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巴西世界杯阿根廷夺冠视频队上台领奖背景音乐,感谢

07:33:30 2014世界杯阿根廷vs波黑,2018阿根廷队惊险晋级16强,让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阿根廷晋级之路

北京时间6月16日6时(巴西当地时间15日19时),2014年世界杯F组首轮一场比赛在马拉卡纳球场展开角逐,阿根廷队对阵波黑队。开场仅128秒,阿根廷队就取得领先,波黑队科拉西纳茨自摆乌龙,梅西左路任意球传中,罗霍小禁区前头球攻门偏出,但皮球打在科拉西纳茨腿上偏转入右下角,1-0,这也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快的乌龙球。下半场伊瓜因助攻梅西扩大比分,第65分钟,梅西中前场带球突破,同伊瓜因踢墙配合后在禁区边缘左脚劲射,皮球打中左侧立柱内侧入网,2-0。这是梅西在世界杯决赛圈的第2粒入球,上次进球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对阵塞黑队。第84分钟,伊比舍维奇扳回一城。最终,阿根廷2-1力克波黑,小组赛取得开门红。

北京时间6月22日0时,世界杯F组次轮第1场在贝洛奥里藏特米内罗球场展开较量,阿根廷1比0绝杀伊朗。上半场,阿圭罗射门被扑出,梅西任意球险助攻加雷得分。下半场,古尚内贾德的头球和单刀、德贾加的头槌都险些破门,德贾加禁区内倒地未获点球。补时第1分钟,拉维齐右路回敲,梅西横拨闪开防守,在门前22米处左脚弧线球旋进远角,1比0梅西世界波绝杀。

北京时间6月26日00:00(巴西当地时间25日13:00),2014世界杯F组末轮一场比赛在贝拉里奥体育场展开角逐,阿根廷3比2力克尼日利亚,梅西梅开二度,穆萨两次扳平,罗霍打入制胜球。阿根廷第3分钟取得领先,马斯切拉诺传球,迪马利亚禁区左侧的射门被恩耶亚马扑挡后击中左侧立柱弹回,梅西10码处抽射入网。尼日利亚80秒后扳平比分,巴巴通德中路突破传球,穆萨切入禁区左侧18码处面对萨巴莱塔弧线球射入远角,1-1。阿根廷半场补时扩大比分,梅西25码处任意球再射右上角,恩耶亚马这次毫无机会,只得目送皮球入网,2-1。尼日利亚第47分钟扳平比分,穆萨与埃梅尼克踢墙配合后在禁区左肋14码处推射近角入网,2-2。阿根廷第50分钟再度超出,迪马利亚25码处劲射被恩耶亚马扑出,无人防守的罗霍角球混战中小禁区内将皮球用右腿撞入大门,3-2。最终3比2的比分保持到终场,两支球队携手出线。

整体而论,阿根廷本届世界杯的表现,相当不俗,而且越来越好。

低开高走,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合作兼而有之,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对萨维利亚的表现打个满分是不过分的——无可指摘。

有朋友可能会对阿圭罗的上场表示不满,其实在我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一会细说。

“只要表扬就好了,即使有缺点也完全可以忽略”:梅西,罗梅罗,罗霍,以及淘汰赛阶段的马斯切拉诺、防守组全员。

“有没有他们完全不一样”:迪马利亚(阿根廷唯一不能承受的就是失去了他),比格利亚,德米,淘汰赛阶段的小烟枪、拉维奇、佩雷斯(进攻组)。

“可能会被批评,但整体来看非战之罪”:阿圭罗,帕拉西奥。

其实,这支阿根廷,经得起所有的赞扬。

他们只是没有夺冠而已。

战术安排,散谈下,ABC什么的并不是完全的并列关系。

a.梅西为第一战术支点,迪马利亚为第二点。

b.在32强中非常独特的进攻体系:

通过第一持球人的突破,绕过对方防守墙,改变局部防守,瞬间增加传球路线,并可制造定位球。

对比下对战瑞士和伊朗的两场比赛:

个人能力更强,但过于强调贴身肉搏,且自身失误不少,场面上看防守并不稳固。

因此很多人会抱怨阿根廷奉献把握机会的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对阿根廷人创造机会能力的赞许。

防守策略:重兵密集中路。

阿根廷人在边路脚灿莲花,不动。

阿根廷人在中场讨敌骂阵,不理。

阿根廷人单骑突进,绊马索伺候,即便是危险区域也坚决下脚。

总之,禁区中路始终囤积至少4人(阵地战时,6人)以堵塞空间,这桌麻局儿雷打不动。

这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术,因为不俗的纪律性和昂扬的斗志,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对于密集中路的防守阵形,阿根廷人的突破往往无法伤及心脏。

