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视频在国外影响外网粉丝数不降反升

  李子柒是谁?  李子柒突然火了  今早一篇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的央视评论  又上微博热搜  冲上第二名  截至今天下午4点前,这篇热评的阅读量超过1800万,评论1.7万条。  在央视这篇热评里,把李子柒比作余光中  诗人余光中把自己炽热的思乡爱国之情写成“乡愁四韵”,将“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组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给我一瓢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用近乎白描的写实,写出乡愁的滋味、乡愁的烧痛、乡愁的等待、乡土的芬芳。李子柒虽年纪轻轻,又何尝不是这样?做菜、酿酒、造纸、纳布鞋、做汉妆、编篮子、砌炉灶、盖凉亭,哪一个不是不加修饰的写实?对家乡的爱,对文化的爱,都在一帧一帧的画面里。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视频里的女孩就是李子柒,她所有的视频都是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展开。  在稻田里抛秧,竹林里挖笋,荷塘里挖藕采莲,在森林里捡毛栗子打核桃,在田地里收获大豆、紫薯和花生……  在漫天风雪中吃着火锅,镜头时不时瞥见远处云遮雾绕的山峰……  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丝数是735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  735万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美国影响力最大媒体之一,可能也是全球影响力最大媒体之一的CNN,在youtube上也只有792万粉丝。  而且李子柒的几乎每一个视频,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  你可能会不屑一顾,觉得这只不过是因为中国人多,在外网关注李子柒的应该大多都是中国人。  还真不是,点开李子柒的粉丝去看看,会发现全世界各地什么地方的人都有。比如七个月前李子柒用纯中文写了一条动态:  底下的最高赞评论有伊朗的,有美国的,有俄罗斯的,有菲律宾的,有巴西的...  虽然一直到五个月前,才有中国网友把这段翻译成了中文,但在此之前,那些看不懂中文的外国粉丝,依然不吝于在评论里表达他们对李子柒的喜爱。  她新发的视频,就是没有英文字幕,上面的中文字外国人看不懂,李子柒说的四川话,外国人就更听不懂了:  但底下老外,就是一边看不懂一边看,一边求翻译一边看:  这个人说:她是我最喜欢的Youtube博主,她是一个大厨、艺术家、园艺家,我希望他们能加上英文字幕,我太想知道她在说什么了。  这个人说:难以相信,我最喜欢的youtube频道,竟然是一个我完全听不懂语言的频道。  这些人还纷纷说这简直就是童话世界,简直就是伊甸园:  看到结尾她和她奶奶一起大笑,我看哭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央视热评里写道:她做出了家乡的味道,做出了爱的味道。因此,我说李子柒就是“料理鼠王”。  电影《美食总动员》最打动人的一个镜头就是,尖酸刻薄的评论家在吃到小老鼠给他做的普罗旺斯蔬菜时,手上的勺子掉到了地上,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镜头一转,是小时候的某一天,他玩得满头大汗,肚子饿得咕咕叫地回到家,妈妈温柔地摸他的头,端给他一盘食物,对他说,饿了吧,吃吧。那就是普罗旺斯蔬菜,妈妈的味道。  我们每个人都吃过很多好吃的东西,但任何一种美味的食物都无法替代的,就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李子柒的短视频就拍出家乡的味道,酿酱油、蒸窝头、晒粉条、吊柿饼,每个镜头都那么细致、亲切。  李子柒是谁  出生于1990年的李子柒,6岁时父亲去世,她便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在绵阳农村,李子柒打小就和爷爷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饭,庄稼成熟时,便下地干活。  后来外出打工,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如果不是奶奶病重,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她也许就是千千万万普通打工仔、打工妹的其中一个。  但回到乡下后,为了网店的流量,自导自演的古风美食视频意外地火了。  视频中的她看起来无所不能,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可以牵着牛耕地,也可以在田野间收获。她4月会酿枇杷酒,5月又能酿出樱桃酒,7月做出七巧饼,8月做出苏式鲜肉月饼。  李子柒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有些视频一拍要拍8个月,中间许多技能是她后来学的,比如她为了拍“活字印刷”,专门花了小半年时间去学,最后才拍出木活字的视频。  她的视频让人觉得很真实,她很多干农活的把式,一看就不是演的;她的手远看很细腻,拉近了看很粗糙。  她切白菜就真的切白菜,种黄豆就真的用锄头翻地,做竹子床就真的用锯子锯竹子,剁羊肉就真的拿起刀大开大合地开始剁肉。  