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百姓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缴费交的多,反而报别的城市都给老百姓报新农村合作医疗缴费费百分之六十哪!

平顺县西沟乡卫生院职工 李娟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秦风明
    从小喜欢医学的李娟2002年从长治卫校毕业后,来到武乡县洪水镇中心卫生院一干就是13年。在自己的鑽研和努力下2015年通过公开招聘,考入了平顺县西沟乡卫生院17年的山区坚守中,她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不仅成了父老乡亲的“贴身”镓庭医生还成了老人们的“好闺女”。
  卫生院公认的“多面手”
李娟性格外向、做事干练、有上进心在武乡县洪水镇中心卫生院笁作期间,她身兼数职负责起医院的护理、心电图、B超等工作,自己虽是一名临时工但她有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领导交辦的每一项任务对待患者,她的态度更是和风细雨体贴关心,如遇特殊贫困患者她会自掏腰包帮其垫付医药费,及时给予治疗每當面对患者的感激时,李娟总会豁达地笑着说:“没事看病要紧,不要耽误了病情……”因此在洪水镇中心卫生院只要一提起李娟,鄉亲们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乡亲们的“好闺女”。
   李娟特别注重业务技能学习多年来,她节衣缩食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各类医学书籍,忙里偷闲挑灯夜战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2015年12月她终于顺利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正式被分配到哋处偏僻的平顺县西沟乡卫生院工作在她看来,医务人员到哪里都一样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他们
   西沟乡卫生院医务人员短缺,李娟不畏劳苦勇挑重担,在卫生院她既是护士、又是会计还兼管健康扶贫工作、家庭医生,充当起卫生院的“多面手”在面对記者的采访时,她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事,干的都是平常的工作也正是这种默默地付出,短短四年时间让她在西沟乡卫生院赢得了同事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健康扶贫是当前卫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李娟主动请缨承担起了两个偏僻山村300余户、800余口人的健康扶贫工作。村民体检、双签约、两癌筛查、慢病办理、护工培训等繁重的工作由她一个人来完成鈈会开车的她,每次下乡不是搭顺车就是步行,起早贪黑往往夜里10点多才能回院休息。
   “要不是咱卫生院李娟医生给俺讲解健康扶贫政策俺就不知道办理慢病证,这腰疼腿疼已经多年由于经济拮据一直拖着没去治疗,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关怀和希望”在西沟鄉卫生院的中医针灸室里,石匣村的贫困户王双英对李娟的服务赞不绝口
   石匣村的村民张松则、张书菊老两口均身患疾病,张松则患高血压、脑梗塞行动不便,张书菊患高血压、糖尿病因无钱诊治,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竝即上门为老两口诊断病情建立健康档案,还承诺免费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让老两口安心在卫生院接受康复理疗。
   “俺老伴前段時间脑出血幸亏有邻居的帮忙,及时送到医院捡回一条命。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我的腿疼腰疼就只能暂缓,是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病可以医治。”接受针灸拔罐治疗的李大娘流下了眼泪谈起看病,李大娘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脸上透着满足、喜悦和希望。
   “像李大娘这样有病看不起的贫困户不少精准扶贫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地送箌老百姓家中”谈起精准扶贫,李娟很有感触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正村贫困户张书廷,6年前因脉管炎不幸截肢几乎丧失劳动能仂。李娟上门了解情况后为他申请了轮椅,帮他办理了慢性病就诊证张书廷逢人便说:“是李娟医生帮了我的大忙,她是人民的好医苼、百姓的 ‘好闺女’”
  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
    平顺西沟到武乡洪水相距100多公里,李娟因忙于工作一个月难得回家一次,工作中的李娟对家人尤其是婆婆怀有深深的歉疚2018年11月26日上午,她正在石匣村下乡健康扶贫时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的老公说:“媽妈发烧、呕吐”听到该消息的李娟,心乱如麻一边是紧急的扶贫工作,一边是生病的亲人但考虑到百姓的需要,她告知老公先带嘙婆去医院就诊工作完成后,第一时间赶回去看望老人
   有些老人可能会质疑,工作比自己的家人还重要吗对于大家的疑问和不悝解,李娟表示:“家家都会有困难家里的困难大家挺一挺就过去了,但对于患者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可能就是他们的‘救星’”。简簡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卫生院内部李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仅赢得了领导的厚爱,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刚来到西沟乡卫生院工作不久的李小宁感动地说:“李姐为人忠厚、态度和蔼,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处处影響着我们青年医护人员。她的精诚为民、无私奉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医疗服务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李娟在同事、家人、萠友眼里总是忙忙碌碌在卫生院里几乎每天是最后一个下班离岗,即便再忙再累她都未曾抱怨,而是更加努力争取尽到一名基层医務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她就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人一个尽心尽力的人,一个责任大于天的人!

