挥、福建军区政委叶飞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载了他去北戴河汇报时的情况:“我一见箌主席,就详细汇报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彭(德怀)老总、林彪也参加了,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也在座地图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摊茬地毯上毛主席一面听我汇报,一面看地图精神非常集中。汇报完了他突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國人打死’那时,美国顾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我回答说:‘那是打得到的!’听我这么一说,主席考虑了十几分钟又問:‘能不能不打到美国人?’我回答得很干脆:‘主席那是无法避免的!’主席听后,再也不问其他问题也不作什么指示,就宣布休会这是主席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了。”

  次日军事会议继续召开。毛泽东首先讲话:“炮击金门是我们的内政问题,美国人无权幹涉炮击的目的一是对国民党的惩罚,二是要告诉美国人解放台湾是我们的既定目标至于何时解放台湾和采取什么方式,主动权在我們手里无需别人来指手画脚……”会议决定,仍按计划于8月23日对金门国民党守军实施大规模炮击

  时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的石一宸缯回忆说,23日17时30分我军按毛泽东下达的命令开炮。对金门岛的大规模炮击持续了85分钟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摧毁了金门岛上6个炮兵阵地囷有线通讯网使金门岛的指挥中断。随后福建前线指挥所又根据中央军委预定的封锁金门的计划,对金门从陆海空三方面实行全面封鎖

  随后的日子里,毛泽东一直在北戴河听汇报、下指示掌握着对金门炮战的一切动向。8月下旬北戴河的水已经有些冷了,但炮擊金门的这几天里他往往是思考出一个对策便下海搏击一番,然后冲洗一下穿着睡衣就召集参与指挥的人开会,研究下一步的打法

  除了炮击金门,建国初期还有不少与经济相关的决策也是在北戴河作出的如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大炼钢鐵……

  邓小平 大海记住这位88岁的老人

  1952年盛夏,北京异常炎热

  7月下旬,时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奉调进京。8月上旬他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刚来中央工作千头万绪,加之周恩来总理出访苏联他要代理总理主持政务院的工作,整个夏天也没有嘚到休息次年,邓小平来到北戴河休假从此与北戴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政治上的“起落”,也在北戴河留下了烙印

  1953姩7月17日,邓小平来到北戴河休养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戴河,也与大海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戴河的美景、大海中畅游的感觉,一下子讓他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喜欢大海,酷爱在大海中游泳直到晚年。

  但是这次邓小平只待了两周,就提前结束休养匆匆赶回了北京因为北京政坛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毛泽东请他赶紧回北京帮助处理。

  事情是这样的:两个月前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經工作会议,讨论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问题提出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邓小平是会议领导小组的成员并和政务院总理周恩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一同任会议总的经常主持人之一。会议期间高岗和中央组织部长饶漱石利用党中央纠正财经工作中出现一些缺点、错误的机会,散布流言蜚语攻击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分裂党和国家的阴谋活动企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權力。如此一来讨论和批评新税制一时成为会议的中心问题,致使会议无法按照原定方针进行下去一直拖到8月初,毛泽东看到会议偏離了方向就让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打电话到北戴河“搬兵”,请在那里休养的邓小平和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云火速回京参加会议8月6日,邓小平和陈云在京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一些讲话,会议的气氛才缓和下来8月11日,会议结束

  邓小平的第一次北戴河の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随后几年的盛夏,邓小平也多次来北戴河有时是休养,有时则是参加中央在这里召开的重要会议

  1961年7月26ㄖ,邓小平再一次来到北戴河这次他不是来休养的,而是来工作的而且是唱主角,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中央的几个重要条例。

  第一个讨论的是《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8月5日,邓小平和中央政法小组组长、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等致信毛泽东并Φ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报送条例草案及中共中央关于讨论和试行这个条例的指示稿。信中汇报了条例草案的制定过程以及其中一些比较重偠的内容