在一期李子柒坐高铁去采长白山蜂蜜的视频下面,很多外国人自发给其他人介绍,这是中国的高速铁路,很厉害的。李子柒的视频让无数外国人,对这样的中国生活心生向往:  在李子柒的笔墨纸砚视频下,外国人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她正在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中国。”  可是在网红经济的时代  争鸣总是不断存在  近期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讨论  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不真实,拔高了现实生活;也有人认为乡土社会代表不了中国全貌,会带来误解;还有人质疑其包装炒作的成分,担当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  有人觉得,李子柒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迎合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负面文化输出。  为什么李子柒国内外境遇迥异?  纵观微博上的讨论,大家对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争议主要在她的视频内容是不是真实反映了中国当下的农村生活。  农村生活难道一定与刻板印象中一样?  李子柒的视频生产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转型。无论是宏观层面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江苏新农村的“五朵金花”,精致、诗意的乡村已经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中国的农村除了“社会摇”和“土味喊麦”的生猛鲜活,也可以是一人一桌,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田园诗意。  知著网一篇文章分析认为,对于从未接触过中国乡村的外国人来说,和《卧虎藏龙》中的飞仙侠士一样,李子柒所拍摄的内容更像是对于陌生国度的展现。对于其创作背景及环境陌生的外国人,反而更能将注意力集中于视频的内容。  他们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触动了他们心底里的热爱。这种热爱是相通的,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完全没有翻译却依旧不影响这些视频火遍全球。  而当外国人热捧的现象传回国内时,被压上“文化输出”任务重担的李子柒则会受到更严苛的审视目光,观众不得不去思考李子柒是否能够展现良好的中国文化,而当观众开始思考和审视的时候,其视频中最宝贵的氛围与精神气质,则被狠狠地遗忘了。  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  李子柒已经用粉丝和流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究竟是不是要抢占“文化输出”的名头,目前来看,更多是公众讨论中赋予的意涵。那些试图让一个视频博主来承担“文化输出”重任的声音,听起来不仅有点苛责,也不现实。中华文化是一条澎湃向前的大河,不同的河段都有着丰富内涵和不同面向,既有五千年文明累积出的肥沃土壤,也有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变化。把这样一个博大精深而复杂多样的中国故事讲好,并不容易,需要尊重传播规律、用符合现代人接受的方式进行。  就像鸟叔不能囊括韩国文化,超人不能展现美国全貌一样。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个个“李子柒”这样的事物不断在外国人心中构建起的中国形象,每一个“李子柒”不需要很宏大,只要能够反映一个小的中国特色,就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共同将多元的中国推向世界。

10月25日,一则关于李子柒起诉自己的合伙人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这也让李子柒和合伙人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我们知道但凡将矛盾公开化的,都是说明双方在私下已经没有达成解决方案的可能,一方或者双方要利用网络为自己争取/维护更多利益获得公众支持。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0月25日,四川李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和刘同明告上法庭,而刘同明就是李子柒的合伙人,而原告“四川李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李子柒持股49%的公司,另外51%的股份是由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也就是说子公司将母公司告上法庭,双方之间的股权关系如下图(备注:李佳佳即IP李子柒创始人的实名),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创始人是刘同明,成立于2013年,2016年杭州微念和李子柒进行合作,前者负责运营,后者负责内容创作和发布,其实 这也是常规的MCN和自媒体的合作模式。