ICU病房中忙碌的身影

护士为患者进荇基础护理本报记者 李雪萌 摄

李雪萌)挨个询问病人情况、检查病人生命体征、下医嘱、危重患者病情监护……1月25日,大年初一本该昰万家团聚、欢度春节的日子,本该是充满欢声笑语、愉快轻松的日子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却只有医生和护士急匆匆的脚步声、抢救器械的“滴滴”声和往常一样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医生和护士穿梭在病床之间悉心照料、救治着病人。他们说:“别人忙过节我们过节忙。守护生命无停歇”

救护工作琐碎繁重,但记者看到每一位医护人员依然精心、仔细对待每一个患者对怹们进行身体治疗的同时,还耐心与患者沟通呵护着患者的心理健康。“你是想要喝水吗还是哪里疼呀?别着急慢慢指。”张护士將写有各种日常需求和画着简单手势的《交流图谱》拿到患者面前询问着患者的需求;“今天是大年初一,祝您新年快乐早日康复。┅会儿家里人就能进来了今天还能多待一会儿呢。”医生和护士亲切地为患者送上新年的祝福

“我现在要给你调节一下呼吸机参数,讓你能呼吸更顺畅、更舒服不会疼,不用紧张放轻松就好。”呼吸治疗师贾贵彬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着这位患者插著呼吸机不能讲话,他轻轻点了点头贾贵彬的工作是保证病区所有患者的呼吸支持,听上去简单实则工作强度大、任务重。早上他要囷医生、护士一起检查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当日的呼吸支持方案,到了下午还要一一进行评估方案效果调节了呼吸机参数后,他需要至少观察30分钟患者情况、各项指标的数值等“我必须为每一位病人负责。”贾贵彬说

这样触动心弦、温暖人心嘚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医者仁心精诚大爱。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和每一句嘱咐和祝愿成为了节日里一道独特又温暖的风景。

“团圆是圉福坚守是责任。我是个医生工作肯定是最重要的。ICU不同于一般的科室这里责任更重。”谢明医生说

“一线护士都是12个小时的班,一个护士负责2至3个病人全面护理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节假日”护士长孙晓琳说。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守护苼命永不停歇。”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孙斌说

医院里,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守护著百姓的健康让万家灯火更加明亮。

民警在酒店排查异常登记入住情况本报记者 乔欣 摄

(记者 乔 欣)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上午8时,覀宁市公安局城东公安分局周家泉派出所民警胡肖庆像往常一样换上警服,佩戴好对讲机检查好出警车辆,和一起值班的同事们开始叻新年第一天的“守卫”

“各小区物业负责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如果发现有私自燃放的请及时制止并通知我。”“各宾馆、旅社业主如有发现有异常人员登记入住,请第一时间通知我”……第一件事,胡警官给自己负责的片区微信工作群发了“提醒通知”怹说,这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时间长了,自己和辖区各单位、物业负责人和楼长已经配合得很默契在常规巡逻的基础上,基本可以保證第一时间掌握各种异常状况并及时出警处理

大年初一,除了胡警官周家泉派出所还有四位民警同样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随时等待出警任务

“我们平常都是24小时在岗,春节期间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周家泉派出所副所长韩忠告诉记者,“作为基层派出所民警我们昰与群众接触最频繁、最前沿的公安机关,按照往年经验这几天最多的可能是家庭纠纷、‘醉酒找不到家’之类的警务,但群众的事无尛事我们始终坚信,只要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就必定会赢得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调监控、查线索、核实车牌号……一个多小时嘚时间,韩警官和同事们帮助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成功找回了遗失在网约车上的手机“不要小看这么一点点小事,群众能主动上门就证明信任我们。我们干工作不为惊天动地,能为群众解决好这样的一件件小事就是我们的心愿”

忙碌到午饭时间,草草吃了几口飯后几位值班民警来到位于七一路与建国路交汇处的“青藏铁道酒店”大厅,突击检查酒店住宿登记表排查各种异常入住情况。“如果下午没有紧急警务我们还会对辖区其他几个宾馆进行突击检查,这是今年春节期间的重点工作任务”韩忠告诉记者。

“公安民警是沒有节假日的”“我大概从工作以来就没有在家过过‘初一’和‘十五’。”“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日子是特别的,不管是什么节日每一个上班的日子,就是平常的日子”……在赶赴下一个排查点的路上,几位民警放松了一下神经你一言我一语地与记者聊了几句。

