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依然活得不幸福。这是为什么?

(1)不知幸福为何物;(2)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因为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人类追求幸福,首先要知道何为幸福。所谓幸福究竟是一种客观实体?抑是一种主观的?幸福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假如不了解幸福的实质,却努力地去追求幸福,岂非太盲目了?

1、幸福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

通常人们以财富、地位、美满的婚姻、长寿、、美貌、事业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假如是的话:

(1)幸福应该比较容易得到;

(2)人类一旦得到某种“幸福实体”(如财富、地位等),就意味着得到幸福了,而事实不然;

(3)有财富、地位的人多得很,他们未必过的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并非某种客观的固定实体。

一般人总是喜欢执著拥有某种条件为幸福,其实世间的幸福是相对的:

(1)人类的愿望不同,对幸福的要求也往往因人而异。或以有钱为幸福、或以有地位为幸福、或以长寿为幸福、或以健康为幸福,或以成家为幸福、或以独身为幸福、或以居住在的闹市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静的乡村为幸福。因为人们的观念不同,对幸福的境界要求也不一样。

(2)幸福从比较中产生: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处境不好,过去的美好生活,会有幸福感;现在处境好,回想过去的遭遇,就会觉得现在很幸福。幸福也会从和他人的比较中产生。比如想想自己舒适的生活条件,再看看他人的贫穷,就会感到,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

(3)幸福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鞋穿在脚上,舒服与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3、幸福由众多的幸福因素构成

当我们偏爱某种东西(财富、地位等)时,以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得到幸福。其实,财富、地位等任何一种实体,它本身都不是幸福的实质,只是引发人生幸福的某一种因缘。幸福人生由众多的因素构成,中国古代有五福之说: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等,做为幸福人生而言,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4、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幸福是物质的?抑是精神的?有人以为物质条件优越就能活得幸福,这是把幸福看成是物质的;有人以为只要精神愉快就幸福,这是把幸福看成是精神的。其实,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1)凡人心随境转,舒适的环境是产生幸福的基础,如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谐等,这说明幸福需要物质的基础。

(2)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心情不好,即使贵为皇帝,拥有天下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依然活得痛苦不堪。

世间由顺境和逆境组成。通常人们以健康为,疾病为不幸;成功为幸运,失败为不幸;富有为幸运,贫穷为不幸……生活在顺境中的人,大家都觉得他很幸运,很幸福;相反,有些人时运不佳,遇到逆境,人们就会认为那是不幸,是痛苦。

然而社会或个人总是存在顺境和逆境,有顺境必然有逆境,这是普遍的现象,人类应该正确的认识它。

1、平等而客观的看待幸福与不幸

顺境与逆境既然是构成社会人生的两个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

(1)我们应该正视顺境与逆境的客观存在。就如白天和黑夜、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一样。

(2)在顺境、逆境面前,不应该生起爱嗔之心。

2、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

世间的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赖的,谁也离不开谁。有些人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只要顺境,不要逆境。可是假如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经历逆境,就无法认识到顺境的可贵,就像长期享有顺境的人,很难生起幸福感。因此,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就如疾病使健康变得快乐,贫穷使富有变得幸福。

3、幸福与不幸相互转换

幸运与不幸不是绝对的,会相互转换。

(1)幸运会转为不幸,比如手握大权是幸运的,但以权谋私,干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却造成不幸的结局;但有父母溺爱的子女是幸运的,但在父母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小孩,走上社会难以独立却是不幸的;(励志名言  .cn)生在富有之家是幸运的,但过去许多纨绔子弟,不知珍惜财富,吃喝嫖睹,养成浑身都是恶习却是不幸的。

(2)不幸会转为幸运,如逆境使人奋发向上,将来对社会能大有作为。顺境使人陶醉,忘乎所以;逆境使人清醒,能引起对自身的反思,使人们对人生的认识更有深度。另外因祸得福,塞翁失马,都说明了幸运与不幸会相互转换。

4、不幸中的幸福,幸福中的不幸

人因为偏爱于某一点,才觉得自己幸运或不幸。喜欢当官的人,一旦获得官位,就会觉得幸运;假如没有机会当官,那就是不幸了。成家的人,谈上合适的对象,觉得幸运;找不到理想的对象,就觉得不幸。其实

(1)幸运中包含着不幸。比如财富多,担心黑社会绑架;社会地位高,行动不;事业做得大,闲功夫就没有了。

(2)不幸中包含着幸运,比如没有地位、名誉,就不会被地位、名誉所累;没有事业,就不会被事业所累;没有家庭,就不会被家庭所累。

三、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

人类在无明的驱使下,盲目地追求幸福,结果得不到幸福,反而引来无尽的痛苦。要想得到幸福,就得有合理的方法。

建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消除不幸福的因素。

(1)错误的认识,颠倒的观念:如不信因果,胡作非为;或不了无常,执著等。

(2)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去面对世间的一切;或执著自己拥有的一切为我,如执身为我、执名为我、执财富为我等。

(3)贪嗔痴:假如让这些烦恼支配自己的人生,就会害已害人。

(4)不善的行为:种不善因,招感苦果。这些都是造成人生不幸福的因素。假如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应该努力地消除它。

有漏的世间,必然会存在种种不幸。可是有时面对同样的环境,人们痛苦的程度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1)世间的不幸,因为你在意了,才会对你构成;假如你不在乎,天大的不幸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2)摆脱个人的情绪,正确认清人生的现实,观诸法空、无所得,就能坦然的面对人生的不幸。

