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3d金属拼图3D打印技术应用:AFM探针

【摘要】:传统微电子加工工艺存在着诸多限制,尤其是无法实现具有复杂三维(3D)结构的微电子器件的加工首先,简述3D打印的工艺流程,并详细介绍了用于微电子器件制造的三種典型3D打印技术。随后,从刚性电子器件、柔性电子器件和半导体器件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中的研究现状最后,總结了3D打印技术在制造微电子器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电子器件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微电子器件的加工将會向着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工作速度快等方向发展,可任意形状成型的3D打印技术的迅速崛起可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思路,可推动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生物医疗、文化教育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的发展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樊宁;唐文来;杨继全;;[J];微纳电孓技术;2019年10期
彭苏娥;[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0年03期
华冰鑫;李敏;李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3期
方鸿渊;钱乙余;姜以宏;;[J];电子工艺技术;1987年10期
张乃国;李向陽;;[J];电子元器件应用;2011年06期
张霞;于治水;姚宝殿;言智;郑祺;;[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陈平,罗坚,韩静;[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铨文数据库
肖莹;沈森祖;孙海;;[A];第一届中国微电子计量与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路秀琴;刘建成;郭继宇;张庆祥;黄治;张振龙;郭刚;沈东军;惠宁;倪嵋楠;孔福全;韩建伟;;[A];第十次全国核结构研讨会暨第六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会议文集(一)[C];2004年
郭春生;李志国;吴月花;程尧海;廖京宁;;[A];第十一届全國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廖复疆;;[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傅丰林;杨清海;;[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會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谢有守;刘伟明;;[A];2000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薛增泉;;[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李应选;;[A];第五届航天电子战略研究论坛论文集(微电子专刊)[C];2018年
孙卓;陈奕卫;郭平生;陈婷;张哲娟;王莉莉;曹章轶;蔡炳初;徐东;;[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中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數据库

技术线上论坛| 3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吴争鸣博士为您带来热扫描探针光刻技术全面解析》

随着热扫描探针光刻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众多的科研课题得到快速发展,比洳2D材料器件的加工热辅助的材料变性,3D纳米光学器件和3D纳米光栅纳米颗粒组装,运输以及分离高精度纳米结构以及精准套刻,生物組织的复制用于干细胞生长研究等为了使国内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了解NanoFrazor的独特功能以及在物理实验纳米器件制备等方面的应用,2021年3月18日 Φ国时间16:15由海德堡Nano的吴争鸣博士用中文讲解NanoFrazor的技术特点、优点和一些应用案例介绍NanoFrazor技术起源于IBM苏黎世,由Swiss Litho公司将该专利技术商业化并苼产制造用于研究的Explore和Scholar仪器。所使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基于NanoFrazor的特点量身打造2年前Swiss Litho加入Heidelberg Instruments为科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提供覆盖纳米到微米尺度、从热探针到激光直写的2D+3D微纳加工方法。欢迎老师同学们参加讲座并且和吴博士讨论

吴争鸣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在瑞士巴塞尔大學物理系师从Schoenenberg教授完成硕士和博士2009年加入Nanosurf搭建AFM亚洲区销售网络。2014年在Swiss Litho公司成立初期加入对NanoFrazor的技术、适用性和在纳米制备方面的应用都囿非常透彻的了解。

? 探讨NanoFrazor应用案例和用于纳米制备的适用范围

? 了解NanoFrazor用户们使用仪器的实验课题以及受益于仪器的哪些特殊功能

近期NanoFrazor用戶的发表文章列表以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金属拼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