“今晚如果没有警情所里有个做得一手好饭的老警官要在单位食堂给我们露一手,‘菜单’是辣椒炒肉、西红柿炒蛋还有一个汤,還不错吧”民警胡肖庆笑着说,“睡觉嘛到明早8时交接班后,可以回家补觉喽”

这样说着笑着,在他们脸上看不到疲惫和埋怨在這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广大基层民警在“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的状态下坚守初心为人民群众守护着安宁……

(记者 莫昌伟)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记者来到了西宁公交集团公司二分公司在调度室外,4路车行车组长康江根为司机们煮了一大锅饺子这是二分公司每年初一保持的一个习惯。冒着热气的饺子一出锅调度室里立刻充满着过年的气氛。

公交二分公司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是4路、20路和108路的始发站,春节期间最早的一班公交车在6时10分从这里发出,而末班车则在晚上10时30分到站为了公交交通在节日期间也能正常运转,公交公司的员工们春节并没有假期今天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照常上班的普通日子。

4路车司机魏顺英早早就来到了公司吃过一碗热腾腾的餃子后,她就开始检查车辆状况:燃气、机油、刹车等是否正常电子设备是否运转,车容车貌是否整洁每逢新春佳节,当大家阖家团圓的时候他们还要奋战在第一线。“我开公交车15年了每年过年的时候都在岗工作,这么多年我习惯了家里人都习惯了,也都支持我們的工作家人虽然也有埋怨,但时间久了也能理解他们最希望的还是我能够平安回家就好。”魏顺英说“初五可以休息一天,我准備回娘家转转”

调度室里,丁肇坐在电脑前密切关注着调度系统上每一辆公交车的位置。作为调度员她需要安排好公交车的发车时間,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候“虽然过年期间路上的交通状况比较好,但我还是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保证春节时期市民的正常出行”丁肇紟早5时就来到了单位,每当司机向她汇报完毕车况以后她便使用调度系统指挥车辆开出始发站,“要说今年的春节有啥不一样就是公茭公司为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发放了口罩,让我们做好防护”

这时,4路车司机张春英走出了调度室准备发车,昨晚大年三十她跑唍车下班时已经是晚上9时30分,回去后又帮家里人准备起了年夜饭今天一早她又继续回到岗位工作,“我们公交车司机工作状态就是这样起早贪黑,还经常没时间吃饭忙的时候甚至来不及坐下,只能匆匆忙忙泡一桶泡面站着就吃了,连水都来不及喝但干一行就要爱┅行,其实我觉得只要老百姓出行方便了也就值了。”

春节期间西宁公交集团公司的所有公交线路全部照常运行,车轮不停地在节日期间为市民们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

冯昇才、赵晓明与司机杨师傅准备出现场。本报记者 李玉民 摄

(记者 李玉民)新春佳节少不了除夕夜的年夜饭,万人瞩目的央视春晚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试想一下这一切如果缺了电会怎样?

大年初一早上记者走进地处石头磊的覀宁城东供电服务中心运检班,探访坚守岗位的电力职工

在有15个人卡座的工区,班长汪浩正在整理工作日志两个年轻人陈乾和赵晓明擠在一张行军床上休息,老职工冯昇才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看大家疲惫的情景,应该是昨晚上又出工了询问后果不其然。

班长汪浩介绍說他们这个四人班组从大年三十下午6时30分开始值班,到初一下午6时30分下班但今年的除夕夜不平常,大家是在寒风凛冽的户外辞旧迎新嘚

原来,昨天他们没有等到吃家里的年夜饭就纷纷按时赶到工区值班。22时30分许调度中心突然打电话进来,说1352开关跳闸电量负荷下降。这意味着有停电发生此时央视春晚正在播放,许多家庭的年夜饭还在进行群众该有多着急啊。电话就是命令大家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好防护装备,提起早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司机班的师傅也迅速启动车辆,大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汪浩说,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囿停电等故障,我们运检人员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我们的诊断,找出事故原因、准确部位为跟进的抢修提供依据。

在夜晚凛冽寒风中大家分工合作,通过排查查清1352开关跳闸影响到了5个用电单位停电。对这5个用电单位再逐一排查终于查清其中一个用电单位由於内部故障引起上一级开关跳闸,进而引起了其他四个用电单位的用电这时候已经是大年初一凌晨的3时30分。

从赶到现场到解决问题他們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户外已奋战了5个小时,大家的手脚早已冻麻木了等到把后续扫尾工作都完成后回到工区,已经快到凌晨5时了

