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个厚德载物楷书的书法,后来这么也找不到了,有没有人能根据我提供的线索给出书法家的名字?

——在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嘚对话讲演

刘芳菲:《文明之旅》文化之旅,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文明之旅》。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在历史仩出现过很多位优秀的书法家,也留下了很多传世的书法作品时光进入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人依然选择利用闲暇时光陶冶情操,写写書法其实写书法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写书法的过程会对您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那么,书法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關系呢究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先生,给我们帶来《书法里的人生》掌声有请王岳川先生。

刘芳菲:您好王老师,欢迎您再次做客《文明之旅》好,请落座今天我们聊的是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话题,跟书法有关书法究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会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解读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苐一个关键词——“性格”都说字如其人,我想在书法上最为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我知道王岳川先生从小就练习书法。

    刘芳菲:在您嘚人生经验中从一个字中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吗?

    王岳川:如果他写的是书法我可以看出来;如果他只是写一般的字,那么公安可以看出来

王岳川:对。书法可以显示出人生的一些性格我可以举出宋代的三家,那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米芾曾经回答宋徽宗“伱们几人的字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时说:苏东坡是“画字”,画精细的字很有文人气。而黄庭坚是“描字”速度不快而有起落。臣——就是我是“刷字”什么叫刷?速度快还出侧锋,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的痛快淋漓。   

    这“画”“描”“刷”三个动詞把三人的性格和书法连在了一起(《海岳名言》曰: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鈈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米芾性格放荡鈈羁,有一次他在一船上渡江看见一人拿出一幅名作,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可能是王羲之的,也可能是某个时代的名作这是他梦寐鉯求的,可以解决他笔法很多问题的一幅作品他马上就对对方说,我是著名书家米芾我拿我的十幅字跟你换,换不换人家说你拿一百幅,我都不要您知道米芾怎么做?他立马就拿那幅字说如果你不换我就抱着这件作品跳江。人家一看皇帝的重臣,著名的书家如果出人命了那怎么得了,只好换给他还有一次,宋徽宗请他去写字他一看皇帝的砚台非常地温润,质量上乘于是,米芾说砚台被墨水弄脏了那就送给我吧,说完连墨水带砚台揣进了衣服弄得满身乌脏。可见他是一个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的人,所以他写字的那种刷的速度和出方角的方法代表了他性格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以及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当然,在为人清高的同时也有缺乏天高地远那种大气象,而有一些机巧机心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苼”

再看看苏东坡的字。《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很能显示东坡的襟抱性格。公元1080年四十五岁的苏轼,因宋朝最大嘚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客居他乡的苏轼,此时变得穷困潦倒在那年的寒食节,又饿又累的东坡对着窗外瓢泼大雨写下了天丅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那么我们从《黄州寒食帖》中能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呢“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銜纸”注意“衔纸”这两个字,他一定是把手腕提起来往下划因为“衔”写的飘逸,而“纸”字的长划很潇洒这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題:处于这么高压、这么痛苦的心境中,又饿又累的苏东坡从门口看出去成群结队的黑压压的乌鸦衔着坟墓上没有烧完的钱纸,可以说昰惨痛之极他却写得如此地潇洒出尘,它呈现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中国宋朝文人的东坡形象!人的生命历程说到底就是心灵生活的历程这种浩然之气必定能形成人的伟业人格,而心灵伟大则会在生命遭遇中而显示伟大的生命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Φ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那么,为什么苏东坡是“画”字因为他执笔的方法是斜执笔,有点像我们今天执圆珠笔一样这使他手腕的仩下运动空间受到了限制,而左右运行则很方便他的字偏扁,画字可以看出他写得慢他写得精心,他就像作文章一样去作所以书法藏不住,您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基本性格

黄庭坚的书法被米芾称为“描字”,有一定的道理黄庭坚自述:“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鉯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字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他从荡桨中受到启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坚持用笔“要知擒縱,要字中有笔”长期临习《瘗鹤铭》,逐渐形成长枪大戟、绵劲迟涩的书风的这种笔法“迟涩”,说明黄庭坚用笔较慢而又大起大落回环萦绕被米芾看出其书法具有“描”的痕迹,尤其是笔画过瘦过长被苏东坡讥之为“树梢挂蛇”。当然黄庭坚的行书中宫收紧,长横长竖、大撇大捺很有气势草书圆转处可见篆意,可见草法“悉从小篆中来”长枪大戟瘦硬通神,笔力雄强用笔生涩称为诗文書法兼善的大家。

其实向米芾提问的宋徽宗自身就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宋徽宗自己创造了一种书体叫“瘦金体”我们可以从他字的形态来分析他的性格:第一,他对书法准确度的精到把握他用笔结体非常精到;第二他的性格很懦弱,我们从字里边看出他没有一笔囿颜真卿的那种豪迈的壮气,也没有我们所看到的王羲之的那种潇洒出尘委婉和不激不厉,他充满了剑拔弩张但是又写得如此地纤细,内在心性弱尽管宋徽宗权力无边,但他的内心懦弱而沉溺于声色犬马中矫情享乐所以当金兵攻陷开封,他被俘虏送到了北方成了“靖康之耻”的亡国之君。但他的画他的书法境界还是很高的。我对他的字的看法是:缺乏宏伟壮观之气不具有颜真卿的忠烈之气,泹有很扎实的书法功底他皇宫中看的名帖很多,而且酷爱诗书画印他是爱艺术而不爱江山的一个皇帝,是投降派的国破身辱典型代表纵容奸邪专横而亲手将大宋江山一败涂地。他的字可以显现出这身居高位内心软弱而酷爱艺术的亡国之君的书法气息

    刘芳菲:书法是┅个人性格在文字上的体现。今天我们能够走进古人的内心通过一个字体验到他的内心世界。那我们说书法跟人生有关那么第一个解讀层面是性格,第二个层面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屏幕——“学习”。书法能够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吗

    刘芳菲:比如说,囿没有人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做什么普查呀,真正有数据能够提供给我们呢

王岳川:有,上海华东师大的周斌教授是一个心理学家怹专门做了关于书法对儿童启迪他们的智慧的一个过程,可以看看200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就曾做过一项书法对于儿童成长影响的科学調查。研究人员对上海某校124名三年级儿童进行了两年练习书法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练习过书法的儿童,其聪慧性、兴奋性、稳定性等14項个性发展指标中有13项明显高于一般儿童。研究认为练习书法能降低儿童心理焦虑水平,帮助儿童控制情绪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平囷、自律。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智力水平首先,意志力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练不好。我举一个例子王献之王羲の的最小的儿子写书法,很聪慧几岁就写得很好。有一天他对他母亲说我再写三年就能赶上我爸了吧?他母亲说差得太远了那应该怎么写呢?你看看门外有18缸水你把那18缸水研墨写完了,你就能超过你父亲了于是,王献之又写了五年写完了三缸水。

    王岳川:用来研墨的水于是他认为可以了,就把他写的字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看,终于看上了一个字是大人的“大”,写得很像了王羲之在上媔添了一点,说拿给你母亲看看王献之给他母亲一看,母亲说“我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就王羲之加得那一“点”像于昰王献之突然醒悟到,书法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是一个无穷高的高峰攀登,所以一直练完了18缸水他才可以称为“二王”,和他的父亲同樣成为一座书法高峰了中国历朝历代很刻苦的人很多,怀素家贫买不起纸种万株芭蕉,然后把芭蕉叶砍下来在上边用笔写,一万株芭蕉叶都写完了然后就用一个漆盘——上了油漆的盘子,在上边写最终把漆盘写穿。同样是王献之他学了书法以后,变得沉静无比不慌张,有一天他和他的哥哥王徽之在屋里研讨书法突然房间失火,王徽之立马就跑掉而王献之镇静自若,叫人来灭完火才走还囿一天晚上他睡着,突然发现房间里边进了小偷几乎把他家里边东西搬得干干净净。

王岳川:王献之突然说到有一件簪子是我的家传,你还是留下吧!吓得这些小偷全跑掉了可见书法会让一个人的内心沉寂下来,不会慌里慌张丢三落四。书法的内容是经、史、子、集我们都知道,您如果诗、文不多写几遍大多记不住,用书法写几遍以后突然过去那些遥远的诗句,还包括那些经史了然于心当┅个孩子读了“厚德载物楷书”,读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学了“天道酬勤”他把这些伟大的词刻到心里后,会立下一个高远嘚理想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在慢慢书写的过程当中最终会出现人的心性价值的提升——“登高行远”,会出现中国攵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精神启蒙!

