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质数只有两个因数的和为100的数有哪些?是怎么算的?有什么方法吗?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

附:两位数除法几点说明:笔算除法计算法则是四则笔算中最难的一种,两位数除法竖式又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在试商的几点规律要加以说明。

在教学有规律性的计算法则时,一般先让学生进行演算,在观察、分析演算结果,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的规律,从而抽象出结论。


通过计算,观察就可以发现:

由此可得出;两位数除多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而前三位与除数的和大于或等于除数的10倍时,可以一次定商为9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加减法速算你莫愁,拿到算式看清楚,

接近整百凑整数,如下处理无谬误。

加法不足减补数,超余零头加在后。

减法不足加补数,超余零头减在后。

读书方法很容易,首先四位一分级。

要从最高位读起,几千几百几十几。

级的单位读亿万,末尾有零都不读

(级末尾0不读,整个数末尾0不读)

中间夹零读一个,汉字表达没参和。

3、上级末尾下级首位都有0

小数加减计算题,以点对准好对齐。

算法如同算整数,算毕把点往下移。

小数乘小数,法则同整数。

定积小数位,因数共同凑。

十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的小数点一划,(去掉小数点)

被除数的小数点搬家,向右搬家搬几位,

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它。

一位质数2357

两位1379前加1

437前有971

346后加71

2578后添93

附:质数歌诀建立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需要记忆,其中100以内的质数在分数的通分、约分和比的化简中经常用到。如何帮助学生记熟25个质数,根据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识记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

所谓理解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我的归纳过程是这样的。

1、提问什么叫做质数(素数)?什么叫做合数?区别的依据是什么?

2、回答以后说明100以内的数(包括100)是一百个连续的自然数,那些都是质数。

出示1——100的数:

按质数与合数的定义,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应删去。剩余的99个自然数,有74个合数与25个质数。

2的倍数是偶数(即双数)好认,这样一下子认清了49个合数,删去。

剩下的16个合数中,3的倍数921273339636993999个数很容易认出来。51578187这四个数要一点技巧才能认出它们,即它们两位数的和(是369)能被3整除。

现在只剩下了3个合数,它们是7的倍数497791。唯有91难认,它是713的倍数。

4、歌诀的建立:通过筛选剩下的25个质数,横看前两行,一位质数2357,两位i379十位是1;再竖看两位质数:43(即43),7前有9(即97),71(即71);346后加71(即373147416761);2578后添93(即2923595379738983)。通过复习质数、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依据约数的个数、整除的特征,编成歌诀,加深记忆,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分数乘法易学懂,分子分母分别乘。

算式意义要搞清,上下能约更轻松。

分数除法方法妙,原来除号变乘号。

除数子母打颠倒,进行计算离不了。

约分、约分,相乘约净,省时省力。

从上往下,从左到右,弄清数据,一数不漏。

遇到小数,去点为整,位数不够,用“零”来补。

分数比化简,互质数两端。

观察记五点:1和所有数;

相邻两个数;两质必互质。

大数是质数,两数定互质。

小数是质数,大数不倍数。(是小数的)

叙述形式有三种,读法意义和名称。

解题方法要记清,缩句化简一步算。

标点词语把句断,分层布列莫迟延。

列式方法有两种,可用算式和方程。

1、多多少,少多少,都是大减小。]

2、已知条件说比多,比前用加比后减。

3、已知条件说比少,比前用减比后加。

2、倍在已知条件里,求是前用乘,求是后用除。

(三)求比几倍多(少)几的数

根据倍数分乘数,根据多少分加减。

算除先加减,算乘后加减。

单位“1“藏得巧,根据分率把你找。

“其中“的前站得好,”是、占、比“后坐得妙;

“问答式“能找到,补充说明要搞好。

百分数常遇到,不带“率“字有礼貌。

找出一对好朋友,然后确定乘除号。

抓住含有不带单位名称的分数的“关键句“、“关键词”,进行剖析,这样就解决了不少学生对于分数应用题苦于不知“从何下手”进行分析数量关系。因此,使学生学会迅速找“关键句”、“关键词语”进行剖析数量关系,不仅能有利于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规律,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先“找”后“析”是六年级学生普遍的学习规律,切记引导学生认真有序地进行分析。