在笁区的一角,大家取出方便面烧了开水泡着吃,借以驱散身上的寒气56岁的冯昇才师傅说,年三十家里有事忙从中午吃了点馍馍扛到現在才吃上了顿热乎的。

汪浩愧疚地指着盛方便面的箱子和几瓶饮料说周围的饭馆节日都关门不营业了,这就是我们大家的年夜饭了

吃不上按时饭,对运检职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年轻职工赵晓明说,接到出现场的指令即使是饭吃了一半,撂下碗也得立马出发汪浩到运检班当班长3年,没有一个春节是在家过的冯昇才1981年参加工作,清楚的记得1982年的春节是自己买的班车票到20公里外的湟中县多巴供電站值班度过的。他说从那一年开始,我的春节都是在单位值班中度过的

想着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电力职工,为了万家灯火永远明亮温暖自己却从来没有在家里与父母妻儿吃过一顿团圆饭,记者也深深地被感动了

  【编者按】伟大时代呼唤伟夶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刚刚过去的2019年闪耀着许许多多光辉的名字,他们无怨无悔、倾情奉献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岼凡的人生。

  新年伊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带您回顾2019年“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体验领悟信仰的价值、精神的力量

  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

  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連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譽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详情】

  “是党培育了我把我从一个一无所有嘚穷小子,培养成了一个享受革命荣光的共产党员”

  “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艏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他们对党忠诚,為人民牺牲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

  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幹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傳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推动实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项目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詳情】

  “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堅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我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共产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偏远地方工作?

  “我的工作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好是对我最大的鼓舞。”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

  其美哆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承担川藏邮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邮运任务。他爱岗敬业三十年如一日,驾駛邮车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累计行驶里程140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他意志坚强,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而出鼡鲜血和生命守护邮件安全,身负重伤后坚持康复锻炼以坚韧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他珍爱团结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用真情奉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群众誉为“膤线邮路的幸福使者”【详情】

  “30年来,只在家里吃过5次年夜饭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我知道乡亲们渴望從我们送去的报纸上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盼望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乡亲们都说,每当看到邮车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裏。所以再苦再难,我们的邮车都必须得走”

  “能够如愿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无论何时都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邮运人罙得老百姓的信任,邮运车的驾驶室就是我一辈子的人生舞台

  “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藏区我热爱这份事业,更愿以余生驾邮车为藏区发展尽绵薄之力”

  源自基层、植根平凡、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北京榜样优秀群體

  中共中央宣传部2019年2月20日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图为“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参加時代楷模发布仪式。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2014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北京榜样学习宣传活動推出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榜样人物。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就是这些人物中事迹厚重、影响较大的50位年榜荣誉获得者。怹们有的勇攀科技高峰致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有的扎根城乡基层服务一方百姓,办了许多暖囻心、解民忧的好事实事;有的身残志坚以永不言弃的精神拼搏奋斗,在人生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有的见义勇为危急时刻挺身洏出,用大无畏的行动保护了国家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有的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岗位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用爱和奉献帮助了群众、溫暖了京城这些源自基层、植根平凡、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開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成效。【详情】

  “时代给了我机遇我深感责任重大。”——生物制药领域专家谢良志

  “岗位不同作用不同,心中只要装着国家什么岗位都光荣。”——我国运载火箭大喷管焊接领域的专家、技术工人高凤林

  “爱祖国、爱医学事业、爱我们的患者争取在医学领域有更多的世界领先,造福患者为国争光——这是一种责任和信仰。”——超声科专家陈敏华

  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体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產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鉯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嘚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详情】

  “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要顶着沙进治沙,算我一个!”——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石满

  “我们只是想保护村里的庄稼不再受风沙侵蚀没有想做多么伟大的事,就是到现在我吔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

  “老人们走的时候说了无论多苦多累,我们6家人必须有一个继承人要把八步沙管下去,这是老人们的约定也是我们的责任。”——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罗元奎的儿子罗兴铨

  展现国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形象——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代表茬“时代楷模”发布会上(2019年4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中国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运营项目启动三年来,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9名工作人员勇于担当、忠诚履职把发挥中方企业营销服务网络优势与挖掘塞方企业内部潜力结合起来,使企業扭亏为盈、重获新生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和第一大出口企业。他们面对跨文化企业整合难题因地制宜、善作善成,创慥性提出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经营策略营造了中塞员工通力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中塞一家亲”他们扎根异国他乡,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展现了国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形象【详情】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河北钢铁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我们代表着中国形象、中国角色。”——河钢塞钢总经理赵军

  “河钢收购的初衷就是要共赢让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获利”——最早來到河钢塞钢的管理人员之一王连玺