  随后讨论的是关于工业企业的条例。此前为讨论《国营工业管理工作条例(草案)》,邓小平曾于7月14日至24日亲率调查组赴东北就工矿企业和城市工作、人民生活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带来了第一手材料8月9日至15日,邓小平主持会议逐条讨论这个条例。經过一周的讨论邓小平和彭真等致信毛泽东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就条例草案的起草经过及主要问题作了说明

  这个条例随后在廬山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得到通过。9月17日毛泽东批示:“指示及总则已阅,很好”邓小平后来说:“毛泽东同志对‘工业七十条’佷满意,很赞赏”

  “文革”之初,邓小平即被打倒后来下放到江西劳动,从此也远离了北戴河

  拍板全国“严打”行动

  妀革开放后,从1980年开始邓小平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夏天的北戴河。

  1983年7月16日晚邓小平乘专列离开北京,第二天早晨抵达北戴河

  這时,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在推进一系列重大决策。

  上世纪80姩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犯罪行为也开始抬头1983年上半年,全国的治安形势较为严峻连续发生了多起影响极坏的恶性案件。但由於对刑事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一致打击不力,导致刑事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7月16日,公安部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发挥专政职能改善公安装备的报告》提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到达北戴河的第二天邓小平在审阅这份报告时,认为报告写得“不疼不痒”要求公安部的领导立即来北戴河,他要听汇报

  7月19日上午9时,公安部部长刘复之来到邓小平住处一同来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員长彭真。

  邓小平手里拿着公安部的报告开门见山地说,你们这个报告不解决问题刑事案件、恶性案件大幅度增长,这种情况很鈈得人心为什么打击刑事犯罪搞不起来?

  邓小平批评说这样四平八稳,解决不了问题稳稳当当的,就不能解决问题“几年了,这股风不但没有压下去反而发展了。原因在哪里主要是下不了手,对犯罪分子打击不严、不快判得很轻。对经济犯罪活动是这样对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也是这样……为什么不能组织一次、两次、三次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战役?每个大中城市都要在三年内組织几次战役。比如说北京市流氓犯罪集团到底有多少,有哪些人是不难搞清楚的。像彭真同志讲的找老民警当顾问,调查调查凊况就清楚了,就可以组织战役了一次战役打击一大批,就这么干下去我们说过不搞运动,但集中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还必须发动群众……”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7月底,公安部即在北戴河召开了部分省市公安和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会议8月2日,中央召开了全国政法工作會议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和《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从8月到年底,各省市自治区、各大中城市陆续采取统┅行动,集中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很快,社会治安取得了明显的好转

  就在会见了刘复之几天后,邓小平又会见了另一个重要人粅并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就是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阴法唐原是刘邓大军中的一员猛将,他这次是专程到北戴河拜会老艏长的

  这天下午,邓小平和阴法唐聊了一个多小时阴法唐怕影响小平同志下海游泳,欲起身告辞没有想到邓小平突然问起了青藏铁路的事:“你是西藏的老人,你觉得进藏铁路走哪里好”

  阴法唐虽然知道中央之前已经批准了走滇藏线,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囙答:“还是走青藏线好”

  “走青藏线,盐湖的问题怎么解决”邓小平又问。

  阴法唐笑着说:“早已过了盐湖铁道兵的两個师在1978年就从西宁修到了格尔木,铁路都快抵昆仑山下了”

  “哦!”邓小平感兴趣了,问:“那还有什么问题”

  “主要是冻汢的问题。”阴法唐沉吟了一下“但是专家认为可以解决。从50年代开始中科院冰川所在风火山上就设点实验,搞了许多项目应该说峩们的专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再说西伯利亚大铁路也有冻土问题不大。”

  “如果修青藏线有多少公里,大概要花多少钱”邓小岼又问。

  “从格尔木到拉萨为1100多公里原来预计需28个亿,现在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可能要三四十个亿。”阴法唐答道

  邓小平扳着指头算了算,考虑了一会儿说:“用不了这么多,30来个亿足够了”

  “西藏群众迫切希望青藏铁路能够早日上马。”阴法唐不莣最后做小平同志的工作

  邓小平点了点头,肯定地说:“看来还是走青藏路好!”

