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像陈龙代言了初步这个牌子的相机相机,没听过这个,靠谱吗?


2020-03-04 21:55:10
2点赞
2收藏
1评论
大家好,我是保爷。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大小保险公司之争。保险公司名不见经传,它的产品靠谱吗?这其实就是“买保险是选择大公司产品还是小公司产品”的问题。01在生活中,很多人初次接触商业保险其实是买私家车后的车险。车险大家可能听过一条不成文的原则:最好选择大保险公司的产品,比如人保、太平洋、平安这三家。原因是因为大多时候车子出险后,需要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员到达事故现场鉴定。大保险公司的网点分布密集、人员多,理赔服务做的比小公司好。但这条原则并不适用于人身保险。首先,人身保险例如重疾险的理赔,是不需要保险公司相关人员到现场来的。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投保、售后服务、理赔都可以通过上网在线申请办理,非常方便,保险公司传统线下网点的作用越来越弱。比如我们买了百万医疗险,如果住院治疗,无论大小公司都是可以快速报销的,出险后的理赔效率并没有差。02那既然理赔效率方面没问题,小公司万一破产卷钱跑路了咋办?这点也不要担心,要知道保险公司成立的门槛极高。我们所说的“小”公司仅仅是名气还没起来的原因,并不是保险公司真的“小”。第一,保险公司的主要股东必须实力非常雄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且净资产不低于两亿元。另外,对注册资本也有硬要求,注册实缴货币资本最低两亿起。所以通常意义上的小公司是不可能拿到保险公司牌照的。那么为什么一些“小”保险公司名气不如“大”保险公司呢?因为这些保险公司真的只是在做保险。举个例子,“大公司”平安旗下除了保险业务,甚至还有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等。而这些“大”保险公司无论曝光度还是媒体资源都是远超正常保险公司的,因此才被消费者熟知。所以一些不知名的“小”保险公司不是名气不行,而是这些保险公司很难被没接触过保险的人群所熟知。在这种背景下,有些朋友觉得一些保险公司是“小公司”也就可以理解了。第二,除了成立门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要求也极高,偿付能力就是指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赔付的能力。保险公司必须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偿付能力充足率一旦低于100%,就会被银保监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中国,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的保险公司必定会被责令增加资本金。然后通过限制业务范围,或办理再保险等等,抓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高于150%为止。这是保证保险公司不会因重大风险事故的赔付而陷入经营危机。最后,就算保险公司想破产跑路,也不是想破产就能破产的。保险公司破产解散的条件非常严格,必须经银保监会批准同意。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不能按照股东的主观意愿解散。除非是因为公司的发展需要分立、合并或者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必须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即使保险公司不幸破产解散,保险法中仍有一项保险业务转让制度来保护投保人的权益:当有保险公司被撤销或破产时,其持有的人寿保单和人寿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接受转让的公司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破产解散了,消费者购买的人寿保单也只是换了公司服务而已,权益不会受到影响。所以,保爷一直告诉大家:保险本质上是一份【长期合同】,合同内容受到国家监管。挑选保险产品时,不用在意公司知名度,优先比较合同中的具体保障内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优质高性价比产品最重要。保险公司大小向来是大家比较顾虑的问题,很多朋友因为不了解,投保时入了坑。很多“大公司”往往会利用品牌优势,推出价格虚高或者捆绑销售的产品,性价比超级低。写在最后保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太严重,十买九坑!保爷强烈建议大家买保险前先看看懂保爷的评测文章并咨询保爷,能帮你省钱50%避坑100%。如果对保险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保爷。相信保爷一定能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你花最少钱买对保险不掉坑。
