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要天价彩礼居然把女儿囚禁在家里什么电视剧

摘要:彩礼是一项传统民俗,可部分地方的“天价彩礼”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近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天价彩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彩礼是一项传统民俗,可部分地方的“天价彩礼”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近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天价彩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除了呼吁遏制“天价彩礼”现象外,全国人大代表们还呼吁政府部门加强相关的宣传倡导,引导民众摒弃这样的陈规陋习,并建议通过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

现象“天价彩礼”让小伙为结婚犯愁

黄山市祁门县凫峰镇90后小伙祁圣,退伍两年后,在隔壁的休宁县一个农村谈了个女友,两人感情不错。为了让儿子体面地将媳妇迎进门,祁圣的家人去年把家里的两层楼瓦房推倒,拿出家底后又东拼西借一共花了40多万元,盖了个三层小楼。

新房盖好了,眼看着已经进入婚礼筹备阶段了,小伙又烦恼起来,因为女方父亲近又提出结婚之前再拿出10万礼金的要求,不然女儿就不嫁。这可让小伙子非常头疼。

据了解,全国“天价彩礼”现象已非常普遍,尤其在农村。据媒体报道,在甘肃平凉,彩礼钱从5万到20万不等;河南淅川部分农村订婚起步价30万元。一些地方既要“一动不动”(即小汽车加房子),还要“万紫千红一片绿”(即:10000张5元钞,1000张100元钞,外加若干张50元钞)。

探因攀比和面子问题作祟太过贫穷是主因

多位住皖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提及当前中国年轻人的婚恋成本,舆论聚焦的多是城里年轻人面对高房价的“望楼兴叹”。实际上,面对“天价彩礼”,农村青年的婚恋压力一点也不轻。

“相比于我结婚时彩礼的3万元,这几年农村的彩礼数额变化很大,少则十来万多则几十万元。”全国人大代表、“美孕妇”彭伟平来自皖北宿州市灵璧县高楼镇高庄村,她认为,当今农村彩礼水涨船高,攀比之风盛行,面子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送彩礼上太过吝啬或者送不起彩礼,一般被认为是家里太穷或者父母处事太小气。

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院研究员杨杰分析,在农村不少生养了女儿的家庭,希望从彩礼中收回养育女儿的成本,以后养老有保障,“还有的希望存下这笔钱,以后给儿子结婚用,这也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彭寿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村出现的“天价彩礼”,说到底还是有些地方太过贫穷的结果。

多位住皖全国人大代表认为,“天价彩礼”已经不仅是简单的面子问题,而是一个亟待关注与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杨杰表示,“不少农村家庭对日益上涨的彩礼钱苦不堪言,必须要想办法来遏制了。”

针对天价彩礼蔓延的情况,2015年3月,砀山县委县政府开展了治理工作。去年,砀山县文明委在全县印发了《关于“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倡议书》。除了要求公职人员率先垂范,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外,还倡议群众婚前彩礼要控制在3万元以下。

“虽然无法强制、只能引导,但是砀山县的做法值得提倡和鼓励。”为此,杨杰建议,各地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加强相关的宣传倡导,引导民众摒弃这样的陈规陋习,至少要努力把越涨越高、带有攀比色彩的彩礼行情给压下去。

而彭寿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天价彩礼”的畸形风气,除了加强相关的宣传倡导,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外,关键是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摆脱贫困。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农村年轻女性流失更多,性别比例的失衡导致年轻女性成为农村地区的“稀缺资源”。“一方面要想办法提高青年的文化素质,另外一方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彭寿表示,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村民们日子过好了,不再为生计发愁、不再为养老发愁之后,人们才不会在儿女的彩礼上打主意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妻子抱回一个孩子但丈夫死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