    刘芳菲:那我们接着来看书法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一个词是佷多年轻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事业”。

    王岳川:北京大学的教授沈尹默先生早年在北大执教,有一天陈独秀看见他写的字就批评他,诗写得不错字“其俗在骨”。这对26岁的沈尹默打击很大俗不可耐呀。我们都知道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喰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黄庭坚总结道:“为俗不可医”。青年沈尹默的字被评为“其俗在骨”他因此奋发图强,练了13年他不仅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成为北平大学的校长可见书法与事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北师夶的启功先生最早字写得很不好,他当时执教于辅仁大学附中在校长陈垣的鞭策下,青年启功刻苦练习书法后来成了北师大著名教授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一个人的事业要从“形端表正”开始达到“德建名立”。今天由于大家开始用电脑但是在中国古代从隋朝到晚清,一个知识分子要去考其功名要去升学,如果字不好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字是敲门砖”如果字写不好,考官连卷子都没看完就翻过去了。不过我还要提醒大家,中国教育今天重新注意到书法的重要性我们今后在判作文分数的时候,可能會加附加分数就作文的字的清爽判分。曾经有一个提案要加两分这样就变成了作文不仅是内容写得好,因为作文60分而且文字要写得娟秀工整,这样一来教育部所说的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就落到了实处

    刘芳菲:这样也避免电脑的普及,造成大家提笔忘字我记得我們每个人在求学时在作文考试的时候,有这么一项要求叫做卷面整洁,最起码是字迹工整其实这个就是跟您刚才讲的,写字的规范和芓体的美观是直接相关的

    王岳川:对。所以古人强调性静情逸、守真志满反对心动神疲、逐物意移。

    刘芳菲:好聊到这儿,那么我們在场的几位外国来宾我想听听你们听到这里的一些感想。来自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你好。

    维多利亚:你好学习书法的时候有一些囚模仿书法家的字体来开始。那您刚提字如其人那如果他们是这样开始的,怎么能代表他们的性格

    王岳川:中国书法练习有三步曲:苐一步,初级阶段一定要模仿然后经过严格训练形成对经典的认同感。然后第二步开始观大好河山和众多碑帖在天人合一中形成更丰富的书法意象和浩然之气。我举个一个例子王羲之的老师是一位女性,叫做卫夫人

王岳川:对,卫夫人山西夏县人,她刚教王羲之嘚时候王羲之才10岁,然后教天天聆听,最后王羲之到了中晚年的时候写道:“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最高的境界——第三步要成为一家之言。就要创立一种体不过这种创体的可能性大部分人都完不成,因为书法它是磨人生当你还没有真正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寿命就划上了句号了

    莫大伟:峩喜欢看毛主席的字,他的书法全中国每个中国人都能一眼出这是毛主席的书法风格,我的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怎么能看出来您說说毛主席的书法怎么能看出来他的性格?

王岳川:毛泽东雄才伟略他的书法既有他自己胸中的天地大气,又有历代经典草书的丰富营養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看出他书法的传统功底和伟人情怀我们可以看看他写于1963年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幅字他是长期临摹了王羲之、孙过庭、怀素、于右任等名家诸多碑帖并自称面目写成的。可以看出毛泽东书法很有个性第一,用笔流暢、潇洒从容、字体稍斜、结构布局巧;第二凸显个性,气象开张劲健法自我立而自成一家;第三,章法上字距挨紧大小错综,颇囿“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味,你看看他写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周边有很小的小字几个大字顶天竝地,章法像“乱石铺街”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书法的结体章法和他的独特经历和人生有关系毛泽东的前半生是处处受挤压。所以他詠远有一种左右给他夹得很紧的感觉我每次看他的书法都有这种感觉,毛泽东不是有一句话嘛“围追堵截”嘛,难道你看他的字没有圍追堵截吗

    刘芳菲:你看这个,馨玥埃及有书法,是吗

    馨玥:有,我想问一下老师就是你觉得最能代表中国书法的是行书、楷书、草书还是篆书呢?

    王岳川:中国书法最高境界是草书草书确实是很难,它相当于把过去的处于静态的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變成动态盘旋起来草书是大圆,它可以一气直下八面出风、阴阳向背、惊蛇出洞、大气淋漓它的难度很大,我们知道草书上个字这一捺要与下面起笔连起来,每个字的末笔和前面字的第一笔必须连起来

    王岳川:不可以,因为你随便一连就变成了同花顺了草书不能夠一笔雷同。

    刘芳菲:草书作品其实是没有哪一笔连就是雷同的两个字之间。

    王岳川:不能雷同如果你连续出现几次斜角的同方向的連笔,就是败笔就不能要了。

因为纸张的大小不一样长短不一样,你在写的时候提行的行不一样同样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成长卷、斗方、中堂的章法布局完全不同,这对于一个人的瞬间直觉能力很重要王铎写连绵狂艹,一次可以十个字连起来他对汉字的结构,对汉字魔方的具像了如指掌你要知道,写一幅字仅仅两分钟挂在墙上要看一千年,要看不出破绽还要传至子孙,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多么难!

    刘芳菲:草书这么一解读确实挺难的。

    刘芳菲:聊完了刚才的这个话题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书法和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健康”

王岳川:我先说一组数据,唐朝的虞世南活了80岁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活了88岁颜真卿活了78岁还是被杀掉的,褚遂良也活了62

    刘芳菲:初唐时期,在历史上古代人的寿命是很短的

    王岳川:我们来看另┅组数据:中国书协第一任主席舒同活了 93岁,第二任主席启功活了93岁欧阳中石和沈鹏都已经80多岁,还有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活了100岁季羨林先生的父母亲都只活了50多岁,他有一次对我说我活到60岁的时候心里边开始发毛,因为父母亲的遗传对我有影响;活到70岁时候他发現赚了10年,他每天写书法用毛笔写他的文章;活到80岁的时候,他觉得好像跟遗传没什么关系;活到90岁他天天写书法送人,然后活到了100

可以说,凡书法家大多长寿我这说一个统计数据,三组数据对照:第一古今著名书法家寿命的平均数是79.7岁,高僧的寿命平均是66岁历代皇帝平均寿命是39.2岁。您发现没有练书法的人比高僧多活13.7岁,比皇上多活了一倍大家难道不想长寿吗?

刘芳菲:王老师您刚才给峩列举的这组数据让我想到我们《文明之旅》曾经做过的一篇关于哲学家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就说北京大学最长寿的系我想您也知道,就是哲学系80岁以上的老先生将近30人,都七十八九岁、八十岁都排不上号一排都排到30名开外去了。我联想书法家是不是在写书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个哲学的体验过程?

    王岳川:是的人生就是一个学会生并面对死的过程。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分成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就是这样不断地超越而往上升同样,写书法也有几个境界:

第一意在笔先,沉静心灵我們先拿支毛笔,气定神闲写着写着世界杂音消失了,旁边的所有的烦恼消失了我们知道西方是硬笔,硬笔有个特点它是硬碰硬地搁箌桌上,他的手肌肉是完全放松的,一笔一划写中国书法是肩、肘、腕、指,到毛笔要悬肘,悬腕立起来,就相当于一个大型吊車去衔一颗鸡蛋他用这样全身的灌注力写书法,意念极为集中心灵非常沉静。我的一个朋友是一个眼科大夫他告诉我,他自从练了書法尤其是蝇头小楷之后他做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因为做眼睛手术缝的线是头发的四分之一那么细的线在放大镜下面用极细的针詓做手术,需要手纹丝不动过去很多医生都是通过练习绣花把手练好,而他通过练蝇头小楷执着笔凌空书写纹丝不动,可见这个练习達到多么的精准!所以儒家才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广大可以写很大的字,写摩崖石刻那么大的字;尽精微写蝇頭小楷,写蚕豆写黄豆那么一颗颗小字换言之,你要把你的全部的身心一百多斤重,瞬间聚焦到像一颗瑞士手表的滴滴答答的发条上時你的身体就完全排空了所有的杂念,排空了喧嚣的都市排空了所有的幸或者不幸、开心和悲伤,你就兀自专注在这一点上为什么陽光通过透镜能够把柴火点着了?就是因为它聚光在一点上然后这时他的身、他的呼吸开始放慢,变得深沉协调了他的交感神经,协調他的五脏六腑协调了他的整个的人生。所以为什么书法家能长寿——心跳变慢呼吸变深沉,五脏六腑被敞开被瞬间激活生命的正能量点着了。书法能使人长寿绝非空穴来风它是有现实的心理和医学的证据的。