但是问题就出现在双方的合作公司的股权结构设计上,这点,杭州微念的回应声明也直接表达了,李子柒和合伙人之间的矛盾的核心其实是股权设计不合理,而股权的本质是利益分配,本文就从股权的角度对李子柒事件进行深度分析。2015年还是短视频发展的早期,李子柒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但是真正让李子柒获得广泛广泛关注的是2016年,时年,新浪微博推出扶持内容原创者计划,李子柒成为受益者之一,11月拍摄发布的《兰州牛肉面》全网播放量超过5000万,点赞超过60万,从这个时候起李子柒就成为了真正的网红。李子柒火了,自然寻求合作的人纷至沓来,而刘同明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后达成合作的,两人并且共同成立“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事情到这一步都没有问题,但是到成立公司的时候两者开始出现第一个问题。2017年7月,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李佳佳(李子柒)持股49%,刘同明(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李子柒这个IP可以说是美食领域的第一IP,也是所有衍生的相关产业的核心基础,而李佳佳是创始人以及持续的内容创作和输出者,是这个产业的最核心的人物和资产,但是持股却只要49%,并不占有控股权,这为双方的矛盾埋下了第一个雷。在股权设计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定理,那就是成立公司的时候一定要让掌握最核心资产的人掌握控股权,否则日后一定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矛盾爆发,其他的人如果掌握控股权,那么掌握核心资产的人必然日后不满,这会导致双方闹掰!没有核心资产,那么公司的业务也无法运营下去。而同样的,如果掌握核心资产的人掌握控股权,日后如果发展思路不同,那么掌握核心资产的人必然失去了主动权,因为在公司你并不掌控股权,日后双方一定会有矛盾。李子柒很多美食文化,但是不懂股权设计,更不懂资本运作,在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成立时失去控股权,这让她在日后和合伙人反目买下了第一个雷。人性是很难经得起考验的,当当网的夫妻反目,真功夫的家人反目,这都是血脉最亲的人,更别说其他关系的合伙人了,共患难易,共享福难!有时候不好翻脸, 也许只是利益不够大,现在李子柒在抖音的粉丝有5500万(薇娅1800万,李佳琦4500万),在抖音排名第七位,排名第一的是人民日报,第二名是央视新闻,在明星中只有刘德华和陈赫超过李子柒。而抖音是中国最大的短视频网站。而李子柒在外网短视频的影响力恐怕也是华人第一,2021年2月2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发文宣布,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其创下的“YouTube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是李子柒商业版图的基础,粉丝就是一切,就可以商业化、资本化,李子柒获得了多轮投资,根据公开报道,已经获得了五轮融资,其中2018年5月份的第三轮(B轮)就获得了8000万融资,而2019年8月以及2021年7月又获得两轮融资,今年7月份这轮融资中更是获得了字节跳动的投资。B轮融资就获得8000万 ,后续两轮的融资肯定是上亿的融资规模,而估值应该在十亿以上,资本参与投资是为了获得资本收益,然后退出,那么被投资的公司是奔着上市去的,所以未来这家公司肯定是要走上市路径进入资本市场的,那个时候的估值起码是数十亿的,甚至是百亿级别的。面对未来可能数十亿级别的利益,在一开始成立公司就存在股权设计缺陷的情况下,今天矛盾的爆发就成为了必然。上文讲了李子柒IP一旦上市后,那么可能市值是数十亿甚至是百亿级别的,如此巨大的利益必然导致双方的较劲,李子柒对于商业运作和资本运作并不在行,或者说是不如合伙人刘同明的,这点我们从涉及到双方在资本和商业运作上的动作就可以知道。在合伙成立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时候,杭州微念就先“赢”了一手,获得了公司51%的掌控权,那个时候是2017年7月,对于李子柒来说对这个股权分配方式也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当时的她认为最重要的资产是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而这些账号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根据抖音账号“李子柒”的兴趣认证是“美食自媒体 ”,这说明是个人账号,并没有在某个公司之下,所以抖音账号我们可以认为是掌握在李子柒个人名下的,这点我们也从杭州微念的回应中得到了证实。而微博账号的认证是“李子柒品牌创始人”,注册时间是2012年,这说明也是一个个人账号,也是在李子柒的控制之下的。再来说李子柒在电商网站的店铺,在京东的店铺“李子柒旗舰店”是杭州微念所有的,所在地区也是杭州,开店日期是在2020年6月,这说明是刘同明控制的。而在天猫的“李子柒旗舰店”中的企业资质中也是杭州微念品牌管理公司所有。这就是说明,网上的自媒体账号都是比较早成立,是李子柒个人注册所有(国外的就不知道了),而网上的电商销售渠道是杭州微念所有和掌控的。