幸运与不幸,都有它的因缘因果。幸福人生的获得:

(1)不种不幸之因,就是摆脱各种造成人生不幸的因缘。

(2)广种幸福之因。多行善事,如修十善等,开发生命中幸福快乐的源泉,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幸福。

现在的都市人,大多觉得活的很累,原因是什么呢?社会太复杂了,生活太复杂了,心理太复杂了。身体的疲惫,睡上一觉就能解决,如果思想太复杂了,想睡都睡不着。

人类的痛苦有身苦与心苦,身体有痛苦的人只是少数,而心理上存在痛苦的人是普遍的。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生活,使人活得很累;而复杂的思想,会滋生种种烦恼、妄想。相反生活简单、思想单纯,使人轻松、自在。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是幸福的;相反他自己不觉得幸福,你能说他幸福吗?获得幸福感,知足是一种廉价的方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生不起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幸福人生的建立,首先要正确地认识什么是幸福;其次要探讨幸运与不幸的因缘因果,一方面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另一方面努力培植幸福人生的因缘,只有这样才能究竟获得幸福人生的结果。

刚刚传来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业。

然而经济学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到达8000美元之后,人们“幸福感”就不会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正比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的财富越来越多,但是幸福感却没有提升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咱们再怎么赚钱,哪怕你暴富一场,你的幸福感都不会明显增加。

2021年,是中国的一大分水岭,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各种暴富手段都已消失,唯有兢兢业业的工作。

以前咱们向往的幸福在那些暴富的传说里,今后的幸福只会在平常的日子中。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不放下手里挣钱的工作,来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

物质越丰富,人的智商就会越蜕化;科技越发达,人的精神就会越空虚;营养越丰富,人的生理功能就会越衰弱;放眼世界,如今很多人正在异化成一种奇怪的生物,没有理想,没有自我,没有情感,如同一只只行尸走肉,成为只会赚钱的机器。

而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机器却会越来越发达,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逐渐取代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

因此,人类如果还在物质的道路上狂奔,不知道回头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就会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毁灭。

在之前那个物质困乏的年代,我们的幸福感和我们占有的物质成正比,所以我们不断给自己增添各种看的见的物质,为家里添置冰箱,购买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开回来一辆车……

而现在是一个万物俱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于是单纯增加物质很难再增加我们的幸福感。相反,我们越来越觉的那些物质都是累赘,即带不走又总是过时和贬值。

在接下来的时代里,人的自由度越来越高,活动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大,于是我们不再追求眼前占有多少物质,而是追求我随时可以享用多少资源,我们的追求从“应有尽有”切换到了“随时取用”。

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于是我们开始干净利落地砍掉那些不必要的东西,开始寻找那些有趣的东西。

生活和生命本质,都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当我们懂得放手的时候,我们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为了把这个问题阐述透彻,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人在两性生活中为什么会感觉特别“爽”?体验为什么会那么美妙?

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当然这些回答多种多样,包括生理反射,神经反应,各种化学反应等等……

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我可以告诉你,真正的原因就是一个字:空。

因为你在两性生活中,尤其是高潮的那一刻,你的大脑是“”的。

大家现在思考一下我说的这句话,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

一个空字,美妙无比,让你体验到巅峰般的快感。这就是“色即是空”的真正内涵。

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真正能让大脑“放空”的时候,就能体验人间最美妙的快感。

放空,两个字看似容易,实际上很难很难。

不信,此刻你来尝试一下让大脑放空……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残忍的事实:当你想让自己大脑放空的时候,你已经无法放空了,因为你已经发出了指令,你在强迫你的大脑清空,但是此刻你的大脑一定是充满了各种杂念,包括你对自己大脑的强迫。

世界上只有极少人能让自己大脑放空,是那种有修为的人,比如道家和佛家的那些真正有修行的人士,都可以通过打坐和冥想来把自己放空。

比如《道德经》里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当我们身体抵达一种虚极的状态,就能洞察到万物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发展逻辑,以及各种真相,这就是让自己大脑只会放空的状态,此刻身体的愉悦只是一种副产品。

比如《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意思是:人们的欲望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空字,人们的感受、想法、行为、见识等等,也都是如此。

很多人以为那些修行人士,比如出家人体验不了人间的很多”快感“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让自己放空,体验那种极致美妙的感觉,而且不是短暂的,可以延时很久。

可惜世间的绝大多数人,也就是我们这些俗人,只能通过三种方式才能让自己大脑放空,从而获得身体上短暂的快感。

是哪三种呢?我们刚才讲的性只是其中一种,另外两种分别是赌博和吸毒。

赌博为什么会上瘾?因为当一个人可以一下子赢很多钱财的时候,那种不劳而获的感觉,也可以瞬间让一个人的大脑放空,这就是一种愉悦的刺激,从而带来短暂的快乐。

吸毒为什么会上瘾?因为里面毒品释放的刺激,比性高潮还要刺激几倍乃至十几倍,也可以瞬间让一个人的大脑放空,这种刺激怎么能戒掉?

以上三种方式,也就是俗称的“黄、赌、毒”,都是犯法的!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乐,要冒着坐牢的危险,何苦呢?

各位,如今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在未来,如果一个人不懂的修心,一定会越来越迷茫,精神痛苦会越来越多,苦海无边。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