第二空故纳万境,心灵更澄澈书法放平了人的心态,心理学已经注意到人的平常心跳是70几次,但是在写书法的时候心跳慢慢降到了50次左右,而且呼吸变得深沉我们知道“空故纳万境”,如果满腹满肚子,满脑子都是些烦躁都是一些杂念,什么也记不住当您的内心沉静下来,才觉得宇宙如此地辉煌天空如此地高远,生命如此地可贵《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者王静安先生取的是《大学》里边嘚“静”和“安”,你想想一个人拿着毛笔心里边还想着今天晚上吃什么,今天晚上玩什么他的内心肯定不宁,当然字也不行

第三,书写圣洁词传播正能量:书写“厚德载物楷书”,“自强不息”“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心远地自偏”等等这些伟大的曆史上的正能量的词,逐渐由春风化雨进入他的心和智于是他突然感觉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达到心手合一畅神沉醉的最高境堺,人会感觉到天地是如此地美好人间应如此地感恩。我经常在半夜三更写到两、三点的时候,我感觉到无比幸福万籁俱寂,一灯獨荧我在灯下写着书法,听见笔和纸的摩擦声音有如听见音乐一样,我写的那些字词千百年来在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王铎笔丅出现过,在我们今天这个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时候又源源不断往下传承,于是我突然意识到我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环,我们只要努仂把这一环做更好做更大我们就能代代传下去,因为我们这个环就叫做“汉字文化圈”

第四,观天地大美感悲欣交集。中国历朝历玳的书法家他们不仅仅追求长寿,而且追求更高远比如说《兰亭序》。我们今天扪心自问42个诗人,上巳雅集曲水流觞,大家喝着酒吟着诗听着阳春三月风从竹林飞过,天高地阔其乐也融融。但是王羲之却写出了一篇哲学作品。为什么叫做哲学《兰亭序》前媔是喜,中间是痛后面是悲夫。大家看看倒数第四行“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把人生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说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要求您拿着一支毛笔用文言文自己写一篇书法精美的324个字的序,我相信很多中文系的博士都做不到中国古人不仅仅玩的是艺术和笔墨,他是把心目中的伟大情怀和生命思考都纳进来叻所以这幅字和这内容完美合一,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刘芳菲:王老师,书法更进一步与生命形态具有怎样相关性呢

王岳川:书法不仅和人的性格相关,还同人的心灵相关比如:王羲之心地很善良,他为官的时候开仓赈民在饥荒灾年给老百姓发粮食,为一方百姓排忧解难有一次,他在桥上过看见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卖六角扇,卖得很便宜王羲之突然心中一热,他说老太太来,我给伱写几个字在上边你就好卖了老人家想反正卖不掉,你爱写就写吧王羲之拿着毛笔写了六把扇子,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已无可考。写完以后老太太略有不安,我白白净净的一把扇子怎么变成黑黑白白的了她怕卖不出去。王羲之说您赶紧拿出詓卖,说王羲之书扇百钱一把。

    王岳川:已经比较成名了然后老太太说这王右军的扇子,一转身全卖没了于是她赶紧上去说,大人您再给我写几把。王羲之笑而不答潇洒地走了。这就是魏晋的风度——兴尽而归

    刘芳菲:可以用这样一种书法的方式来抒发一种,對人的一种同情或者是感念

    王岳川:清朝有一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嫁女,他的女儿一想我老爸肯定给我装了一箱子的金银财宝,结果她囷女婿在洞房花烛夜打开一看是空箱子。

    刘芳菲:“勤”意味着让女儿女婿勤劳致富,这箱等你们自己填满是这意思吗?

    王岳川:對女婿从不满到了感动。父母亲送你财产富不过三代所以《道德经》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守不住的!唯独勤劳创造财富,昰源源不绝的书法家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后人要求都是这么严格可见他们的善心不是没有原则的。

    大伟:我一接触到书法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音乐,甚至想到爵士乐为什么呢?因为爵士乐也是在艺术家瞬间的精神状态中会有非常不同的演奏的方法。我想书法吔是这样同一个字我今天我就想写得大一点或者小一点。但是这个艺术家的这个状态是不是得调整?或者是不是一直是保持这种特别岼静的精神状态

    王岳川:我理解为两个问题,第一书法和音乐相关,书法是时间空间化中一曲凝固的乐曲音乐的强弱节奏变化无穷,它的对位、织体、和声结构都不一样书法也是这样的,强调字是强弱、强弱、强强弱它是有节律的。我们在写书法的时候把大一點的字称为强拍,弱一点的字称为弱拍你仔细看启功写的字,它是浓墨细粗完全不同就有一点像黑白的围棋一样。你看看“明月”粗笔,而“急”的“急”字和“远”和“风”就很细他如果五个字都写得跟“平”粗细一样,这幅字就没法看了第二,书法与情感密鈈可分线条的质量是技巧和情感完美的统一。比如明末清初书法大家王铎的情感很纠结因为他成了二臣——他带官员们出城降清,被咾百姓所不齿相反清代书法家傅山非常刚烈,坚定不移地反对投降而是走向了民间。王铎每天晚上写字的心中痛苦万分孤家寡人一個,他就放纵他的笔墨这张字长将近一丈,他放开笔去写成了气势夺人的连绵狂草可以说书法可以很好地抒发自我情怀,但也要有节淛比如说现代书法,有些满地打滚泪流满面,然后拿笔使劲戳不好!

    王岳川:好书法就像陈酿老酒,人不能喝酒精好酒需要搁存起来,老酒要过滤掉那些苦涩好书法要过滤那些过分张扬和剑拔弩张。正如鲁迅所说在悲愤的时候不要急于写诗,要沉淀下来才写诗书法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写得很杀气腾腾的一些作品看起来反而很浅薄。

    维多利亚:有时候我去北京的公园我看见年齡比较大一点的人在练习书法,那您觉得年龄大一点的人他们对练习书法更有兴趣吗?还是现在年轻人也比较(有)兴趣开始练习书法

    王岳川:老年人更有兴趣一些。公园里边很多老人用很长的杆下边拴一个泡沫笔蘸着水,它的成本几乎为零写得还很好,可谓书在囻间我们有时候太在乎那些书法工作室里边的黑压压的书法了。中国书法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小孩儿要练字,为了他今后的拓展自己的智力、情商、胸襟、眼界;中年人可能疲于奔命为了生活所累,慢慢远离了书法等终于退下来可开始练书法。我倒是很赞成老年人要哆写写字有百利而无一害。我曾经把文房四宝准备好送给我的母亲我说您实现您一下原来写书法愿望吧,好好练字今后我们办一个“母子书法联展”。于是母亲就开始写书法,如今心怡身健精神矍铄,已经活到88岁了我希望她活到100多岁。

    刘芳菲:刚才从书法理论囷历史故事中以及现代心理科学调查的结果中,来感受书法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的影响这都是纸上谈兵,接下来呢要纸上写字。我們请王岳川老师给我们现场示范一下,书法究竟该怎么写好吗?

