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原唱回家歌曲原唱

    回家――每逢春节,这两个字都会让中国人萌生一种发自血脉的激动。今年春节,回首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间的回家旅途,更让人感慨万千。

    风霜雨雪,泪水欢笑,多少人生记忆都凝结在这条漫长而短促的路上。而这十年,中国也走过了一段非凡的道路,国家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每一个回家的故事,都折射着一幅史诗般壮丽的画卷……

    几天前,陈政杰忙完公务,回到了福建长汀老家。他去南非8年了,每年都要回一次国,不仅因为想家,更是为了给自己“打气”。

    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华人属于有色人种,不能拥有房地产,不能经营挣钱的生意。陈政杰初到那里时,还在某些方面感受过那种歧视。孤单时,他喜欢哼香港乐队beyond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曼德拉所作的歌曲《光辉岁月》:“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而在一次次往返国内外的旅途中,却有两个对比给陈政杰留下了深刻印象。

    ――出国前的1998年,他的故乡遭遇严重洪灾,老家房子严重受损,直到靠着他“打洋工”寄回来的钱才修葺一新。2008年他回国正赶上南方雪灾,他原本担心道路受阻回不了家,没想到从厦门到他家乡的小山城之间已通上了铁路和高速公路,一路畅行无阻。

    ――他第一年回国,亲戚朋友问起他的收入时,脸上满是羡慕。而去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南非兰特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用兰特结算工资的陈政杰收入严重缩水,感到每个月的钱变得越来越薄。回到老家,发现大部分亲友的收入竟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好像每回一次国,我的底气就更足了一些。”他说,“特别是去年,突然觉得,世界上真正的宝地还是中国。”

    在国外,他感到这些年中国人地位的提升,不仅到南非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文化在南非也不断深入人心。春节、端午节,舞龙舞狮队伍中黑皮肤、白皮肤已屡见不鲜。尽管南非对燃放烟花爆竹有严格限制,但除夕当地警方还是特地放宽限制,充分尊重中国的传统习俗。

    今年的回家之旅,让当初带着梦想出国的陈政杰作出了一个同样富于梦想的决定:不久就回国发展。他认为,无论从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考虑,现在中国都比国外更容易实现人生价值。

    38岁的张大益还记得,2000年他从老家贵州遵义农村来沿海打工时,除了带上身份证,还要专门花10元钱到村委会再开一张身份证明才能外出。进了城,每个月又得花25元办暂住证。经常半夜有人来查暂住证,没证的就当“盲流”带走。

    城市、乡村的很多方面正在日趋接近,这是张大益走过十年回家之路以后得出的观感。

    十年来,张大益每到春节都要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回老家,和父母、妻子、孩子团聚。“挤”,一个字就概括了他回家路上的全部记忆。“2004年回家过年时,差不多有一个钟头,我在火车上只能用一只脚沾地,餐车根本过不来,也打不到热水,一路都靠干嚼方便面充饥。”

    正是踏着这样一条混合着艰辛与渴望的路,张大益的家乡迈进了一个新时代。腰包鼓了,生活好了,自然是最明显的变化,但更让他感叹的是农民权益的提高:“现在农民也能享受医保、低保、养老保险了,跟城里人一样。在城里,农民工的权益也不是那么没保障了。像我这样的老技术工人很抢手,施工单位都想方设法稳住我们,工资按时发,家里有急用可以提前支取,还给我们办理了工伤保险。”

    农民工的故事饱含酸甜苦辣,最能反映平凡人生。正是这个游走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群体,推动并见证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的历史变迁。已攒下些积蓄的张大益打算再干两年就回老家去,他的计划也颇富于城乡融合的色彩--上次回家,他发现镇上好西装、好皮衣越来越多,却都送到县城里去洗,因为镇上没有干洗店。于是,他打算开家干洗店。

    多年过去了,郑心铭仍忘不了2005年在青藏公路上看到那一幕:在剧烈的高原反应和极差路况的双重折磨下,一位从内地千里迢迢来拉萨探望儿子的老母亲,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逝去了。长途客车司机默默地把遗体抱起来,平放在副驾驶位子上,一路带到了拉萨,而全车乘客没有一个提出异议……

    疼痛和温暖,每当回想起这件事,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就会像西部粗糙的风沙在她心头刻下印记。

    杭州姑娘郑心铭2004年嫁给拉萨的一个藏族小伙子。从此,这对两地分居的夫妻每年都要踏上艰苦漫长的回家之路。

    “那时车很破,木板连成了通铺,男女老少都像货物一样被装在里面。几天几夜颠簸,很多人不停地呕吐。”她回忆,“终于蓬头垢面地到了拉萨,我掏出车票撕了个粉碎,对自己说,这辈子再也不走这条路了!”

