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路站二沙头的来源

一德路站位于广州越秀区在泰康路以西,和平东路以东全长1150米。清朝时是广州的南城墙民国时拆建马路,因路边有明清时期的一德学社而得名曾经在路上有两广總督的府邸,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英法联军的炮击之后法国人在原址修建了石室圣心大教堂。

民国时在广州沿江西路一带码头连爿,是水路客运和货运的主要地段一德路站成为蔬菜、瓜果、鱼、副食品的集散地,所以有菜栏、果栏、咸鱼栏“三栏”之称建国初期,一德路站咸鱼栏尤其兴旺是省内最大的咸鱼市场。当时广州人歇后语说一德路站的“咸鱼(死人)”最多

一德路站现今是广州一條批发海鲜干货的街道,整条街都被腥味儿萦绕着在粤语中,“有腥气”谐音“有生气”即为有财气的好意头。走在这里仿佛自己吔是广式老火靓汤里的一道食材,在咕噜咕噜的沸水中上下翻腾

老一辈的广州人都知道一德路站的威水史,广州人以数目字“一”至“┿”的地名穿成的顺口溜便是以“一德路站”开始,即一德路站、二沙头、三元里、四牌楼、五仙观、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马路、⑨曲巷、十甫路

街道两旁的骑楼也独具特色,楼上住人楼下开铺,慕名前来购货的外地客商穿梭选购这里经营着广州70%的海味干货,還曾经卖出全国约50%市场份额的鲍参翅肚

一德路站的“咸湿”是从嗅觉开始的,走在一德路站的骑楼下干贝、蚝豉、干鱿、鱼干等海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下子把往来这里的人拉进了一个“粤式海味世界”初到这里的外地游客可能还真不习惯这咸腥味。

每一家店铺 首先迎接你的是一堆商品,然后才是坐在店铺角落里的店主你尽管先看先挑,价格也标明了挑好选好了,店主才迎上来问你要多少斤他们身上似乎有一种淡定,“你买或不买我的货都在这里”。

一德路站的咸鱼海味闻名全城骑楼下布满店铺,慕名前来购货的客商穿梭选购讨价还价声和装卸货物声显示出商业街应有的繁荣,每年买年货时挤得水泄不通春节的时候,广州最有年味的地方除了“花市”就是一德路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德路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