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蛤蟆叫什么神

  “白龙马,脖铃儿急……”这是一段不少炎黄子孙在少年时代便耳熟能详的旋律。然而,不知有几人听完这一段旋律,又想起自己对《西游记》这部名声远扬的神魔小说的一些感想呢?不知你能不能与我分享呢?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竟然成了唐三藏赶走孙行者的原因;猪八戒

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二、给学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读原著(尽量不要是简装本)

这一作业在寒假期间就布置下去。鼓励学生即读即批,还可做读书卡片。也可把读原著和看改编的电视剧或影视结合起来。新学期开始一个月内,没读完的在这期间务必全读完。老师可采取简单办法抽查,如让叙述某一章或某一回的大致情节。

三、开学第二个月着手让学生自主做一次名著专题展示。

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定展示的大方向,可以让学生主要抓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

如:孙悟空从何物诞生?

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

孙悟空在何处炼就了火眼金睛?

你能一口说出孙悟空五个以上的本领吗?

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

唐僧师徒一行取回真经历了多少年?

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

四、开展多层次对话,探讨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可提供句式:“从书中 页 情节(语句)中可看出 是个 的 形象。” (可再安排5—7分钟时间交流一些神佛和妖魔的形象,如观音菩萨、如来、玉帝、黄袍怪、白骨精、牛魔王、红孩儿等。)

你最喜欢小说中哪个形象,为什么喜欢?

你认为小说中哪个形象刻画最成功?为什么?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1、由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 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理清小说结构、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2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同学们可以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比如:…….原因是…….

学生可从多角度来总结:比如:

(1)我认为 大闹天宫好。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2)我认为 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 三借芭蕉扇精彩。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2、重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1)请学生在小组内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任选一个)

①大闹天宫 ②智调芭蕉扇 ③智擒红孩儿 ④赌胜车迟国⑤三打白骨精 ⑥真假美猴王 ⑦三借芭蕉扇

(2)组织学生结合小说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3)师生归纳: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 “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孙悟空的形象,在当时寄托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理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3、了解其他人物形象: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猪八戒: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

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唐僧 :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

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其它人物还有: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等。(让学生课外自由讨论)

书中描写如何传神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试举一个例子说明)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孙悟空听师父开讲大道时,其他人只是坐听,而独:“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悟空的聪颖悟性足以见之。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大闹天宫:“一时,见那众雷将的刀枪剑戟、鞭简过锤、钺斧金爪、旄镰月铲,来得甚紧,他即摇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一般,滴溜溜在那垓心里飞舞。”大圣的勇猛好战、本领高强、无所惧色令人叹服。

与如来对话中有言:“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面对最高统治者能有如此豪言,试问人间能有几人?

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讨论,结合名著谈谈自己的看法。

(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如: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quot;师父。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

(1)我喜欢。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2)、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

(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

(1)、喜欢,他老实本份,任劳任怨等等。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

教师总结: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评价人物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1)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2)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3)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4)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读一部名著就像和一位伟人对话。经典名著的价值不仅在于经典动人的语言,还在于精彩的故事,传神的人物,更在于其深刻的主题。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既深刻又绵远。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世界,愉悦了人生。

希望大家能透过这部作品,更多的从古今中外的文学海洋中去汲取知识的精神,更丰富和充实我们的人生,从这些作品中去撷取日月的精华,天地的灵气。

回去之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首先要让学生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还要让学生把握主要作品整体内容,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

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写心得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1篇:西游记民间歇后语

西游记在民间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西游记歇后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唐僧读佛经-----出口成章

2、拜唐僧-----改邪归正

3、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4、孙悟空上了话果山-----称王称霸

5、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6、孙悟空照镜子-----目中无人

7、唐僧取经----多灾多难

8、孙悟空大闹天宫-----翻了天

9、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

10、孙悟空碰到如来佛----一物降一物

1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2、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13、孙悟空的毫毛-----随变(便)神通广大。