    2006年,她在内地分娩,丈夫却在青藏公路上翻车而耽误了行程。她一个人在医院里难产,发着抖给自己签下了手术单。

    就在郑心铭对落后的西部爱恨交加的日子里,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这片苍凉而沉寂的土地发生着悄然而快速的变化。

    青藏铁路开通了。舒服地坐在有氧车厢里,看着顽皮的孩子在过道里又跑又跳,听着旁边有人唱起高亢的藏歌,已过而立之年的郑心铭觉得,从前那些艰难困苦都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十年前冬天游人寥寥的拉萨,而今有来自四面八方晒太阳的人;十年前还过着原始游牧生活的藏族亲戚,如今开着丰田越野车去放羊;从不涉足股市的自己,两年前却买了两只西藏的股票,还对人说“我买的是西藏的前景”……

    在这条路上,郑心铭亲眼看着西部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一步步地走出落后和贫穷,走向现代和富足。她为自己走上了一条崭新的路而感到幸福。

    去年10月从车窗里看到的一幅画面又让她萌生了新的感叹:秋日金黄的草原上,一个红衣小姑娘站在一幢白得耀眼的藏房前,向列车摇晃着可爱的小手。她身边没有羊群,只跟着一只个头有她一半高的小黑狗。看得出,她是专门来看火车的。火车已经开出很远了,她还在不停地挥着手。

    从小姑娘挥动的小手上,郑心铭读出了一个朴素而动人的词语--希望。

    2月5日,禹博从上海启程回宁夏银川老家。对于这位33岁的高级白领来说,回家早已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订好电子客票,用身份证登机,两个多小时就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可是他总对十年前那次艰难的回家旅程念念不忘。

    2000年春节,火车票很紧张,他穿着棉大衣排了一整宿的队,还是没买上最后一张票。无奈,只好花高价买了黄牛票。对于他当时的工资而言,那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这个漂泊在外的小伙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颠簸40多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小院,看到那三间陪伴自己童年岁月的小屋,看到慈祥的父母和大呼小叫的兄弟姐妹,他顿觉所有的疲倦和伤痛都烟消云散。

    禹博至今不喜欢坐飞机回家,那给他一种“吃快餐”的感觉。坐火车虽然辛苦,但那一寸一寸接近家乡土地的感觉总让他眼眶湿润。他会在心里默念:“亲人,家乡,我回来了!”

    “其实,我们回归的是精神家园。”禹博喜欢上海这座上进、繁华、遵守商业规则的国际大都市,他在这里实现了雄心壮志:事业、爱人、房子。可这一切都无法代替家乡宁静的星空以及那些在星空下和亲人纳凉聊天的日子。

    在现代文明的丛林里,禹博也曾迷失过,但就因为心里记着那个遥远的、土里土气的家,他总能重新找到力量源泉和人生的方向。他说:“家是漂泊到任何地方的最后一张船票。”

    “家”的重要性一直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中。通过汶川大地震、举办奥运会、应对金融危机等重重考验,中国人愈发体验到祖国大家庭的强大凝聚力。

    “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带来的苦闷是全世界共通的,全人类都要向精神家园回归。”禹博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受到全球热捧,就因为中国文化特有的温暖和质朴,让全人类都有了一种回归感。”

最近空虚在某天不加班的时候去了趟超市,这才意识到马上就要过年了,因为超市里又开始播放那些一万年前就一直循环播放的过年进行曲了。

《恭喜发财》是刘德华先生在2005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成名曲,好像自从这首歌在春晚上唱完之后,全中国的超市、商场、路边小店只要一到过年就一定会单曲循环这首歌,大家真的是很需要“发财”!

这首歌从来没有被收录在刘德华先生的任何一张专辑当中,但是它却是刘德华亲自填词的一首歌,简单易懂的歌词看得出来刘天王是在用心帮大家祈祷能真的发财。

不过,有个细节可能大家忽视了,这首歌还帮当时的“飞人”刘翔加油打气,歌词当中那句“跑得比那黑人更快”便是写给刘翔的。如今不管我们走到哪儿都能听到这首歌,不知道街角落的刘飞人的心里会不会涌起一丝酸楚。

好在,贴心的刘天王前两天跟春春重新演绎了这首经典作品——《恭喜发财2016》,在这其中我们就已经看不到那句话了。毕竟正宗的屯里人在今天还是更接地气一点吧。

来自泰国的华裔女生贝儿和娃娃在1999年组成了中国娃娃China Dolls组合,2001年推出中文专辑《贺岁喔!喔!喔!》,其中收录了这首《发财发福中国年》,一时红极大江南北,直到今天只要听到这首歌,你就会想过年。

很多人都知道这首歌,倒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娃娃这个组合。这两个来自泰国的姑娘从泰国出道,一路红到华语圈,直到2005年,两位的合作划上了句号。2008年年底,娃娃跟华冈艺校毕业的丹淳重新组成了中国娃娃。但是她们再也没有一首歌超越这首拜年神曲。

不甘示弱的谭咏麟谭校长今年突然发表了一首《棒棒哒》,感觉会成为超市新年BGM必选。这首歌是电影《过年好》的主题曲,在歌词当中融合了非常多今年的网络流行语,谭校长唱得毫不费力,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那句“Wuli全年好”为什么听上去像是屋里窜天猴呢?校长,您要是想要窜天猴我给您寄点,但是咱别在屋里玩哈。