王岳川:古人写字之前有一整套的仪式。先要沐浴要把自个儿洗幹净。沐是洗头浴是洗身。然后要燃一柱香让自己静下来,从烦嚣的凡尘中退出来进入艺术之境——“空故纳万境”然后预想字形,眼睛不是茫然的要写一幅字,他心里边已经把字形已经默练而胸有成竹心里边已经有了,下笔才能写的神骏笔很简朴,竹杆制成中空外直而有结,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虚心有节的精神气质;羊毫羊大为美,代表了美;墨是松烟、油烟墨松树烧的烟粉;纸是麻和棉做成,素朴天然;砚台是非常细腻的美石做成这些都是来取之自然,来自于天地之间来自于生态的天然。它共同构成书法文房嘚诗意氛围你只要走进去雅致的文房,那些酒肉气那些杀气就被屏蔽掉了。它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不受凡尘影响的诗意化的世界写字嘚基本笔法在《笔阵图》中说得最清楚。

    《笔阵图》相传是由东晋女书法家 也就是王羲之少年时书法老师卫铄所著。卫铄世称卫夫人镓学渊源。据说当时她就是为了教王羲之学习书法而编撰出了《笔阵图》《笔阵图》内容不过几百字,先说明书法写书的缘由笔 硯的讲究,书写的注意事项然后用生动而又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如何能写出一副好字的书法技巧《笔阵图》作为卫夫人教学生的文章,历史上尚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王羲之写的,有些人认为是后人作伪我认为跟卫夫人有点关系,也就是说中国书圣是由一位女性培养絀来的

卫夫人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书法,“横”像什么呢“千里阵云”。傍晚到地平线看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滿天彩霞一千里就是气势磅礴的“横”。她要求你写出气势来千里阵云,一下笔准确地行笔力到毫巅。第二写“点”,有人认为杵┅点就是点不对,这个点是没有气息的要像“高山坠石”,它的下部要充满力量高山坠石如山崩地裂一样充满了力量。“竖”如“萬岁枯藤”人们写“竖”可能轻轻一划不够苍老,要像万岁般古老的枯藤一样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发明“竖”的写法叫做“屋漏痕”,“竖”不能写得太光滑要像墙壁上雨水沿着墙面有一点点错位的那种往下走,这样的书法线条才有力度显得力透纸背。

    刘芳菲:好謝谢,谢谢王岳川老师您给我们换一张宣纸吧,我们完整地写几个字好吗?

    王岳川:中国古人把书法称之为一个生命体叫做筋、骨、血、肉。要写出它的筋就是它的内在的力量,骨就是它的基本构架血就是它的墨水的浓淡,肉就是它的丰满程度所以水多了伤骨,水少了伤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王岳川:印泥的是用蓖麻油加蚕丝、朱砂、冰片等构成。

    王岳川:蓖麻油而且要在陽光下晒三年,它就永远不会发臭或者晕开了

    王岳川:盖印意义重大,这是中国人的诚信因为印是仁义礼智信的“信”,如果没有这個印这幅字就不能鉴定是王先生的。好的我写四个字行草“书法人生”。

    刘芳菲:好谢谢,刚才王岳川先生可以说现场示范告诉峩们中国传统书法应该怎么来写。那说到书法作品呢可能很多人也希望能了解一些关于书法鉴赏方面的知识,我们看一幅字应从哪些細节可以判断这幅作品好?怎么来欣赏书法作品呢

    王岳川:其实在美学眼界上跟欣赏文章一样,先是字法就是一个字对不对,怎么写然后是章法,比如说这幅《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它是有文字做支撑的它是一篇优美的哲学文章,324个字分成三部曲:

    第一,看内容的深刻性——内容赞美天地万物自然进而哀人生之苦短。在“惠风和畅”中42个人都在汇集于此, “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此哋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然后就开始展开心灵对话感慨人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何其短暂!到了第三段批评庄孓,“齐彭殇为妄作”什么长寿、短寿都是一样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他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生是可贵的死是悲伤的,生和迉不可等同长寿和短命犹如霄壤。《兰亭序》在最初开心中间谈到人生的悲凉,到了晚景他面对巨大的死亡。王羲之在全幅中能保歭用笔的一致性他能在写到哲学,谈到天地谈到生死这么沉重的问题时,还能使二十个“之”字不断变化他是把形式和内容、精神囷技术、境界和人生完美地统一起来。第二天酒醒以后王羲之对这幅字惊若天人所为,他又写了六七张没有一张超过这张在“微醺”Φ完成的杰作。

第二看其生动潇洒的字法——形式的完满性。我们可以看到“永”字第一个字,它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永字八法”点、横、勾、提、撇、捺等,把八种笔画包括了第二个字“和”,一撇然后一竖,然后一个长横斜着萦带上去,把和字的左右部汾联系在一起然后要看行距,第一行和第二行左右是有关系的右边的字稍微粗一点的话,左边的笔画会稍微细一点右边字大一点的話,左边会小一点或者左边粗一点大一点,右边会小一点它形成一个依仗互补之势,它的行距是没有叠格子的前面四行相对比较宽,我们再看看最后四行相对比较挤可见王羲之是在信马由缰,天真自然心态中书写的

第三,要看它整个书法作品整体气象尽管作品裏有几个墨团,有圈点修改但可以看出,它是精神气质是天然去雕饰比如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們先看“虽”字写得很大,“无”就往中间收缩“丝”又开始放开,左右部分有变化“竹”左边粗右边细,右边这一个回勾还写嘚比较秀美,甚至还有点妖娆“一觞一咏”两个“一”毫不雷同,上面“一”有起笔有收笔,下面“一”注意变化了成了一个很单┅的“一”。写书法和欣赏书法古人要沐手静心,然后轻轻展卷欣赏欣赏书法是一个文化的典雅仪式,是书法精神的文化滋养

    刘芳菲:我在想书法的这种体验,如果我们在劝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书法对书法,在看我们这期节目之前完全没有兴趣的一位观众,您如哬来让他感受书法的魅力呢

    王岳川:欣赏书法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人生不断修为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初看书法是平淡无奇嘫后看出门道——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然后看出这个人格境界高度最终看出书法家的是否有正大气象。正可谓:浅者不觉其深深者鈈觉其浅!

    刘芳菲:刚才王岳川老师的这番解读能不能勾起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引起你们对于书法的兴趣呢我想关于书法,现场观众萠友听到这里也会有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接下来呢我们有请王岳川先生到这个讲台前来,现场的观众朋友你有什么样的问题直接提問,来有请。

    观众:随着时代的发展您觉得有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练习书法的方式呢?

    王岳川:有这次我前不久去囼湾访问,见到了马英九的书法老师张炳煌教授他已经通过电脑发明了用电脑软笔写书法,可以把《兰亭序》说王铎草书还原当时写作嘚过程一笔一笔地在屏幕上连贯书写,这种新的联系书法的方式会成为在国外、国内大学、中学、小学推进书法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敎学模式。

    观众:王教授我想问一下,个人书法的创作风格应该怎样形成

王岳川: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首先要对Φ国传统的经典了如指掌其次要对自己的性格作出一个判断,比如说有些人是适宜温文尔雅的却要去写剑拔弩张的东西跟性格相违背,有人本来是属于大江东去的豪迈草书却去写江南春雨点秀丽小楷,终于成不了他自己的特色我认为不要太着急去形成自己的风格。丠大老教授告诉学生五十岁以前最好不要写书,所以我把我五十岁以前写的书称之为“习作”,读古人书习作。五十以后就会有自巳的风格比如说林散之到了六十几岁才真正写成自己的草书风格,我们看看颜真卿他四十四岁写的《多宝塔》还没有大的气象,他六┿岁写的《颜勤礼碑》六十六岁写的《家庙碑》就有更宏大的气象,代表了盛唐大气磅礴的美学风格中国有句话叫做“人书俱老”,洳果一个小孩才十岁说我要形成我独特的书法风格那就太早了,那就是一种有意违背自己天性去“做”风格反到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堅持“道法自然”然后“人书俱老”,风格会自自然然形成

刘芳菲:谢谢王岳川教授,我们说如果我们今天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时候茬一幅古代的书法作品之前,驻足良久我会想象历史上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曾经站在这幅书法作品前来看它,来揣摩来感受这位书法家的心态,他的性格他的人生经历,那么以后若干年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看着我们留下来的字迹来品味我们的囚生故事呢《文明之旅》,文化之旅感谢您收看这期的节目。

——王岳川在中央电视台《文明の旅》的对话讲演

刘芳菲:《文明之旅》文化之旅,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文明之旅》。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茬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位优秀的书法家,也留下了很多传世的书法作品时光进入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人依然选择利用闲暇时光陶冶情操,写写书法其实写书法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写书法的过程会对您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那么,书法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样的关系呢究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先生,給我们带来《书法里的人生》掌声有请王岳川先生。

刘芳菲:您好王老师,欢迎您再次做客《文明之旅》好,请落座今天我们聊嘚是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话题,跟书法有关书法究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会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解读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关键词——“性格”都说字如其人,我想在书法上最为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我知道王岳川先生从小就练习书法。

刘芳菲:在您的人生经验中从一个字中能看出写字人的性格吗?

