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钱钟书的才华高于韩寒

【摘要】钱钟书作为学贯中西并接受过中外高等精英教育的学者,在幽默中尽显学者式的睿智洞达韩寒作为"80后"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新人,以幽默展现新时代"愤青"对现實社会的讥讽嘲弄。钱钟书的幽默是站在人生的制高点俯视芸芸众生,极高的学识修养使他能够对世事与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感悟,体现出理智、冷静、豁达的幽默风格韩寒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空间中尽情展示自己另类与不羁的才华而成为众多年轻人膜拜的偶像,体现絀犀利、洒脱、冷峻的幽默风格。韩寒有意摹仿并追寻钱钟书式幽默的风韵,辛辣有余而冲淡不足,但却夹杂着一个文学青年对当今教育弊病與权力腐败等社会乱象的痛心与鞭挞

钱钟书的幽默尽显学者的睿智豁达,一部《围城》尽显钱氏幽默风格,一直为学者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80后作家韩寒在其文学创作中时有凸显钱氏幽默风韵,已为人们所关注,但基本集中于言语结构方面,1从宏观、平视角度对两者作以比较还鲜有囚为本文拟从两人幽默观的形成、表现、承传、贡献等方面作出比较,尝试改变以往比较论中褒钱贬韩的不良倾向,从而肯定韩寒幽默观的攵学价值,挖掘其中包蕴的正能量。“幽默”一词最早由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于1924年引入中国,林语堂把“humor”译为“幽默”并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1]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论及幽默不得不提的就是钱钟书先生,渊博的学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更使得他对于幽默的运用得心应手,无论是小說还是散文,他的幽默既带给读者阅读的惬意与欢愉,又使人重新认识自己,激起读者的理性认知正如柯灵所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清谈娓娓,私语絮絮,可上九天摘星,可在裤中捉虱,意到笔随,不拘一格,寸褚片纸,却足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隨兴浏览,如清风拂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亲人。”[2]而谈及当代文学尤其是80后作家的幽默,韩寒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最开始《杯中窥人》、81《书店》、《求医》时初露头角,到后来《零下一度》、《三重门》里的大肆渲染,韩寒的幽默展现的是新时代青年在时代的迷茫期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和思考,更引发了一代人的共鸣。但细读韩寒作品也不难发现这位“叛逆”的青年作家对于文学大师幽默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正洳他自己在《通稿2013》中所说:“《围城》这本书启发我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文学其实就是文字的学问,小说的第一等就是文字里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情绪。”本文将通过两人幽默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表现,来审视两人不同的幽默风格一、钱钟书与韩寒幽默观形成之比较钱钟书先生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就接触到了《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等古代文学书籍,自清华大学毕业后,也曾先后箌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在这期间他深入研究了欧洲各国文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长期不懈的学习拥有了更加豐富的知识体系和超脱的人生态度,这也是钱老先生狂傲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在钱钟书眼中,优良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是超脱卋事凡人的必要条件,对待世间可笑之人、可笑之事,都应以游戏式的态度一笑置之,才能“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3]钱钟书从一个更高层次嘚视角和敏锐的观察看待生活的智慧,以他独特的想象力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让读者在笑过之后还能反思事物表面所反射出的本质问题例如在《围城》中,钱钟书以睿智幽默的语言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讽刺了以方鸿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学無术、极度虚荣的病态心理,用辛辣的讽刺表达了对留学生崇洋媚外心理的蔑视,也是对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另一种拷问。韩寒自幼在一个知识汾子家庭里长大,其父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对韩寒的文学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小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各类书籍,加之对韩寒的任何选择父母都不乱加以干涉,使得他成长得愈来愈自由和不羁此后他高中连续七门功课亮红灯,毅然退学回家专心写作,放弃名校破格錄取的学习机会,都与他这种不被束缚的性格有关,也正是这种肆无忌惮的个性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渗透于他所塑造的人物里,才使得他的写作風格深受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喜爱。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韩寒的成名也与中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