校长谭咏麟1973年以温拿乐队的身份出道,1979年单飞,至今已发行130多张专辑。1989年还曾以《爱念》一曲参加日本红白大赛。谭校长的经典歌曲摞起来大概比我还高吧。

说完了特别喜庆的歌,咱们来听听亲情类的歌。

《常回家看看》是1999年央视春晚上陈红和蔡国庆合唱的,陈红2000年推出的专辑《好好工作》中收录的是她独唱的版本。都说每届春晚总是要红最少一首歌,这首歌便是借春晚火起来的。

朴实的歌词倒是写出老百姓最简单的心愿,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管这一年在外是好是坏,回家陪在爸妈身边的时候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是比起帮妈妈洗碗,给爸爸捏肩来说,吃妈妈做的饭,陪爸爸喝酒才是更多人期待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以前的军旅歌手也是蛮前卫的,陈红的这张专辑《好好工作》的同名歌曲还运用了一些电子元素,现在听起来也挺时髦的。

这首原名《小媳妇回娘家》的歌是由邓丽君演唱的,收录在她1982年发行的专辑《初次尝到寂寞》当中。

但是,我们更熟悉的是1984年央视春晚中著名歌唱家朱明瑛翻唱的《回娘家》。

朱明瑛是个非常机智的人,在1984年那个时期,邓丽君的歌曲是属于禁唱的,朱明瑛为了糊弄领导,解释说这首歌是河北民歌,因为邓丽君祖籍是河北。多亏了朱大姐,我们才能在当年央视春晚上听到邓丽君的歌曲。

任静、付笛生这对知心爱人演唱的《知心爱人》是2002年播出的电视剧《雨夜惊情》片尾曲,虽然没有登上过央视春晚,但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要说这首歌有多火呢,这对夫妻还因为这首歌接拍了一则广告。

付笛生是科班出身,曾在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长笛,1985开始发表个人专辑,比起合唱版的《知心爱人》,纯音乐版本更能显示出付笛生的长笛功力,真是没取错名字呀。

美籍华裔歌手费翔在1987年的央视春晚上演唱了《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两首歌。他应该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的混血明星了吧,当年也是迷死一片少女少妇。

《故乡的云》这首歌原唱是台湾歌手文章,收录在文章1984年出版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专辑当中。

费翔不仅长得帅,声音也磁性迷人,他1982年就加入EMI唱片,1986年出版过一张《百老汇精选》,他在这张唱片中演唱了很多经典的歌剧曲目,唱功了得。

当然,最迷人的还是他的长相。

2010年的夏天,一则“农民工”版演唱汪峰经典歌曲《春天里》的视频火遍全中国,王旭和刘刚也成了当年最火的网络红人,之后他俩受邀参加了11月13日于上海举行的“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与汪峰同台,之后他们还登上了2011年的春晚,顺利走上人生巅峰。

这首歌原是汪峰演唱的,由汪峰包揽词曲创作,收录在他2009年发行的专辑《信仰在空中飘扬》当中。后来,汪峰要求旭日阳刚不可以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翻唱这首歌,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非议,毕竟大家脑子里也没有什么版权的概念。

其实这两个人也算不上是“农民工”,成名之后也多次闹过分家,让人觉得那些曾经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坚韧和力量都是假象,比起当时那个视频来,如今这些事实倒是让人更难过。

近两年来,在大街小巷和各种饭馆、时装店或者商场里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了。可能是因为2014年的时候张杰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演唱了这首歌。看来,选秀节目还是能让很多独立音乐人一夜成名的。

这首歌由逃跑计划乐队填词谱曲,收录于2011年发行的首张专辑《世界》当中。逃跑计划乐队原名孔雀乐队,几经成员变化,主唱毛川和乐队一起创作了这首似乎是献给以前的成员们的一首歌。被张杰翻唱过之后,很多普通人也开始关心起这支独立乐队来了。

这首歌已经几乎成为各种毕业短片、新闻短片的首选BGM了。

要说这么多年春晚最经典的一首歌,你会选什么?正确答案绝对是李谷一老师演唱的《难忘今宵》。

这是一首为了春晚创作的歌曲,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这首歌陪伴着央视春晚走过了三十多年,只要你听到这首歌,就知道春晚要结束了,睡觉的时间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一年开始了。

每年的电视选秀节目或者央视春晚总是能让有些歌一夜红遍全中国,然后在一段时间里,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它们。音乐是个奇妙的东西,不管你是第一批听众还是在若干年后突然爱上它,这些歌总是会唱到你身体里,轻轻的敲击着你的心。

这些曾经在街角听到过的大金曲们当时打动过你,如今再听一次,却发现自己也留给了这些歌很多的回忆。

也不知道今年,哪首歌会成为在街边四川小吃和排骨米饭饭馆循环一年的歌呢。

感谢你们收看本期专题,晚安。

随手送大家一些热心用户做的歌单,准备准备过年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工原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