但对于强调拼抢的球队,以及以进攻为主的球队,阿根廷总能找到机会。

另外,除了定位球,进攻组门前抢点的能力——怎么说呢,意识不错,但身高和速度都有缺陷。

c.坐拥本届杯赛三大突破手中的两位,自然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进攻战术取得效果。

因此,阿根廷人总是可以在进攻端取得稳定的火力输出——迪马利亚伤前,每场都有进球。

反过来说,迪马利亚伤后,再也没有进过一球。

d.迪马利亚伤后,预计到梅西将被重点盯防,进攻端做出的调整:

第一,增加拉维奇、佩雷斯和小烟枪的直接连线,边路突击+前点包抄。阿圭罗和帕拉西奥的搭档,是备选,因为除了梅西的所有人都要回防这一点太伤体力,为了保证威胁的持续性,只能通过换人来解决——这是一种有勇气的选择,将换人名额交给前场而不是后场。

这也是前面所说的,阿圭罗状态再差,他也必须上场,不能指望小烟枪在承担回防任务的前提下还能有体力撑满全场。

第二,首发比格利亚,解放马斯切拉诺,增加腰部持球组织。

核心思想:没有迪马利亚分担梅西的压力,就多来几个人大家一起帮衬一下。

效果:真的很不错,唯独可惜没有进球。

防反击有缺陷,但阵地战表现一流,淘汰赛德米首发后更上一层。

对萨维利亚最赞不绝口的调整,便是对后腰和后卫线的人员调配,具体说:罗霍缺阵时的人员调动,比格利亚的首发,德米的首发。

小组赛阶段,个人眼里唯一算得上出色的后场人员,只有罗霍和罗梅罗,其他人最多中规中矩。

但到了淘汰赛,阿根廷人不断前进的第一功臣,是整个防守组:后卫线,后腰,包括承担了回防任务的每一个人。

“一流锋线,二流中场,三流防线”,仅看对伊朗那一战,还真有道理。

但是淘汰赛阶段的阿根廷,是“一流,一流,超一流”。

这也正是阿根廷教练组的伟大之处。

我总是忍不住表扬萨维利亚们。

防守端,如前所述,小组赛乏善可陈、淘汰赛无可挑剔,不再赘述。

进攻端,小组赛只需要为梅西提供最基本的支撑,但淘汰赛,临时搭建起了梅西之外的另一套体系,有板有眼有威胁,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进球。

入选人选,今后展望,都不是我擅长的,留给阿根廷达人来解。

梅西,这几天讨论的太多了。

之前在几篇谈阿根廷的文里,都提到了迪马利亚的重要性。

如今复盘来看,更是觉得可惜。

阿根廷人为迪马利亚的缺阵,复出了太多的代价:

增加攻击组的持球压力、跑动压力,增加腰位的进攻责任。

每一次”增加“,代价都是体力,而一次一次的平局,更是让体力成为了阿根廷人的阿喀琉斯之中,并最终杀死了他们。

眼看着本届杯赛最好的一条防线,在决赛110分钟,漏出了一个巨大的空位,那感觉只有辛酸。

而导致这个结果的,并不是防守端的问题,恰恰是进攻端的疲软,说死点,就是因为迪马利亚的缺阵。

“后防靠集体,前场靠球星”的大方略,因为他的受伤,临时转变,已经做到了极致——可还是遗憾。

没有他,阿根廷人再没进过一个球。

阿根廷人距离世界杯冠军,至少(不是“只是”)还差了一个迪马利亚。

从1994年世界杯到2018年世界杯,在这7届世界杯上,从巴蒂到梅西,阿根廷队最不缺的便是超级射手,其中巴蒂参加了3届世界杯,梅西参加了4届世界杯。来看下这7届世界杯上,阿根廷队阵中分别有哪些射手。

1994美国世界杯,阿根廷的四名前锋:

25岁的巴蒂:1993-94赛季意乙为佛罗伦萨打进16球,帮助球队重返意甲。

27岁的卡尼吉亚:当时效力于罗马。

28岁的梅迪纳·贝洛:当时效力于日本球队横滨水手。

28岁的巴尔博:1993-94赛季意甲为罗马打进12球。

当时阿根廷在锋线上巴蒂、卡尼吉亚、巴尔博三箭齐发,中场则有马拉多纳、雷东多、西蒙尼。在前两轮小组赛中,阿根廷取得连胜。但在马拉多纳药检呈阳性告别这届世界杯后,遭重大打击的阿根廷队之后遭遇连败,最终止步于16强,在1/8决赛2-3不敌罗马尼亚。

