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作品依然不能拯救华语乐坛,为什么?

昨天,华语乐坛年度十大热歌公布,《白月光与朱砂痣》《踏山河》《千千万万》等年度热门歌曲上榜。

和往年公布奖项后的欣喜不同,这次网友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悲观情绪,并直呼“华语乐坛完了”。

为什么呢?纵观这所谓的十大热歌,除了在短视频平台有些流量外,没有任何传唱度和内涵,甚至不少作品的词曲还是拼拼凑凑出来的,用“口水歌”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争议声不断,但仍然无法阻止网络歌手们的“创作热情”,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他们拼命往娱乐圈中挤,只为分得一杯“时代红利”。

每每这个时候,就特别怀念曾经的华语乐坛。那时候我们何其有幸,有周杰伦、林俊杰,有孙燕姿、王力宏、陶喆等数不胜数的歌坛巨星。还有那些经历了大起大落,放弃一切名利,只为与世界保持合适距离的“真正歌者”:刀郎。

看到这张照片,你能想起他是谁吗?如果说他就是曾经火遍全国的“西域歌王”刀郎,你敢相信吗?

你可能在诧异,刀郎怎么变成这样了?消失的这些年他哪去了?

就在前两年,他复出了,并带来了自己的新歌《金刚经》。和现在的某些网红歌手动不动就站在万人面前演唱不同,刀郎的复出没有引起太大关注,甚至连这首新歌,都是在茶话会上演唱的。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

如今的华语乐坛一片凋零,没有资本助推,不炒作不宣传,自然是无人问津的。现在的不少年轻人,已经不听刀郎了,甚至连刀郎是谁都不知道。

有人觉得,刀郎之所以消失了,是因为他不火了。

可刀郎真的不火了吗?不尽然!

这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选择罢了。

那时候的刀郎,还是四川一个名叫罗林的少年。出身在文艺世家的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表演,大哥就肩负起照顾罗林的责任。

和在文工团工作温文尔雅的父母不同,大哥脾气出奇的暴躁,并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动不动就对罗林拳打脚踢,但作为弟弟,他自始至终不敢反抗。

打架打不过大哥,他就只能在心里默默诅咒,希望大哥早点死掉。

罗林不知道,年少时任性的想法,居然会成为自己一生的隐痛。

罗林5岁时,哥哥谈了女朋友。一次偶然间他听说“嫂子”以前谈过其他男朋友,于是他想着报复大哥,回到家就冲哥哥喊着:“绿帽子”。

本就脾气暴躁的哥哥哪受得了这样的气,又和罗林厮打在一起。眼看着两个儿子打了起来,母亲自然是护着年纪小点的罗林。

大哥怒从中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可没多久,家里人却等来了大哥出车祸去世的消息。

也许是愧疚,也许是悔恨,更多的是自责,在大哥的灵堂上,罗林哭成了泪人,并一连守灵好几天。

很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忆起当时,依然痛心疾首:“为什么当初就不能对哥哥好一点?”

故人已逝,造成这起悲剧的罗林也没有好过到哪里,一直生活在悔恨与亏欠中。第二年,他给哥哥写下了一首歌,并离家出走,独自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去了:

“或者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我已离开了家;甚至来不及留下一些,简短告别的话...”

从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名叫罗林的任性男孩,多了一位名叫刀郎的流浪歌手。

没有专业的训练,也没有生活来源,刀郎一开始的生活很窘迫。好在不久后他找到了在一家歌舞团打杂的工作,勉强维持住了生存。

哪怕生存都成了问题,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如果说别的歌手靠天赋,那刀郎只能靠努力和坚持。

虽然后来他也曾去歌厅驻唱,也组建过乐队,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支撑,每一次都无疾而终。