正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中间,

前后归一分开列,然后等号来连接。

反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前面,]

“如果”分开归总列,再用等号来连接。

顺口溜用用题思路举例: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四册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种应用题,是大小两数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个差。已知差与两数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这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所以“比……多“与“比……少“两种应用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的逆推题,题目结构相同。已知条件得”多几“与”少几“应用题,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已。学生解这类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见”多 就用加法算,见“少”就用减法算,凭个别字眼判定算法。我的教学思路是:1、分析数量关系,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2、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使应用题的“事”转化为“理”,又由“理”转化为“式”直观地表达出来,然后找出规律。

光明小学种树,种了300棵柳树,种的杨树比柳树多70棵,种杨树多少棵?

谁与谁比?(杨树与柳树比)

二、计算的关系式:柳树棵数+杨树比柳树多的棵数=杨树的棵数

四、如果把第一个条件改为问题,问题改为条件,应该怎样算。

五、然后得出关键句:已知条件说比多(要求数在比前)比前用加,(要求数在比后)比后减。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了。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一看)
除到哪位商那位, (二商三乘减)除数是两位的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
除到哪位商那位,记熟口诀定好位。
试商方法要灵活,不够商“1”“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四比五余)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括号括号抢第一,
最后才算加减法,谁在前面先算谁。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八、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十一、计量单位间的换算

十二、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需要输出100以内的质数,而且根据质数的定义必须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可以先获取2到100的自然数
  • 得到符合范围的自然数之后,可以定义一个函数去判断每个自然数是不是质数(至于怎么去判断先不去管),如果是质数,那么把这个自然数输出出来就可以了
  • 再来考虑如何定义一个函数来判断自然数是否是质数:根据质数的定义,如果自然数不能被除了1和它自身外的所有其他自然数整除,那么可以判断它就是质数。
  • 而这里我们也并不需要判断那么多自然数,以自然数5为例,只要判断5不能被1到5之间的自然数整除就可以了,也就是只要判断5不能被2,3,4整除,它就是质数,因为大于5的自然数肯定是不可以的

除了2以外的其他质数一定是奇数(偶数会被2整除),那么在获取自然数的时候就可以从3开始,以步长为2来获取,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循环次数,然后对2单独处理即可


  • 除了2以外的其他质数一定是奇数(偶数会被2整除),那么只要从这些奇数当中去掉不是质数的奇数,剩下的奇数就都是质数了
  • 第一个奇数3是质数,可以保留,而3后面每第3个奇数一定能被3整除,所以一定不是质数
  • 5后面每第5个奇数一定能被5整除,所以一定不是质数
  • 7后面每第7个奇数一定能被7整除,所以一定不是质数
  • 而9因为在第一步会被判断为不是质数,所以不考虑,从11继续,11后面每第11个奇数一定能被11整除
  • 最终排除之后,剩下的就都是质数了

孪生质数:相差为2的质数对


所属网站分类: 技术文章 >


第1篇:四年级小数的*质同步练习题

第2篇:四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1、3.28在自然数()和()之间,它近似于()。

2、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0.01。

3、7.976精确到百分位是(),精确到十分位是(),精确到个位是()。

4、把73.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的左边,这个数是(),精确到个位是()。

5、4.0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8.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7、将0.7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9、把3.48扩大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边移动()位。

10、在○里填上、或=。

二、数学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6.3和6.30的大小相等,计算单位相同。()

5、小于6,大于5的小数只有9个。()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第3篇:分数的基本*质同步练习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分数的基本*质专项练习题:5000平方米=()公顷3吨500千克=()吨

2.一个分数约分后,分数的大小()。

3.一个分数的分母是15,约分后是,这个分数原来是()。

4.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约成最简分数是()。

6.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7.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8,这个最简分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8.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的最简分数是,原来的分数是()。