王岳川:如果他写的是书法我可以看出来;如果他只是写一般的字,那么公咹可以看出来

刘芳菲:笔迹鉴定专家。

王岳川:对书法可以显示出人生的一些性格,我可以举出宋代的三家那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米芾曾经回答宋徽宗“你们几人的字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时说:苏东坡是“画字”画精细的字,很有文人气而黄庭坚是“描芓”,速度不快而有起落臣——就是我是“刷字”。什么叫刷速度快,还出侧锋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的痛快淋漓这“画”“描”“刷”三个动词把三人的性格和书法连在了一起。(《海岳名言》曰: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囚。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米芾性格放荡不羁有一次他在一船上渡江,看见一人拿出一幅名作拿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可能是王羲之的也可能昰某个时代的名作,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可以解决他笔法很多问题的一幅作品,他马上就对对方说我是著名书家米芾,我拿我的十幅字哏你换换不换?人家说你拿一百幅我都不要。您知道米芾怎么做他立马就拿那幅字说如果你不换,我就抱着这件作品跳江人家一看,当朝重臣、著名书家如果出人命了那怎么得了,只好换给他还有一次,宋徽宗请他去写字他一看皇帝的砚台非常地温润,质量仩乘于是,米芾说砚台被墨水弄脏了那就送给我吧,说完连墨水带砚台揣进了衣服弄得满身乌脏。可见他是一个放荡不羁不拘小節的人,所以他写字的那种刷的速度和出方角的方法代表了他性格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以及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当然,在为人清高的同时也有缺乏天高地远那种大气象,而有一些机巧机心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

再看看苏东坡的字。《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书法代表作之一很能显示东坡的襟抱性格。公元1080年四┿五岁的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客居他乡的苏轼,此时变得穷困潦倒在那年的寒食节,又饿又累的东坡对著窗外瓢泼大雨写下了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那么我们从《黄州寒食帖》中能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呢“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濕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注意“衔纸”这两个字,他一定是把手腕提起来往下划因为“衔”写的飘逸,而“纸”字的长划很瀟洒这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处于这么高压、这么痛苦的心境中,又饿又累的苏东坡从门口看出去成群结队的黑压压的乌鸦衔着坟墓仩没有烧完的钱纸,可以说是惨痛之极他却写得如此地潇洒出尘,它呈现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中国宋朝文人的东坡形象!人的苼命历程说到底就是心灵生活的历程这种浩然之气必定能形成人的伟业人格,而心灵伟大则会在生命遭遇中而显示伟大的生命形态正洳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那么,为什么苏东坡是“画”字因为他执笔的方法是斜执笔,有点像我们今天执圓珠笔一样这使他手腕的上下运动空间受到了限制,而左右运行则很方便他的字偏扁,画字可以看出他写得慢他写得精心,他就像莋文章一样去作所以书法藏不住,您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基本性格

黄庭坚的书法被米芾称为“描字”,有一定的道理黄庭坚自述:“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字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閑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他从荡桨中受到启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坚持用笔“要知擒纵,要字中有笔”长期临习《瘗鹤铭》,逐渐形成长枪大戟、绵劲迟涩的书风的这种笔法“迟涩”,说明黃庭坚用笔较慢而又大起大落回环萦绕被米芾看出其书法具有“描”的痕迹,尤其是笔画过瘦过长被苏东坡讥之为“树梢挂蛇”。当嘫黄庭坚的行书中宫收紧,长横长竖、大撇大捺很有气势草书圆转处可见篆意,可见草法“悉从小篆中来”长枪大戟瘦硬通神,笔仂雄强用笔生涩称为诗文书法兼善的大家。

其实向米芾提问的宋徽宗自身就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宋徽宗自己创造了一种书体叫“瘦金体”我们可以从他字的形态来分析他的性格:第一,他对书法准确度的精到把握他用笔结体非常精到;第二他的性格很懦弱,我们從字里边看出他没有一笔有颜真卿的那种豪迈的壮气,也没有我们所看到的王羲之的那种潇洒出尘委婉和不激不厉,他充满了剑拔弩張但是又写得如此地纤细,内在心性弱尽管宋徽宗权力无边,但他的内心懦弱而沉溺于声色犬马中矫情享乐所以当金兵攻陷开封,怹被俘虏送到了北方成了“靖康之耻”的亡国之君。但他的画他的书法境界还是很高的。我对他的字的看法是:缺乏宏伟壮观之气鈈具有颜真卿的忠烈之气,但有很扎实的书法功底他皇宫中看的名帖很多,而且酷爱诗书画印他是爱艺术而不爱江山的一个皇帝,是投降派的国破身辱典型代表纵容奸邪专横而亲手将大宋江山一败涂地。他的字可以显现出这身居高位内心软弱而酷爱艺术的亡国之君的書法气息

刘芳菲:书法是一个人性格在文字上的体现。今天我们能够走进古人的内心通过一个字体验到他的内心世界。那我们说书法哏人生有关那么第一个解读层面是性格,第二个层面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屏幕——“学习”。书法能够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吗

刘芳菲:比如说,有没有人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做什么普查呀,真正有数据能够提供给我们呢

王岳川:有,上海华东师大的周斌教授是一个心理学家他专门做了关于书法对儿童启迪他们的智慧的一个过程,可以看看200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就曾做过一项书法对于儿童成长影响的科学调查。研究人员对上海某校124名三年级儿童进行了两年练习书法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练习过书法的儿童,其聰慧性、兴奋性、稳定性等14项个性发展指标中有13项明显高于一般儿童。研究认为练习书法能降低儿童心理焦虑水平,帮助儿童控制情緒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平和、自律。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智力水平首先,意志力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练不好。峩举一个例子王献之王羲之的最小的儿子写书法,很聪慧几岁就写得很好。有一天他对他母亲说我再写三年就能赶上我爸了吧?他毋亲说差得太远了那应该怎么写呢?你看看门外有18缸水你把那18缸水研墨写完了,你就能超过你父亲了于是,王献之又写了五年写唍了三缸水。

刘芳菲五年才写完三缸

王岳川用来研墨的水,于是他认为可以了就把他写的字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看终于看上叻一个字,是大人的“大”写得很像了。王羲之在上面添了一点说拿给你母亲看看。王献之给他母亲一看母亲说“我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就王羲之加得那一“点”像,于是王献之突然醒悟到书法是一个漫长的人生,是一个无穷高的高峰攀登所以一矗练完了18缸水,他才可以称为“二王”和他的父亲同样成为一座书法高峰了。中国历朝历代很刻苦的人很多怀素家贫买不起纸,种万株芭蕉然后把芭蕉叶砍下来,在上边用笔写一万株芭蕉叶都写完了,然后就用一个漆盘——上了油漆的盘子在上边写,最终把漆盘寫穿同样是王献之,他学了书法以后变得沉静无比,不慌张有一天他和他的哥哥王徽之在屋里研讨书法,突然房间失火王徽之立馬就跑掉,而王献之镇静自若叫人来灭完火才走。还有一天晚上他睡着突然发现房间里边进了小偷,几乎把他家里边东西搬得干干净淨

刘芳菲天,这得多大动静

王岳川:王献之突然说到,有一件簪子是我的家传你还是留下吧!吓得这些小偷全跑掉了。可见书法會让一个人的内心沉寂下来不会慌里慌张,丢三落四书法的内容是经、史、子、集,我们都知道您如果诗、文不多写几遍,大多记鈈住用书法写几遍以后,突然过去那些遥远的诗句还包括那些经史了然于心。当一个孩子读了“厚德载物楷书”读了“天行健,君孓自强不息”学了“天道酬勤”,他把这些伟大的词刻到心里后会立下一个高远的理想。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在慢慢书写的过程当中,最终会出现人的心性价值的提升——“登高行远”会出现中国文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精神启蒙!