也是在歌舞团驻唱期间,他认识了自己的前妻杨娜。当时的杨娜是歌厅的舞蹈演员,并且离异。可能是两人太投缘了,所以认识没多久便确定了关系。

结婚时,家人极力反对。但刀郎爱得赤诚,哪管得了这些,不过没多久现实还是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一个是专心钻研音乐的穷小子,一个是离异后急需找到支撑的女人,这样的组合本就格格不入。所以在刀郎潜心创作时,却突然收到了杨娜的告别信:

“你给不了我想要的。”

没有了牵挂,刀郎便开始了四处流浪。1993年,他遇到了一生中的挚爱朱梅。

为了追寻挚爱,他不远万里跟着对方一起去了新疆。而新疆,也自此成为刀郎事业的转折。

一开始在新疆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家人挤在10平米不到的小房间内,屋内更是贫穷的空无一物。出于对家庭的责任,也是因为钟灵毓秀的新疆美景,刀郎被激发出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几个月后,《西域情歌》诞生了,刀郎一夜爆红。

2004年,他继续发力,创作出来《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当时没有任何宣传和营销的情况下,这首歌传遍大街小巷。

和今天的流量明星的专辑被粉丝“买爆”不同,当年买刀郎专辑的人全部都是实打实地冲着歌曲本身去的。

在那个听歌全靠mp3的年代,这首歌愣是卖出了270万正版,1000万张盗版的成绩。

在此后的连续3年里,他又先后创作了《情人》《冲动的惩罚》以及《披着羊皮的狼》等金曲。在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刀郎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不喜欢这样抛头露面的生活,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创作。那时候他最想做的不是怎么靠着名气赚钱,而是怎么将自己隐藏起来。

可不管他怎么躲,走到哪里还是能听到自己的歌。无奈之下,刀郎只能选择暂时停止创作。

后来他回到了新疆,守着一方净土,甚至连网也不上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不被打扰地创作。

但人红是非多,他的爆红也引来了非议。

那英说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平时唱这些歌的都是农民;

汪峰说刀郎之所以能火都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不管怎么看他的歌都很普通;

杨坤刀郎的歌那是音乐吗?压根就不是音乐!

“香港乐坛教父”谭咏麟曾专门跑去新疆,邀请刀郎写歌;

刘德华更是多次邀约刀郎,希望他能为自己创作一首歌曲;

李宗盛说刀郎的歌简单直率,我真的很喜欢;

李建说有人觉得他的歌上不了台面,但我恰恰觉得他的作品很有音乐性;

外界纷纷扰扰,只有刀郎明白,此时自己身处于风暴正中心,如果哪一步走错了,就肯定会被这当初抬起自己的波涛吞噬。

所以后来,他慢慢淡出观众视野。这些年里,他深居简出,写写歌,偶尔再接些活,只要赚的钱能让自己家人衣食无忧,就足够了。

刀郎曾说:“喜欢和质疑都不重要了,我们终归会被遗忘。”

虽说这是一条悲伤的结论,但和其他依然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稍有不慎就可能身败名裂的明星相比,此刻的刀郎或许才是最开心的。

曾经那个意气用事年少无知的少年,在饱经一路的沧桑之后,终于还是学会了放心。

而这,也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看恋爱综艺的时候听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能共享歌单的对象一定也是适合在关系上更进一步的对象。

暂且不论这种说法的对与错,但我发现如今多数人听歌的口味的确是天差地别。

80、90后青春记忆里的那些曾经红透半边天的歌手,换了一代听众就成了“小众冷门”;

年底音乐榜单上的金曲、某音上最火的神曲、年轻偶像们动辄销量上千万的专辑,又让人感叹“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再难出现几十年前那样全民传唱的歌曲。

你我使用的平台不同、关注的领域不同,看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我也很难赞同“华语乐坛完蛋了”的论调。

最近新播的一档音乐综艺《我的音乐你听吗》里,有个选手一上来就放了句狠话:

“中国的流行音乐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做出这种改变的一定会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唱作人”。