14、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

15、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

16、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17、请孙悟空上天-----叫他当了弼马温

18、猪八戒初进高家庄-----假装好汉子

19、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

20、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假意

21、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22、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23、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24、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25、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26、猴子长角----出洋相

28、猴子吃辣椒----红了眼

29、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30、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31、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垄

32、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

33、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34、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35、孙悟空上天——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

36、掖着个孙悟空——憋出个猴来

37、不负责任孙悟空坐金銮殿——毛手毛脚

38、敢想敢干孙悟空赴蟠桃会——自己闯进去

39、机动,灵活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40、骄傲自大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41、满意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

42、心乱孙悟空大闹天空——慌了神

43、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44、孙悟空的毫毛——随便(变)

45、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46、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

47、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48、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49、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50、猪八戒做梦娶媳妇——想得美

51、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52、猪八戒初进高老庄——装好汉

53、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

54、孙猴子赴蟠桃宴——不请自来

55、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

56、铁扇公主的本事——煽风点火

57、白骨精遇上猪八戒——走运

58、孙悟空的身子——毛手毛脚

59、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60、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西游记民间歇后语相关文章推荐:

2.民间歇后语【大全】

3.民间常用歇后语精选

5.民间经典歇后语汇总

7.有关凤凰的民间歇后语

9.民间常见民俗歇后语

10.有趣的民间歇后语

第2篇:定西民间的歇后语

1、[鸭子吃菠菜]——硬铲哩。

2、[鞍子披在碌碡上]——气实(骑石)

3、[千里路上一穗谷]——有你一个不多,么你一个不少

4、[山神爷骂狼]——么处散了。

5、[案板底下放风筝]——起手不高

6、[尻子底哈散*]——冲心到底了。

7、[老鸡公带叉子]——装的大牲口

8、[石头上尿尿]——能着溅哩。

9、[上山的驴臭棍]——吃劲的很

10、[高山上地*雾]——尽在嘴头上绕着呢

11、[*洞眼里掏雀儿]——么在兀和头

12、[脚把腕子上栓草绳]——拉倒

13、[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大的很

14、[老牛的牙叉骨]——上光下平

15、[黄萝卜挞蒜]——么当个锤锤子

16、[础子碰着碌碡上]——实打实(石打石)

17、[要饭的丢了棍]——还看*的脸式哩

18、[和尚站店]——么事(寺)

19、[尿棒棒支桌子]——臭架子大的很

20、[提地碌碡打月亮]——摸不着高低,掂不住轻重

21、[牛皮胡灯笼]——里黑外不明

22、[猪娃子喝面滚水]——吹着咕嘟嘟的

23、[寿星爷骑*]——么路(鹿)

24、[*咬锥鞋匠]——寻着挨楦头哩。

25、[屎爬牛滚着马路上]——强装的小卧车

26、[老鼠钻到风匣里]——两头子受气

27、[玻璃瓶瓶里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不大

28、[*咬蝇末子]——干办的牙叉骨

29、[*洞眼里招手]——招人曳着黑处了

30、[臼窝子当帽子]——顶戴不起。

31、[母猪婆抬的三字经]——咬文嚼字

第3篇:《西游记》歇后语

001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妖怪)

002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孙悟空)

003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孙悟空)

004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005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众僮仆)

006 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猪八戒)

007 吃了磨*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孙悟空)

008 *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作者)

009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作者)

010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猪八戒)

011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哪吒太子)

012 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小妖)

013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葛仙翁)

014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沙僧)

015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猪八戒)

016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017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018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019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020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022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024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025 观音菩萨进澡堂——左右为难!(男身女像去哪边好?)

029 猪八戒娶媳妇——背着走

030 猪八戒进女儿国——看花了眼

031 八戒保媒把把成功——猪连必合(珠联壁合) 

032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033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034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035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癞蛤蟆的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