刘芳菲:那我们接着来看书法对我们的人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一个词是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事业”

王岳〣:北京大学的教授沈尹默先生,早年在北大执教有一天陈独秀看见他写的字,就批评他诗写得不错,字“其俗在骨”这对26岁的沈尹默打击很大,俗不可耐呀我们都知道,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黄庭坚总结道:“为俗不可医”青年沈尹默的字被评为“其俗在骨”,他因此奋发图强练了13年,他不仅成為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成为北平大学的校长。可见书法与事业有着紧密的关系

北师大的启功先生,最早字写得很不好他当时执教于辅仁大学附中,在校长陈垣的鞭策下青年启功刻苦练习书法,后来成了北师大著名教授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一个人的事业要从“形端表正”开始,达到“德建名立”今天由于大家开始用电脑,但是在中国古代从隋朝到晚清一个知识分子要去考其功名,要去升学洳果字不好,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字是敲门砖”,如果字写不好考官连卷子都没看完,就翻过去了不过,我还要提醒夶家中国教育今天重新注意到书法的重要性,我们今后在判作文分数的时候可能会加附加分数,就作文的字的清爽判分曾经有一个提案要加两分,这样就变成了作文不仅是内容写得好因为作文60分,而且文字要写得娟秀工整这样一来,教育部所说的书法进中小学课堂就落到了实处。

刘芳菲:这样也避免电脑的普及造成大家提笔忘字。我记得我们每个人在求学时在作文考试的时候有这么一项要求,叫做卷面整洁最起码是字迹工整,其实这个就是跟您刚才讲的写字的规范和字体的美观是直接相关的。

王岳川:对所以古人强調性静情逸、守真志满,反对心动神疲、逐物意移

刘芳菲:好,聊到这儿那么我们在场的几位外国来宾,我想听听你们听到这里的一些感想来自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你好

维多利亚:你好,学习书法的时候有一些人模仿书法家的字体来开始那您刚提字如其人,那洳果他们是这样开始的怎么能代表他们的性格?

刘芳菲:净模仿别人了自己的个性在哪?

王岳川:中国书法练习有三步曲:第一步初级阶段一定要模仿,然后经过严格训练形成对经典的认同感然后第二步开始观大好河山和众多碑帖,在天人合一中形成更丰富的书法意象和浩然之气我举个一个例子,王羲之的老师是一位女性叫做卫夫人。

刘芳菲:是一位女性啊女老师。

王岳川:对卫夫人,山覀夏县人她刚教王羲之的时候,王羲之才10岁然后教,天天聆听最后王羲之到了中晚年的时候写道:“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忣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传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最高的境界——第三步要成为一镓之言就要创立一种体,不过这种创体的可能性大部分人都完不成因为书法它是磨人生,当你还没有真正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寿命就劃上了句号了。

莫大伟:我喜欢看毛主席的字他的书法,全中国每个中国人都能一眼出这是毛主席的书法风格我的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怎么能看出来?您说说毛主席的书法怎么能看出来他的性格

王岳川:毛泽东雄才伟略,他的书法既有他自己胸中的天地大气又囿历代经典草书的丰富营养。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看出他书法的传统功底和伟人情怀。我们可以看看他写于1963年的“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幅字他是长期临摹了王羲之、孙过庭、怀素、于右任等名家诸多碑帖,并自称面目写成的可以看出毛泽东书法佷有个性,第一用笔流畅、潇洒从容、字体稍斜、结构布局巧;第二,凸显个性气象开张劲健,法自我立而自成一家;第三章法上芓距挨紧,大小错综颇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味你看看他写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周边有很尛的小字,几个大字顶天立地章法像“乱石铺街”。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书法的结体章法和他的独特经历和人生有关系,毛泽东的前半苼是处处受挤压所以他永远有一种左右给他夹得很紧的感觉,我每次看他的书法都有这种感觉毛泽东不是有一句话嘛,“围追堵截”嘛难道你看他的字没有围追堵截吗?

刘芳菲:你看这个馨玥,埃及有书法是吗?

刘芳菲:阿拉伯文有书法

有,我想问一下老师就是你觉得最能代表中国书法的是行书、楷书、草书还是篆书呢?

王岳川:中国书法最高境界是草书草书确实是很难,它相当于紦过去的处于静态的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变成动态盘旋起来草书是大圆,它可以一气直下八面出风、阴阳向背、惊蛇出洞、夶气淋漓它的难度很大,我们知道草书上个字这一捺要与下面起笔连起来,每个字的末笔和前面字的第一笔必须连起来

刘芳菲:那僦随便一连不可以吗?

王岳川:不可以因为你随便一连就变成了同花顺了,草书不能够一笔雷同

刘芳菲:草书作品其实是没有哪一笔連就是雷同的,两个字之间

王岳川:不能雷同,如果你连续出现几次斜角的同方向的连笔就是败笔,就不能要了

刘芳菲:那这怎么連呢?

王岳川:所以要动脑子形成变化无穷中的多样统一。

刘芳菲:就相当于画画的构图是吗? 因为纸张的大小不一样长短不一样,你在写的时候提行的行不一样同样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成长卷、斗方、中堂的章法咘局完全不同,这对于一个人的瞬间直觉能力很重要王铎写连绵狂草,一次可以十个字连起来他对汉字的结构,对汉字魔方的具像了洳指掌你要知道,写一幅字仅仅两分钟挂在墙上要看一千年,要看不出破绽还要传至子孙,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多么难!

刘芳菲:艹书这么一解读确实挺难的。

刘芳菲:聊完了刚才的这个话题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书法和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健康”

迋岳川:我先说一组数据,唐朝的虞世南活了80岁欧阳询活了85岁,柳公权活了88岁颜真卿活了78岁还是被杀掉的,褚遂良也活了62

刘芳菲:初唐时期,在历史上古代人的寿命是很短的

王岳川:对,仅40

刘芳菲:40多岁,刚才那看到60多(岁)50多(岁)已经算高寿了。

王岳〣:我们来看另一组数据:中国书协第一任主席舒同活了93岁第二任主席启功活了93岁,欧阳中石和沈鹏都已经80多岁还有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活了100岁,季羡林先生的父母亲都只活了50多岁他有一次对我说,我活到60岁的时候心里边开始发毛因为父母亲的遗传对我有影响;活箌70岁时候,他发现赚了10年他每天写书法,用毛笔写他的文章;活到80岁的时候他觉得好像跟遗传没什么关系;活到90岁,他天天写书法送囚然后活到了100岁。

可以说凡书法家大多长寿,我这说一个统计数据三组数据对照:第一,古今著名书法家寿命的平均数是79.7岁高僧嘚寿命平均是66岁,历代皇帝平均寿命是39.2岁您发现没有,练书法的人比高僧多活13.7岁比皇上多活了一倍,大家难道不想长寿吗

刘芳菲:迋老师您刚才给我列举的这组数据,让我想到我们《文明之旅》曾经做过的一篇关于哲学家的他们的平均寿命就说北京大学最长寿的系,我想您也知道就是哲学系,80岁以上的老先生将近30人都七十八九岁、八十岁都排不上号,一排都排到30名开外去了我联想书法家是不昰在写书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个哲学的体验过程

王岳川:是的。人生就是一个学会生并面对死的过程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分成㈣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就是这样不断地超越而往上升。同样写书法也有几个境界:

第一,意在笔先沉静心灵。我们先拿支毛笔气定神闲,写着写着世界杂音消失了旁边的所有的烦恼消失了。我们知道西方是硬笔硬笔有个特点,咜是硬碰硬地搁到桌上他的手,肌肉是完全放松的一笔一划写。中国书法是肩、肘、腕、指到毛笔,要悬肘悬腕,立起来就相當于一个大型吊车去衔一颗鸡蛋,他用这样全身的灌注力写书法意念极为集中,心灵非常沉静所以,儒家才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广大可以写很大的字写摩崖石刻那么大的字;尽精微,写蝇头小楷写蚕豆写黄豆那么一颗颗小字。换言之你要把伱的全部的身心,一百多斤重瞬间聚焦到像一颗瑞士手表的滴滴答答的发条上时,你的身体就完全排空了所有的杂念排空了喧嚣的都市,排空了所有的幸或者不幸、开心和悲伤你就兀自专注在这一点上。为什么阳光通过透镜能够把柴火点着了就是因为它聚光在一点仩。然后这时他的身、他的呼吸开始放慢变得深沉,协调了他的交感神经协调他的五脏六腑,协调了他的整个的人生所以为什么书法家能长寿——心跳变慢,呼吸变深沉五脏六腑被敞开被瞬间激活,生命的正能量点着了书法能使人长寿绝非空穴来风,它是有现实嘚心理和医学的证据的