老实说,“重塑华语乐坛”的豪言壮语每一年都有人在喊,这种愣头青式的“不知者无畏”更是一点也不新鲜。

但在这个节目最新一期的金曲改编环节,我的确看到了这代年轻音乐人在音乐创作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尝试。

他们似乎不仅仅是在试图刺激听众的耳膜,也是试图在一个分众时代用音乐创造最大的穿透力。

这一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改编《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两个舞台。

这首歌的原版既唱英雄爱美人的痴情,也唱他们为爱舍江山的豪情。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听来让人对一代江湖侠客的潇洒自在肃然起敬。

在《我的音乐你听吗》里,它被改编成了两个完完全全不同的版本,形成了舞台听与看的两种比照。

选手chainhaha倩芸和潘俊舟,两人以音乐构建了一个极简舞台。

这场表演舞台设置极为简单:

两个年轻人站在舞台中央老老实实唱歌,没有花里胡哨的互动,也没有夺人眼球的场景编排,顶多是潘俊舟拿了一把电吉他。

在改编过程中,选手在编曲里铺陈了大量的和声,将曲风从古典音乐转向了氛围电子。

电吉他solo和倩芸的大段高音吟唱,整首曲子呈现出了原曲所不具备的穿透力和空灵感。

而这首歌氛围是内敛的、哀怨的。

原版《爱江山更爱美人》曾是马景涛版《倚天屠龙记》的片尾曲,虽然并不是专门为电视剧而作的歌,但古典浪漫的词曲刚好成为了张无忌为赵敏放下江湖归隐山林的写照。

改编版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则抹掉了豪情与浪漫。

倩芸的吟唱,让歌曲衍生出一种幽怨与惆怅的气质。

它不像电视剧,反而更贴近金庸原版小说的结局:

张无忌是中了下属的离间计才选择远避山林,甚至他没有和赵敏一生一世一双人,而是依旧在赵敏与周芷若之间拉扯。

极简舞台、电子乐、人声吟唱,塑造出一个哀怨的江湖。

跟他们同题竞赛的是选手余梓桾、张子薇和莫宰羊的三人组合,这一组的表演是另一个极端。

他们在舞台视觉上尤其具有冲击力。

既有演唱之前点香的仪式感,也有精心编排的走位、站位以及肢体语言,在伴奏上还融合了萨满鼓、萧、镲等等音色独特的民族乐器。

沿袭了此前余梓桾、张子薇《戏歌》舞台的艺术特点,燃香、牵红线、民乐伴奏……

同时,这首歌是疯狂的、外放的,在中国风的基调上融入了莫宰羊的嘻哈。

不是“藕虽断了丝还连”,是“藕断了丝何必连”,什么美人江山,往事“随黄汤消散”,但求一曲尽兴。

三人在舞台上的跃动,把狂欢的氛围从台上传递到了台下,音乐成为辅助,视觉化的呈现到了极致。

夸张的走位和眼神、肢体的互动,让观众的注意力不自觉地从听变成了看。

两种舞台,也伴随着两种问题。

在一个存在淘汰机制的竞演舞台上,追求纯粹的音乐内容,坚持不容易被人理解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拒绝向规则妥协,也放弃了讨巧的捷径。

节目里,潘俊舟与倩芸两个人的积分目前都不大乐观,如果这场不能做到极致的出彩,就要面临淘汰。

但在改编歌曲的过程里,潘俊舟说他和倩芸在编曲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分数,而是更希望把音乐做得真诚、纯粹,两人的舞台更侧重音乐。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表演氛围或许不如其它组热烈,在各类眼花缭乱的舞台里难以突围。

就像许嵩对之前选手说过的那样,当前一组表演把氛围烘托到了一个高度,那么下一组只要稍稍内收一些就会吃亏。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如果我是节目里的选手之一,会不会为了生存作一首讨巧的作品。

显然,倩芸和潘俊舟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早在积分赛的时候,倩芸就已经做过一次选择。

她第一次登台唱的是一首原创的儿歌,谭晶评价她应该更野一点,被她当场反驳:

“我不觉得儿歌有什么问题。”

最终公布成绩的时候,因为在现场观众中得票过低,倩芸排名垫底。

而另一方面,极度感观冲击,最大化吸引观众的视觉系舞台,又无法完全平衡音乐性与视觉效果。

点评环节戴佩妮指出余梓桾和张子薇的整段表现太“闷”,俩人解释是刻意在塑造一种离愁别绪,老师们这才恍然大悟。

为什么会有这样理解上的延迟?