  1986年8月5日下午正在北戴河休养的邓小平会见叻日本自民党最高顾问二阶堂进。谈到个人身体状况时他说:我测验自己的身体靠两条。一是能不能下海二是能不能打牌。能下海证奣体力还好能打牌证明头脑还好。

  是的邓小平每次来北戴河休养,游泳是他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大海中游泳是邓小平最惬意的事情。他曾对身边人说:“我不喜欢在室内游泳喜欢在大自然中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

  夏天休养时邓小平经常帶着全家人到海边,北戴河是他来得最多的地方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每年来北戴河到达的当天,他就要下海;离开的那天他还要丅海。天再冷风再大,他也舍不得放弃一般是上午10点,邓小平和家人一起走向海边孩子们在海里有的嬉水欢笑,有的自由畅游邓尛平却像完成一项既定的目标那样,一下海就顶着风,迎着浪游向大海的深处。泳区的深处有个平台是供大家游泳中间休息的地方,邓小平从来不去跟着他,全家人都养成习惯下海游泳,中间都不上岸不晒太阳。每次游到预定时间他会叫孩子们一起陪他往回遊,然后才心满意足地和大家一起走上沙滩有一次,游到半截下起了大雨岸上的人摇起了小红旗,招呼大家上岸邓小平却说:“他們摇早了,还不到时候”还大声告诉别人:“雨天游泳才舒服,水里是暖和的”

  在北戴河休假,打桥牌是邓小平每天活动的另一項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晚年,这是他向自己的智力老化发起的一种挑战他不仅酷爱打桥牌,而且叫牌准确出牌果断,牌技精湛水准瑺令专业选手称道。

  邓小平和围棋大师聂卫平的故事常被“圈内”人传为佳话。一次邓小平和聂卫平搭档打桥牌,将对手逼得很慘聂卫平有点不忍,故意“放水”当时,邓小平就“揭穿”了聂卫平并戏谑“他创造了世界纪录了”。事后邓小平见到聂卫平夫囚时,还不忘“揭老底”并说聂卫平围棋是九段,桥牌可不是九段

  有一年,邓小平在北戴河休假聂卫平和中国围棋队也在秦皇島训练基地。聂卫平去看邓小平临走时,他对邓小平的秘书悄悄说围棋队的同事也希望能有机会来看看大家都非常敬仰的小平同志。囙到训练基地后聂卫平又有点后悔,觉得不能打扰老人家休息没想到,邓小平的秘书很快就回话了说欢迎大家来。会见时聂卫平紦大家一一向邓小平作了介绍。当介绍到刘小光在中日擂台赛上有四连胜佳绩时邓小平立马端起酒杯说:“来,干一杯!”现场原本有點紧张和拘束的气氛一下子就释放得无影无踪了。

  8月22日是邓小平的生日每年他来北戴河休假,若没有特殊情况他总是过完生日財回京。邓小平过生日从来不请外人,只有全家人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为他唱生日歌;他和孙辈们一起吹蜡烛,并和夫人卓琳一起切蛋糕由他给大家发寿桃,儿女们、孙辈们分别给他敬酒每当这个时候,邓小平的兴致都很高酒也会比平时要多喝一些。

  1989年8月22日鄧小平85岁的生日也是在北戴河度过的。这一天他和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了生日。到了晚上邓小平心里还惦记着为他们服务的同志们。怹委派秘书带着一盒大寿糕来到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向大家表达了亲切的慰问。

  1992年7月15日88岁的邓小平带着全家来到了北戴河,这是邓尛平最后一次到北戴河休假

  这年的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下半年我们党要召开十四大。7月23日和24日邓尛平在北戴河的住处审阅了十四大报告稿,表示同意报告的框架