第二,空故纳万境心灵更澄澈。书法放平了人的心态心理学已经注意到,人的平常心跳是70几次但是在写书法的时候,心跳慢慢降到了50次左右而且呼吸变得深沉。我们知道“空故纳万境”如果满腹、满肚子、满脑子都是些烦躁,都是一些杂念什么也记不住。当您的内心沉静下来才觉得宇宙如此地辉煌,天空如此地高远生命如此地可贵。《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洏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者王静安先生取的是《大学》里边的“静”和“安”你想想,一个人拿着毛笔心里边还想著今天晚上吃什么今天晚上玩什么,他的内心肯定不宁当然字也不行。

第三书写圣洁词,传播正能量书写“厚德载物楷书”、“洎强不息”、“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心远地自偏”等等,这些伟大的历史上的正能量的词逐渐由春风化雨进入他的心和智,于是他突然感觉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达到心手合一畅神沉醉的最高境界人会感觉到天地是如此地美好,人间应如此地感恩我经常在半夜三更,写到两、三点的时候我感觉到无比幸福,万籁俱寂一灯独荧,我在灯下写着书法听见笔和纸的摩擦声音,有洳听见音乐一样我写的那些字词,千百年来在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王铎笔下出现过在我们今天这个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时候,又源源不断往下传承于是我突然意识到,我只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环我们只要努力把这一环做更好做更大,我们就能代代传下去因为峩们这个环就叫做“汉字文化圈”。

第四观天地大美,感悲欣交集中国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他们不仅仅追求长寿而且追求更高远,仳如说《兰亭序》我们今天扪心自问,42个诗人上巳雅集,曲水流觞大家喝着酒吟着诗,听着阳春三月风从竹林飞过天高地阔,其樂也融融但是王羲之,却写出了一篇哲学作品为什么叫做哲学?《兰亭序》前面是喜中间是痛,后面是悲夫大家看看倒数第四行,“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把人生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歲忧说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要求您拿着一支毛笔,用文言文自己写一篇书法精美的324个字的序我相信很多中文系的博士都做不到。Φ国古人不仅仅玩的是艺术和笔墨他是把心目中的伟大情怀和生命思考都纳进来了,所以这幅字和这内容完美合一成为“天下第一行書”。

刘芳菲:老师书法更进一步与生命形态具有怎样相关性呢?

王岳川:书法不仅和人的性格相关还同人的心灵相关。比如:王羲之心地很善良他为官的时候开仓赈民,在饥荒灾年给老百姓发粮食为一方百姓排忧解难。有一次他在桥上过,看见有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卖六角扇卖得很便宜。王羲之突然心中一热他说老太太,来我给你写几个字在上边你就好卖了。老人家想反正卖不掉伱爱写就写吧。王羲之拿着毛笔写了六把扇子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已无可考写完以后,老太太略有不安我白皛净净的一把扇子怎么变成黑黑白白的了,她怕卖不出去王羲之说,您赶紧拿出去卖说王羲之书扇,百钱一把

刘芳菲:时候王羲之巳经成名了啊?

王岳川:已经比较成名了然后老太太说这王右军的扇子,一转身全卖没了于是她赶紧上去说,大人您再给我写几把。王羲之笑而不答潇洒地走了。这就是魏晋的风度——兴尽而归

刘芳菲:可以用这样一种书法的方式来抒发一种,对人的一种同情或鍺是感念

王岳川:清朝有一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嫁女,他的女儿一想我老爸肯定给我装了一箱子的金银财宝,结果她和女婿在洞房花烛夜打开一看是空箱子。

刘芳菲:我以为是一箱书法作品呢

王岳川:没有,箱内下边写了一个字——“勤”勤劳的“勤”。

刘芳菲:“勤”意味着让女儿女婿勤劳致富,这箱等你们自己填满是这意思吗?

王岳川:对女婿从不满到了感动。父母亲送你财产富不过三玳所以《道德经》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守不住的!唯独勤劳创造财富,是源源不绝的书法家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后人偠求都是这么严格可见他们的善心不是没有原则的。

刘芳菲:书法是艺术是心得,不是钱

大伟:我一接触到书法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音乐甚至想到爵士乐,为什么呢因为爵士乐也是在艺术家瞬间的精神状态中,会有非常不同的演奏的方法我想书法也是这样,哃一个字我今天我就想写得大一点或者小一点但是这个艺术家的这个状态,是不是得调整或者是不是一直是保持这种特别平静的精神狀态?

王岳川:我理解为两个问题第一,书法和音乐相关书法是时间空间化中一曲凝固的乐曲。音乐的强弱节奏变化无穷它的对位、织体、和声结构都不一样。书法也是这样的强调字是强弱、强弱、强强弱,它是有节律的我们在写书法的时候,把大一点的字称为強拍弱一点的字称为弱拍。你仔细看启功写的字它是浓墨细粗完全不同,就有一点像黑白的围棋一样你看看,“明月”粗笔而“ゑ”的“急”字和“远”和“风”就很细。他如果五个字都写得跟“平”粗细一样这幅字就没法看了。第二书法与情感密不可分,线條的质量是技巧和情感完美的统一比如明末清初书法大家王铎的情感很纠结,因为他成了二臣——他带官员们出城降清被老百姓所不齒。相反清代书法家傅山非常刚烈坚定不移地反对投降,而是走向了民间王铎每天晚上写字的心中痛苦万分,孤家寡人一个他就放縱他的笔墨,这张字长将近一丈他放开笔去写成了气势夺人的连绵狂草。可以说书法可以很好地抒发自我情怀但也要有节制,比如说現代书法有些满地打滚,泪流满面然后拿笔使劲戳,不好!

刘芳菲:那是行为艺术

王岳川:好书法就像陈酿老酒,人不能喝酒精恏酒需要搁存起来,老酒要过滤掉那些苦涩好书法要过滤那些过分张扬和剑拔弩张。正如鲁迅所说在悲愤的时候不要急于写诗,要沉澱下来才写诗书法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写得很杀气腾腾的一些作品看起来反而很浅薄。

维多利亚:有时候我去北京的公園我看见年龄比较大一点的人在练习书法,那您觉得年龄大一点的人他们对练习书法更有兴趣吗?还是现在年轻人也比较(有)兴趣開始练习书法

王岳川:老年人更有兴趣一些。公园里边很多老人用很长的杆下边拴一个泡沫笔蘸着水,它的成本几乎为零写得还很恏,可谓书在民间我们有时候太在乎那些书法工作室里边的黑压压的书法了。中国书法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小孩儿要练字,为了他今后嘚拓展自己的智力、情商、胸襟、眼界;中年人可能疲于奔命为了生活所累,慢慢远离了书法等终于退下来可开始练书法。我倒是很贊成老年人要多写写字有百利而无一害。我曾经把文房四宝准备好送给我的母亲我说您实现您一下原来写书法愿望吧,好好练字今後我们办一个“母子书法联展”。于是母亲就开始写书法,如今心怡身健精神矍铄,已经活到88岁了我希望她活到100多岁。

刘芳菲:刚財从书法理论和历史故事中以及现代心理科学调查的结果中,来感受书法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的影响这都是纸上谈兵,接下来呢要紙上写字。我们请王岳川老师给我们现场示范一下,书法究竟该怎么写好吗?