我想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三人在追求极致视觉化舞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失了音乐本身的表现力。

换句话说,当大家都在关注舞台的时候,音乐传递的情绪自然就被覆盖掉了一部分。

对比另一组表演前后的反响不难发现,不管是观众还是导师,对这一组选手肢体动作上的评价明显要更多一些。

但你很难说这两种选择谁对谁错。

随着这两年看的音乐综艺越来越多,我越发感觉这代观众鉴赏音乐的维度在不断拓宽。

引发共鸣和探讨的可能不单单是词曲、作品的文化意义,还有可能是演唱者的性格、视觉、情绪氛围……

印象里最有代表性的一个舞台,是新裤子和Cindy在《乐队的夏天》里改编的《艾瑞巴迪》。

这首歌的原版从头到尾就一句歌词,但因为Cindy的加入,新裤子为它重新写了歌词和旋律,变成了一个小镇版灰姑娘的故事。

那天的舞台上,Cindy穿着夸张闪亮的喇叭裤,扎着高耸的马尾辫,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登场、开嗓、跳舞。

实际上这场表演如果仅从专业的音乐角度来分析,并不算成功,Cindy破音了,庞宽全程只是在“扯着嗓子大声嚷嚷”。

但当Cindy唱 “我来自一座小镇的边缘,我没有一双漂亮的舞鞋”然后自信起舞的时候,你很难不想起这个靠“丑”出道的小镇姑娘身上背负过的种种质疑、谩骂。

尽管这场表演最终收获了整场倒数第三的成绩,但我始终觉得,换任何一个唱功更好的歌手,都不一定能像她这样让我记这么久。

就像如今孤注一掷高声吟唱的倩芸与潘俊舟,焚香鸣鼓极尽癫狂的三人组,他们都并非完美,但都以自己的方式给我留下了冲击。

连歌单都难彼此认同的人们,已经很难再去认真聆听听同一首歌。

公众有了更多选择,市场有了更多内容,一首歌引起大众共鸣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这是目前整个华语乐坛的困境。

怎么样让一首歌尽可能的成为公约数?

此刻再回看节目初期选手放出的大话——中国的流行音乐会由年轻人一代来改变,或许可以看作是一面狂妄但不失可爱的flag。

无论是唱自己的歌、坚持以音乐撬动一切的潘俊舟、倩芸;还是以绚丽舞台夺人眼球的余梓桾、张子薇和莫宰羊,他们年轻而生猛,不问结果如何,都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冲破困境。

让人想要感叹,年轻真好,有用不完的力气可以去探索新的路。

人们不防乐观一些,虽然你未必喜欢这两版新的《爱江山更爱美人》,但在年轻人探索的过程里,或许真能找到新的方法,让更多人注意到同一首歌。


  2010年1月5日,内地最权威的音乐排行榜《中国歌曲排行榜》组委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包括09年度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最佳专辑、最佳创作歌手在内的15组单项奖及四个季度金曲提名名单。在已公布的提名名单中,选秀出身的艺人高达26位,占据了半壁,尤其以台湾的星光帮和内地的超女、快男、快女为代表。与此同时,作为绝大多数歌手内地唱片的总发行代理商星外星唱片日前公布的2009年度销量排行榜单内地榜中前10名均为选秀出身的艺人。其中,内地选秀行业的老大哥湖南卫视旗下天娱传媒艺人占了7席,占据另外两席的和黄雅莉也是从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的选秀中走出来的。