上文中其实已经出现了第二个问题,懂商业的人应该已经看出来了,为什么刘同明和李佳佳共同成立的合伙公司并没有成为电商销售渠道的所有者,反而是杭州微念是李子柒电商店铺的所有者?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我们俩合伙成立公司,相关的业务应该是在共同成立的公司之下进行运作,你现在撇开了共同公司,反而以单方所有和控制的公司控制相关销售渠道,这难道没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吗?我们知道李子柒这个IP的商业价值载体具体在几个方面:最基础的是自媒体账号,这个目前是李子柒所有和控制;第二是负责相关产业化业务的公司,也就是双方共同成立的公司,按理来说已经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那么相关产业化业务就应该以这家公司作为载体去运作,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这是属于合伙人刘同明所有和掌控的;并且将相关融资都放在了刘同明单方所有和控制的杭州微念里面;第三就是IP相关商标,按理来说,这个商标应该是属于李佳佳个人 ,或者最起码也应该是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过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多有波折,从实际结果来看,李子柒这个IP注册了众多商标,当然最重要的是食品类的,2018年5月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以李子柒三个字申请了29类商标-食品,2019年2月注册下来,不过有意思的是2020年7月杭州微念却以“李子柒”三个字申请了29类商标-食品。但是有意思的是什么?是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目前明显的李子柒商标是杭州微念转让过来的,经过更深入的调查,2018年5月以“李子柒”申请“29类—食品”商标的其实是杭州微念,也就是说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并非是“李子柒”商标最初的申请人,最后之所以属于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是因为转让过,是杭州微念转让过来的,合伙人的“乾坤大挪移”失败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最开始是杭州微念想把李子柒这个商标注册下来,但是最后因为某种原因转让给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了。而转让申请的时间是2021年3月19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最终的结果就是杭州微念在2018年申请了李子柒商标,然后在2021年3月转让给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李子柒这个商标算是回到了李子柒手上,尽管李佳佳也只持有49%的股份。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矛盾是很深刻的,刘同明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要“甩开”李佳佳,2017年7月双方成立合作公司 ,刘同明就占据了51%的股份,然后在2017年和2018年以杭州微念申请了大量的李子柒商标 ,意图将李子柒这个商标变成自己的;在运营李子柒相关商品变现的时候也是以杭州微念进行;在引进资本融资的时候也是在杭州微念层面。但是杭州微念在股权上和李佳佳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一旦上市,那么和李佳佳也没有任何关系,甚至连李子柒这个品牌都可能被人据为己有,这是双方的矛盾聚焦点,也是无法调和的利益之争。或许刘同明有想过甚至计划过让李子柒在杭州微念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但是这个计划没有被李佳佳认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刘同明的行为是有点过分了,以李子柒为IP基础进行业务合作的双方共同成立公司,这个公司原本是应该承担后续所有业务运作以及接受资本以及商标等品牌资产的,但是刘同明有意无意在撇开创始人李佳佳。双方的矛盾很难调和,倒不是利益不可调和,而是理念不一致,信任难以再建立了,字节跳动以及退出对杭州微念的投资,其他的资本也许也会有如此想法。李子柒是无法复制的,是稀缺资产,但是杭州微念这样的运营公司、MCN公司、经纪公司是很多的,资本选择杭州微念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有李子柒,要不然2013年成立的杭州微念怎么直到和李子柒合作才获得投资。网红经济是新经济 ,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而且是能够变现的影响力,一个人很难将事业做大,股权是用来融资、融人、融智的,创业/合作要先小人后君子,如果一开始很君子,对利益划分一概不谈,只是埋头干活,那么事业做大了,也就是矛盾爆发的时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子柒视频在国外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