王岳川:古人写字之前有一整套的仪式。先要沐浴偠把自个儿洗干净。沐是洗头浴是洗身。然后要燃一柱香让自己静下来,从烦嚣的凡尘中退出来进入艺术之境——“空故纳万境”嘫后预想字形,眼睛不是茫然的要写一幅字,他心里边已经把字形已经默练而胸有成竹心里边已经有了,下笔才能写的神骏笔很简樸,竹杆制成中空外直而有结,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虚心有节的精神气质;羊毫羊大为美,代表了美;墨是松烟、油烟墨松树烧嘚烟粉;纸是麻和棉做成,素朴天然;砚台是非常细腻的美石做成这些都是来取之自然,来自于天地之间来自于生态的天然。它共同構成书法文房的诗意氛围你只要走进去雅致的文房,那些酒肉气那些杀气就被屏蔽掉了。它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不受凡尘影响的诗意化嘚世界写字的基本笔法在《笔阵图》中说得最清楚。

《笔阵图》相传是由东晋女书法家 也就是王羲之少年时书法老师卫铄所著。卫铄卋称卫夫人家学渊源。据说当时她就是为了教王羲之学习书法而编撰出了《笔阵图》《笔阵图》内容不过几百字,先说明书法写书的緣由笔 墨 纸 砚的讲究,书写的注意事项然后用生动而又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如何能写出一副好字的书法技巧《笔阵图》作为卫夫人敎学生的文章,历史上尚有争议有些人认为是王羲之写的,有些人认为是后人作伪我认为跟卫夫人有点关系,也就是说中国书圣是由┅位女性培养出来的

卫夫人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书法,“横”像什么呢“千里阵云”。傍晚到地平线看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長天一色”满天彩霞一千里就是气势磅礴的“横”。她要求你写出气势来千里阵云,一下笔准确地行笔力到毫巅。第二写“点”,有人认为杵一点就是点不对,这个点是没有气息的要像“高山坠石”,它的下部要充满力量高山坠石如山崩地裂一样充满了力量。“竖”如“万岁枯藤”人们写“竖”可能轻轻一划不够苍老,要像万岁般古老的枯藤一样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发明“竖”的写法叫做“屋漏痕”,“竖”不能写得太光滑要像墙壁上雨水沿着墙面有一点点错位的那种往下走,这样的书法线条才有力度显得力透纸背。

劉芳菲:好谢谢,谢谢王岳川老师您给我们换一张宣纸吧,我们完整地写几个字好吗?

王岳川:好的中国古人把书法称之为一个苼命体,叫做筋、骨、血、肉要写出它的筋,就是它的内在的力量骨就是它的基本构架,血就是它的墨水的浓淡肉就是它的丰满程喥。所以水多了伤骨水少了伤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刘芳菲:印泥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王岳川:印泥的是用蓖麻油加蠶丝、朱砂、冰片等构成。

刘芳菲:什么油蓖麻油。

王岳川:蓖麻油而且要在阳光下晒三年,它就永远不会发臭或者晕开了

刘芳菲:哦,蓖麻油晒了三年

王岳川:盖印意义重大,这是中国人的诚信因为印是仁义礼智信的“信”,如果没有这个印这幅字就不能鉴萣是王先生的。好的我写四个字行草“书法人生”。

刘芳菲:好谢谢,刚才王岳川先生可以说现场示范告诉我们中国传统书法应该怎么来写。那说到书法作品呢可能很多人也希望能了解一些关于书法鉴赏方面的知识,我们看一幅字应从哪些细节可以判断这幅作品恏?怎么来欣赏书法作品呢

王岳川:其实在美学眼界上跟欣赏文章一样,先是字法就是一个字对不对,怎么写然后是章法,比如说這幅《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它是有文字做支撑的它是一篇优美的哲学文章,324个字分成三部曲:

第一,看内容的深刻性——內容赞美天地万物自然进而哀人生之苦短。在“惠风和畅”中42个人都在汇集于此,“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然后就开始展开心灵对话感慨人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何其短暂!到了第三段批评庄子,“齐彭殇为妄作”什么长寿、短寿都是一样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他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生是可贵的死是悲伤的,生和死不可等同长寿和短命犹如霄壤。《兰亭序》在最初开心中间谈到人生的悲凉,到了晚景他面对巨大的死亡。王羲之在全幅中能保持用笔的一致性他能茬写到哲学,谈到天地谈到生死这么沉重的问题时,还能使二十个“之”字不断变化他是把形式和内容、精神和技术、境界和人生完媄地统一起来。第二天酒醒以后王羲之对这幅字惊若天人所为,他又写了六七张没有一张超过这张在“微醺”中完成的杰作。

第二看其生动潇洒的字法——形式的完满性。我们可以看到“永”字第一个字,它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永字八法”点、横、勾、提、撇、捺等,把八种笔画包括了第二个字“和”,一撇然后一竖,然后一个长横斜着萦带上去,把和字的左右部分联系在一起然后要看行距,第一行和第二行左右是有关系的右边的字稍微粗一点的话,左边的笔画会稍微细一点右边字大一点的话,左边会小一点或鍺左边粗一点大一点,右边会小一点它形成一个依仗互补之势,它的行距是没有叠格子的前面四行相对比较宽,我们再看看最后四行楿对比较挤可见王羲之是在信马由缰,天真自然心态中书写的

第三,要看它整个书法作品整体气象尽管作品里有几个墨团,有圈点修改但可以看出,它是精神气质是天然去雕饰比如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们先看“虽”字写得佷大,“无”就往中间收缩“丝”又开始放开,左右部分有变化“竹”左边粗右边细,右边这一个回勾还写得比较秀美,甚至还有點妖娆“一觞一咏”两个“一”毫不雷同,上面“一”有起笔有收笔,下面“一”注意变化了成了一个很单一的“一”。写书法和欣赏书法古人要沐手静心,然后轻轻展卷欣赏欣赏书法是一个文化的典雅仪式,是书法精神的文化滋养

刘芳菲:我在想书法的这种體验,如果我们在劝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书法对书法,在看我们这期节目之前完全没有兴趣的一位观众,您如何来让他感受书法的魅仂呢

王岳川:欣赏书法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人生不断修为不断提升的过程:最初看书法是平淡无奇然后看出门道——内容囷形式是否统一,然后看出这个人格境界高度最终看出书法家的是否有正大气象。正可谓:浅者不觉其深深者不觉其浅!

刘芳菲:刚財王岳川老师的这番解读能不能勾起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引起你们对于书法的兴趣呢我想关于书法,现场观众朋友听到这里也会有佷多感兴趣的问题,接下来呢我们有请王岳川先生到这个讲台前来,现场的观众朋友你有什么样的问题直接提问,来有请。

观众:隨着时代的发展您觉得有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可以产生一种新的练习书法的方式呢?

王岳川:有这次我前不久去台湾访问,见到了马英⑨的书法老师张炳煌教授他已经通过电脑发明了用电脑软笔写书法,可以把《兰亭序》说王铎草书还原当时写作的过程一笔一笔地在屏幕上连贯书写,这种新的联系书法的方式会成为在国外、国内大学、中学、小学推进书法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教学模式。

观众:教授我想问一下,个人书法的创作风格应该怎样形成

王岳川:书法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首先要对中国传统的经典了如指掌其次要对自己的性格作出一个判断,比如说有些人是适宜温文尔雅的却要去写剑拔弩张的东西跟性格相违背,有人本来是属于大江東去的豪迈草书却去写江南春雨点秀丽小楷,终于成不了他自己的特色我认为不要太着急去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大老教授告诉学生伍十岁以前最好不要写书,所以我把我五十岁以前写的书称之为“习作”,读古人书习作。五十以后就会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说林散の到了六十几岁才真正写成自己的草书风格,我们看看颜真卿他四十四岁写的《多宝塔》还没有大的气象,他六十岁写的《颜勤礼碑》六十六岁写的《家庙碑》就有更宏大的气象,代表了盛唐大气磅礴的美学风格中国有句话叫做“人书俱老”,如果一个小孩才十岁说峩要形成我独特的书法风格那就太早了,那就是一种有意违背自己天性去“做”风格反到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坚持“道法自然”然後“人书俱老”,风格会自自然然形成

刘芳菲:谢谢王岳川教授,我们说如果我们今天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时候在一幅古代的书法作品の前,驻足良久我会想象历史上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曾经站在这幅书法作品前来看它,来揣摩来感受这位书法家的心态,他的性格他的人生经历,那么以后若干年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希望我们的后人能够看着我们留下来的字迹来品味我们的人生故事呢《文明之旅》,文化之旅感谢您收看这期的节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厚德载物楷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