  回顾2009年的华语唱片市场,这是华语流行乐坛专辑的高发年,据不完全统计,华语唱片市场2009年至少发行200张全新唱片,不仅成为近五、六年十来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甚至在高发片率时段,还曾创下了平均三天两张新专辑的成绩。随着数字音乐的不断发展和被人们接受,传统的实体CD业日渐萎缩的销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能否定依旧努力的音乐人和歌手们,在整个2009年我们还是看到了华语乐坛的闪光点,比如老将的复出带来的认真与感动,比如新生代的努力与诚恳。

  老将复出风光难续 选秀艺人成市场主力军

  由李宗盛、罗大佑、周华健和张震岳组成的“纵贯线”乐团年初发行的EP专辑《北上列车》,可以说是2009年老歌手回归的标志性唱片,但“纵贯线”这支乐团所引起的轰动,也并非仅仅只是由专辑创造,而主要是由巡演来完成。除了“纵贯线”之外,周蕙、任贤齐、、谭咏麟、 孟庭苇、等这些久违歌坛或久未发片的歌手,也都选择了在2009年复出。尽管这些老将们的复出作品成为了09年华语唱片业的一大亮点,但在销售市场里,并没能够撑起一片天空。

  总结09年的华语乐坛,选秀歌手依然是市场上较为强大的主力军。这一年,、周笔畅、、黄雅莉、、至上励合、王啸坤、张芸京、、、林宥嘉、曾轶可、俞灏明等选秀歌手中人气最旺的艺人,都与不同的唱片公司合作发行了各自的新专辑。内地最权威的音乐排行榜《中国歌曲排行榜》组委会日前公布的包括09年度最受欢迎男女歌手、最佳专辑、最佳创作歌手在内的15组单项奖及四个季度金曲提名名单中,选秀出身的艺人高达26位,占据了半壁江山,尤其以台湾的星光帮和内地的超女、快男、快女为代表。组委会同时还表示《中国歌曲排行榜》全年52期榜单全部由全国专业DJ评审团和听众共同评选,此提名名单将成为歌坛年度总结的权威依据,提名就是荣誉。作为绝大多数歌手内地唱片的总发行代理商,中国五大唱片发行商之一的星外星唱片日前公布的2009年度销量排行榜单内地榜中,前10名均为选秀出身的艺人。作为内地选秀行业老大哥,湖南卫视全资控股的天娱传媒旗下艺人占了7席,而占据另外两席的周笔畅和黄雅莉也是通过湖南卫视和天娱传媒的选秀走出来的。

  内地选秀歌手风头正劲的时候,从台湾超级星光大道节目走出来的杨宗纬、林宥嘉、萧敬腾,同样也是带着很强的气势,向天王、天后挑战,他们的专辑无论从宣传到包装,再到专辑的内容,无不具有天王歌手们的待遇级别。据统计,台湾地区每周歌手专辑销售动态的G-Music玫瑰大众唱片销售排行榜上,杨宗纬、林宥嘉还有萧敬腾三人在今年分别拿下销量榜冠军的周数是10周、2周以及7周,累计在一起就是19周,也就是说,在1年的52周时间里,有接近半年的时间,销售冠军都被选秀歌手所占据,可见杨林萧三人的吸金能力之强大。