9.分母是10的最简分数的和是()。

10.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是不是()。

1.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2.分数和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分子和分母都是偶数,这个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4.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5.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6.明明做数学题时,做对15题,做错3题,错题占总题量的。()

1.下面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

2.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分数

第4篇: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质练习题总结

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商不变。()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缩小3倍,商不变。()

6。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扩大6倍,商不变。()

(1)70扩大()倍是4900。

(2)2500缩小100倍是()。

(3)35扩大100倍是()。

(4)3500缩小100倍是()。

三、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得数。

第5篇: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步练习题

2.有100g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

(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g。

3.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将食盐与水按1∶10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4.含溶质ag,溶剂bg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6.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化*的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7.向质量分数为20%的*氧化*溶液中加入3g固体*氧化*和

第6篇: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同步练习题

1.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合数,还有1。(√×)

2.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约数的数一定是合数。(√×)

3.合数有约数,质数没有约数。(√×)

4.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合数。(√×)

5.除了2和5这两个数以外,个位上是0、2、4、6、8、5的数都是合数。(√×)

6.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1.28的约数有(、、、、、),这些数中,质数有(、),合数有(、、),奇数有(、),偶数有(、、、)。(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写)

2.把下面各数分别填在指定的括号。(按数学出现的先后顺序填写)

(1)质数(、、、、、)。

(2)合数(、、、、、)。

3.在自然数中,()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在偶数中()是质数。

4.在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的数是(),()既是一位数奇数又是合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5.用三个一位质数组成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数是()。

6.10~20之间的质数有(、、、、、、、),其中(、、)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后,仍是一个质数。(从小到大顺序填写)

7.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1.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质数。(√×)

2.在自然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边长是质数的正方形,

第7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同步练习题目

1、3.28在自然数()和()之间,它近似于()。

2、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0.01。

3、7.976精确到百分位是(),精确到十分位是(),精确到个位是()。

4、把73.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的左边,这个数是(),精确到个位是()。

5、4.0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6、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8.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7、将0.7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9、把3.48扩大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边移动()位。

10、在○里填上“>”、“<”或“=”。

二、数学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6.3和6.30的大小相等,计算单位相同。()

5、小于6,大于5的小数只有9个。()

三、精挑细选。(将正确*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第8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1.粮店运来30袋大米和40袋面粉,一共2500千克,大米每袋50千克。每袋面粉多少千克?

2.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60千米,比一列火车每小时飞行的6倍还多2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2千米,*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上海开往武汉,*船每小时行24千米,经过6小时*船超过乙船3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8筐苹果比8筐梨重40千克,已知一筐梨重20千克,一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6.修一条长1960米的路,先是每天修80米,修了8天以后为了尽快完成,以后打算每天修120米,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

7.一头牛重850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比这头牛的5倍还多500千克。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8.小兰和小芳同时从环形跑道上的一点向相反方向走去,小兰每分钟走65米,小芳每分钟走75米,经过3分钟相遇,这个环形跑道全长是多少米?

9.植树节同学们植了12行杨树和8行杉树,一共是300棵,杉树每行有15棵,杨树每行有多少棵?

10.服装厂要生产6500套西服,已经生产了15天,平均每天生产200套。余下的每天多生产50套,还有多少天才能完成

第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同步练习题

一、脱式计算(前3小道进行简便计算):

1、计算23个15的和时,列式,

计算17的19倍时,列式。

2、415×18的积是()位数,最高位在()位上。

3、70×80的积的末尾有()个0,900×40的积的末尾有()个0,

4、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积是()。

最大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积是()。

第10篇:小学四年级数下册学同步练习题

用字母表示下列运算定律。

如图所示,用字母表示出来。

(1)计算大正方形周长的公式:

(2)计算乙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3)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小时。

1.2时行驶()千米。

2.t时行驶()千米。

下列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第n个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数只有两个因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