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巴蒂在这届打进4球,风之子卡尼吉亚进2球,巴尔博进1球。

1998法国世界杯,阿根廷的五名前锋:

23岁的克雷斯波:1997-98赛季意甲代表帕尔马进12球。

24岁的克劳迪奥·洛佩斯:1997-98赛季西甲代表瓦伦西亚进12球。

25岁的马塞洛·德尔加多:当时效力于阿根廷国内球队竞技。

29岁的巴蒂:1997-98赛季意甲代表佛罗伦萨进21球,位列意甲射手榜第四位。

32岁的巴尔博:1997-98赛季意甲代表罗马进14球。

巴蒂与“小虫”克劳迪奥·洛佩斯,是阿根廷的锋线主力,这支阿根廷最终止步于8强,在1/4决赛被荷兰队绝杀。在这届世界杯上,巴蒂打进5球,克劳迪奥·洛佩斯进1球。

2002韩日世界杯,阿根廷的四名前锋:

27岁的克雷斯波:2001-02赛季意甲代表拉齐奥进13球。

28岁的克劳迪奥·洛佩斯:2001-02赛季意甲代表拉齐奥进10球。

33岁的巴蒂:2001-02赛季意甲代表罗马进6球。

35岁的卡尼吉亚:风之子当时效力于苏格兰球队格拉斯哥流浪者。

当时已33岁的巴蒂,依然是阿根廷在锋线上的主力,三场小组赛全部首发,克雷斯波则继续担任替补。这支阿根廷最终止步于小组赛,在这届世界杯上阿根廷队一共进2球,巴蒂、克雷斯波各进1球。

2006德国世界杯,阿根廷的六名前锋:

19岁的梅西:2005-06赛季在西甲进6球。

22岁的特维斯:当时效力于巴西球队科林蒂安。

24岁的萨维奥拉:2005-06赛季西甲代表塞维利亚进9球。

24岁的帕拉西奥:当时效力于博卡青年。

31岁的克雷斯波:2005-06赛季英超代表切尔西进10球。

31岁的克鲁斯:2005-06赛季意甲代表国际米兰进15球。

在这届世界杯上,克雷斯波终于坐稳锋线主力位置。这支阿根廷最终止步于8强,在1/4决赛被德国队淘汰。在这届世界杯上,克雷斯波进3球,梅西、萨维奥拉、特维斯各进1球。

2010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的六大前锋:

22岁的伊瓜因:2009-10赛季西甲为皇马攻入27球。

22岁的阿圭罗:2009-10赛季西甲代表马竞进12球。

23岁的梅西:2009-10赛季西甲进34球,拿到西甲金靴与欧洲金靴;在2009-10赛季欧冠进8球,拿到金靴。

26岁的特维斯:2009-10赛季英超代表曼城进23球。

31岁的米利托:2009-10赛季为国际米兰进30球,其中意甲22球,欧冠6球,意大利杯2球,帮助国际米兰成就三冠王,其中在欧冠决赛攻入2球。

36岁的帕勒莫:当时效力博卡青年。

梅西、伊瓜因、特维斯是这届世界杯阿根廷在进攻端的主力,这支阿根廷最终止步于8强,在1/4决赛遭德国队4-0横扫。在这届世界杯上,伊瓜因进4球,特维斯进2球,帕勒莫进1球;梅西、阿圭罗、米利托都没收获进球。

2014巴西世界杯,阿根廷五大前锋:

26岁的伊瓜因:2013-14赛季意甲代表那不勒斯进17球。

26岁的阿圭罗:2013-14赛季英超为曼城进17球。

27岁的梅西:2013-14赛季在西甲进28球。

29岁的拉维奇:2013-14赛季在法甲为巴黎圣日耳曼进9球。

32岁的帕拉西奥:2013-14赛季意甲为国际米兰进17球。

阿根廷队最终在决赛0-1不敌德国队,格策在加时赛打进全场唯一进球。梅西在这届世界杯上打进4球,伊瓜因进1球。

2018俄罗斯世界杯,阿根廷四名前锋:

24岁的迪巴拉:2017-18赛季意甲代表尤文进22球。

30岁的阿圭罗:2017-18赛季英超为曼城进21球。

30岁的伊瓜因:2017-18赛季意甲代表尤文进16球。

31岁的梅西:在2017-18赛季西甲进34球。

阿根廷最终止步于16强,在1/8决赛3-4不敌法国队。在这届世界杯上,阿圭罗进2球,梅西进1球。

喜欢文章,记得订阅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根廷夺冠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