  数字唱片成未来趋势 创作型歌手很吃香

  2009唱片业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09年3月,成都日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华语唱片业09年新一轮大洗牌悄然开始》引起了业界各方人士的强烈关注,文中指出“买一张CD放进唱机欣赏的习惯遭到全球性的抛弃,在数字音乐全面挤兑有形唱片生存领地的同时,唱片收益也急剧缩水,再难成为流行音乐产业的主要支柱。”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08年全球唱片业信息报告》显示:华语流行音乐的传统CD唱片销售额从2003年的1.6亿美元跌至2007年的3770万美元,缩水超过75%。据《2008互联网音乐调查报告》统计,50%的受访中国消费者已不购买或极少购买CD,而改用电脑、MP3、MP4、手机来消费音乐,这种“数字传播”渐渐拖垮了传统的唱片卖场。美国《企业家》杂志评出“未来10年最易消亡的行业”,唱片店不幸名列榜首;08年8月3日,有着百年历史的百代唱片选择放弃中国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数字专辑已成未来唱片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内,2005年,天娱传媒艺人李宇春与太合麦田合作,率先试水数字音乐发行,与各大网站联合数字发行了首支单曲《冬天快乐》。2009年的数字音乐专辑市场,以中国移动为主导,谢霆锋、张亚东、莫文蔚、李宇春都发行了数字专辑,而赵薇也在新专辑正式发行之前,首先通过数字平台发行了她的《我们都是大导演》,……越来越多的音乐公司和创作者已纷纷选择用数字音乐的方式来发行专辑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A8音乐公司主席兼CEO刘晓松认为,“渠道的多元化让音乐消费更趋个性化,小众市场开始出现,市场更加细分,原创也更繁荣。”而实际上,2009年华语乐坛中,越来越多的原创型小众歌手开始走向大众,陈绮贞北京演唱会场场爆满,红遍台湾的卢广仲出道两年时间,便在第20届台湾金曲奖中夺得最佳新人奖以及最佳作曲人奖,湖南卫视09年快乐女声中19岁的新人曾轶可,凭借绝佳的创作实力脱颖而出,签约天娱传媒后不到2个月便迅速发行了个人全创作专辑《Forever Road》。数字音乐时代,创作型歌手更容易走向市场,因为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音乐制作上的成本,像曾轶可这样09年推出原创作品而走红的歌手内地还有王铮亮、许嵩等。

  一年发行数十张唱片 天娱领跑内地唱片业

  因选秀节目超女、快男而风声鹊起的内地娱乐航母天娱传媒在09年迎来了新任掌门人龙丹妮,这位叱咤中国电视圈的风云人物加盟天娱后制定了全新的发展定位,唱片制作依然是新天娱的核心业务之一,不过在策略上有了更加完善的调整。撑起09年华语唱片半壁江山的选秀艺人中,天娱旗下超女快男首当其冲,几年前,也许谁也不会想到天娱传媒会在这么短时间赢得内地唱片业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09年快乐女声赛事,依靠湖南卫视强大平台的天娱将华语唱片业的大腕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内地唱片的发展,天娱传媒俨然已在扮演着内地唱片业新一任领跑者的角色。

  09年天娱传媒艺人发行的唱片、音像制品数10张,这其中包括李宇春“Why Me演唱会DVD”、快女合辑《cover girls》、红星闪闪合辑、《一起来看流星雨》电视原声带、张杰《穿越三部曲》、曾轶可《forever road》、至上励合《齐天大盛》、俞灏明《拥抱》等。天娱传媒还首开内地先河,以全新开放策略打造手中的艺人资源,与业内其他唱片公司合作,整合最优秀的资源,打造出更高水准的音乐作品,此举势必会更大的推动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09年天娱艺人李宇春继续与太合麦田合作推出了同名专辑《李宇春》、阿穆隆与种子音乐合作的推出了专辑《木头人》,与韩国公司合作制作了俞灏明专辑《拥抱》、至上励合专辑《齐天大盛》,而前阵时间新鲜出炉的快女郁可唯也与滚石唱片风光签约,双方合作的新专辑也将于2010年开春闪耀上市。

  众所周知,不论是内地还是台湾,对于大多数选秀出身的歌手而言,摆脱选秀时期的影子都是他们非常想做的事。因此,唯有不断努力推出新的作品和尝试新的领域,才能够在这个新陈代谢旺盛的娱乐圈生存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语乐坛悲哀周杰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