最近保险业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保险公司危机重重,有媒体实地探访其北京总部,员工仅剩20多人,前台接待都没有。这家名叫中法人寿的公司官网披露,因持续亏损,三年来向控股股东借款20次,共计近2.2亿元:● 2019年借款2次,共计2000万元。● 2018年借款9次,共计6910万元。● 2017年借款9次,共计13084万元。这不免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这家保险公司会倒闭吗?我们的保单会受影响吗?这种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靠谱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猫妹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说一说“小”保险公司的那些事儿。01“小”保险公司会不会倒闭?很多粉丝担心没听过的保险公司会倒闭。一些代理人会回答说保险公司不会倒闭,这有点扯。保险公司同样会倒闭,但概率极低。保险牌照发放门槛高是一个原因,光是净资产就要求至少2个亿,目前保险公司的实缴资本大都是几十个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牌照,哪那么容易破产。另一个原因是保险业务是金融业真正的长期资金来源。银行存款能存几年?基金又能买几年?而保单很多时候一签就是几十年甚至终身。保险牌照可以进行长期的投资,只要不触发赔付条件,资金一直在保险公司,这么肥的一块肉,多少资本大佬排队等着接盘呢。● 像出了康惠保这样爆款产品的百年人寿就是如此,由于万达要清理资产端,地产大佬绿城立马美滋滋地捡了漏。● 还有老牌寿险公司新光海航,股东离心,增资困难,5家地产企业组团接盘,还花大力气从新华保险挖了寿险老将万峰,好一幅重整旧山河的气势。● 即使没有人愿意出资,还有银保监会兜底。银保监会设立了一个叫做保险保障基金的东西,目前拥有资产一千二百亿人民币,只要保险公司有问题了,它就会出手管管。比如大名鼎鼎的安邦保险就因违规,被银保监会接管了,保险保障基金注资608.04亿元,目前经营稳定,买了安邦的产品的,未来也都可以按照保单上面的详细条款来履约。国内的保险公司,从最初的2家,发展到目前的160多家,还没有出现过一起破产案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保险公司倒了,我们的保单怎么办?这个也不用担心,保险法有规定,如果一家保险公司撤销、破产了,它所有的保单,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如果没有公司愿意接收,银保监会可以强行指定一家公司来接收。02“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好不好?很多时候便宜没好货,买保险或许不适用。猫妹始终觉得买保险买的是一份代表我们未来权益的合同。产品好不好,看合同条款就知道了,而不是简单的看价格,比公司大小。比如某知名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三种高发的轻症(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不典型心肌梗塞和轻微脑中风)都不包含。反而是康惠保,还有芯爱重疾险这样出自所谓的“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都包含,而保费却便宜了50%。详细的介绍可以看这两篇《拿命换钱没命花,一人倒下全家天塌?送给996人群的保障“五件套”》、《本年度最值得买的消费型重疾险出炉了》。再比如猫妹介绍过的两款百万医疗险: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和尊享e生2019版,一个来自大品牌平安,另一个来自互联网保险品牌众安,但显然尊享e生的条款更优秀,价格也更美,具体的测评可以看这篇《连续13次升级,救命保险到底选谁?》。当然,大保险公司也不一定就是店大欺客。比如腾讯微保的长期医疗险,由泰康承保,一次性可以保障6年,保费还固定不变,再加上泰康的医疗背景很强大,在就医绿通、住院押金垫付等服务方面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详细的测评可以戳这里《一单保6年还不涨价,这款百万医疗太秀了!》。03“小”保险公司理赔麻烦吗?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会不会拖拖拉拉不给办呢?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也是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保险法》第二十三条:申请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后,需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达成协议后10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保险公司必须在30天内给出结果,确认理赔后10天内把钱给到位。猫妹还找到了北京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北京寿险公司理赔时效的数据。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既有我们熟悉的中国人寿、泰康这样的大保险公司,也有我们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而大部分公司的理赔时效都在1-2天,可以说是效率都很高了。而且有些“小”保险公司因为成立时间短,反而在信息化改造上更灵活,可以在线理赔,方便快捷。所以你们看,保险公司只有相对的大小,即使是我们没听过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再加上保险行业监管机制相当严,我们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猫妹想说的是,大保险公司靠谱,小保险公司也不一定不靠谱。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产品本身,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的条款才更可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步这个牌子的相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