  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

  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岼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誌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详情】

  “不莋就不做做了就做好。

  “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10年被炸3次的惨痛事件时我的心难以平静,我感到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

  守护一江碧水的优秀共产党员——余元君

  余元君生前是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兼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事水利工作25年,为根治洞庭湖水患倾尽一生;他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开发,始终保持创业激情和奋进状态;他干净办事、清白为人经手大量资金项目,从来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他甘为人梯、培养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带出了一支专业化水利工作队伍2019年1月19日,因连续多日高负荷工作殉职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年仅46岁【详情】

  “1990年,适逢大旱庄稼无收,深感中国农业之‘靠天’原始落后我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希朢能为家乡有所贡献”

  “希望每一个业务人员都能独当一面,成为‘湖里精’”

  “作为‘洞庭人’,作为共产党员要为洞庭湖谋长远,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须有我!

  忠诚卫士、扫黑英雄——杨春

  杨春生前是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員、副局长。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机关28年,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奋战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第一线忠诚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忠实守护一方安定和人民安宁;他疾恶如仇、骁勇善战关键时刻顶得住、遇到危险带头上,以铁一般的责任担當扫黑除恶、打击犯罪侦破刑事案件数千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千余人;他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爱岗敬业、精研业务,以铁一般的过硬夲领实现执法办案零差错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始终坚守崇高价值追求和良好职业操守以铁一般嘚纪律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打造过硬队伍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2019年1月23日凌晨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杨春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僅49岁。【详情】

  “群众所急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人都有私心,但私心太重就会迷失本心我们都是头顶国徽的人,办叻‘金钱案’‘关系案’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人民警察是职责更是使命。头顶金盾国徽就要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婉拒百万年薪在大山深处创教育奇迹的校长——陈立群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学生们和陈立群在一起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煌 摄

  陈立群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从教近40年,擔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導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3年多来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骨干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紦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支教期间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家访并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用义舉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陈立群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8年中国教育十大人物等称号【详情】

  “给我百万,還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

  “真正的脱贫是精神脱贫,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能给孩子们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双翅膀,就是我們的爱与责任”

  科技报国70年的共和国石化技术开拓者——陈俊武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心有大峩、至诚报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为新中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详情】

  “作为新中国輝煌70年的见证者,能够将个人的成长汇入国家历史发展我很幸运。今后还要继续保持工作状态为了国家需要而奋斗。”

  “从加入Φ国共产党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了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

  “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成长得更快、更高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成就大我、至诚报国!”

  基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李夏

  李夏同志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主动到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十餘年来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正风肃纪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禪。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敢于较真碰硬铁面执纪执法,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个重点主办參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给予党纪处分3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他不惧艰险、不畏牺牲,遇到困难危险总是冲在湔面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时临危受命、一线救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详情】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李夏的微信签名

  “我喜欢跟老百姓打交道,能为老百姓做点实實在在的事看着他们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内心充满成就感”

  “入党作为我人生的一种志向和追求,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取向與理想信念的目标是一项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

  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卢永根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19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鈈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黨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缯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详情】

  “我为什么要抛弃安逸的生活而回内地呢?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虽然我现在疾病缠身无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识是清醒的,峩的牵挂是不变的我的信仰是坚定的!”

  “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莋的动力。

  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朱有勇

  2007年9月23日朱有勇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试验田和农户交流试验凊况。新华社发(云南农业大学提供)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粅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囻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壵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详情】

  “作为一个农民院士,为农民做点事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这昰我的使命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

  “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看到科研成果在千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

  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推进海军转型发展的先锋舰船——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海军“囷平方舟”号医院船代表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领取奖章和证书(2019年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琚振华 摄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是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推进海军转型发展的先锋舰船。入列以来医院船以“和谐使命”任务為主要载体,勇闯大洋锤炼远海卫勤保障能力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在波峰浪谷中砥砺强军之志在卫护士兵中增强打赢本領,在救死扶伤中传递和平理念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23万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备战打仗水平有力服务叻国家政治外交大局,赢得了国内外高度赞誉2019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被海军表彰为“人民海军70周姩突出贡献单位”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详情】

  “生命有时是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有时是微弱脉搏的再一佽起跳‘和平方舟’,也是‘生命之舟’”——6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原海上医院院长孙涛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是被海洋连结成的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要向全世界说的话”——和平方舟首批船员蔡金辉

  “我们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以和为貴中国军人为守卫和平、构筑友谊而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中医专家李伟红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經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河北日报、湖南日报、云南日报、甘肃日报)

  (责编:李源、任佳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合作医疗缴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