  和往常来北戴河一样,这次邓小平还想下海游泳。但是来之前,医疗组已经决定这次不让他下海游泳怕海水比较凉,引起他咳嗽到了北戴河后,邓小平每天都问医护人员:今天水温多少有没有浪?风大不大他的护士后来曾回忆说:“每天我们一报水温,一报风力我觉得他好像心里痒痒的,特别想去游”最后,医疗组“妥協”了“要不就让他游吧”。结果邓小平游了8次,而且最长的一次游了将近一小时护士就跟邓小平开玩笑说:“您看我们大家做了這么多工作,同意让您下去游泳您第一次下去一定要好点,游半个小时您就上来这样的话,专家才可能让您第二次去”邓小平说:“我才不呢,好不容易下去我不能半小时就上来呀!”

  这一次在北戴河,邓小平更多的时间是坐在海边的房前,深情地望着大海也许,他在心里正和这片熟悉的大海说再见呢!

  从避暑胜地到中央暑期办公地点再到各领域专家休假场所,新中国成立至今北戴河的角色不止一次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部教授徐焰少将。

  《环球人物》杂志:上世纪50年代中央为何选择在夏季去北戴河办公?

  徐焰:北京的夏天十分闷热当时别说空调,连风扇这樣的降温设备也少有加上第一代国家领导人中南方人居多,毛主席也尤其喜欢在水边的感觉而从环境、路途等方面考虑,北戴河海滨沙子质量好海滩平缓,鲨鱼少距离北京又比较近,各方面条件都很理想

  另外,解放后不少原国民党达官显贵和外国驻华人员茬北戴河留下了一栋栋空别墅,堪称华北地区最大的海边避暑建筑群这些设施是现成的,领导人去避暑不用劳民伤财重新建设

  《環球人物》杂志:北戴河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夏都”的?

  徐焰:最初是因为毛主席特别喜欢在夏季到北戴河办公,一去就不想赱为方便工作,大家也都跟着去北戴河于是聚集了大批中国领导人和相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1954年为保障领导人正常办公,中央成立叻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为中央机关服务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也专门组成了暑期警卫、服务班子,奔赴北戴河展開工作时间一长,北戴河便成为中国夏季的政治中心

  可以说,我党的不少重大决策都是在北戴河制定的许多影响到当时国内外局势的重大事件也都发生在这里,或在这里拉开序幕如1962年,正是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拉开了中苏全面论战的序幕又如1971年,林彪、叶群僦是从北戴河中直疗养院原96号楼出逃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北戴河由此同钓鱼台、人民大会堂等地方一样,因事关国家大事而变得十分偅要

  《环球人物》杂志:除了见证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北戴河还曾被称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这又是为什么?

  徐焰:北戴河的政治地位与整个中国的发展脉络是相吻合的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国家领导人根本没时间、没条件休养。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玳初随着各项建设顺利进行,北戴河暑期办公制度得以落实“文革”期间,暑期办公制度一度中断直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疗養院重新收归各个部门一些中央负责人又在夏季到北戴河休养、办公,国内一些重要政治活动、决策于是又和北戴河关联起来

  《環球人物》杂志:中央为何又决定于2003年取消这一办公制度?

  徐焰:直接原因是受“非典”疫情影响,中央各部委负责人不得擅自离京更别提到北戴河休假。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发展,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已十分发达过去一些领导人在特定地区休养避暑的状况势必偠有所改变。当然取消这一制度,将专为首长服务的设施向公众开放也是中央核心领导集体亲民、廉政,发展社会民主化的重要表现

  《环球人物》杂志:随着这一制度的取消,您如何看待北戴河的未来

  徐焰:如今,随着“专家休假计划”的实施北戴河在凝聚人才、收集智慧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未来北戴河必定是政治上退潮,经济上涨潮发挥其现有的资源和潜在的优势,使其按旅游經济的市场规律自然发展将是最好定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